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基于zigbee自组网络系统的设计说明书_第1页
毕业论文基于zigbee自组网络系统的设计说明书_第2页
毕业论文基于zigbee自组网络系统的设计说明书_第3页
毕业论文基于zigbee自组网络系统的设计说明书_第4页
毕业论文基于zigbee自组网络系统的设计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代码 10126 学号 011610324 分 类 号 密级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基于ZigBee自组网络系统的设计 学院、系 电子信息工程系 专业名称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年 级 2011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李树华 2015年 5 月 9日基于ZigBee自组网络系统的设计摘要ZigBee是近几年兴起的的一种短距离通信技术,它的成本低,用途广,相对与互联网成本高且主要用于人与人之间通信交流,ZigBee网络适用的通信对象很多,并不局限于人类之间的交流,所以可以与互联网很好的互补,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市场前景。ZigBee有专门的协议标准,而且耗能很低,通信质量很高。在ZigBee技术中,网状网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网络,因为它的覆盖面较广,而且配置简单,路由的方式也比较灵活,所以ZigBee自组网中,网状网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本文中,主要介绍了基于ZigBee技术的网络,此外,还介绍了这种新技术的特点,使用的协议以及组成部分,背景知识以及在我国ZigBee技术的应用状况, 然后介绍了ZigBee网络的拓扑结构和节点设备,并研究了ZigBee网络的组网过程。本设计在完成过程中使用的硬件核心是CC2530芯片,利用CC2530的I/O端口输出功能实现了LED灯的自动闪烁,设计并完成了由两种网络设备组成的简单传输网络,最后使用该网络完成了光照采集显示实验。关键词:ZigBee,ZigBee网络,CC2530ZigBee Design System Based on Ad Hoc Network AbstractZigBee is the rise in recent years of a short-rang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ts low cost, versatile, relatively high cost and the Internet is mainly used for communication exchanges between people, Many ZigBee network suitable communication object is not limited to exchanges between human beings, it can be a good complement to the Internet , it has great potential and market prospects. ZigBee has a special protocol standards, and low energy consumption, high communication quality. In the ZigBee technology, the mesh network is a promising network applications, because its coverage is wide, and the configuration is simple, the way the route is also more flexible, so ZigBee ad hoc networks, mesh networks is a good choice.In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ZigBee-based network, in addition, also introduced this feature new technology, as well as part of the protocol used, background knowledge and applications of ZigBee technology in our country, then it introduces ZigBee network topology and node equipment, and study the process of networking ZigBee network. The core of the design of the hardware used in the process is complete chip CC2530, CC2530 use of I/O port output feature enables automatic blinking LED lights, designed and completed the simple transmission network consisting of two network devices, and finally use the network We completed the acquisition display illumination experiments.Keyword:ZigBee, ZigBee network,CC2530目录1 绪论11.1 ZigBee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1.2 ZigBee在国内应用现状及前景12 ZigBee技术及协议规范32.1 ZigBee技术简介32.2 ZigBee协议栈32.2.1认识ZigBee协议栈32.2.2 ZigBee网络中设备43 ZigBee网络组网方案63.1 ZigBee网络拓扑63.2 ZigBee组网流程64 ZigBee网络的系统设计84.1 ZigBee网络的硬件设计84.1.1 ZigBee无线模块94.1.2 电源电路94.1.3 串口电路104.2 开发平台(IAR)简介114.3 LED小灯闪烁实例124.4光照采集实验145 总结15参考文献161 绪论1.1 ZigBee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如今,ZigBee、蓝牙、Wi-Fi、无线USB等无线近距离通讯技术在工业和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相互之间竞争激烈。但相对于其他技术的功耗高和成本高等问题,成本低功耗低等诸多优势的ZigBee技术,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随着通信、数字以及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ZigBee技术凭借其体积小,成本小,功耗低的等优点,其研究、发展、应用都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重视。ZigBee技术在要求数据的交换量较小,交换信息设备成本低,功耗较低,传输速率不高,需要大量设备组成网络的场合有较大优势,所以ZigBee技术被应用在越来越广阔的领域1。尤其是在近几年越来越热门的物联网领域,ZigBee技术被诸多用户应用在智能感应场景中。例如利用ZigBee模块之间可以通信的原理将ZigBee模块装入电灯中,这样开关灯时就可以实现遥控,真是还能控制灯光的强弱;还有在北京地铁9号线隧道施工过程中的考勤定位系统便采用ZigBee技术取代原来的射频识别(RFID)考勤系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ZigBee技术将会像手机、计算机、互联网一样给人们生产生活休闲娱乐带来极大的变化。1.2 ZigBee在国内应用现状及前景目前国内的ZigBee技术应用到了许多地方,而且很多是我们想象不到的 。例如,把ZigBee技术用于人员、车辆进出的记录,可以记录进出人员的指纹等识别数据,也可以对出入的车辆记录,再如,在交通方面,不仅通过ZigBee技术来控制路灯的亮灭,还可以查看路灯工作状态。把路灯接入ZigBee网络之后,工人们通过计算机,就能方便的地监测高速路上路灯的工作情况;随着私家车的激增,城市道路的堵车越来越严重,如果在道路沿线及车上安装ZigBee模块,司机就可以及时了解路况信息,做出最佳出行路线。在智能家居方面,可将ZigBee技术用在家中的门窗上,当主人不在家时进行安全监控,数据可通过互联网发送到主人的手机等设备上。也可在电灯、热水器、空调等家电上安装ZigBee模块,这样用户就可以远程控制这些家电。在未来的几年里ZigBee技术将在军事领域,数字家庭,工业控制,现代农业,医疗设备,医学护理,智能楼宇,消费电子等领域具有极大的潜力,尤其是数字家庭和工业控制领域。在数字家庭和楼宇自动化领域,家庭智能系统以其简单明了的使用方法和廉价的安装成本得以迅速发展,成了驱动智能居家,楼宇自动化开发的主要因素。在工业领域,将ZigBee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结合,可以提高产品生产数字化程度,有效减少人力的使用,从而降低产品成本。2 ZigBee技术及协议规范2.1 ZigBee技术简介ZigBee是一种可扩展的无线网络技术,其数据传输模块即ZigBee节点可扩展到数万个,他们的功能与联通移动的网络基站有些类似,ZigBee节点之间的通信距离正常可达几十米,但是通过添加路由将网络扩展,其距离最多可达十几公里;此外,如果将ZigBee网络与Internet、电信网等网络结合到一起使用,将会拥有更为强大的功能。比如你能够使用Internet在呼和浩特监控鄂尔多斯市某个地方的某个ZigBee网络。ZigBee网络与电信网不同之处是功能用途方面,电信网主要用于手机通信上网,而ZigBee网络主要用途是和传感器结合在一起进行数据采集;而且,成本也有很大差别,移动基站造价昂贵,而ZigBee模块成本低廉价格便宜。ZigBee 技术的特点数据传输可靠:ZigBee技术采用的传输机制,避免了数据发送时的竞争和冲突,并且发送的数据得不到回应还会重发;节点模块之间可以自主动态组网,整个ZigBee 网络中路由的方式灵活,网络自愈能力高,所以具有很强的可靠性。时延短:通常从睡眠状态转入工作模式只需15毫秒,而且数据收发时间也很短,并且从搜索到节点加入网络仅仅约30毫秒。网络容量大:网络中的节点可多达好几万个。传输速率低:只有10Kbps到250Kbps。成本低:ZigBee技术采用大大简化的通信协议,所以对硬件的要求降低,并且协议是免费协议。功耗低:ZigBee的发射功率很低,两节普通5 号电池可以维持六到二十四个月,省去了经常换电池的烦恼,减少了维护时间。安全性:采用安全性很高的128k加密技术。2.2 ZigBee协议栈2.2.1认识ZigBee协议栈ZigBee协议栈包括应用层(APL),网络层(NWK),链路层(LLC),IEEE802.15.4 物理层(PHY)和IEEE802.15.4媒体接入层(MAC),如图2.1所示。由图可知,ZigBee协议栈一部分由IEEE802.15.4小组制定,一部分由ZigBee联盟完成,ZigBee联盟负责设计应用层(APL)和网络层(NWK),其中应用层包含了应用支持子层(APS)、ZDO设备对象和应用层框架(APF);其余各层由IEEE802.15.4小组设计2。在协议栈中每一层是其上层的服务提供者,同时也是其下层的服务使用者。各层通过服务接入点(SAP)紧密联系在一起。ZigBee协议比其他常见的无线通信协议简单,因此对硬件和软件的要求也比较低:如8位的8051就可满足处理要求;4kb的内存就可满足最小的软件需求,而32kb的内存可满足大多数软件需求。图2.1 ZigBee协议栈体系结构2.2.2 ZigBee网络中设备ZigBee网络中的设备根据功能要求不同分为:协调器、路由器和终端设备,三种设备中最为关键的是协调器,它是ZigBee网络的核心并且一个网络中只允许有一个,它的职责是网络的建立以及相关参数的设置,同时也负责网络的维护3。ZigBee 路由器的功能与Internet中的路由器类似,负责消息的发送或转发,此外,ZigBee路由器还负责网络的扩展。ZigBee 终端设备一般用于数据的采集和发送,采集的数据会通过ZigBee网络发送到其它设备进行分析4。终端设备经常和传感器集成在一起,并且在许多应用场景中它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按照功能是否完整ZigBee网络中的设备还可分为全功能(FFD)和半功(RFD)设备。其中全功能设备可用于协调器、路由器和终端设备,而半功能设备只能作为终端设备使用5。一个FFD设备能够与其它所有设备进行通信,而一个RFD设备只可与一个FFD 进行通信,不能直接与RFD设备通信。3 ZigBee网络组网方案3.1 ZigBee网络拓扑ZigBee协议标准中定义了三种网络拓扑形式,它们分别是星形拓扑、网状拓扑和树形拓扑,如图3.1所示6。三种拓扑中,星形拓扑是最简单的拓扑,它是由协调器和一个或几个终端设备直接相连组成的,像一个星形。因为简单所以组网要求最低,适合于智能家居方面。树形拓扑也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拓扑结构,树形网络通过路由器来扩展和延伸,节点间信息交换主要在上下节点之间进行,不在同一颗“子树”上的节点之间通信路由路径会变长。半功能设备在树在状拓扑只能是充当“子叶”。网状网络比星型网络和树形网络要复杂,但是有许多优点,因为网状网络中的节点不论是父子节点还是非父子关系的邻居节点之间只要具有路有能力就可以进行通信,并且路由的建立和维护具有较强的自组性,网络具有较强自愈能立和较高的可靠性,因此可以组成具有很大路由深度和很多网络节点的复杂网络7。在工业控制和日常应用中,ZigBee网络中的节点不是固定不变的,经常性的伴有节点的增减,尤其是终端节点,因而ZigBee网络常常是动态的,节点间通行路径和距离也经常变化,因而对网络的可靠性和维护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而网状网络的自愈能立和较高的可靠性所以自组网的建立选择网状拓扑。图3.1 ZigBee网络拓扑结构3.2 ZigBee组网流程ZigBee节点组建网络的过程如图3.2所示,首先将一个FFD节点通电激活,这个节点将作为网络的协调器,激活后它会对信道进行扫描,并对扫描中检测到的信道排序,然后选择一个最佳的信道作为它的工作信道并为网络设定唯一的标识PAN ID,标识的设定标志着网络建立成功8。有时为了达到最佳通信效果,协调器节点激活后并不进行信道扫描,而是根据指定的信道进行通信。当有节点加入该网络时,它会在其通信范围内发送加入网络请求,而收到请求的父节点就会做出判断以及相应行为,若父节点允许该节点加入网络,会回复其的请求并为该节点分配一个地址,通过这个过程可以使网络越扩展越庞大复杂9。 3.2节点组网流程图4 ZigBee网络的系统设计4.1 ZigBee网络的硬件设计 在本文中,使用成都感智ZigBee 专业开发系统套件组建网络实现两个ZigBee节点之间的通信,并在一个节点上安装了光敏传感器,该节点会将采集的数据发送到另一个节点并通过仿真器在计算机显示出来。在ZigBee网络中充当协调器节点的是如图4.1所示的连有仿真器的开发板。该开发板包含LCD显示器,小键盘,ZigBee 模块,可调电阻,LED和各种接口。另一个节点是如图4.2所示的ZigBee模块,该节点采用电池供电,并且安装了光敏传感器。 图4.1协调器节点图4.2 ZigBee模块4.1.1 ZigBee无线模块ZigBee 模块采用CC2530芯片作为核心部件。该芯片包含了先进的射频(RF)收发器,增强型8051MCU和8 KB的可编程闪存RAM。该CC2530有四种不同的Flash版本: CC2530F32/64/128/256与32/64/128/256 KB的快闪记忆体。CC2530主要特点:1. 2.4GHz IEEE 802.15.4 标准的射频收发器;2. 功耗低:主动接收模式(CPU 空闲状态):24mA;主动发送模式(CPU 空闲状态):29mA;电源模式1(4uS 唤醒):0.2mA;模式2(休眠):1uA;模式3(外部中断):0.4uA3. 增强型8051 内核,8 输入12位ADC,5通道DMA 处理器,拥有AES协处理器4. CC2530支持最新的ZigBee协议ZigBee 2007/PRO4.1.2 电源电路开发板电源电路无论是使用试验箱的提供的5V电源,还是使用USB 供电,电压都会通过TPS79533低压稳压器转换为3.3V 工作电压;电源部分原理图如图4.2所示。 图4.3 电源原理图4.1.3 串口电路串口电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RS232接口电路,该电路利用SP3223E完成电平的转换,接口电路如图4.3所示。RS232是应用广泛的异步传输标准接口,虽然传输速率低、距离近,一个接口只能接一个外设,但是价格便宜,编程容易。图4.4 RS232原理图另一部分是USB 转串口电路,其作用是将计算机的USB 口通过转换做串口使用,目的是为了方便笔记本用户使用串口调试,该电路采用FT232 芯片完成转换工作,如图4.4所示。图4.5 USB转串口电路4.2 开发平台(IAR)简介本论文采用的开发平台是IAR Embedded Workbench(简称EW)。IAR 采用C/C+交叉编译器和调试器,是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较多的专业嵌入式应用开发工具,可以为不同的微处理器提供效率高且可靠性高的代码,并且其效果随着编写的代码规模变大会越来越明显。IAR针对不同的芯片提供了不同的优化技术,大大提高了代码的质量,有效减少了代码的冗余,使代码可以在内存更小的处理器上运行,从而减小了开发成本。IAR Embedded Workbench 集成的编译器主要产品特征:1.完全标准C 兼容2.对不同的芯片会有不同的优化方案3.目标特性扩充4.便捷的中断处理和模拟5.内存模式选择6.瓶颈性能分析4.3 LED小灯闪烁实例本例应用CC2530的I/O输出功能控制LED小灯的亮灭,实现开发板上LED红灯亮,绿灯闪烁。实验中需要设置的寄存器有P1DIR,它是P1的方向寄存器,没做其他任何设置而是使用默认值的寄存器有:P1SEL,P1INP。P1SEL 是P1的功能选择寄存器,默认功能就是输出,P1INP 是P1输入模式寄存器,不影响输出,因此不做处理。程序代码如下:#define uint unsigned int#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定义控制灯的端口#define RLED P1_0/定义LED1为P10口控制#define YLED P1_1/定义LED2为P11口控制/函数声明void Delay(uint);/延时函数void Initial(void);/初始化P1口/*/延时*/void Delay(uint n) uint tt;for(tt = 0;ttn;tt+);for(tt = 0;ttn;tt+);for(tt = 0;ttn;tt+);for(tt = 0;ttn;tt+);for(tt = 0;ttn;tt+);/*/初始化程序*/void Initial(void)P1DIR |= 0x03; /P10、P11定义为输出RLED = 1;YLED = 1;/LED灭/*/主函数*/void main(void)Initial();/调用初始化函数RLED = 0;/LED1YLED = 0;/LED2while(1) YLED = !YLED; Delay(320000); 本例的延时程序void Delay(uint n) 通过5次0到n的空循环实现了软件约为5*n/32s的时延,本例n的初始值为320000,延时时间约为50ms,即LED2的亮灭间隔为50ms。4.4光照采集实验本实验用了两个节点组建网络,一个是用图4.1所示的开发板充当的协调器节点,另一个是用图4.2所示的ZigBee模块来作为终端设备的传感器节点。首先给协调器节点即开发板上电,上电后开发板上的ZigBee模块就会经过上文所述的建网过程建立网络,然后再打开另一个节点的电源开关给该节点上电,之后该节点会自动搜索其通信范围内的网络并申请入网,注意:如果在开发板上电之前给传感器节点上电,传感器节点将无法加入开发板建立的网络。入网成功并与开发板上的ZigBee模块节点建立绑定后,它会将光照数据无线传送给开发板上的ZigBee模块节点,该节点会实时地将自己收到的信息通过仿真器传输到计算机,利用计算机将信息显示出来,这样便于以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如图4.5所示,为光照的实时曲线。图4.5 光照实时曲线5 总结 ZigBee技术的应用领域十分广阔,而且它能够与各种当前的通信技术相结合,开发出更多的令人赞叹的技术和产品,本文所做的研究只是ZigBee技术应用领域的冰山一角,因此还有很多课题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 本文使用的硬件是芯片CC2530,通过对CC2530的学习,熟悉了ZigBee硬件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通过本次论文还了解了ZigBee技术的原理、优点及应用领域。通过光照采集实验,熟悉了ZigBee开发平台IAR Embedded Workbench,掌握了简单ZigBee网络的搭建方法. 由于实验条件约束以及时间短暂,所以论文完成比较仓促,有许多不足之处。在本设计的测试实验中只使用了两个节点用来传输数据,要想使实验数据更完整,那么就应该制作更多的ZigBee节点,将他们安排在不同的监测区域,再进行实验,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参考文献1 雷震洲面向低速率应用的全球标准ZigBeeJ现代电信科技,2004(12)2 吴芳 周浩敏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R北京:中国计量测试学会,20063 王胜平 胥布工.ZigBee网络路由发现广播策略J计算机工程,2010(11)4 杨柳 陶正苏.基于ZigBee的环境监测网络节点的设计J自动化与仪表,2008(8)5 王家兵基于EM250的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解决方案J电子技术,2007(11)6 瞿雷 刘盛德 胡咸斌ZigBee技术及应用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7 刘卓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建立方法与应用技术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8 吕治安ZigBee网络原理与应用开发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 9 张擎 刘淑美 柴乔林.能量高效的ZigBee网络改进路由策略J.计算机工程,2010(7)18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为保证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顺利完成,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的有关规定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第二章 目的与要求第二条 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的目的,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第三条 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提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条 培养学生从文献、科学实验、生产实践和调查研究中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第五条 对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知识的深度、运用理论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外语水平、计算机运用水平、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等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第六条 要求所有毕业生必须撰写毕业论文(设计),各系要认真组织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确保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第三章 组织管理第七条 全院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按照分级分工的原则,负责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管理、指导、检查、考核和总结。(一)教务处职责1.负责制定全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章制度。2.组织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教学研究与改革。3.组织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检查、评估和总结。4.审核答辩委员会组成人选,检查毕业答辩的过程。5.组织评选院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二)系职责1.成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和安排。2.组织专业教研室成立专业答辩委员会。3.负责按照标准配备、审查、批准指导教师,组织指导教师培训。4.依据学院的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标准,结合专业特点,制定本系各专业的具体评分标准和规范。5.负责本系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所需的场地、仪器设备的分配和保障。6.评选系优秀毕业论文(设计)。7.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与归档。(三)教研室职责1.根据指导教师的条件,提出指导教师名单。2.审查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及指导教师的安排,对不合格的题目提出修改意见。 3.组织审定毕业论文(设计)选题,落实一人一题的工作要求;定期检查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进度和质量。4.检查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填写情况。5.考核指导教师的工作,把握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和质量。6.组织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和成绩评定工作。7.做好本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评选工作。8.认真进行工作总结,汇总毕业论文(设计)资料送系归档。(四)指导教师职责1.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确定后,指导教师要及时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其中包括拟定任务书,收集资料以及做好实验的准备工作,制定指导计划和工作程序。2.向学生下达大学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见附件3),并提出具体的要求,指定主要参考资料。3.审定学生的总体方案和工作计划,并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工作量,及时解答和处理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严格要求学生。4.做好学生外文翻译的评阅工作。5.指导学生正确撰写毕业论文(设计)报告,并对报告写出评语。6.按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见附件1)要求检查学生论文撰写完成情况并填写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指导情况记录(附件4)。7.评定毕业论文(设计)成绩。8.做好毕业论文(设计)材料的整理归档工作。第四章 选题、开题第八条 选题时应遵循的原则(一)课题必须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体现本专业基本训练的内容,使学生受到全面的锻炼。(二)课题应尽可能结合生产、科研和实验室建设等任务,减少虚拟题目的数量及比重。(三)课题的类型可以多种多样,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学生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利于提高课题成果的质量。(四)选题应力求有益于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五)课题要在保证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学生在培养方案规定的时间内,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经过努力能够完成任务。(六)课题分配原则上每人一题,双方选择,学生在教师列入的选题中选题,也可以自主选定符合本专业的题目上报到指导教师,经指导教师审定、教研室批准后方可列入选题目录。经教研室审定,报系主任批准后,确定分配题目。教研室根据学生意向、学生本人的实际能力以及课题的类型、分量、难易程度,结合指导教师的意见进行综合平衡,最后确定课题分配,并以书面形式将课题任务书下达给学生,最终以系为单位将选题情况汇总报教务处。 第九条 选题范围(一) 文、理、管、经、医类专业,应以完成毕业论文为主,题目以阐述理论原理和将理论原理应用于某些具体问题的课题为主,也可选择一些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专题研究课题,使学生在分析问题方面得到较多的锻炼。(二)工科专业,应以完成毕业设计为主,题目以工程设计类型的课题为主,有条件的可以选择既有工程设计又有专题研究的课题,使学生既能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又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三)艺术类专业,应以毕业设计为主,毕业设计题目通过指导教师与学生沟通制定,毕业设计应有设计作品。(四)鼓励不同学科(专业)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扩大学生知识面,开拓眼界,提高质量。第十条 开题学生接受毕业论文(设计)任务后,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制定工作计划,进行文献查阅、资料收集、实习调研、实验研究,在规定的时间内填写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见附件2),经指导教师审查同意后报教研室批准,即可开始撰写毕业论文(设计)。第十一条 毕业调研(一)学生可根据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或选题意向进行毕业调研,深入社会,对某一行业、某一事件或问题,对其客观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将调查了解到的全部情况和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要精心选择调研对象。调研对象要有分析价值,包括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调研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及建议要尽可能实现从个别到一般的提升,避免就事论事。(三)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调研报告。第五章 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第十二条 指导教师毕业论文(设计)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每个指导教师应对学生整个毕业论文(设计)阶段的教学活动全面负责。(一)指导教师条件及要求1.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应作风严谨、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实践经验。指导教师一般应由讲师或相当于讲师及以上职称、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2.指导教师应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同时对学生严格要求。应始终坚持把学生的培养放在第一位,避免出现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3.每个指导教师所带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数原则上不得超过10人。指导教师确定以后,不得随意更换。在毕业论文(设计)期间,指导教师必须坚守岗位。确因工作需要出差时,必须经系主任批准,并委派相当水平的教师代理指导。4.在校外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学生,可聘请相当于讲师职称以上的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有关教研室必须指定专人进行检查,掌握进度,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第十三条 学生(一)申请做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必须修完所学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二)学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编写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列出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任务所采取的方案与步骤。(三)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编写完成后,经指导教师审阅同意后实施。学生应主动接受指导教师的检查,定期向教师汇报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听取教师的意见和指导。(四)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应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树立实事求是、诚实守信的科学作风,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爱护公共财物和坚持节约,杜绝浪费。(五)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严禁抄袭他人的论文(设计)成果,或请人代替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一经发现,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为零分,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纪律处分。(六)所有学生必须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七)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后,应交回毕业论文(设计)的所有材料(包括设计实验的原始资料、报告、调研资料、毕业设计图纸、论文等)。对论文(设计)内容中涉及的有关技术资料,学生负有保密责任,未经许可不能擅自对外交流或转让,并协助做好资料归档工作。第六章 撰写要求第十四条 毕业论文(设计)应重点突出、内容充实,立论正确,论据充分,结构严谨,格式规范,结论正确,并要求思想端正、观点明确、实事求是、文笔通顺。设计图纸的各项内容应符合制图标准,做到结构合理,视图正确,尺寸齐全。艺术类专业毕业论文必须结合毕业设计进行撰写。第十五条 毕业论文(设计)文本一般由题目、目录、中英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注释几部分构成,各部分具体要求见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见附件1),其中注释、附录视具体情况安排。理工类、艺术类毕业设计的撰写规范可根据专业特点由所在系做出适当调整,并报教务处备案。第十六条 毕业论文(设计)正文字数不少于8000字;开题报告字数不少于1000字;参考文献一般不少于10篇, 其中包括外文参考文献2篇。第七章 评阅、答辩及成绩评定第十七条 评阅(一)指导教师评阅:指导教师应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完成情况进行认真、全面的审查后给出成绩,并填写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分表(附件5)。评语的书写要客观、公正,体现论文的真实水平。(二)评阅专家评阅:学生在答辩前2周将毕业论文(设计)送评阅专家评阅,评阅专家由答辩委员会聘请。每篇毕业论文(设计)需要有两位评阅专家(其中一位可以是指导教师)进行评阅。评阅专家根据论文(设计)的实际情况进行评阅,给出成绩,对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意见,提出是否可以进行答辩的意见,并填写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评阅教师评分表(附件6)。只有两位评阅专家都同意答辩才可获得答辩资格。评阅专家一般应由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有经验的相同或相近学科的具有指导论文(设计)资格的人员担任。第十八条 答辩(一)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由各系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小组负责,成立专业答辩委员会,各专业答辩委员会由3-9人组成,根据需要,答辩委员会可决定组成若干答辩小组,答辩小组由3-5人组成,设组长1人,秘书1人(可由小组长兼任),具体负责本组学生的答辩工作。专业答辩委员会成员及答辩小组成员必须由具有讲师以上(或具有同等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业答辩委员会的主要职能:1. 聘请毕业论文(设计)的评阅专家审定学生答辩的资格;2.主持并组织全系答辩工作并做好答辩记录,填写大学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附件7);3. 讨论并确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成绩,并填写大学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小组评分表(附件8)。 (二)答辩工作程序和要求1.根据学生呈送的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翻译文章、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设计手册(艺术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电子版、设计图纸、计算机程序及评阅意见等,答辩委员会审定答辩资格。2.举行答辩:先由学生阐述毕业论文(设计),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然后学生用10-15分钟回答答辩小组老师提出的问题。3.答辩小组结合论文(设计)内容、文字写作(规划设计)水平、口头表达能力等进行现场评分,并填写答辩成绩。4.在校外做毕业论文(设计)的,可由接收单位的技术人员和我院教师共同组成答辩小组(我院教师任答辩组长)进行答辩。5.答辩过程中,答辩小组秘书应做好记录,以供评定成绩时参考。第十九条 成绩评定毕业论文(设计)总成绩,由指导教师、评阅人和答辩小组的评分组成,三部分的比例分别为30%,30%,40%。从严要求,优秀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20%。各系可依据上述规定制定具体的执行细则,填写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评阅书及成绩评分表(见附件9),汇总后盖章存档并报教务处。第二十条 院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 1.基本条件:(1)观点正确,有独立见解、创新或发现,或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能正确、灵活地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3)论文写作结构完整,论据充分,数据详实,符合学术规范;表达准确,语言流畅,概括能力较强。2.获奖论文(设计)优先列入院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3.院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由各系推荐,推荐比例不超过毕业学生人数的3,教务处最终备案。第八章 检查与评估第二十一条 教务处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全过程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度、教师指导、论文(设计)水平与质量、论文(设计)抄袭检测、答辩、成绩评定情况等。对发现的问题,则由相关人员及时进行整改。第二十二条 在学生答辩前,各系按各专业人数5%比例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抽查,并按一定比例进行抄袭检测。第二十三条 检测结果认定及处理办法(一)文字复制比在30%以下(含30%)的毕业论文(设计),视为通过检测,合格。(二)文字复制比在30%-70%之间的毕业论文(设计),由指导教师根据检测结果指导学生进行修改,修改后的毕业论文(设计)须进行复检。复检后的文字复制比降至30%(含30%)以下者,视为通过检测;仍未通过者,取消该生当年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资格,延期一学期答辩。(三)文字复制比在70%以上(含70%)毕业论文(设计),取消该生当年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资格,该生毕业论文(设计)须重新撰写,延期一年答辩。(四)因抄袭被责令延期答辩的学生,在第二次申请补做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再次有抄袭行为者,取消答辩资格,将不再安排毕业论文(设计)补做、答辩。(五)学生或指导教师对检测结果提出异议的,学院将组织相关专业专家鉴定,并作出结论。第二十四条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结束后,教务处、各系在质量检查与评估基础上,总结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的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第九章 在校外做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第二十五条 凡需要在用人单位或协作单位安排学生做毕业论文(设计)的系必须提前与教务处联系。 第二十六条 用人单位接受学生做毕业论文(设计),应提前将任务书和指导教师的姓名、职称报学生所在系批准后,方可派出学生。接受单位应严格按照我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有关规定操作执行,保证质量。第十章 总结及归档第二十七条 各系答辩委员会要督促各答辩小组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工作总结。通过对毕业论文(设计)的总结,分析学生的学习质量,总结组织、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经验。工作总结由答辩小组完成后交教研室汇总,再报系答辩委员会汇总。在答辩工作结束两个月内将本系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报教务处。第二十八条 毕业论文(设计)资料(含电子版)由教务处保存,存期4年;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由各系保存,不合格论文及其资料不保存、不退回。毕业论文(设计)资料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指导情况记录、答辩记录、评阅书以及成绩评定表、毕业论文(设计)文本,一律左装订。第十一章 补做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第二十九条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不及格者不发毕业证,按结业办理。在规定年限以内可向学院申请补做一次,及格者换发毕业证,补做仍不及格者,以后不再补做。补做毕业论文(设计)具体办法如下:1.补做毕业论文(设计)可以在学生所在工作单位结合工作、科研进行,也可在征得工作单位和学生原所在系同意的情况下,在去工作单位前留校补做。2.凡在工作单位补做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应征得工作单位同意,根据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及主要内容,向原所在系提出申请,经原所在系同意后,补做的毕业论文(设计)成绩方予以承认。3.补做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资格及相关责任按本工作细则执行。4.补做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不得少于12周。5.补做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由承担毕业论文(设计)任务的单位负责组织,并组成答辩小组,根据本工作细则对学生进行考核和成绩评定。6.答辩结束后,在工作单位补做的,应将毕业论文(设计)连同任务书、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考核登记表寄到学生所在系,由系组织人员对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进行复核,并将复核结果报教务处。第十二章 附件第三十条 本工作细则自颁布之日起实施,由教务处负责解释。附件:1.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2.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3.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指导情况记录 4.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分表 5.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评阅教师评分表 6.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小组评分表7.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 8.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小组评分表 9.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评阅书及成绩评分表18 内蒙古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页 附件1: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为了保证我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特制定本规范。一、毕业论文(设计)撰写结构1、题目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通过题目概括说明论文的主要内容。题目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2、摘要摘要是以浓缩的形式反映论文的主要信息,包括研究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论,应能反映论文的精华,不含图表,不加注释,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中文摘要以300400汉字为宜。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内容要相对应。3、关键词关键词是反映毕业论文(设计)主题内容的名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