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农村小学生厌学现状成因及思考策略_第1页
参考农村小学生厌学现状成因及思考策略_第2页
参考农村小学生厌学现状成因及思考策略_第3页
参考农村小学生厌学现状成因及思考策略_第4页
参考农村小学生厌学现状成因及思考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 学院自学考试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 农村小学生厌学现状成因及思考策略 学 生 姓 名: 刘慧 考 籍 号: 010410101523 助 学 点: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专 业 班 级 : 13班 指导教师姓名: 易文颖 职称 职称 二一一 年 十 月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2009 届毕业生)助 学 点:湖南第一师范 专 业:教育管理 题 目:农村小学生厌学现状成因及思考策略 学生姓名:刘慧 考 籍 号:010410101523指导教师:易文颖职 称:2011年 10 月 27 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助学点: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专业:教育管理 指导教师易文颖职称学生姓名刘慧课题名称农村小学生厌学现状成因及思考策略 内容及任务 主要内容:通过对农村小学生厌学现状的调查(以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为例),小学生厌学出现了几种不同的表现类型:应付型、胆怯型、对抗型、自卑型。社会上的不良影响,家庭教育的教育不当,学校教育的影响以及学生自身的先天条件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出现。我们需要加强社会文化监督 ,努力创设“学习型”家庭环境,提高教师的主导地位以改善小学生厌学的情况。 本次论文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厌学,目前学校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解决或改善这一问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本次论文主要通过对农村小学生厌学情况的调查、分析产生这种局面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旨在倡导社会、学校、家庭对小学生厌学现象的认识以及重视。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重新拾回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拟达到的要求或技术指标通过阅读自学考试毕业论文的相关规定要求,在撰写论文前期进行了大量文献的搜查,且进行了实地考察。在此过程中,通过调查走访搜查相关资料,整理农村小学生厌学现状,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探究,通过思考分析以及查阅资料提出解决农村小学生厌学的策略方法,从而拟定了本篇论文的大致题纲。达到了研究课题的逻辑顺序。且在撰写正文过程中,提出了探究课题的目的性。拟达到的要求是合乎论文的基本规范要求,研究的课题有价值,对研究农村小学教育具有一定的意义。这是本次课题探究所要拟达到的要求。进度安排起止日期工作内容9月17至24日 对论文要求进行了解,查阅相关资料确定选题范围。9月25日至10月7日具体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整理资料,确定论文题目,拟定论文提纲10月8日至13日 着手写论文,论文初稿成型10月14至20日 请指导老师指导,并根据老师指导对论文进行完善10月21至27日 在老师指导下对论文进行最后修改,并对论文格式进行修正主要参考资料1参见一家长.我们的孩子太累了N.文汇报,199715(6)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期刊类4袁梅林. 小学生厌学心理初探 J. 宁夏教育,1997,(04):35-365陈杰. 消除厌学情绪的几种策略J.湖南教育2001(06):综合版6金河岩、别晓梅.现代社会给青少年带来的心理压力J. 吉林教育2001(04):307李伟言. 改善家庭教育是落实减负的重要一环J.吉林教育,2001(01、02合):65-66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毕业论文(2009 届)农村小学生厌学现状成因及思考策略助 学 点 :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专 业: 教育管理 学 生 姓 名: 刘慧 班 级:582班 考籍号: 010410101523 指导教师姓名: 易文颖 职称 职称 最终评定成绩 20 11 年 10 月摘 要“厌学”现象已引起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普遍重视。本文力图通过观察农村小学生的各种厌学表现,并对其厌学原因进行分析,最终提出一些解决策略以供大家参考。关键词: 农村小学生 厌学 现状 成因 策略Abstract: weariness phenomenon has caused the educational circles, and even the entire societys attention. This paper tries to observe the various manifestations of rural pupils weariness, weariness and its reason to undertake an analysis, finally put forward some solutions for reference.Keywords: rur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situation of strategy目 录第1章 农村小学生厌学现状11.1 应付型11.2 胆怯型 11.3 对抗型 11.4 自卑型 2第2章 农村小学生厌学成因分析22.1 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22.1.1.知识无用论的影响22.1.2 不良的文化的影响 22.2 家庭教育的影响 32.2.1 缺少关爱32.2.2 管教失度32.2.3 期望转借32.2.4 个别家庭经济收入较低,难以负担孩子的上学费用 42.3 学校教育的影响 4 2.3.1 落后的教育方法42.3.2 负担过重42.3.3 教师低水平的教学52.3.4 教师对学生关爱太少62.4 学生自身的因素 62.4.1 学习动机不明确62.4.2 同学关系不融洽6第3章 农村小学生厌学的解决策略.63.1 净化周边环境,加强监管 73.2 创设“学习型家庭”.73.2.1正确认识孩子73.2.2要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73.2.3努力挖掘孩子的优点73.3 发挥教师主导地位73.3.1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道德修养 73.3.2 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 83.3.3教师要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8结论9致谢 10参考文献 11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惠民优教政策,例如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两免一补政策等等。照理说,学生应该安心学习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反而更令人担忧,厌学现象日益增多。而今的许多农村小学生不愿意学习。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通过调查、走访等,对它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第1章 农村小学生厌学现状厌学即厌倦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感到学习被动,学习生活太单调,对做作业、考试感到厌烦,把学习当做一种负担。对于当前农村小学生学习情况,我们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做过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当地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调查总人数为120人。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学习快乐的人数为68 人,占总人数的58%;认为学习不快乐的人数为12人,占总人数的10%;其他人则认为无所谓,反正每天都要上学,无所谓快不快乐。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后两项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这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人有厌恶学习的情绪。通过走访以及查阅资料得知,厌学小学生的心态主要有以下几大类:1.1应付型学习缺少主动性,抱着消极态度听课,学习活动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状态。例如李某,她的基础差,对学习不感兴趣,她认为学习好不好没什么关系,反正读大学也不好找工作,还不如在家务农。1.2胆怯型胆怯学习的学生往往性格内向,人际关系不甚和谐,不愿多与同学交流。少了和同学的接触,他们的乐趣较少,激情相应少了很多,这样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激情。他们的心理表现为对学习有一种胆怯的心理。课堂上害怕老师提问, 害怕做作业, 心理常处于紧张状态, 想方设法回避学习, 做作业时常说“不会做”, 上课常缺席。1.3对抗型由于成绩差,他们很少受到别人的关注和重视,因而不守纪律,玩小动作,甚至有时候跟老师对着干,上课故意找茬。其实他们本性不坏,只是因为在集体中被忽略的太久了,他们只想赢得老师的注意。1.4自卑型很少与人沟通,意志薄弱,稍受挫折,便情绪激动,容易自暴自弃。从不愿意与别人交流到自我封闭,从上课不愿意举手发言到注意力不集中,从家长的训斥到同学的离弃,从教师的批评到失去教师的信任都直接导致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严重受挫,使之产生了自卑心理,从而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心理。第2章 农村小学生厌学成因分析孩子们对学习不感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并在行为中有所表现,这就是厌学现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开始就不爱学习的孩子是根本没有的。”那么,为什么许多孩子学习一段时间后就会厌倦学习呢?2.1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2.1.1知识无用论的影响 在今天,改革开放对农村很多落后的景象进行改革,使落后现象得到了改善。在农村,人们找到了一些发家致富的道路,比如种茶叶和饲养猪等牲畜,这些信息使农民的生活得以改善,但是他们却没有认识到带动他们走向富裕的真正帮手是知识,只有掌握了知识才能在变化的社会中不断的适应社会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他们眼里看到的知道只是表象:“有钱就好”。所以,农村的一些家长和学生,出现了“拜金主义”,认为学习无用,知识不重要。考上大学和考不上大学都一样能挣钱,特别是父母在城里打工几年或者在家养养猪就能为家盖上小洋楼来改善家人生活的家庭的孩子,这些孩子无形中给在校小学生很大影响,让他们觉得没有多少文化的父母亲照样能挣大钱,学好学坏无所谓,导致这些学生厌学。2.1.2 不良的文化的影响 国家建设的脚步越来越快,网络也已经普及到了农村,农村小学生在生活中也能见到计算机的身影。网络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有益的东西,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不少负面作用。其中最显著的问题体现在,一些小学生刚接触电脑,对它感觉很新奇,也很容易上瘾而且对于网上的内容缺少基本的辨别是非能力。据相关部门的调查,54%的学校周围有网吧,5%学生“经常去玩”,23.5%的学生“有时去玩”;31.6%学生观看过成人赌博,5.7%的学生参加过赌博,6.2%的学生认为“赌博挺有意思,想玩一玩”,参加赌博和想参加赌博的两项合计为11.9%。这些不良文化的传播引起了小学生极大的兴趣,吸引了小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小学生在学习上的兴趣不高,从而不喜欢学习甚至厌倦学习。这些不良的社会文化对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影响是一个决不容许忽视的问题。2.2家庭教育的影响2.2.1缺少关爱 目前,单亲家庭、空壳家庭的增多,留守儿童、寄养儿童的增加,或者是父母感情不和,一个充满争吵和仇视的家庭环境使得孩子失去了家的温暖,失去了父母的关心,对身边的人和事产生不满,进而产生焦虑和不安,甚至个别学生产生仇恨老师、学校和社会,开始放纵自我,认为学习没有什么意思,厌学情绪随之产生。2.22管教失度 有的家长忙于打工挣钱,懒得管孩子;有的家长只想着“砌长城”,只要不影响自己,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无心管教自己的孩子;有的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戚一起生活,不会管教,对孩子娇惯。这样的家庭教育,直接导致孩子任性,屡屡违反校纪班规,把学习置之一旁。另外,家长对孩子们的学习不重视,缺少科学的指导。调查实况显示100名学生中有62名学生认为,父母对自己的学习漠不关心,他们只顾挣钱,很少过问自己的学习,占总数的51.7。只有36名学生认为,家长关心自己的学习,占30。根据问卷调查后对这30%的同学家长的走访,分析得出:这些家长缺乏必要的科学的指导,认为上学认几个“眼前字”就行,不必要学到什么程度,反正自己就一个孩子,将来考不上大学,留在自己的身边也不是一件坏事。学生在学习上有了成绩不是加以正确的引导,而是只重视物质奖励,一旦学生的学习成绩出现了下降,他们更是采用简单的处理方法,如棍棒式教育,用语言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这些粗暴的教育方式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身心受到伤害, 不想上学的念头悄然而生。2.2.3期望转借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良的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行为。家长期望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已经成为每个家长的心愿。希望孩子长大能考进大学,能出人头地,能实现家长没有实现的梦想。所以对孩子的教育抓得很紧,又是为孩子订资料,又是请家教,为使孩子成绩达到家长的期望要求,采用物质刺激、体罚或变相体罚等不正当的手段教育孩子,这就很容易使这些家长对孩子的实力估计不够,寄以高于其能力的期望,给孩子保护过强,压力过重,要求过严,这种好心办坏事的做法非但让孩子达不到要求,更会使孩子整天生活在不安的情绪状态下,导致心理失衡,厌倦学习。2.2.4个别家庭经济收入较低,难以负担孩子的上学费用 在问卷调查的对象中有5人,占总数的4.17。这类学生虽然数量不多,但确实存在,一般是单亲家庭、父母有病或失去父母的家庭,由于经济原因,交不起上学的各类的费用,导致学生在学校群体中感觉自卑,觉得总低人一等,致使疏离老师,同学等,使这些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多数失学。2.3学校教育的影响2.3.1落后的教育方法 虽然农村教育教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有的教师教育观念落后,信奉“时间加汗水”的工作方式,考评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仍然是分数。教师不顾学生的身心健康,无视学生的主体性,当然让学生厌学。个别教师职业道德观念不强,排斥差生,对差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使这部分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而厌学。还有落后的教学方法,古板,简单,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卷调查的对象中,有61人,认为自己不喜欢老师的课,对部分老师的课没有兴趣,占总数的50.83。有28.3的人,在考试没有取得理想成绩时,受到教师的严厉批评,甚至会被罚作业、请家长。因此容易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处在被动地位,很难从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自然就产生消极心理,进而厌学。2.3.2负担过重 学习负担过重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学生的生活中有过多的强制、压力和痛苦,而十分缺少自由、轻松和乐趣。学生的生活、学习的内容、步调、程序等都是由教师家长从升学考试的要求及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规定单方面决定的,而很少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兴趣、动机等)和学习能力,更未顾及到学生之间在学习需要和学习能力方面的个别差异。而不是自主支配的。表现为,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去选择学习的内容、步调和程序,更不能选择自己喜好的课外、校外活动;学生没有展现自己的兴趣、个性、特长的时间、空间和途径,学生的“自我”只能通过考试得好分数这一种途径来表现,学生的自尊、自信和自我肯定的人格力量只能来自于考试的成功,考试失败不仅意味着学习不行,同时也意味着人格的低下。实际上,不管什么人(包括成人)如果长期在别人的支配和控制下生活,而缺少自主选择和自由支配的生活内容,那么,他就会感觉到生活的枯燥、乏味和精神压力。对于学生而言,光有强制的学习而无自主选择的生活,是导致学习负担过重的一个重要根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学生的学习日被各种学校功课塞得越满,给他留下的供他思考与学习直接有关的东西的时间越少,那么他负担过重、学业落后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样造成的直接后果是有的学生精神恍惚,产生学习焦虑症等心理障碍,重负下的孩子习惯于被动应付,对学习厌倦。2.3.3教师低水平的教学 教师的教学水平低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对教和学的时间安排不当。在课堂上,很多教师用了全部或大部分的时间进行讲授或灌输,造成学生在课堂上只能去记忆教师所教的东西,而没有独立的思考和做作业的时间和空间。而真正内化的学习非得要学生主动地去思考、消化和吸收,教师的教永远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如此,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只有转移到课外,导致学习时间加长,负担加重。其二是,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当。很多内容如果教师讲解能做到精练、到位,指导学生学习符合学生的实际且又得法,那么学生就可以比较轻松地掌握它。但是,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做到这样,而是让学生做大量重复性的作业和看各种大同小异的参考资料,用机械重复作业的方式去掌握教学的内容,由此导致学习负担加重。在我国,由于“悬梁刺股”、“凿壁借光”的苦学思想流传已久,使得这种高消耗(时间消耗和精力消耗)低收获的低效学习方式,不但不能得到改变,反而受到不少教师和家长的鼓励。2.3.4教师对学生关爱太少 在被调查的120名学生中,有64人认为,老师不喜欢自己,或者是认为老师对于自己没有什么感觉,占被调查对象的53.3。有34人始终没有得到过老师的表扬,占28.3。有8的学生上课老师从来没有被提问过。他们认为老师不喜欢自己,主要原因是自己的学习太差。由于这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又不能及时得到老师、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任课教师的关爱、指导,所以他们对学习失去了信心,产生了畏难、怵头心理,久而久之,出现了“厌学”心理。2.4学生自身的因素2.4.1学习动机不明确 我们常常听到有家长说某某孩子活泼可爱、聪明伶俐,只是成绩不好。这有可能就是学习动机不明确的原因了。动机是直接推动人去活动的内部动力。一些小学生学习成绩差,对上学不感兴趣,没有求知欲望,上课不专心,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会学习,学习状态消极,学习效率低下,注意力不集中,完全为了“奉父母之命”,实现家长的愿望,应付老师的“差使”,完全在家长和老师的检查督促下的被动学习。这就是缺少学习动机。2.4.2同学关系不融洽 每个人都希望被周围的人认可和接纳,在朝夕相处的同学中更是如此。我们享受同学关系带来的惬意和快乐,也无可避免地会在近距离地相处中与同学发生矛盾和冲突,一个常与同学们吵架,甚至打架的孩子,同学们都不喜欢他, 人际关系紧张,就会让他感到手足无措、孤立无援、黯然神伤,感到在学校没意思。如果老师和同学再对他们冷漠,他们就会更感孤独和不安,厌学情绪就会产生。第3章 农村小学生厌学的解决策略学生“厌学”心理一旦形成,对学生的学习影响极大,特别是小学生,他们是非观念差,认识问题肤浅,一旦形成这种心理,不仅会影响学习,而且会直接影响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对他们的身心危害极大。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3.1净化周边环境,加强监管农村孩子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更是中国农村的希望。农村的教育环境令人担忧,网吧、录像吸引着年幼无知的学生,偷窃、赌博毒害着天真烂漫的学生,就业压力、工作待遇影响着懵里懵懂的学生。据调查统计,接受调查的932位学校负责人、教师、家长和学生中,有73%认为学校周边环境不容乐观。有41.7%反映学校周边200米范围内存在酒吧、舞厅、网吧等限制性场所,有40%学生购买过无证油炸食品,有11%学生购买过不良刊物。学校的五天教育,有时候真的抵不上社会的两天影响,我们迫切要求执法部门,加强监管,净化学校周边环境,让孩子健康成长。3.2创设“学习型家庭”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言行、兴趣等,对孩子有巨大的影响。3.2.1正确认识孩子 家长应该正确认识孩子,从实际出发,充分估计孩子的能力,对孩子的期望要客观、实际,不要太高,以免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在教育过程中,对厌学的孩子切忌急躁粗暴,但也不能一味迁就,帮助他们明确努力的方向。3.2.2要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家长要更加关心爱护孩子,不要在不了解情况的时候对孩子横加指责,他们需要家长的理解,他们希望能得到家长的夸奖。就算了解情况后,也不能对孩子进行严厉的批评,家长应该和他们沟通,了解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孩子错了父母要用合适的方式来帮助孩子改正,一定注意不能打击到孩子的热情和信心。3.2.3努力挖掘孩子的优点 家长要努力挖掘孩子的优点,并且要给予孩子大力的支持。孩子最信任的就是父母,父母要学会鼓励孩子,父母的肯定,会激发孩子澎湃的激情,不管孩子最后做的怎么样,家长必须铭记“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家长通过对孩子的鼓励与表扬,帮助孩子树立自信。3.3发挥教师主导地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持久的,有时甚至就是一生。3.3.1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道德修养 教育就是一种双边活动的过程,学生只有对教师的道德人格认可了,师生关系才有可能融洽,教育才能取得圆满。古人云:“身正为师”,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该起带头作用,“言传甚于身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3.3.2 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神圣的职责。爱学生,不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关心学生的精神生活,身心健康和人格。有些学生不敢说、不敢做,教师就应该在上课时尽可能的给这部分学生多创造发言、交流的机会,要让他们想说、敢说、会说,逐渐对自己的学习产生信心。再次,就是要根据他们具体的情况,加以因势利导,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3.3.3教师要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随着社会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教育对每一位教师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促使我们每一位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改进、创新我们教学,大胆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从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中走出来,积极探索适应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模式,通过改进教学方法,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不仅要让学生想学,更要让学生爱学、会学,把学习视为一项快乐的事情,从学习中感受到成长的乐趣。采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教学方法,是解决“厌学”问题的关键所在。结 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提高教学的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厌学是提高学习热情的关键,农村小学生厌学的成因是复杂的,但厌学的学生并不是无药可救的,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地位,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我们要把无私的爱献给每一位学生。重要提示:各类电子文档标准格式中的说明(用蓝色或红色字体表示),在参阅后请自行删除(包括本提示),黑色字体的内容全部保留! 致 谢 当我终于停笔,写完这篇论文时,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和感慨。回想这篇论文从审题、查找相关文献、分析思考再到落稿成文,其中的辛酸或许只有自己清楚。在这里我要向给予我帮助的易文颖老师致以真诚的感谢!易老师的精心指导,让我在写作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并改正问题。为了指导我的自考论文,易老师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这种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让我感动、让我敬佩,很值得我们学习。也感谢我的同学们,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她们帮我一起查找资料,跟我一起修改词句。也是因为她们的帮助与支持,我才能坚持到今天。希望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一起进步,共同提高。作为一名学习者,我的眼界和知识还不够高。我会在今后的学习中,努力奋进,不断探索,感谢老师的教导。参考文献1参见一家长.我们的孩子太累了N.文汇报,199715(6)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期刊类4袁梅林. 小学生厌学心理初探 J. 宁夏教育,1997,(04):35-365陈杰. 消除厌学情绪的几种策略J.湖南教育2001(06):综合版6金河岩、别晓梅.现代社会给青少年带来的心理压力J. 吉林教育2001(04):307李伟言. 改善家庭教育是落实减负的重要一环J.吉林教育,2001(01、02合):65-66 毕业设计(论文)和毕业答辩工作安排为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与毕业答辩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切实做好毕业设计(论文)与毕业答辩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迎接2015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毕业设计必查,学校已规定谁指导谁负责),毕业设计与毕业答辩严格按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体系指标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湖工教字201041号的精神执行,现将毕业设计(论文)与毕业答辩工作安排如下。一、毕业设计(论文)工作1、各本科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要严格按照学校要求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每个学生指导次数不低于6次,每次不小于2小时,并在学校教务管理系统中录入相关指导记录。2、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相关文档,相关文档一定要齐全(必查),指导教师一定要严格把关相应文档收集,学生按任务书要求完成规定的任务,撰写设计说明书(论文),写出不少于400字的中文摘要;至少翻译一篇本专业外文文献(10000个以上印刷符号),并附译文。3、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其中包含A、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1份,内容及装订顺序如下:(1)封面;(2)任务书;(3)开题报告;(4)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检查表;(5)指导教师审阅表;(6)评阅教师评阅表;(7)答辩资格审查表;(8)答辩小组意见及综合成绩评定(9)设计主体部分(摘要和关键词、目录、正文、结束语、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10)封底B、毕业实习日记(手写)1份,毕业实习报告1份(手写),实习报告用纸到教务处购买,读书笔记1份(手写)。C、学生去实习单位来回车票2张,自主实习申请表1份,实习安全协议书1份。D、翻译1篇本专业外文文献(10000个以上印刷符号)用A4纸打印,单独装订。E、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电子文档1份。4、指导教师要严格规范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的文本,悉心指导、认真把关,图表、公式、符号等均应使用国家统一标准。5、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的内容一般依次由以下部分组成:封面、任务书、开题报告、指导教师评审表、评阅教师评阅表、答辩资格评审表(表格统一学校格式)、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符号说明)、前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致谢、(附录)。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内容一律采用计算机编辑。6、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应采用汉语(外语专业用外语)撰写。要求内容层次分明、文理通顺、数据可靠、文字简练、说明透彻、立论正确、推理严谨。每个学生应按时完成论文报告(设计说明书),并装订好交给指导教师及评阅教师审阅。7、指导教师要及时、仔细地审阅学生的设计说明书(论文)和图纸,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在认真修改后交指导教师复审,然后交答辩委员会指定的教师评阅。指导教师应认真填写指导教师评语和评分意见。8、评阅教师应认真填写评阅教师评语和评分意见,在答辩开始前交到答辩委员会。二、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根据学校毕业生相关工作安排及相关规定,为保障本院2009级本科学生毕业答辩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我院2009级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三个本科学生毕业答辩的有关事项安排如下,请各位指导老师及时通知所指导的学生。1、 答辩委员会主 任:姚胜兴副主任:李祖林、陆秀令委 员:罗雪莲、宋绍民、李建军、贾雅琼、洪俊、王翠、俞斌、易杰秘 书:严亚周 2、本科答辩安排(555人)为保证答辩评分标准严谨和一致性,首先进行交叉评阅,然后进行公开答辩和分组答辩,公开答辩为5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至少2人,由各指导老师推选,推选名单于5月30日交答辩委员会秘书处。交叉评阅及答辩评分标准均参照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中相关要求执行,各级答辩秘书要收集好公开答辩和分组答辩原始记录与表格。具体安排如下: A、交叉评阅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尽量保证学生论文评分标准准确性、一致性,对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采用交叉评阅方式给出评阅记录(手写)和评阅成绩。(1)交叉评阅时间:评阅时间为2014年5月30日-6月2日。(2)2014年6月3日-6月4日,学校教务处抽查10%的毕业设计文档,对学生毕业设计文档进行查重,看是否有符合设计要求、抄袭现象。(3)交叉评阅对象为本科毕业学生,各指导教师交叉评阅对象见附表1,请各指导教师将所指导的学生毕业设计文档于6月2日前交指定评阅人。(4)评阅要求:评阅教师应认真填写评阅教师评语(手写)和评分意见(手写)(见附表3),并于6月3日前交学生指导教师。(5)没有参加交叉评阅或交叉评阅未通过的学生不能参加毕业答辩。B、公开答辩公开答辩时间定为2014年6月5日 (上午:9:00-12:00 ),地点:3209。答辩对象:每个专业推荐1名毕业设计质量高的学生参加公开答辩,参加公开答辩的学生需要准备1012分钟的电子演示文稿(PPT),并欢迎各年级同学参加。答辩教师:答辩委员成员、公开答辩学生的指导教师,本学院全体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请各答辩小组于6月2日前将参加公开答辩学生名单及相关资料(含电子资料)送3301教务办公室。工作要求:学院教务办6月2日公布公开答辩安排,并通知到参与公开答辩的全体老师及被答辩学生,并请参照附表4填写评阅表。C、分组答辩安排分组答辩时间为2014年6月5日-6月9日(上午:9:00-11:30 ,下午2:30-5:00)。请各答辩秘书于6月10日上午10点前报学院教务办交答辩暂缓通过名单。分组答辩地点及人员安排见附表2,并按照附表5登记答辩相关情况信息。3、专科答辩(129人)分组答辩时间为2014年5月28日-5月30日(上午:9:00-12:00 ,下午2:30-5:30)。请各答辩秘书于5月31日上午10点前报学院教务办交答辩暂缓通过名单。三、 答辩注意事项和要求1、 参加分组答辩的学生需要准备58分钟的电子演示文稿(PPT)。学生答辩次序由指导老师指定,并提前通知学生。 2、 学生必须遵守答辩纪律,不得迟到,未答辩的学生可旁听其他学生的答辩,但要保持安静,不得提示正在答辩的学生。3、 每个学生答辩时间应控制在20分钟以内,其中自述5-8分钟(PPT演示),回答老师的问题(须2-3个问题,包括由指导教师提)的二个必答题) 10分钟;各答辩组每天答辩完成后,要讨论、总结当天的答辩情况,给出学生的定性答辩结论。在全部学生答辩后,答辩主席会同组内成员讨论,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等给出本答辩组学生的答辩成绩,各位指导教师将毕业实习成绩、毕业设计成绩、答辩成绩、学院统一给出的毕业生跟踪调查表(EXCEL电子文件)和毕业设计文档袋资料(实习鉴定表、实习票据、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实习鉴定书、读书笔记、毕业设计电子文件)由各组答辩秘书整理好并于6月10日前交教务办以便送教务处归档。4、 指导教师应督促学生毕业离校后找到工作岗位或更换工作单位及时与指导教师联系,并负责学生毕业后一年的跟踪调查,对学生就业进行统计,统计结果作为下一年度能否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依据。5、 经指导老师核定,文档不齐全的学生、不按毕业设计格式要求书写文档的学生不能参加答辩;没有注册的学生不能参加答辩。记毕业设计成绩不及格,须参加补答辩(时间待定、由教务处安排)。6、 每天每组答辩学生人数不得小于12人,每组答辩教师4-5人,2009级本科毕业答辩时间按5天计,2010级专科毕业答辩时间按3天计。答辩秘书负责记录每天的答辩情况(包括每个学生的答辩时间、答辩问题、答辩结论和答辩教师参与人数) *学院 2014年3月8日附表1 交叉评阅安排表序号评阅人评阅对象(学生人数)学生人数合计1姚胜兴曹才开(20)、汤群芳(15)352李祖林姚胜兴(22)、何淑珍(12)343曹才开陆秀令(22)、王小虎(15)374罗雪莲李祖林(20)王勇刚(16)365宋绍民罗雪莲(22)、桂友超(15)376李建军宋绍民(22)、胡红艳(10)327陆秀令刘海波(22)、陈艳(10)328王韧董海兵(20)、吴乐(16)359易杰戴日光(12)、陈华容(12)2410雷军王翠(21)、成利香(3)2411陈华容雷军(12)、张振飞(12)2412张振飞肖文英(14)、陈坚(12)2613胡红艳张忠贤(18)、尹艳清(3)2114陈艳王韧(22)、李欣(2)2415洪俊俞斌(15)伍麟君(14)2916贾雅琼张松华(15)、廖代文(11)2617张松华贾雅琼(23)洪俊(2)2518肖文英易杰(12)、曹志平(17)2919王翠李建军(17)凌云(2)19550附表2 分组答辩安排本科答辩分组安排 答辩组长答辩对象(学生人数)答辩学生人数答辩地点陆秀令陆秀令(22)、陈坚(秘书)(12)、王小虎(15)、王勇刚(16)、李欣(2)67实验室3405姚胜兴姚胜兴(22)、凌云(2)(秘书)、刘海波(22)、廖代文(11)、胡红艳(10)67实验室 3404李祖林李祖林(20)、伍麟君(14)(秘书)、陈华容(12)、戴日光(12)易杰(12)70实验室 3207罗雪莲罗雪莲(22)、俞斌(15)(秘书)、王韧(22)、陈艳(10)、成利香(3)72实验室 3413贾雅琼张忠贤(18)、贾雅琼(23)张振飞(12)(秘书)、桂友超(15)洪俊(2)70实验室 3107李建军李建军(17)、张松华(秘书)(15)、王翠(21)、曹志平(17)70实验室 3113宋绍民宋绍民(22)、吴乐(16)(秘书)、雷军(12)、董海兵(20)70实验室 3211曹才开曹才开(20)、肖文英(14)(秘书)、汤群芳(15)、尹艳清(3)、何淑珍(12)64实验室 3201合计550专科答辩分组安排答辩组长答辩对象(学生人数)答辩学生人数答辩地点桂友超桂友超(8)、黄海波(9)(秘书)、胡红艳(10)、陈华容、曹志平(3)(8)、成利香(4)42实验室3412易杰易杰(8)、凌云(7)(秘书)、雷军(5)、张振飞(8)、李欣(5)、尹艳清(10)43实验室3104肖文英肖文英(8)、肖亚丽(7)(秘书)、万系杰(6)、王勇刚(7)、吴乐(5)、廖代文(11)、44实验室3407合计129附表3 交叉评阅表题目学生姓名班级学号专业评阅教师姓名职称工作单位评分内容具 体 要 求总分评分开题情况调研论证能独立查阅文献资料及从事其他形式的调研,能较好地理解课题任务并提出实施方案,有分析整理各类信息并从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10外文翻译摘要及外文资料翻译准确,文字流畅,符合规定内容及字数要求。10设计质量论证、分析、设计、计算、结构、建模、实验正确合理。35创新工作中有创新意识,有重大改进或独特见解,有一定实用价值。10撰写质量结构严谨,文字通顺,用语符合技术规范,图表清楚,书写格式规范,符合规定字数要求。15综合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发现与解决实际问题。20总评分评阅教师评阅意见评阅成绩评阅教师签名日期附表4 公开答辩评分表 No 评定教师答辩日期 成绩评定 分值学生信息课题介绍答辩表现合 计思路清晰,语言表达准确,概念清楚,论点正确,实验方法科学,分析归纳合理,结论严谨,设计(论文)有应用价值。思维敏捷,回答问题有理论根据,基本概念清楚,主要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