高血压病的诊断与防治ppt演示课件_第1页
高血压病的诊断与防治ppt演示课件_第2页
高血压病的诊断与防治ppt演示课件_第3页
高血压病的诊断与防治ppt演示课件_第4页
高血压病的诊断与防治ppt演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血压病的诊断与防治 1. 高血压病简述 概念: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 表现的临床综合症,其本身可引起一系列症状 ,长期高血压可引起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 功能改变,最终导致脏器功能衰竭。高血压是 指收缩压和(或)舒张压高于正常。 分类: 绝大多数患者中病因不明,称之为原 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占95%以上,在 不足5%的患者中,血压升高是某些疾病的临 床表现,本身有明确独立的病因,称为继发性 高血压。 2. 高血压病简述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 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 ,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 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发病因素。动脉 粥样硬化患者中70%-80%伴有高血压。大量研 究证明,高血压可以损伤动脉内皮从而引起动 脉粥样硬化并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过程。 3. 高血压病简述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在冠状动脉,就可导致冠心 病,引起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心率 失常、心力衰竭,甚至发生猝死。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在脑动脉,轻则引起脑供血 不足,严重可致脑梗死(缺血性卒中)。在脑 动脉硬化基础上,如果出现血压急剧升高,就 会导致脑溢血(出血性卒中)。除此之外还可 引起血管性痴呆,是老年性痴呆的重要原因 4. 如果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在肾动脉,可导致肾组 织缺血,最后出现肾功能不全,严重者可出现 尿毒症,而后者又加重高血压,形成恶性循环 。 此外,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在颈动脉同样引起脑 供血不足导致头晕、乏力、记忆减退。下肢动 脉硬化导致下肢缺血,出现发凉、麻木、间歇 性跛行甚至坏疽。高血压还可影响眼睛,使视 网膜动脉痉挛、硬化,导致视物模糊,甚至视 力严重减退。 5. 高血压水平是心血管疾病(CVD)的独立危险 因素,血压越高,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 中和肾脏疾病的发病率越高。 血压在115/75mmHg-185/115mmHg之间者, 收缩压每增加20mmHg或舒张压每增加 10mmHg,其患CVD的危险性将会翻一番。 55岁血压正常的成人,未来发生高血压的危险 为90%。 6. 根据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将高血压分级如下: 类别收缩压(mmHg ) 舒张压(mmHg ) 正常血压 12080 高血压前期 120-13980-89 高血压 14090 1级高血压 140-15990-99 2级高血压 160-179100-109 3级高血压 180110 单纯收缩期高 血压 14090 7. v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 级别时,以较高的分级为准。 v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可按照收缩压 水平分为1、2、3级。 v将血压120-139/80-89mmHg列为高血 压前期,血压处于此范围者,应认真 改变生活方式,及早预防,以免发展 成高血压。 8. 病因及危险因素 病因不明,与发病有关的因素: 年龄 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有增高趋势,大于60岁男性或绝经后 女性发病率高 饮食 高钠摄入,钾钙摄入不足者,高血压患病率高,有研究发 现,食盐小于2g/日的人群,几乎不发生高血压,3-4g/日,高血 压患病率3%,4-5g/日患病率15%,如大于20g/日则患病率30% 遗传 大约半数高血压病患者有家族史,可能与遗传性肾排钠缺 陷有关。 环境与职业 有噪音的工作环境,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视觉刺 激均易增加患高血压病的危险。 其他 吸烟、饮酒、肥胖者高血压发病率高。 9. 高血压危险度分层 低危 高血压1级,不伴危险因素。 中危 高血压1级伴1-2个危险因素,或高血压2级不伴 或伴大于2个危险因素。 高危 高血压1-2级伴至少3个危险因素者,必须药物 治疗 极高危 高血压3级或高血压1-2级伴靶器官损害及相关 临床疾病者必须强化治疗。 10. 发病机理 高血压发病机理不详,主要学说有 : 交感肾上腺素能系统功能亢进学说 RASS学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学 说) 离子学说 胰岛素抵抗学说 11. 高血压病的诊断 确定有无高血压,测量血压应在安静情况下进行。一般取坐位, 测左上肢血压,必要时应同时测量左上肢及下肢血压。应反复测 量数次,直至血压测值相对稳定为准。舒张压应声音消失为准。 有时检查者由于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可能出现暂时加压反应, 血压升高应连续数日多次测量,非同日两次以上血压升高方可诊 断为高血压病。 除外症状性高血压 高血压分期分级 重要脏器心脑肾功能估计。 有无合并可影响高血压病情发展和治疗的情况,如冠心病、糖尿 病、高脂血症、慢性呼吸道疾病等。 12. 鉴别诊断 v1、肾脏疾病 肾脏疾病引起的高血压称为肾性高血压 。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一种其中包括肾实质病变 及肾动脉狭窄,肾脏B超及肾动脉超声多普勒是排查肾 性高血压最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 v2、内分泌疾病(1)嗜铬细胞瘤 90%发生在肾上腺髓 质,表现为阵发性或持续性伴阵发加重的高血压。血 压升高急剧、头痛剧烈、心悸、气促、多汗、面色苍 白、心动过速、恶心、乏力,持续数分钟或数天,发 作间歇血压可正常。血压增高期测定尿中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或其代谢产物3-甲基-4羟苦杏仁酸如显著 升高提示嗜铬细胞瘤 。 13. v(2)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多见于成年女性,有长期 血压增高伴顽固性低血钾。表现为多尿、夜尿、烦渴、 多饮,阵发性或持续性肌肉软弱无力或麻痹。检查往往 显示血钾3.5mmol/L,尿钾排出25mmol/L。肾上腺扫 描或CT检查可发现肾上腺区占位病变。(3)皮质醇增 多症 特殊表现:满月脸、向心性肥胖、多毛、皮肤细 薄及紫纹、血糖升高,诊断一般不难,确诊需做进一步 检查如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兴奋试验 等。 v3、妊娠毒血症 发生于妊娠后期3-4个月或分娩期及 产后48小时内,以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为特征,重者 抽搐昏迷。 v4、血管病变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多见于青少年,女 多于男。表现为上肢血压高,下肢血压降低,形成反常 的上高下低现象,下肢可有乏力、肢冷。主动脉造影可 明确诊断。 14. v5、颅脑疾病 颅内肿瘤、脑炎、颅脑创伤等 引起颅内压增高者,均可引起高血压,由于有 神经系统表现,一般不难诊断。 v6、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由于睡眠期间反复 发生的呼吸紊乱,可引起严重的低氧血症和高 碳酸血症,是引起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诊 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白天嗜睡、睡眠时窒息 憋气、夜间憋醒等)和多导睡眠监测。 v7、单纯性诊所高血压或白大衣高血压 有些 病人诊所血压始终升高,而日间或24小时血压 正常,称为“白大衣高血压”。若病人多次诊所血 压均140/90mmHg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130/80mmHg即可诊断为单纯性诊所高血压。 15. 进一步检查 眼底检查 尿常规、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 化验 X线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动脉多普勒超声如双肾动脉、颈动脉、 锁骨下动脉、股动脉等 双肾及肾上腺多普勒超声 16. 治疗 治疗原则 检查患者及全面评估其危险谱后,判断患者属低危、中危、高 危或极高危。 极高危与高危患者,无论经济条件如何,必须立刻开始对高血 压及并存危险因素进行药物及非药物治疗。 中危患者,如病情允许,应先观察患者的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 进一步了解病情,在非药物治疗基础上决定是否开始药物治疗。 低危患者,观察数月然后决定是否开始药物治疗。 治疗方案既定,为患者制定具体全面的治疗方案,监测患者的 血压及各种危险因素。 17. 预防与一般治疗 高血压发病与中枢神经功能紊乱有关,应注意劳逸结 合,保证睡眠充足,避免过度精神紧张,防止体力过 劳。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体操、太极拳、 气功等。 饮食清淡,少进食盐及胆固醇多的食物,多吃蔬菜水 果。食量以不使体重超重为度,应戒烟、限酒。 精神紧张、睡眠不佳者可选用镇静剂,如安定、利眠 宁等。 18. 药物治疗 原则: (1)个体化原则 应根据血压水平、升高程度及急缓,有无危险因 素,有无靶器官损害、有无并发症等选择用药。 (2)采用较小的有效剂量以获得可能的疗效而使不良反应最小,如 效果不满意,可逐渐加大剂量以获得最佳疗效。 (3)为有效防止靶器官损害,要求每天24小时内血压稳定在目标 范围内,最好使用一天一次给药而持续24小时作用的药物。 (4)为使降压效果增大而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采用两种或多 种降压药联合治疗。 19. 降压药的主要类型 利尿剂 主要通过排钠,减少细胞外容量,减低外周血管阻 力。降压起效较平稳、缓慢,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作用持久,服 药2-3周后达高峰。循证医学证明,利尿剂不仅适用于一般高血压 患者,对于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 压,在预防脑卒中复发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治疗中均有良好疗 效。 噻嗪类:美托拉宗 2.5-5mg/d 双氢克尿噻 25-100mg/d 氯噻酮 (海因通,泰利通) 25-100mg/d,1次服用或隔日1次 噻嗪类似物:吲哒帕胺(寿比山)2.5mg/d 吲哒帕胺缓释片(钠催离)1.5mg/d 袢利尿剂:呋塞米(速尿)起始40-80mg/d,分2次服用 布美他尼 起始0.5-2mg/d,最大剂量10-20mg/d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氨苯喋啶 20mg/次,60-100mg/日 20. 受体阻滞剂 机理: 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中枢和周围的RASS,以及血流动力学自 动调节机制,与儿茶酚胺竞争和受体结合,降低交感神经张力,提高血 管平滑肌对扩血管药物的敏感性。具有负性肌力和负性频率作用,使心率 减慢,心排量减少。肾脏内受体阻滞剂可抑制肾素分泌。阻滞中枢神经 受体,产生心动过缓和降压。 适用:1、年轻高血压患者;2、高肾素型高血压;3、高心排量型高血压 ;4、伴有心动过速的高血压;5、合并劳力型心绞痛、心率失常的高血 压 美托洛尔(倍他乐克)起始25-50mg/次,渐增至100-200mg/次,2次/日 阿替洛尔(氨酰心安)起始6.25-12.5mg/次,2次/日,渐增至50-200mg/次 比索洛尔(康可,洛雅) 1次/日,起始剂量2.5mg,最大剂量不超过10mg/日 普奈洛尔(心得安) 起始10mg/次,3-4次/日,日最大剂量200mg 拉贝洛尔(安压平) 起始100mg/次,每日2-3次,逐渐增加,通常对轻中重度 高血压的每日剂量相应为300-800mg、600-1200mg、1200-2400mg 纳多洛尔 起始40mg/日,逐渐增加剂量达到80-320mg/日。 2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机理:降压作用主要通过抑制周围和组织的ACE。(1)减少Ang的 生成(2)提高Ang(1-7)水平,作用于(RAS系统)(3)减少缓激肽 的降解,提高缓激肽水平(作用于KKS系统)(4)具有靶器官保护作用 不良反应:刺激性干咳。 卡托普利(开博通)12.5mg/次,2-3次/日,按需要1-2周内增至50 mg,2-3 次/日 依那普利(怡那林悦宁定)起始5-10 mg/日,分1-2次服,一般有效剂量为 10-20 mg/日,最大剂量一般不超过40mg/日 培哚普利(雅施达)4mg/日,可增至8mg/日 贝那普利(洛丁新)起始10mg/日,1次/日最大剂量可达40mg/日 西拉普利(一平苏)起始1mg,通常剂量范围是2.5-5.0mg/日 福辛普利(蒙诺,益飞) 5-40mg/日 22.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 机理:主要通过阻滞组织的血管紧张素受体亚型AT1,更充分有效 地阻断血管紧张素的水钠潴留、血管收缩与组织重构作用。 氯沙坦 对大多数病人通常起始剂量和维持剂量为每天1次50mg ,治疗3-6天可达最佳治疗效果,部分高危患者剂量可达每天1次 100mg。 缬沙坦 一次80mg,1次/日。对大多数患者单剂口服2小时内产 生降压效果,4-6小时达作用高峰,降压效果维持至服药后24小 时内,4周达最大疗效并得以维持 厄贝沙坦 起始剂量是150mg/日,根据病情增至300mg/日,可单 独服用,也可联合利尿剂服用。同样替米沙坦40-80mg,1次/日 ,可与噻嗪类利尿剂合用,用药4-8周发挥最大疗效;而坎地沙坦 成人初始剂量4mg,1次/日,维持量一般8mg,1次/日,最大剂 量16mg,1次/日不推荐在儿童中使用 23. 钙通道阻滞剂 机理:主要通过阻滞细胞外钙离子经电压依赖L型钙通 道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降低阻力血管的收缩反应 性。还能减轻血管紧张素和肾上腺素能受体的缩血 管效应,减少肾小管钠的重吸收。钙拮钪剂降低血管 平滑肌细胞内的游离钙浓度,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 主要缺点:开始治疗阶段有反射性交感活性增强,尤 其短效制剂,引起心率增快、面部潮红、头痛、下肢 水肿等。 24. 类别药品名称用法用量 二氢氢吡啶啶 类类: 硝苯地平【心痛定(短效制 剂、缓释 片)拜心同(控释 片)】 5-10mg/次(短效),10-20mg/日( 缓释 ),30mg/日(控释) 氨氯地平(亚邦贝迪、洛活 喜) 初始剂量为5mg,一日1次 左旋氨氯地平(施慧达、玄 宁) 初剂量为2.5mg,一日一次 非洛地平(波依定,络德,维宝 德康) 以2.5mg每日一次作为开始治疗剂 量 ,常用维持量为5或10mg每日一次 尼群地平(落普思)开始一次口服10mg,一日1次,以后可 根据情况调整为每次20mg 非二氢氢吡 啶类啶类 : 维拉帕米(异搏定,盖衡)开始80mg,3次/日.使用剂量可达每日 360-480mg.对低剂量即有反应的老 年人或体型瘦小者,应考虑起始剂量 为40mg,3次/日,最高不超过480mg/ 日. 地尔硫卓(安铭,合贝爽)起始30mg/次,4次/日,餐前及睡前服药 ,每1-2天增加一次剂量,直至获得最佳 疗效,平均剂量范围为 90-360mg/日 25. 受体阻滞剂 受体阻滞剂有阻滞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交感神经对血管的作用,降低外周阻 力而降压。由于副作用较多,目前不主张单独使用,但是在付方制剂或联合治疗时 还仍在使用。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药品名称用法用量 哌唑嗪哌唑嗪 (前通)起始,0.5-1mg/次,1.5-3mg/日,以后逐渐增至6mg/日,分次服 用. 多沙唑嗪唑嗪 【络络欣 平、可多华华(缓缓 释释片)】 起始1mg/日,1次/日,1-2周后根据临床反应和耐受情况调 整剂量;首剂及调整剂量时宜睡前服。维持量为1-8mg/日 ,最大使用剂量16mg/日。缓释 片4mg/日 特拉唑嗪唑嗪 (高特灵 ,罗罗迪尔) 1次/日,首次睡前服用。开始剂量1mg,剂量逐渐增加直到出 现满 意疗效。常用剂量为一日1-10mg,最大剂量为一日 20mg 26. 固定复方制剂 固定复方制剂能以一种药应对各种病理生理异常, 通过不同降压药间合理配用,有效提高降压效果和速度 ,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服药的顺应性,优化药 物治疗的花费。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复方制剂,国产最常 用的是复方降压片、北京降压0号等,此外还有复代文 (缬沙坦+氢氯噻嗪)及海捷亚(氯沙坦+氢氯噻嗪)和 安博诺(安博维+氢氯噻嗪)等。 药品名称用法用量 复方降压片口服,一次1-2片,一日3次 降压0号口服,常用量1次1片,一日1次,维持量1次1片,2-3 日1次,依病情酌减 27. 降压药物联合应用 原则 美国JNC7降压治疗中指出,2期高血压。收缩压(SBP) 160mmHg或舒张压(DBP)100mmHg多数需2种药物联用 ;对有强制性摄影症的患者,根据强制性适应症用药,需要时可 用其它降压药。 联合治疗中的药物搭配有其药理学原则,其一为合用时治疗 作用加强,最好是有协同作用(synergism),即“112”,通常考 虑将两种具有不同降压机制的药物联用;其二,药物联用时不良反 应最好可以相互抵消,至少不应多于两药单用.此外,联合用药一般 采用小剂量组合以减少不良反应。 中国的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的联合治疗方案已于2004年修改 , 2005年正式公布,其中指出出现有临床试验结果支持以下类别降 压药的组合: 28. 利尿剂和受体阻滞剂。 利尿剂和ACEI或ARB。 ACEI和ARB 钙拮抗剂和ACEI或ARB。 钙拮抗剂(二氢吡啶)或受体阻滞剂。 钙拮抗剂和利尿剂。 受体阻滞剂和受体阻滞剂。 欧洲的高血压指南特别提供了一个联合治疗的药物搭配图 (图10-2), 告诉我们目前六种主要抗高血压药ABR、ACEI、CCB、 受体阻滞剂、 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的联合用药方式。合 并用药有两种方式 :采用各药的按需剂量配比处方,优点 是可以根据临床需要调整品种和剂量。采用固定配比复方 ,其优点是方便,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29. 利尿药 CCB ARB ACE抑制剂 受体阻滞剂 受体阻滞剂 实线为最合理联合,红色字体的药物已有对照干预试验证明有益 30. (三)临床联合用药情况 1)噻嗪类利尿剂受体阻滞剂 长期以来推荐用于无并发症、无靶器官损坏的高血压患者。 2)噻嗪类利尿剂 ARB 适用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高血压伴左心房肥厚、高血压并合心衰等 。 3)ACEI噻嗪类利尿剂,适用于高血压并合心衰者,不仅降压,而且是心衰的标准治疗方案; 还可以用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及老年人高血压。 4) ACEI受体阻滞剂 适用于高血压并合心肌梗死以及高血压并合心衰。 5) ACEI ARB 适用于高血压伴糖尿病肾病,蛋白质减少胜于单药,其循证医学证据正在积累 中。 6) ACEI CCB 适用于高血压肾病,高血压伴冠心病及高血压伴粥样硬化。 7) ARB CCB(二氢吡啶类) 适用于高血压肾病,高血压伴冠心病及高血压伴粥样硬化。 8)利尿剂CCB(二氢吡啶类) 适用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及老年人高血压。 9) 受体阻滞剂 受体阻滞剂 主要适用于急进型高血压。 10) 受体阻滞剂 CCB(二氢吡啶类) 适用于高血压并合冠心病。 31. 第七节 高血压并发症和并合症的降压治疗 (一)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高血压患者并合稳定性心绞痛 首选药物通常是-受体阻滞剂 、ACEI、也可选择长 效钙拮抗剂。 受体阻滞剂可以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同时又能扩张冠状动 脉,增加心肌供血。钙拮抗剂通过扩张外周动脉,减低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心肌 耗氧量,同时能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并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 和使左室肥厚 逆转作用,可作为一线药物。ACEI降压的同时能维持心、脑、肾血流量,不增加 心率,并能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扩张冠状动脉,保护缺血心肌,也是理想的一线 药物。 高血压并合急性冠脉综合症(不稳定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首选-受体阻滞剂 或 ACEI或ARB,需要时可加用其他降压药物。ACEI通过改善血液动力学,影响肾 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激肽系统,消除氧自由基,保护缺血心肌,缩小梗 死面积。同时ACEI可预防心衰,减低病死率。 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后患者首选ACEI 、受体阻滞剂、ARB(缬沙 坦)。 受体阻滞剂对无禁忌症的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应用,可缩小梗死范围,并 具有预防猝死及再梗死的作用。对于非T段抬高心肌梗死或心肌梗死后心功能良好 者可用钙拮抗剂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硝酸甘油可改善心肌缺血,并对急性心肌 梗死并发心力衰竭的患者有治疗作用。心肌梗死患者经吸氧、镇静、止痛治疗后 血压仍高者,可酌情选用上述降压药物。 32. 第七节 高血压并发症和合并症的降压治疗 (二)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 高血压是心力衰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 ,近年由于广泛开展对高血压 病的防治,高血压在心力衰竭中所占比例有所下降,但心衰仍是高血压 病的结果之一,是主要并发症,也是高血压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血压升高后损害主要有两方面:心肌肥厚及小或大的冠状动脉粥样 硬化。早期由于心肌肥厚,心室舒张功能减退,后期心脏收缩功能减退 , 心脏扩大,发生心力衰竭。如果同时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 ,使心肌氧供需平衡进一步失调,加重了高血压病人心脏收缩与舒张功 能障碍,更易导致和加重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开始为左心衰竭,表现为 劳累或饱食时发生心悸、气短、胸闷、咳嗽(劳力性呼吸困难);半夜 睡眠时出现呼吸困难而被迫坐起才能缓解(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进 一步发展为不能平卧,咳喘(端坐呼吸),严重时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急性肺水肿)。若得不到有效治疗可发展成右心衰竭,表现为下肢浮肿 、尿量减少、恶心呕吐、出现胸水腹水等等,这时为全心衰竭,是心衰 的终末期,预后差。 33. 第七节 高血压并发症和合并症的降压治疗 NYHA 一级 正常活动不出现心衰症状 二级 一般体力活动出现心衰症状 三级 轻微活动出现心衰症状 四级 静息时仍有心衰症状 AHA/ACC A期 有心衰危险但无结构性心脏疾病 和心率症状 B期 有结构性心脏疾病但无心衰症状 C期 现在或过去曾有过心衰症状且有 器质性心脏疾病 D期 顽固性心衰需特殊治疗 传统慢性心衰分级(NYHA)与2001AHA/ACC指南分级比较 AHA/ACC分期法使我们认识到在心衰发生前即有一定的危险因素及 结构改变发生,因而强调的是早期、全面干预心血管事件。所以这种分 期是对NYHA分级法的补充而不是替代。 34. 第七节 高血压并发症和合并症的降压治疗 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的主要目的是要 控制动脉血压,减轻左心室过度的压 力负担;减轻心力衰竭时过重的容量 负荷;增加心排血量,减少脏器淤血 ,改善冠脉供血,改善心脏的收缩与 舒张功能。 35.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能明显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降低心脏 射血阻力,从而改善心衰时症状。 2、血管紧张个素受体拮抗剂(ARB):与ACEI相比,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 剂(ARB)能够在AT,受体水平阻断RAS(尤其是局部RAS),并且增高的 Ang1.1可能作用于AT2上,协同扩张血管。 3、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噻可使血容量减少,从而减轻心脏负担,使心功能得到 改善,因此也可常用于治疗高血压伴心衰病人。 4、 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以前认为由于对心肌收缩有抑制作用,故曾是心 衰治疗明确的禁忌药物,但最近的临床试验证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