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加气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铜山加气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铜山加气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铜山加气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铜山加气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扩建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扩建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铜山县恒发加油站建设加气站项目建设单位铜山县恒发加油站法人代表朱希胜联系人刘修运通讯地址铜山区汉王镇南望村玉带路南侧联系电 真-邮政编码221000建设地点铜山区汉王镇南望村玉带路南侧立项审批部门徐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2014-10号建设性质扩建行业类别及代码机动车燃料零售 6564占地面积(平方米)1989(不新增用地)绿化面积(平方米)597总投资(万元)1000环保投资(万元)1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评价经费(万元)-预计投产日期2014年7月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1、原辅材料:天然气1460万Nm3/a2、主要设备:表1 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单位数量1LNG绝热卧式储罐60m3只12LNG加气机台23CNG加气机台24高压气化器台15LNG潜液泵台16EAG、加热器台17手提式干粉灭火器4kg个48手提式高效化学泡沫灭火器6L个49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个1水及能源消耗量名称消耗量名称消耗量水(吨/年)288(全厂)液化气(吨/年)-电(千瓦时/年)0.5万(新增)煤气(标立方米/年)-燃煤(吨/年)-其它-废水排水量及排放去向该扩建项目不新增员工,无废水增加量。现有项目废水主要包括员工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及面冲洗废水,废水产生总量为223 t/a,其中生活污水量为182t/a,地面冲洗废水排放量41 t/a。地面冲洗废水先经隔油池进行隔油处理,然后再与生活污水合并处理,生活废水经化粪池预处理达到西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进入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的使用情况无57工程内容及规模(不够时可附另页):1、项目由来为改善能源利用结构,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提高城市空气质量,促进城市经济和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国家科技部推广应用清洁燃料汽车。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后的废气排放与汽油、柴油相比,CO、CO2和NOx的浓度有明显下降,而且还具有运输方便、安全性能好、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为此,铜山县恒发加油站拟投资1000万元在原加油站用地范围内扩建加气站项目。由于该项目在建设期和营运期将会产生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为进一步做好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铜山县恒发加油站委托徐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承担铜山县恒发加油站建设加气站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项目编制人员经过现场勘察及工程分析,依据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和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主要内容编制要求(试行)(2005年5月),编制了铜山县恒发加油站建设加气站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2、项目概况项目名称:铜山县恒发加油站建设加气站项目建设地址:铜山区汉王镇南望村玉带路南侧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人民币工程性质:扩建铜山县恒发加油站2011年3月通过挂牌出让的方式取得该地块土地使用权,并与徐州市铜山区国土资源局签订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该地块用来建设铜山县恒发加油站项目。铜山县恒发加油站项目目前已建成并运营,现拟在铜山县恒发加油站用地范围内扩建加气站项目,不新增用地。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建设项目周围土地利用现状图见附图3。3、建设规模及内容本扩建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主要包括: CNG加气机2台、LNG加气机2台,1个60m3的LNG储气罐(半地下)及高压气化器等。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及产品方案见表2。表2 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及产品方案工程名称产品名称及规格设计能力加气站项目LNG1022万N m3/a CNG438万N m3/a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中关于“加油与LNG加气、L-CNG加气、LNG/L-CNG加气合建站的等级划分”( 表3.0.13),确定本扩建项目建成后加油加气合建站的等级。表3 加油与LNG加气、L-CNG加气、LNG/L-CNG加气合建站的等级划分合建站等级LNG储罐总容积(m3)LNG储罐总容积与油品储罐总容积合计(m3)CNG储气设施总容积(m3)一级V120150V210V12二级V6090V150V9三级V60V90V8铜山县恒发加油站项目共设置4个埋地储油罐(每个储罐25m3)、4个储油罐包括1个0柴油储油罐,2个93和1个97汽油储油罐,柴油罐容积折半计入油罐总容积,加油和加气储罐总容积为87.5m3;本扩建项目新增加1个60m3的LNG储罐,因此,加油和加气储罐总容积为147.5 m3,根据表2判定,本扩建项目建成后,加油加气合建站属于二级站。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见附图2。4、项目定员及工作制度:本扩建项目不新增职工人数。全年工作360天,每天工作24小时,全年工作时间为8640小时。5、公用及辅助工程:本扩建项目公用及辅助工程见表4。表4 项目公用及辅助工程一览表建设名称设计能力与现有工程关系备注贮运工程原料及产品运输原料天然气1460万Nm3/a 新增企业及社会运输力量公用工程给 水不新增依托铜山县恒发加油站项目徐州市供水管网排 水不新增依托铜山县恒发加油站项目雨污分流供 电新增0.5万kwh/a依托铜山县恒发加油站项目依托铜山县恒发加油站项目的供电系统绿化全站绿化率597m2依托铜山县恒发加油站项目本扩建项目不新增绿化面积环保工程废气处理新增LNG回收系统和BOG储存装置废水处理223t/a依托铜山县恒发加油站项目依托铜山县恒发加油站项目隔油池、化粪池,本扩建项目不新增废水噪声治理厂界达标新增绿化降噪固废处理零排放依托铜山县恒发加油站项目环卫部门清运处理6、消防:本扩建项目根据汽车加油加气设计与规范(GB50156-2012)进行设计、施工,并严格按照加气站消防安全设计要求安装和配备各种消防器材。7、其他:本扩建项目夏季降温及冬季取暖均采用分体式空调,不设锅炉、食堂和浴室。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铜山县恒发加油站的扩建项目,铜山县恒发加油站已于2011年8月5日通过徐州市铜山区环境保护局环保审批并建成运营,目前尚未验收,因此现有工程污染物排放现状主要来自原项目环评报告。一、现有工程污染物排放现状:1、废气污染物排放现状废气主要来自卸油、储油和加油等整个加油作业过程排放的有机废气,其主要成分为非甲烷总烃,产生量约2.6t/a,主要为无组织排放。按照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2-2007)要求,对卸油、储油、加油过程进行控制,对油气进行回收并处置,能够保证油气排放浓度达到标准要求。2、废水污染物排放现状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地面冲洗废水。生活污水排量182t/a,地面冲洗废水排放量41 t/a。地面冲洗废水先经三级隔油池进行隔油处理,在通过水封井隔出可燃气体,然后再与生活污水合并处理,生活废水经化粪池预处理达到西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进入西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3、固废产生及处置现状主要为加油站工作人员的生活垃圾。年产生活垃圾约为2.88t,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零排放。4、噪声排放现状噪声源主要来自油泵、加油机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以及进出加油站的车辆行驶产生的噪声。噪声源强为7085dB(A)。见表5。表5 项目噪声源强和治理措施表设备声级值dB(A)治理措施加油机7080安装减振基座油 泵7585设减振基座进出车辆7080加强管理、禁止鸣笛建设单位采取的治理措施:(1)油泵设置减振垫;(2)出入区域内来往的机动车严格管理,车辆进站时减速、禁止鸣笛;(3)加油机安装减振基座,加油时车辆熄火、平稳启动等措施。二、现有项目环境风险预防措施1、防火灾措施站内建立了安全生产制度,包括日常管理要求和事故处置应急方案,坚持定期检查和每日巡查制度,对发现的火灾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做到“四勤”,即“勤听”,听是否有漏气声;“勤擦”,通过经常性的设备擦拭,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勤看”,看设备运转是否有异常现象;“勤闻”,闻是否有异常漏气气味。建立严格的运行记录和交界班制度,每天记录各个技术数据。加油人员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熟练掌握岗位技能和工艺操作要求,具备处置应急突发事故的能力。在做好内部管理工作的同时,加强对站区外来人员、车辆的管理,站区内严禁吸烟,禁带任何火源,汽车熄火后加油等制度,防止外来因素造成事故。2、防爆炸措施加油站与周围置高度2.2m的非燃烧实体围墙。站内设紧急切断系统并符合有关要求。电气设备、防雷、防静电接地符合有关规范要求。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铜山区位于江苏省西北部,东经11648-11742,北纬3401-3435,环绕徐州市区,东与邳州市、睢宁县相连,西与丰县、沛县毗邻,南接安徽灵璧县、宿州市,北靠山东枣庄市、微山县,素有“五省通衢”之称。境内的206国道和霍连高速公路交叉而过,京沪铁路纵贯南北,是苏皖交界商贸流通重镇。1.地形、地质、地貌铜山区属华北平原区之鲁南南缘低山丘陵与黄淮冲积平原过渡带,主要地貌特征是:三片平原三片山,中间横穿废黄河高滩;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倾,北高南低,西高东低。三片平原是指西北片湖西平原、东片平原和东南片平原。三片山是指全县境内有580座山头,分布于东北、西南和东南三片,总面积645.26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30.9%;其中,东北山丘分布于微山湖东畔,山峰高程一般为200米,相对高度为150米左右,东北最高峰为柳泉镇的狼窝洞山,高程为196.8米;东南山丘主要分布在房亭河以南、废黄河以北,山峰高程一般为160米左右,相对高度为110米左右,东南最高峰在张集镇与徐庄镇交界处,高程为228.6米;西南山丘主要分布在大彭、汉王、三堡和铜山新区,山峰高程一般为180米,相对高度为130米左右,该区域最高峰为大彭镇的义安山,高程为262.1米。废黄河高滩是历史上黄河泛滥淤积而成的,地势高而平坦,高出两岸堤下地面5-7米,自西北向东南延伸,滩面宽4-10公里,总面积为350.26平方公里。地基承载能力一般在16吨/平方米以上,普通建筑不需做地基处理。按国家规定建筑物抗震等级7度设防。2.气候铜山区属温暖带湿润至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均温13.9,年积温5134.5,无霜期210天左右。年均降水量869毫米,其中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58%。年均日照时数2366小时,日照百分率平均为54%,全年辐射总量为115.1千卡/平方厘米。四季风向变化较大,常年主导风向为偏东风,秋冬季东北风较多(10-2月),5月中旬至6月上旬常发生西南向的干热风(干热风年均2.6次),年平均风速在2.2米/秒左右。3.河流、水文(1)地表水本地区河流属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沂沭泗水系发源于山东沂蒙山区,主要有沂河、沭河、泗河组成。沂河南流经临沂至江苏境内入骆马湖;沭河一股南流入新沂河,一股东流经沭河入黄海;泗河又称南四湖水系,南四湖是南阳、独山、邵阳及微山湖四个相连湖泊的总称,1960年在中部湖面较窄处建成二级坝枢纽,分成上级湖和下级湖,上级湖为邵阳湖,下级湖为微山湖。南四湖洪水主要有韩庄、蔺家坝两个出口,分别通过韩庄运河、依家河和京杭运河(不牢河段)泄入中运河,经骆马湖调蓄,大部分洪水经新沂河入海,小部分洪水可沿中运河南下由废黄河入海。与本项目有关的地表水主要是故黄河、玉带河和云龙湖。故黄河故黄河自西北向东南穿过市区,仅雨季行水,由丰县盘龙集二坝以东河道两侧汇水流经徐州市区,汇水面积达478km2,最大洪水流量达350m3/s。故黄河补水水源为京杭运河,补水水质早些年份介于地表水类至类之间。补水路径:京杭运河丁万河大孤山水库故黄河。工程调度方案:启动天齐翻水站翻京杭运河水入丁万河、大孤山水库,启动大孤山翻水站翻水入故黄河丁楼闸上,开启丁楼闸补水入故黄河徐州市区段。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故黄河市区段水质已有转差的趋势,难以满足地表水类的要求。云龙湖云龙湖位于徐州市西南奎河上游,属淮河流域,奎睢河系,东依云龙山,西连韩山,距离徐州市中心仅3km。1958年10月云龙湖筑堤建库,水库集水面积54km2,总库容3330万m3,库区面积达11.4km2,其中湖水面积6.38km2。经过多年的开发治理,云龙湖已成为一座以城市防洪为主,结合城市风景区建设、农业灌溉、水产养殖、旅游开发、度假休闲和餐饮美食等综合效益功能的国家中型水利枢纽工程。1984年云龙湖风景区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2年景区被水利部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玉带河玉带河位于云龙湖上游西南山区铜山汉王乡境内,河道全长7.2km,集水面积32.4km2,其主要作用是排水并向云龙湖水库补水。南望闸以上兼有蓄水灌溉功能。南望闸以下多年未治理,断面很小,标准低。南望闸以上河道曾按低标准进行初步治理,河道底宽1020米,河底高程36.538.0米。(2)地下水该地区地下水有两种类型,即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项目所在地潜水埋深1米左右,第四系孔隙潜水在第四颗粒较粗的地层中较为丰富。基岩地下水赋存于岩石裂隙中,其埋深在约30米以下,其富水程度受到岩性及构造控制,不同地区差别较大。4.生态环境铜山区生物资源比较丰富,拥有草本植物22个科,43种;中草药植物145科553种;木本植物主要有杨、柳、槐、桐、榆、椿等。蔬菜、棉花、中药材等经济作物面积150余万亩,其中,蔬菜面积88万亩,年产量16亿公斤。果树种植面积30余万亩,果品年产量近20万吨。家禽及经济动物数十种。奶牛存栏量2.7万头、生猪饲养60余万头、山绵羊饲养70万只、家禽饲养2100万羽。全区林业用地80余万亩,活立木蓄积300万立方米。鱼类15科34种,鸟类180余种,并有丰富的水生浮游动物及底栖动物。铜山区资源丰富、煤炭电力资源充足。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20余种,其中煤炭储量18亿吨、铁矿石储量1亿吨、石灰石储量25亿吨、白云石储量5亿吨、硬质高岭土储量3亿吨、耐火粘土储量12亿吨。铜山区为人工农业生态,植被以栽培作物为主,其中生产小麦、水稻、薯类、玉米为主,以及棉花、花生、蔬菜等经济作物。路边、民宅四周绿化种植的树木多为落叶阔叶树种,如杨树、柳树、泡桐、水杉、铅笔柏、榆树、家槐及白蜡条等,形成农田林网。家畜、家禽有:牛、马、驴、猪、羊、犬、猫等;野兽有:狐、獾、黄鼠狼等;鸟类有:麻雀、乌鸦、喜鹊、鹰等;爬行动物有:蛇、龟等。项目所在地附近无珍稀野生动植物分布。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铜山区总面积1856.6平方公里,辖20个镇、一个农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九十年代曾两度跨入“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有淮北“领头羊”之称。铜山区位优越、交通发达。铜山区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和淮海经济区中心,居江苏省“三大都市圈”之一的徐州市都市圈核心,环抱徐州市区,具有典型的城郊型经济特点。区内目前已形成食品、纺织、木材加工、机械电子、冶金、建材化工等六大主导产业,奶牛奶业是铜山最大最靓的产业“名片”。2013年末,全区总人口1345152人,比上年增加25454人(含区划增加人口),其中:男697785人,女647367人,人口性别比(女100)为107.79:100。201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铜山按照省、市“两快两带三先”要求,紧紧围绕“双超”目标,以推进跨越发展、建设美好铜山为主题,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为主线,积极应对各种挑战,着力做好稳增长、调结构、抓创新、惠民生、促和谐各项工作,经济社会整体呈现“增长平稳、转型加快、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2012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647.6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7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360.27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236.63亿元,增长14.2%。全年财政收入完成106.33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3.79亿元,增长22.2%。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苏北第一,全省领先,增幅高于省、市平均水平,综合实力位列全国百强县第41位,比上年提升12位。GDP结构变化与2011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提升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升0.9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发展更趋合理。经济运行质量全面提升,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92.2%,超过省定全面小康92%的目标值。本项目位于铜山区汉王镇南望村玉带路南侧,废水通过市政污水管网进入西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1、西区污水处理厂徐州市西区污水处理厂位于三环西路以西,废黄河以南,服务范围为北至陇海铁路,南至杏山子工业园,东至三环西路,西至绕城高速。服务总面积约53.47km2,服务人口10万人,总占地面积约3.0公顷,其中一期占地2.5公顷,处理规模为2.0万m3/d。徐州市西区污水处理厂(2万t/d)环境影响报告书已于2008年9月24日取得徐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徐州市西区污水处理厂(2万t/d)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徐环发2008200号),并于2011年4月由徐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进行竣工验收。西区污水处理厂目前采用的“A2/O活性污泥法过滤消毒工艺”,尾水排放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1中一级A标准,尾水最终进入故黄河。西区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标准见表6。表6 西区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设计指标pHCODBOD5SSNH3-N石油类进水693001501503515出水6950101051注:单位mg/L,pH无量纲。2、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名胜区本项目周围有云龙湖风景名胜区环境敏感点。根据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要求对景区实施分级保护。一级保护区为规划明确的一级景点周围及风景名胜区内对环境影响较大的生态敏感区,包括云龙湖及沿湖地带、云龙山、泰山、凤凰山、拉犁山、老虎山、抗山等山体,小南湖、汉王水库、拔剑泉景点周围等游赏用地及玉带河沿线,保护面积约18.7平方公里。一级保护区内可以安置必需的步行游赏道路和相关设施,严禁建设与风景无关的设施,不得安排旅宿床位,严禁排放超标的机动交通工具进入该区。二级保护区包括彭园、珠山、小南湖南部、小西湖、韩山、玉带河两侧山体、汉王镇景点周围,保护面积约7平方公里。二级保护区内可以安排少量旅宿设施,但必需限制与风景游赏无关的建设。在风景名胜区范围内,对以上各级保护区之外的地区划分三级保护区,保护面积约19平方公里。在三级保护区内,应有序控制各项建设与设施,并应与风景环境相协调。本项目距离云龙湖风景名胜区2400m,不在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分级保护的一级、二级、三级保护区规划范围内。环境质量状况根据徐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徐州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13年度)的例行监测数据,徐州市环境质量状况如下:1.环境空气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属二类功能区域,2013年度徐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铜山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如下:NO2年平均浓度0.042mg/m3;SO2年平均值0.047mg/m3;PM10年均值0.115mg/m3。SO2年平均值达标,NO2年平均浓度超标率为0.28%,PM10年平均值超标,超标率为23.1%。PM10超标原因是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与徐州市总体环境状况基本一致,主要原因:一是气候因素,徐州市气候干燥,降雨量少且集中;二是位于故黄河沉积区,细沙质土壤,容易产生二次扬尘。近年来随着徐州市蓝天工程的实施,铜山区环境空气中PM10浓度已呈逐年下降趋势。此外,“十二五”期间徐州市拟采取火电企业更换布袋除尘器、港口货场搬迁及加大扬尘整治力度等一系列降尘措施,预计铜山区环境空气PM10浓度能得到有效控制。2.地表水引用徐州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13年)中故黄河例行监测数据。表7 故黄河水质现状监测与评价 (单位:mg/L)水域断面统计量CODMnBOD5氨氮氟化物故黄河大环西路桥平均值7.94.90.960.89水质类别超标率(%)0.00.00.00.0和平桥平均值8.24.50.880.93水质类别超标率(%)0.00.00.00.0东三环路桥平均值8.55.01.040.88水质类别超标率(%)0.00.00.00.0故黄河各断面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水质标准,2012年故黄河各监测段面均满足其水质标准,整体水质较2012年无明显变化。3.地下水根据2013年徐州市环境监测站对徐州市区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孔隙水参与评价的25个项目,超标项目为8项,其中总硬度、总大肠菌群超标率为100%,溶解性总固体、锰超标率为33.3,硫酸盐、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铁超标率为16.7%。由于孔隙水监测指标中超标项目多,细菌学指标类别为类,F值为7.18,因此评定徐州市区地下水(孔隙水)水质综合评价级别为较差。与2012年市区地下水水质进行比较,孔隙水除硫酸盐、高锰酸盐指数和锰浓度有所升高外,其它评价项目浓度均不同程度下降,F值下降0.1,整体水质无显著变化;岩溶水中除硫酸盐、高锰酸盐指数和硝酸盐氮略有升高外,其余项目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F值略微升高0.5。从总体水质比较,孔隙水、岩溶水水质2013年较2012年无显著变化。4.声环境2013年度区域环境噪声普查的监测面积为175平方公里,全市平均噪声值为53.5dB(A),较去年53.6dB(A)略有降低,市区4个类别被测功能区的定点监测均值昼夜间均达标。2013年徐州市区42条主要交通干道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7.5dB(A),低于国标2.5dB(A)。5.辐射环境无不良辐射环境污染。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建设项目周围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8。表8 项目周围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要素保护目标方位距离(m)规模环境功能大气环境南望村SE40300户GB3095-20122类区新庄SSW500200人小南望村NE230150户地下水场区内及场区外范围小于20km2的地下水GB/T14848-93类地表水故黄河N4000小河GB3838-2002类玉带河NW50小河GB3838-2002类云龙湖NE2800小河声环境南望村SE40300户GB3096-20082类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2级标准,SO2日平均值150ug/m3,NO2日平均值80ug/m3,PM10日平均值150ug/m3。2、地表水:故黄河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即CODMn20mg/L、BOD56mg/L、氨氮1.5mg/L、氟化物1.5mg/L。3、地下水:地下水环境质量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类标准,即溶解性总固体1000mg/L、氟化物1.0mg/L、氨氮0.2mg/L、氯化物250mg/L、硝酸盐20mg/L、亚硝酸盐0.02mg/L。4、环境噪声:评价区域声环境质量应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气:施工扬尘无组织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标准,即颗粒物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mg/m3;营运期厂界无组织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标准中非甲烷总烃周界外浓度最高点4.0mg/m3。2、废水:西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即:COD300 mg/L、BOD5150mg/L、SS150mg/L、NH3-N35mg/L,石油类15mg/L;西区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标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COD50mg/L、BOD510mg/L、SS10mg/L、NH3-N5mg/ L、石油类5mg/ L。3、噪声:施工期间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即施工场界噪声:昼间70dB(A),夜间55dB(A);营运期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总量控制指标根据原项目环评报告:水污染物:原有项目水污染物主要为生活污水和地面冲洗废水,由于原项目环评时周围无截污管网铺设,所以生活污水经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回用于厂区绿化,地面冲洗面冲洗废水先经隔油池进行隔油处理,然后再与生活污水合并处理回用于厂区绿化,故不需要申请总量;由于该扩建项目工所需职工在站内调剂,工作人员不增加,所以生活废水产生量不增加。目前项目周围污水管网已铺设完成,原项目废水经预处理达标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进入西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项目实施后,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接管量:污水量223t/a, COD0.054t/a、BOD50.022、SS0.033t/a、氨氮0.004t/a、石油类0.002;最终排入环境中的量:污水量223t/a,COD0.011t/a、BOD50.002、SS0.002t/a、氨氮0.001t/a、石油类0.0002 t/a。大气污染物:非甲烷总烃为无组织排放,不需要申请总量。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一、 加气站施工期工艺流程图噪声粉尘、固废噪声、废水粉尘、固废噪声粉尘、固废噪声、废水地面整理土方施工结构设备安装投入使用土方施工图1 加气站施工期工艺流程图LNG槽车卸车台LNG储罐EAG加热器放空管储罐增压器高压泵噪声、废气低温泵LNG加气机汽车噪声、废气高压液化器高压储气瓶组CNG加气机噪声、废气二、加气工艺流程:噪声、废气图2 加气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LNG/L-CNG工艺流程可分为卸车流程、加气流程和待机流程。(1) 卸车流程LNG槽车将LNG运至加气站内卸车台,然后连接LNG卸车管道,再通过增压器将槽车中的LNG卸入LNG储罐中。本设计采用增压器卸车方式卸车,即通过增压器将气化后的气态天然气送入LNG槽车,增大槽车的气相压力,将槽车内的LNG压入LNG储罐。此过程需要给槽车加压,卸完后需要给槽车降压,每卸一车需要排放一定的气体。(2) 加气流程本项目加气流程分为LNG和L-LNG加气两种,储罐中的LNG通过高压泵加压经高压液化器液化后,存于高压储气瓶中,再有流量计计量后由CNG加气机给汽车加气,储罐中的LNG通过低温泵进入LNG加气机给汽车加气 。(3)待机状态系统在无卸车与加气状态下,均处于待机状态。主要污染工序:本扩建项目产生污染的工序分为施工期和营运期阶段。一、施工期阶段(1)废水: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建筑废水和生活污水。施工废水主要来自各种施工机械设备运转的冷却水、设备冲洗用水和施工现场清洗、建材清洗、混凝土养护等产生的废水;生活污水是由施工队伍的生活活动造成的。(2)废气:施工期废气主要来自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以及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排放的废气。(3)噪声: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各种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和运输车辆的噪声。(4)固废:施工期产生的固废主要为施工过程产生的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5)水土流失: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二、营运期阶段(1)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该扩建项目正常运营过程中无生产废水产生,不新增职工,生活污水量不增加。(2)废气:主要来自LNG在运输、储存、加气过程中以气态形式逸出的有机废气(主要成分甲烷)。(3)噪声:主要来泵、加气机等机械动力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和进出加气站的车辆产生的噪声。(4)固废:固废主要为生活垃圾,该扩建项目不新增职工,生活垃圾产生量不增加。(5)环境风险:项目有大量液化天然气储存,属易燃易爆品,存在储气罐的事故泄漏、火灾、爆炸等风险。污染物源强分析一、施工期污染源分析1、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建筑废水和生活污水。建筑废水来自砂石冲洗、混凝土养护、设备车辆冲洗等。本扩建项目建筑废水产生量约为8m3/d,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SS、NH3-N、石油类等。施工高峰期时,施工人员约有10人,根据给排水设计手册施工人员用水量按50L/人d计,生活污水产生量按日用水量的80%计,则生活污水最大排放量为0.4m3/d。2、施工期废气主要来自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以及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排放的废气。扬尘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土方的挖掘、堆放、清运、回填和场地平整等过程中,产生的扬尘;运输车辆往来造成地面扬尘;建筑材料如水泥、砂子等在其装卸、运输、堆放等过程中因风力作用而产生的扬尘。扬尘量的大小与天气干燥程度、道路路况、车辆行驶速度、风速大小有关。一般情况下,在自然风作用下,道路扬尘影响范围在100m以内。在大风天气,扬尘量及影响范围将有所扩大。施工中的弃土、砂料等堆放或装卸时散落,也都能造成施工扬尘,施工扬尘影响范围也在100m左右。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使用期短,且并非连续使用,排放进入大气环境的废气量较少,对大气环境污染影响较小。3、施工期噪声来源于施工阶段的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建设项目施工期可分为三个阶段:土方阶段、结构阶段和装修阶段,挖掘机、空压机、混凝土搅拌机、电锯等均是强噪声源,这些机械设备的噪声源强一般在80110dB(A)。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是多种机械同时工作,各种噪声源辐射相互叠加,噪声级将会更高。根据类比资料,建设项目在施工期场界噪声值一般不能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所规定的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一般超标约15dB(A),对区域声环境质量有一定影响。本工程常规建筑施工机械及其噪声级见表9。表9 常规建筑施工机械及其噪声级施工阶段声源噪声级dB(A)土方阶段推土机110挖土机100空压机100发电机95运输车辆90-100结构阶段混凝土运输泵80-100振捣器105电锯100-110空压机100发电机95运输车辆90-100人为哨声90-100装修阶段电钻100电锤100-110电锯100-110木工电刨90-95磨光机100-1104、施工期产生的固废主要为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主要为在施工期间产生的一定数量的废弃物,如砂石、石灰、混凝土、木材、废砖、土石方等。建筑垃圾应严格按照徐州市城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办法(徐州市人民政府令第88号)的要求进行处理。项目所产生的渣土应及时清运,不能及时清运的应当妥善堆放,并采取防溢漏、防扬尘措施。生活垃圾由市政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二、营运期污染源分析1、大气污染源分析主要来自LNG在运输、储存、加气过程中以气态形式逸出的有机废气,其主要成分为甲烷和非甲烷总烃。本项目设有BOG(闪蒸汽)收集管道,卸车过程和储罐储存过程中呼吸产生的废气集中收集到BOG收集管道,经调压装置调压后经过计量和加臭后进入天然气管网。采用BOG收集后,基本无呼吸废气的排放,因此,本次环评对废气不做定量分析。2、水污染源分析主要废水为生活污水,本扩建项目实施后全站职工人数不增加,生活污水排放量不增加。原项目废水主要包括生活废水和地面冲洗废水,主要排放量223t/a,其中生活废水排放量为182 t/a,地面冲洗废水量41 t/a。根据环境工程手册水污染防治卷(张自杰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2月第一版),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生活污水污染物产生浓度为COD 300mg/L、BOD5 150 mg/L、SS 200mg/L、NH3-N 30mg/L;地面冲洗废水主要污染物为COD、SS和石油类,产生浓度为COD 150mg/L、SS 200mg/L、石油类100mg/L。3、噪声污染源分析本项目噪声源主要来自加气机、气化器、潜液泵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以及进出加气站的车辆行驶产生的噪声。经过类比分析,噪声源强为7085dB(A),噪声声级值和治理措施见表10。表10 项目噪声源强和治理措施表设备声级值dB(A)治理措施加气机7080安装减振基座高压气化器7585位于单独设备用房内,选用低噪声设备,并设减振基座LNG潜液泵7585水泵7080进出车辆7080加强管理、禁止鸣笛4、固废污染源分析主要为职工生活垃圾,该扩建项目所需职工由站内调剂,职工人数不增加,生活垃圾产生量不增加。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种类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产生浓度mg/m3产生量t/a排放浓度mg/m3排放量t/a排放去向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存储、加气、卸车单元及储罐)甲烷、非甲烷总烃少量少量环境空气水污染物废水种类污染物名称废水量t/a产生浓度mg/L产生量t/a排放浓度mg/L排放量t/a排放去向-固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种类产生量t/a处理处置量t/a综合利用量t/a外排量t/a排放去向-噪声设备名称噪声源强dB(A)减噪措施场界排放值dB(A)加气机7080安装减振基座昼间60dB(A),夜间50dB(A)高压气化器7585选用低噪声设备,并设减振基座LNG潜液泵7080进出车辆7085加强管理、禁止鸣笛主要生态影响:建设项目运营后只要加强管理,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污染物的达标排放,固体废物得到及时清运,对周围环境无危害。因此,本项目运营后对周围的生态环境无不良影响。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项目建设施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主要为建筑施工和物料运输过程产生的扬尘、施工噪声、施工废水、生活污水及施工时产生的固体废物等。1、施工扬尘影响分析施工扬尘的产生主要来自施工时场地开挖、平整等活动直接产生的扬尘、施工场地开挖后裸露的土地、露天堆放的建筑材料受风蚀作用产生的二次扬尘及原料运输过程产生的扬尘。会对附近环境空气质量产生影响,使得环境空气中TSP浓度增高。建议:施工期间要做到文明施工,施工场地周围设置围档,在天气干燥、有风等易产生扬尘的情况下,应对沙石临时堆存处采取洒水或覆盖堆场等抑尘措施,对运输碎料的汽车采取覆盖车厢(保持车辆封闭式运输)、运输车辆定时清洗、谨慎慢行、严格控制运输装载量,同时尽量避免在起风的情况下装卸物料。通过采取上述防尘、降尘措施,尽量将施工期间产生的扬尘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2、施工噪声影响分析该项目施工期间主要噪声源为装载机、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设备噪声值为8595dB(A)左右,可能会使场界噪声超过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要求。建议:为降低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单位应使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对固定噪声源应建临时隔声间,严格控制开机时间,降低固定噪声源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对移动噪声源应采取分时段施工,尽量避开午休、夜晚休息时间,严禁夜间使用高噪声施工设备。3、施工期废水影响分析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来自建筑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施工废水包括各种施工机械设备运转的冷却水、设备冲洗用水和施工现场清洗、建材清洗、混凝土养护等产生的废水,这部分废水含有一定量的油污和泥沙。生活污水是由施工队伍的生活活动造成的,主要污染因子为COD和SS。建议施工时先建设水冲厕所和化粪池,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处理后排放进入市政污水管网。在施工中上述废水量均不大,但也不应随意直排。施工现场必须建造集水池、沉砂池、排水沟等水处理设施。对施工期废水应分类收集,按其不同的性质作相应处理后,回用于厂区洒水降尘。4、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施工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集中处理,严禁乱堆乱倒;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以减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该项目施工时间较短(施工期为6个月),且主要施工内容为设备安装、地面硬化及绿化等,施工期结束后上述影响也随之消失。只要加强施工期的管理,做好施工扬尘、噪声、生活污水、固体废物防治,本评价认为施工期环境影响是有限的,亦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明显不良影响。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 产业政策及选址可行性分析(1)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本扩建加气站项目属于机动车燃料零售业,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2013年修正)和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苏政办发20139号,不属于限制类和淘汰类,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要求。(2)选址可行性分析本项目位于铜山县恒发加油站用地范围内,不新增用地,没有改变铜山县恒发加油站的用地性质,根据徐州市铜山区规划局出具的关于铜山县恒发加油站加气站项目的规划意见,本项目的建设符合相关规划要求;根据徐州市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2011-2020)和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本扩建项目均不在其规划区内,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徐州市生态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和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要求。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本扩建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来自LNG在运输、储存、加气过程中以气态形式逸出的有机废气,其主要成分为甲烷和非甲烷总烃。按照液化天然气(LNG)汽车加气站技术规范(NB/T1001-2011)要求,对卸油、储油、LNG储运、加气过程进行控制,对气进行回收并处置。本项目设有BOG收集管道,卸车过程和储罐储存过程中呼吸产生的废气集中收集到BOG收集管道,经调压装置调压后经过计量和加臭后进入天然气管网,采用BOG收集后,基本无呼吸废气的排放,本项目应按照液化天然气(LNG)汽车加气站技术规范(NB/T1001-2011)要求,对LNG储运、加气过程进行控制,对气进行回收并处置。在采取以上措施的情况下,预测厂界非甲烷总烃浓度可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标准中非甲烷总烃周界外浓度最高点4.0mg/m3的要求,本扩建项目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3、水环境影响分析(1)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由工程分析可知,本扩建项目正常营业过程中无生产废水排放,不新增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