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时钟电路毕业论文_第1页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时钟电路毕业论文_第2页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时钟电路毕业论文_第3页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时钟电路毕业论文_第4页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时钟电路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基于单片机89S52的数字时钟电路 姓 名:白海燕班 级:信息1031指导老师:艾明祥日 期:2012-9-10I【中文摘要】本设计基于单片机技术原理,以单片机芯片AT89C52作为核心控制器,通过硬件电路的制作以及软件程序的编制,设计了多功能数字时钟系统。该时钟系统主要由时钟模块、环境温度检测模块、液晶显示模块以及键盘控制模块组成。系统具有简单清晰的操作界面,能在4V7V直流电源下正常工作。能够准确显示时间(显示格式为时时:分分:秒秒,24小时制),可随时进行时间调整,具有闹钟时间设置、闹钟开/关、止闹功能,设计以硬件软件化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单片机功能,大部分功能通过软件编程来实现,电路简单明了,系统稳定性高。同时,该时钟系统还具有功耗小、成本低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由于系统所用元器件较少,单片机所被占用的I/O口不多,因此系统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关键词】: LCD显示 单片机 6个7段数码管【Abstract 】The design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microcomputer technology, based on microcontroller AT89C52 as the core controller, through the production of the hardware circuits and software programming, design of the multifunctional digital clock system. The clock system is mainly composed of a clock module, temperature detection module, LCD display module and the keyboard control module. The system is simple and clear user interface, can be in 4V 7V DC power supply to work. Be able to accurately display the time ( HH: display format: seconds, 24 hours ), may at any time to time adjustment, has set the alarm time, the alarm on / off, stop alarm function, design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as the guiding ideology, give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 of the MCU, most of the functionality through software programming, circuit simple and clear, high system stability. At the same time, the clock system also has a small power consumption, low cost, strong practicability. Because the system uses few components, single-chip occupied by the I/O port is not much, so the system has a certain degree of scalability.【Key word.】 LCD display chip 6 7 digital tube 64 目录1 绪论21.1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21.1.1 课题的提出2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42.1芯片简介52.1.1 AT89C52单片机的特性概述52.2 总体设计思路132.3单元电路设计142.3.1 时钟模块142.3.2 复位电路模块152.3.3 控制模块162.3.4 显示模块163 软件设计173.1 整体程序设计思路183.2 程序流图183.3 主要程序代码206.1 设计原理276.2 主要程序清单28参考文献311 绪论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均离不开时钟。从古代的滴漏更鼓到近代的机械钟,从电子表到目前的数字时钟,为了准确的测量和记录时间,人们一直在努力改进着计时工具。钟表的数字化,大力推动了计时的精确性和可靠性。1.1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1.1.1 课题的提出近些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数字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时钟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多功能数字钟不管在性能还是在样式上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有电子闹钟、数字闹钟等等。数字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必需品,由于数字集成电路的发展和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广泛应用,使得数字钟的精度,远远超过老式钟表, 钟表的数字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用到定时控制,如扩印过程中的曝光定时等。早期常用的一些时间控制单元都使用模拟电路设计制作的,其定时准确性和重复精度都不是很理想,现在基本上都是基于数字技术的新一代产品,随着单片机性能价格比的不断提高,新一代产品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大可构成复杂的工业过程控制系统,完成复杂的控制功能。小则可以用于家电控制,甚至可以用于儿童电子玩具。它功能强大,体积小,质量轻,灵活好用,配以适当的接口芯片,可以构造各种各样、功能各异的微电子产品。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家用电器和办公电子设备逐渐增多,不同的设备都有自己的控制器,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根据这种实际情况,设计了一个单片机多功能数字时钟,它可以避免多种控制器的混淆,利用一个控制器对多路电器进行控制,同时又可以进行时钟校准和定点打铃。它可以执行不同的时间表(考试时间和日常作息时间)的打铃,可以任意设置时间。这种具有人们所需要的智能化特性的产品减轻了人的劳动,扩大了数字化的范围,为家庭数字化提供了可能。电子钟是一种利用数字电路来显示秒、分、时的计时装置,与传统的机械钟相比,它具有走时准确、显示直观、无机械传动装置等优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和美化,在许多场合可以看到数字电子钟。在城市的主要营业场所、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使用LCD数字电子钟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目前市场上各式各样的LCD数字电子钟大多数用全硬件电路实现,电路结构复杂,功率损耗大等缺点,因此有必要对数字电子钟进行改进。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多功能数字时钟的用途十分广泛,只要有计时的存在,便要用到数字时钟的原理及结构;同时在日期中,它以其小巧,价格低廉,走时精度高,使用方便,功能多,便于集成化而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随着人类科技文明的发展,人们对于时钟的要求在不断提高。时钟已不仅仅被看出一种用来显示时间的工具,在很多实际应用中它还需要能够实现更多其它的功能。高精度、多功能、小体积、低功耗,是现代时钟发展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下,时钟的数字化、多功能化已经成为现在时钟生产研究的主导设计方向。2.1芯片简介2.1.1 AT89C52单片机的特性概述主要特性: AT89S52为 ATMEL 所生产的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8K在系统可编程Flsah存储器。(一)、AT89S52主要功能列举如下:1、拥有灵巧的8位CPU和在系统可编程Flash2、晶片内部具时钟振荡器(传统最高工作频率可至 12MHz)3、内部程序存储器(ROM)为 8KB4、内部数据存储器(RAM)为 256字节5、32 个可编程I/O 口线6、8 个中断向量源7、三个 16 位定时器/计数器8、三级加密程序存储器9、全双工UART串行通道(二)、AT89S52各引脚功能介绍: VCC:AT89S52电源正端输入,接+5V。VSS:电源地端。XTAL1:单芯片系统时钟的反相放大器输入端。XTAL2:系统时钟的反相放大器输出端,一般在设计上只要在 XTAL1 和 XTAL2 上接上一只石英振荡晶体系统就可以动作了,此外可以在两引脚与地之间加入一 20PF 的小电容,可以使系统更稳定,避免噪声干扰而死机。RESET:AT89S52的重置引脚,高电平动作,当要对晶片重置时,只要对此引脚电平提升至高电平并保持两个机器周期以上的时间,AT89S51便能完成系统重置的各项动作,使得内部特殊功能寄存器之内容均被设成已知状态,并且至地址0000H处开始读入程序代码而执行程序。EA/Vpp:EA为英文External Access的缩写,表示存取外部程序代码之意,低电平动作,也就是说当此引脚接低电平后,系统会取用外部的程序代码(存于外部EPROM中)来执行程序。因此在8031及8032中,EA引脚必须接低电平,因为其内部无程序存储器空间。如果是使用 8751 内部程序空间时,此引脚要接成高电平。此外,在将程序代码烧录至8751内部EPROM时,可以利用此引脚来输入21V的烧录高压(Vpp)。ALE/PROG:ALE是英文Address Latch Enable的缩写,表示地址锁存器启用信号。AT89S52可以利用这支引脚来触发外部的8位锁存器(如74LS373),将端口0的地址总线(A0A7)锁进锁存器中,因为AT89S52是以多工的方式送出地址及数据。平时在程序执行时ALE引脚的输出频率约是系统工作频率的1/6,因此可以用来驱动其他周边晶片的时基输入。此外在烧录8751程序代码时,此引脚会被当成程序规划的特殊功能来使用。PSEN:此为Program Store Enable的缩写,其意为程序储存启用,当8051被设成为读取外部程序代码工作模式时(EA=0),会送出此信号以便取得程序代码,通常这支脚是接到EPROM的OE脚。AT89S52可以利用PSEN及RD引脚分别启用存在外部的RAM与EPROM,使得数据存储器与程序存储器可以合并在一起而共用64K的定址范围。PORT0(P0.0P0.7):端口0是一个8位宽的开路汲极(Open Drain)双向输出入端口,共有8个位,P0.0表示位0,P0.1表示位1,依此类推。其他三个I/O端口(P1、P2、P3)则不具有此电路组态,而是内部有一提升电路,P0在当做I/O用时可以推动8个LS的TTL负载。如果当EA引脚为低电平时(即取用外部程序代码或数据存储器),P0就以多工方式提供地址总线(A0A7)及数据总线(D0D7)。设计者必须外加一锁存器将端口0送出的地址栓锁住成为A0A7,再配合端口2所送出的A8A15合成一完整的16位地址总线,而定址到64K的外部存储器空间。PORT2(P2.0P2.7):端口2是具有内部提升电路的双向I/O端口,每一个引脚可以推动4个LS的TTL负载,若将端口2的输出设为高电平时,此端口便能当成输入端口来使用。P2除了当做一般I/O端口使用外,若是在AT89S52扩充外接程序存储器或数据存储器时,也提供地址总线的高字节A8A15,这个时候P2便不能当做I/O来使用了。PORT1(P1.0P1.7):端口1也是具有内部提升电路的双向I/O端口,其输出缓冲器可以推动4个LS TTL负载,同样地若将端口1的输出设为高电平,便是由此端口来输入数据。如果是使用8052或是8032的话,P1.0又当做定时器2的外部脉冲输入脚,而P1.1可以有T2EX功能,可以做外部中断输入的触发脚位。PORT3(P3.0P3.7):端口3也具有内部提升电路的双向I/O端口,其输出缓冲器可以推动4个TTL负载,同时还多工具有其他的额外特殊功能,包括串行通信、外部中断控制、计时计数控制及外部数据存储器内容的读取或写入控制等功能。其引脚分配如下:P3.0:RXD,串行通信输入。P3.1:TXD,串行通信输出。P3.2:INT0,外部中断0输入。P3.3:INT1,外部中断1输入。P3.4:T0,计时计数器0输入。P3.5:T1,计时计数器1输入。P3.6:WR:外部数据存储器的写入信号。P3.7:RD,外部数据存储器的读取信号。RST:复位输入。当振荡器复位器件时,要保持RST脚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时间。ALE/PROG:当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地址锁存允许的输出电平用于锁存地址的地位字节。在FLASH编程期间,此引脚用于输入编程脉冲。在平时,ALE端以不变的频率周期输出正脉冲信号,此频率为振荡器频率的1/6。因此它可用作对外部输出的脉冲或用于定时目的。然而要注意的是:每当用作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将跳过一个ALE脉冲。如想禁止ALE的输出可在SFR8EH地址上置0。此时, ALE只有在执行MOVX,MOVC指令是ALE才起作用。另外,该引脚被略微拉高。如果微处理器在外部执行状态ALE禁止,置位无效。/PSEN:外部程序存储器的选通信号。在由外部程序存储器取指期间,每个机器周期两次/PSEN有效。但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这两次有效的/PSEN信号将不出现。/EA/VPP:当/EA保持低电平时,则在此期间外部程序存储器(0000H-FFFFH),不管是否有内部程序存储器。注意加密方式1时,/EA将内部锁定为RESET;当/EA端保持高电平时,此间内部程序存储器。在FLASH编程期间,此引脚也用于施加12V编程电源(VPP)。XTAL1:反向振荡放大器的输入及内部时钟工作电路的输入。XTAL2:来自反向振荡器的输出。2.1.2 DS1302时钟芯片我们选用DS1302时钟芯片, 该芯片是美国DALLAS公司推出的一种高性能、低功耗的实时时钟芯片,附加31字节静态RAM,采用SPI三线接口与CPU进行同步通信,并可采用突发方式一次传送多个字节的时钟信号和RAM数据。实时时钟可提供秒、分、时、日、星期、月和年,一个月小与31天时可以自动调整,且具有闰年补偿功能。工作电压宽达2.55.5V。采用双电源供电(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可设置备用电源充电方式,提供了对后背电源进行涓细电流充电的能力。 DS1302用于数据记录,特别是对某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数据点的记录上,能实现数据与出现该数据的时间同时记录,因此广泛应用于测量系统中。外部引脚分配 各引脚的功能为: Vcc1:备用电源;Vcc2:主电源。当Vcc2Vcc1+0.2V时,由Vcc2向DS1302供电,当Vcc2 Vcc1时,由Vcc1向DS1302供电。 SCLK:串行时钟,输入; I/O:三线接口时的双向数据线; CE:输入信号,在读、写数据期间,必须为高。该引脚有两个功能:第一,CE开始控制字访问移位寄存器的控制逻辑;其次,CE提供结束单字节或多字节数据传输的方法。 DS1302有关日历、时间的寄存器共有12个,其中有7个寄存器(读时81h8Dh,写时80h8Ch),存放的数据格式为BCD码形式。 所以,最后本设计采用DS1302时钟芯片。2.1.3共阴极7段数码管共阴极7段数码管LED数码管根据LED的接法不同分为共阴和共阳两类,了解LED的这些特性,对编程是很重要的,因为不同类型的数码管,除了它们的硬件电路有差异外,编程方法也是不同的。图1是共阴和共阳极数码管的内部电路,它们的发光原理是一样的,只是它们的电源极性不同而已。将多只LED的阴极连在一起即为共阴式,而将多只LED的阳极连在一起即为共阳式。以共阴式为例,如把阴极接地,在相应段的阳极接上正电源,该段共阴极7段数码管LED数码管根据LED的接法不同分为共阴和共阳两类,了解LED的这些特性,对编程是很重要的,因为不同类型的数码管,除了它们的硬件电路有差异外,编程方法也是不同的。图1是共阴和共阳极数码管的内部电路,它们的发光原理是一样的,只是它们的电源极性不同而已。将多只LED的阴极连在一起即为共阴式,而将多只LED的阳极连在一起即为共阳式。以共阴式为例,如把阴极接地,在相应段的阳极接上正电源,该段即会发光。当然,LED的电流通常较小,一般均需在回路中接上限流电阻。假如我们将b和c段接上正电源,其它端接地或悬空,那么b和c段发光,此时,数码管显示将显示数字“1”。而将a、b、d、e和g段都接上正电源,其它引脚悬空,此时数码管将显示“2”。其它字符的显示原理类同,读者自行分析即可。共阳极7段数码管共阳极7段数码管3、按键部分方案一:并口输入式的按键控制。它的优点是电路设计简单,但每一管脚对应一个按键,虽然说单片机有多个外部引脚,但本系统采用多个LED数码管显示、时钟芯片等外围电路,他们占用外部接口线较多,要是此时要在单片机上再添加几个按键的话,那么这样单片机的外部引脚就有点供应不了,所以在占用如此多管脚的情况下,该方案是不可取的。方案二:我们可以采用芯片74LS08与门来扩展接口,虽然在该设计中我们只用到二个按钮,但用这个芯片就足可以了。我们采用这种方式只占用1个口线,另外按键去抖动较方便,是一种明智的选择。2.2 总体设计思路系统主要部分有:1:中央处理器电路:采用单片机芯片机外围电路构成最小系统。2:时钟信号产生电路:时钟芯片3:人机接口电路:按键电路、数码管显示电路。单片机控制原理图如下: 图2.2 单片机控制原理图2.3单元电路设计 本设计主要分为时钟电路模块,复位电路模块,显示模块和控制模块。设计方案如下:2.3.1 时钟模块图2.3 时钟电路如上图所示,89C52单片机的时钟信号通常用内部振荡方法得到,在引脚XTAL1和XTAL2外接晶体振荡器(简称晶振)或陶瓷谐振器,就构成了内部振荡方法。由于单片机内部有一个高增益反相放大器,当外接晶振后,就构成了自激振荡器并产生振荡时钟脉冲。晶振通常选择6MHz、12MHz、24MHz。本设计采用12MHz晶振。图中电容C1、C2起到稳固振荡频率、快速起振的作用。电容值一般为530pF。本设计选用22pF电容。2.3.2 复位电路模块图2.4 复位电路复位操作完成电路的初始化,使单片机从一种确定的状态开始运行。由上图可知,控制模块实际上就是单片机的最小系统。本设计采用常用的上电且开关复位电路。上电后,由于电容的充电,使RST持续一段高电平时间。当单片机已在运行中时,按下复位键也能使RST持续一段时间的高电平,从而实现上电且开关复位的操作。此处,C3电容取20uF,R1=1K。2.3.3 控制模块控制部分电路连接如下图所示: 图2.5 控制电路 单片机检测按键的原理是:单片机的I/O口既可作为输出也可作为输入使用,当检测按键时,用的是它的输入功能,我们把按键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单片机的某个I/O口相连,开始时先给该I/O口赋一高电平,然后让单片机不断的检测该I/O口是否变为低电平,当按键闭合时,即相当于该I/O口通过按键与地相连,变成低电平,程序一旦检测到I/O口变为低电平则说明按键被放下,然后执行相应的指令。本设计如图2.5所示,1个独立按键K2接到P3口的P3.2端,K2键即既可以当作开始键又可以当作暂停键,同时也可当复位键。同时借助于复位电路中按键K1也可以实现秒表的复位,当需要秒表重新计时,利用K1键复位,当程序出现错误时,可以随时使电路复位。2.3.4 显示模块显示部分电路设计如下图: 图2.6 显示模块电路图显示电路我们采用的是数码管显示电路。用6个共阴极LED显示,LED是七段式显示器,内部有7个条形发光二极管和1个小圆点发光二极管组成,根据各管的亮暗组合成字符。在用数码管显示时,我们有静态和动态两种选择,静态显示程序简单,显示稳定,但是占用端口比较多;动态显示所使用的端口比较少,可以节省单片机的I/O口。在设计中,我们采用LED动态显示,用P0口驱动显示。由于P0口的输出级是开漏电路,用它驱动时需要外接上拉电阻才能输出高电平。P1.OP1.3提供位选择。3 软件设计(1) 实现计时。利用单片机内部T0计时器实现计时,首先给定时器工作方式寄存器TMOD赋值0x01选定T0定时器工作在方式1。接着确定定时初值TH0=(6553610000)/256;TL0=(6553610000)%256实现10ms的定时,利用中断一次实现0.01秒定时。 (2)实现时间显示。利用单片机P1端口控制数码管的位选,利用P0端口控制数码管的段选,只要两个数码管位选段选间隔的时间适当,就可以实现动态显示时间。 (3)实现按键控制。利用单片机P3复用端口输入按键控制命令,可以将与P3.2端口相连的按键定义为启动/暂停按键,复位按键。3.1 整体程序设计思路 此次设计中,定时/计数器选择定时/计数器T0,工作于工作方式1,即16位定时/计数器。利用定时器定时中断,每定时10ms即产生一次中断。每发生一次中断即定时0.01s,没发生100次中断即定时1s。P3.2口为秒表启动/暂停控制按键,在键值处理子程序中,每检测到一次低电平,按键K1计数值加一,当此值为奇数时,秒表启动,当此值为偶数时,秒表暂停。P3.3口为秒表复位控制按键,每检测到一次低电平,秒表停止计时,显示恢复为00.00。另外,独立按键在闭合时存在抖动现象,所以编写键盘检测程序时,需在检测按下时加入去抖延时,检测松手时就不用了。3.2 程序流图主程序:1、定义一个缓冲数据ReadValue2、DS1302初始化外部中断设置从秒寄存器读取数据保存到缓冲数据ReadValue中key1=0?key2=0?DS1302停止运行writeset1302(0x80, dat|0x80)YESNODS1302可以运行writeset1302(0x80, dat|0x7f)YES将读出的数据转化调用时、分、秒显示程序中断子程序: 判断KEY1是否为0 ?stoptime(1);判断KEY2是否为0 ?stoptime(0); 用外部中断0来是秒停止或开始计数。 按键检测子程序: 3.3 主要程序代码#include#include#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七段共阴管显示定义*/ uchar code dispcode =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 0xBF,0x86,0xCB,0xCF,0xEF,0xED,0xFD,0x87,0xFF,0xDF;/*定义并初始化变量*/uchar seconde=0;uchar minite=0;uchar hour=12;uchar mstcnt=0;sbit P1_0=P10; / second 调整定义sbit P1_1=P11; /minite调整定义sbit P1_2=P12; /hour调整定义/*函数声明*/void delay(uchar k ); /延时子程序void time_pro( ); /时间处理子程序void display( ); /显示子程序void keyscan( ); /键盘扫描子程序/*/*延时子程序*/*/void delay (uchar k)uchar j;while(k-)!=0) for(j=0;j125;j+) ; /*/*时间处理子程序*/*/void time_pro( void) if(seconde=60) /秒钟设为60进制 seconde=0; minite+; if( minite=60) /分钟设为60进制 minite=0; hour+; if(hour=24) /时钟设为24进制 hour=0; /*/* 显示子程序*/*/void display(void) P2=0xfe; P0=dispcodehour/10; /显示小时的十位 delay(4); P2=0xfd; P0=(dispcode(hour%10)|0X80; /显示小时的个位 delay(4); P2=0xfb; P0=dispcodeminite/10; /显示分的十位 delay(4); P2=0xf7; P0=(dispcodeminite%10)|0X80; /显示分的个位 delay(4); P2=0xef; P0=dispcodeseconde/10; /显示秒的十位 delay(4); P2=0xdf; P0=dispcodeseconde%10; /显示秒的个位 delay(4); /*/*键盘扫描子程序*/*/void keyscan (void) if(P1_0=0) /按键1秒的调整 delay(30); if(P1_0=0) seconde+; if(seconde=60) seconde=0; if(P1_1=0) /按键2分的调整 delay(30); if(P1_1=0) minite+; if(minite=60) minite=0; if(P1_2=0) /按键3小时的调整 delay(30); if(P1_2=0) hour+; if(hour=24) hour=0; void timer0(void) interrupt 1 using 0 /定时器0方式1,50ms中断一次 TH0=0x3c;TMOD = 0x11; mstcnt+; if(mstcnt=20) seconde+; mstcnt=0; /注意点。对计数单元的清零十分的重要,本次调试中就是 /因为忽略了这一点,给我早成了很大的被动。 /*/*主函数*/*/void main(void) P1=0xff; /初始化p1口,全设为1 TMOD = 0x11; /time0为定时器,方式1TH0=0x3c; /预置计数初值TL0=0xb0;EA=1; ET0=1; TR0=1; while (1) keyscan( ); /按键扫描 time_pro( ); /时间处理 display( ); /显示时间 拓展在基于定时/计数器设计的秒表的基础上,设计一个基于定时/计数器的时钟秒表计时器,可以显示年、月、日、星期、时间进制、时、分、秒、以及闹钟启/停状态,可以实现时间的调整,时钟/秒表功能的转换,闹钟的启/停。采用定时器T0,实现时钟定时器,定时器T1实现秒表定时器。用LCD1602液晶显示器显示年、月、日、星期、时间进制、时、分、秒、以及闹钟启/停状态。使用弹性小按键,可以实现时间的调整,时钟/秒表功能的转换,闹钟的启/停。6.1 设计原理原理图如下图所示:图6.1 单片机数字时钟原理图6.2 主要程序清单void delay(uint z)void di(uint x) /蜂鸣器发声函数void write_com(uchar com) /给写液晶命令void write_date(uchar date) /给液晶写数据void init() /初始化函数void write_nian(uchar add , uint date) /年显示函数void write_yue(uchar add , uchar date) /月显示函数void write_ri(uchar add , uchar date) /日显示函数void write_sfm(uchar add ,uchar date) /时分秒显示函数void write_week(uchar week) /星期显示函数void write_jinzhi(uchar jinzhi)/时间进制显示函数void write_nao(uchar nao)/闹钟开关(ON/OFF)显示函数void keyboard() /按键扫描函数void mbiao( ) /秒表函数void main() /主函数void timer0() interrupt 1 /时钟定时器void timer1() interrupt 3/秒表定时器 总结本设计能够准确显示时间(显示格式为时时:分分:秒秒,24小时制),可随时进行时间调整,具有闹钟时间设置、闹钟开/关、止闹功能,能够对时钟所在的环境温度进行测量并显示。设计以硬件软件化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单片机功能,大部分功能通过软件编程来实现,电路简单明了,系统稳定性高。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时钟系统具有显示准确、直观、易于调整等特点,单片机所被占用的I/O口不多,因此系统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电子时代已经到来。做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提高自身能力,适应新时代的发展。知识来自实践,多去生活中探询所需要的。对于上述所提到的研究课题,我们应尽量考虑到人的因素,增强时钟的实用性和操作性,为使用者提供切实的方便,营造一种舒适的生活氛围。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且应该进一步提高时钟的质量。致谢经过几天不懈的努力,此次能力拓展训练终于拉下帷幕,回想这几天的经历,受益颇多。这次设计,我所做的题目为秒表的设计,虽然在大一就学习了C语言,但是很少将它应用于实践中,再加之,在单片机课程中老师以汇编语言授课,所以在一开始时,由于对C语言的使用不是很熟练,我感到极大地困惑,无从下手。但是,通过查阅书籍及上网搜集资料,我渐渐地拾起了以前的C语言知识。同时,这次设计,让我对阿AT89S52单片机的结构有了更清楚的了解,尤其是对定时/计数器以及中断的使用更加的熟练。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明白了独立思考重要性,因为从头到尾,都是自己一个人完成。从原理的最终敲定,到程序的编写,到仿真的实现,至最后的程序下载调试,这都是我一个人独立完成结果。期间,在我调试程序时,曾遇到了问题,任凭我用尽各种办法也查不出问题所在,但是,我并没有放弃,休息了一会,继续静下来思考,最终发现了问题的所在。最后,要感谢学校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感谢老师的指导,要感谢我的同学的帮助与鼓励。我想这次能力拓展训练,必将是我学习道路上的一次宝贵经历。参考文献1 李群芳,张士军,黄建.单片微型计算机与接口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2 郭天祥.51单片机C语言编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3 张迎新.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应用及接口技术.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4 谭浩强.C程序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5 王守中.51单片机发入门与经典实例.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附件毕业学位论文结构与格式规范 毕业学位论文是一种严肃的科学研究文体,其逻辑结构与写作格式必须要符合学术的规范化要求。毕业学位论文必须是作者在充分占有第一手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的实证的原创性研究,综述和思考感想之类不能作为毕业学位论文。学士毕业论文字数要求10000字以上,硕士毕业论文字数要求30000字以上。一、论文的基本结构毕业论文通常由论文标题、作者署名、原创性声明、摘要、关键词、正文(包括引言、本论、结论)、鸣谢、参考文献、注释、附录等部分构成。(一)标题 标题即文章的题目,标题通常概括性地表达了文章的主题。标题的主题要明确、严谨、简练,最多不超过20个字。一篇论文只能有一个主题,一般不设副标题。(二)作者单位和署名 作者是论文的创作者,是著作权和文责自负的标志。毕业论文要求一人一题。导师指导的论文应同时标明由谁指导。单位名称要署全称(含大学名称、学院名称、专业名称),不能省写。 (三)论文内容目录 目录是为了让读者在阅读论文前,对整个文章的内容与结构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初步的印象。在封面后必须要有目录并独占一页。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的目录要列出章、节以及一、二级观点,本科毕业论文的目录不用章节标注,只用中文序号标注到二级观点即可,目录页中要标明相应的页码。 (四)摘要 摘要就是对论文内容的概括性陈述,一般包括研究课题和撰写论文的目的、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等。本科论文摘要一般在200-300字,硕士论文摘要字数为800-1000字。英文摘要可以是中文摘要的翻译,也可以是意译。 (五)关键词 关键词又叫主题词,是从论文中选出的最能代表论文中心内容特征的名词和术语。关键词一般为3-5个,每词间要用空格间隔开。 (六)引言 写引言,目的在于引出论题。引言主要说明本课题的缘由、任务及预期达到的目标。有时,作者还可以把国内外同行对本课题研究情况略作回顾和展望,指出存在的问题,从而说明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创新性。引言应写得言简意赅,一般在200-500字内。 (七)研究对象与方法 介绍纳入本研究对象或数据的来源、选择标准、原因、数量、分布;介绍研究的方法有哪些?自己作了何种改进?常见的方法有问卷调查、现场访谈、文献研究、实验研究、数学模型等。如有计量研究就应介绍所使用的统计学方法和软件。 (八)研究的结果 习惯上用表格将研究的结果表达出来,研究结果的表达一般与调查研究或实验研究的要点相对应起来,分点或分图表进行表述。在这一部分作者只需要客观地表达研究数据和结果,无需加以分析和评价。 (九)分析与讨论讨论主要是针对研究结果所进行的充分的、全面的分析和有说服力的论述,提出自己有创见性的见解。一般包括对研究结果原因的解释、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结果的比较、有什么新的发现等。(十)结论结论又叫结束语,是作者对论文全文的论点作总结性的说明。一般包括本研究得出的主要观点、强调自己的新发现和重要论点、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或方法改进等。(十一)建议作者可就研究现象的某些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提出如何改进的措施和思路。这一部分并非每篇论文都需要。 (十二)鸣谢 鸣谢主要是作者对在课题研究和写作过程中给予自己具体帮助的导师和其他老师、同学、同事等公开表示谢意的文字。致谢词可以短至一句话,长可以是一篇小的短文。 (十三)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或公开发表过的著作或文章。参考文献的排序要与论文中被引用的顺序相对应,并且论文中应该标明序号。参考文献的内容应按作者、论文或著作的题目、出版社或杂志社的城市名、出版社或杂志社的全称、出版日期、卷、期数、页码、依序排列。硕士生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不少于30篇(并且要求有5篇以上的外文参考文献),本科生不少于15篇。建议参考核心期刊。参考文献一般置于文章的结尾。文献期刊的格式为:序号、作者名、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页码;如:1李胡希.区域公费医疗费用实行目标综合控制设想.卫生软件科学杂志,1999,25(7):1-3文献是图书时,其格式为:序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如:1劳伦斯巴顿.组织危机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57-59文献是未发表的科研成果时,其格式为:序号、作者、项目名、授奖、鉴定单位、时间。当引文作者在3人以内(含3个)均要列出,作者姓名之间用“,”隔开;3人以上的,则只需列出前3位作者姓名,并在最后一位作者姓名后加“等”。英文格式:作者,作者:文章题目名. 期刊名.年份,期数:页码。如Polsky D, Glick HA, Wilike 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