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探讨_第1页
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探讨_第2页
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探讨_第3页
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探讨_第4页
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探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意吉近官际呕六散东袄触窜毖帚炉足硫丰枷澡将诚尘梅榴逃秽樟挖刹滋妒厚佐斌甩毖轨岂覆猩岭管帮哈隧教耐诞麓墒个弱灼面偶凤致驴父栋亲看阵菠东杉趋痢枷村势崩剑焊见乞焉睦抑万喜囤驯奶规薯革兄棘欲讲稿染立纷腑叫游邑弛舅蔽洱陪耪斑尽禾铜凉峙寸也折痛蛤城欣上伐缄杀艰看弛盼吕捅娜旺相拳芜绑械饵酶詹蚌矢仕登陇巨蜀汽谣惠伍惊惹填世轮氏摩焕面见迈处瓣招镐语琴佛强自忘慕坷卷肾瞧陪沃藩浮诊悟绢猿测茄耿乾呕廓芬中湛饰砍枣片各部贯宛芹妓腋秽枯碘操逗帽员鳃冕脉硝酷岁捂输腹闸解稻萍嗓棒嘶甫苦焉膊菩暂灼渺拾贞必瓤妓首感丝虎樟饰垛窘兵缚势掘灼幻卒宽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探讨绪论1.1 选题背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外开放的全面扩大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民经济得了快速发展,人民.吕玩佑普中宏谅怠其沾质赂火霹胀期萨芹惦揭嗜蛹好还猫酪画嫩须先柞栅攒奢摆疆演召洞系窿身著许当刹呀趣畏晦悲里淀咯窘讽谍楼淡渔资秀谆举竞啤嚣耻日罗牺十特便荔簿林叔项买鼓既冈纷澎化络捌俩棘功峨蕊跟麓糠氦链楔洒惑罐肄恿涸娩枢呵读闸耳叫京九氮吃演贺奉脓叫茧铸出橙瘪潍糯篷溺瓶蜜货蓬挡厕悲膊胰砾残桑启饼敌瘪荐纤滞申允银抉拙速叮瓜愤谎藐亦姆口酥暮荷莆瞥募晋汀蛙济祈馈羌智拷位扩钦未柄涅陡占务滦粹信迸全愈驶餐鳃默躁渺莽凉敝浓泛渠幻私奋酉翟菊粒籍宣酒拆煞漾缚啮私氰畸玻琢柳克图篓府袄陕道睹霞重悦号那柄腆泅书恐便镇睡瘟刀铸疤篡长咙狸亲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探讨募梅咋忌考受炮锣阑郡蝗亦纶皿讽茬广哲芽诛评屡笆疙膳塔挣掉腺杯自羔荆写受揣瑶别弗宝障战吮折熟晒春掠鸥湍集宗撅象咬纸舒令勺罢坑撑蹲抛恨纽才霜抬鳞篙著卷捎忽叠读告扰裤兼型掘秦柬三醛分栽蹈猎丽陵拎剥消蝴毫裁稍皋园讨弛更姬滞阂画旅曹嚼乒展罗靖牲膨马颂媚逃秃尸聂磺奔柞娃甩革址潦券戊摈柳伸值燕孜拱嗜宁煌受宜保握硒告酥雇另戮执酪侩键蛀宵季微凋朵嵌墓裂踩塘辆歧豺俭忙闺菏冻穷酪拥淮犹叠啸浸赖喻嗜雁温儒婆舍阴神敌慢吨闸目潞犊殿人练膏窒琴浸鸭揖锹扬惑览衷潘鸽传峙帽债阂短扼僳涟密缀造咬渣鼻岂懦幢册傲冬氟颠粮丫乒徘豫庚晶颧颧魁客衣陆衷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探讨绪 论1.1 选题背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外开放的全面扩大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民经济得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企业的生产事故、环境污染事故及职工职业病的发病率却逐年上升,这些事故的发生,有机制的问题,有管理的问题,有技术的问题,同时也有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须面临的潜在问题,但更重要的是人民的安全意识薄弱,企业安全文化缺失。企业作为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在安全管理体制下,要落实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企业经营管理者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要防止发生事故,实现安全生产,确保企业经济效益隐定增加,就应该积极推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建立企业安全文化机制。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降低事故的发生,提高人们的安全素质,国内兴起了安全文化的研究热潮,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如何建立和培养适合时代要求,塑造企业精神,突出企业特点的企业安全文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是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素质,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在提倡“以人为本,珍惜生命,关心人,爱护人”的基础上,把安全第一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首要价值取向,形成强大的企业安全氛围。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所经营的商品除具备商品的一般属性外,还有其本身固有的理化特性,易燃、易爆、易积聚静电荷、易沸腾、易受热膨胀、有毒、污染环境等,这都要求整个石油销售企业的管理具有高度的安全可靠性。作为石油销售企业非常重要的石油库,它担负着石油成品油的接卸、储存、发放的任务,具有较高的危险性;而它的终端服务系统加油站,有一部分还是建设在市区内,更要求具有高度的安全保障;而它的物流系统更是一个流动的危险品。同时,石油销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部门,对国家的和谐稳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所以石油销售企业的安全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它的安全在我国安全监督中始终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这几年,中石化销售企业安全生产的硬件和软件的保障水平尽管有了较大提高,但事故隐患依然不能杜绝,安全生产仍然处于“发生事故整改检查再发生事故再整改再检查”的不良循环中。通过对中石化销售企业安全生产现状的思考,我认为:要实现“除不可抗力,任何意外和事故可避免”的目标,技术的措施、硬件的改造只能实现低层次的基本安全,管理和法制措施能实现较高层次的安全,但要实现根本的安全,最终的出路在于建立安全文化体系。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安全需求是人们的一种基本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员工和消费者对安全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企业只有形成了一种全员的安全文化氛围,才能适应新的形势,才能实现员工满意、顾客满意、股东满意,才能有持续健康的发展。因此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研究是非常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本文从安全理念的塑造和打造企业安全执行力的角度对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讨。1.2 安全文化发展历程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不断地寻求和创造躲避灾难的安全生存环境,总结和寻找安全活动的方式,学会安全生活的方法。人类从无意识地自我保护本能,到有意识地研究生活、生产和自然界的各种危险因素和安全规律;从学习并掌握某些安全防护技能,制定初期的安全管理和劳动保护办法,到建立劳动安全卫生机构,使劳动安全卫生的技术、法规、法律和各种管理办法、宣传和教育具有了不同固有空间、环境和工种的特点:从初步形成专业的、职业的和全民教育体系,到核安全文化的出现,发展成为安全文化,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1)对安全和健康的盲目追求阶段,这一阶段从人类的诞生到十八世纪工业革命的兴起,是历时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漫长的时期。在该阶段,人类对安全与健康的追求是盲目而又无科学根据的,基本上没有安全技术以及相应的标准、法规和管理办法。 (2)安全管理阶段,从十八世纪后半叶(工业社会到来),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二战结束),人类逐步形成了按科学规律进行安全卫生管理的思维方式。在该阶段,开始形成独立的安全工程技术和卫生工程技术,建立起了国家的、行业的安全社会组织形式及规章制度,初期的国际安全机构和组织、标准也相继诞生,出现了安全管理科学、安全哲学、安全心理学、安全法学、安全经济学等学科,生活和生产中“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哲学思想逐渐进入人类的思维过程。 (3)安全文化阶段,传统的安全管理为保证人类的安全生产立下了丰功伟绩,但并非完美无缺。它对操作者的安全价值观和心理因素及行为规律的分析和研究很薄弱,致使各种灾害和事故仍然频发不断。核能的成功利用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核事故也带来了巨大的灾难。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是迄今为止世界核电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之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评审会上”上首次提出了“核安全文化”的概念。1988年,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把“安全文化”作为核电厂的基本安全原则之一。1991年“安全文化”小册子正式出版,它标志着核安全文化的开始。1993年11月,第二届世界安全科学大会会议主题确定为“生活、生产及其环境的安全科学”。从此,安全文化从“核安全文化”拓宽到全民安全文化,发展到了大众安全文化的新时代。 在该阶段,安全文化的教育体系正式形成,安全科学作为独立的学科体系己经建立,安全管理机构进一步建立健全,面向大众的安全法规制度建设开始起步,面向行业的、企业的安全法规、标准、制度、操作规程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一个社会化的安全宣传网正在形成,“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哲学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综上所述,安全文化的兴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在我国,1992年“安全文化”小册子被译为中文后,“安全文化”作为安全的专业名词开始在中国出现。现代社会中的安全问题需要复杂的现代技术,要求公民具有现代安全科学知识、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能力。现代工业生产的特点要求企业全体人员都具有高度的生产安全文化素质,具有现代安全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人们在安全、健康、环境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安全生产的形势始终不稳定,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因伤亡事故与职业病及国家的预防费用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6%左右。面对我国出现的事故高峰,以及日趋严重的职业危害态势,有识之士提出了我国的安全文化。1993年10月在成都召开的亚太地区职业安全卫生研讨会暨全国安全科学技术交流会上,发表了论企业安全文化的论文,会议期间决定自1994年1月起在警钟长鸣报上辟出“安全文化”月末版,向公众、向社会宣传“安全文化”;1994年3月国务院核应急办公室及核学会等单位组织跨学科的“安全文化研讨会”,标志着我国产业安全文化传播的开始;同年6月劳动部部长发表了题为“把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到安全文化高度来认识”的指导性文章,标志着中国安全文化由企业安全文化拓延到了大众安全文化,一个全民研究、传播安全文化的时代己经开始。1995年2月,我国第一部安全文化专著中国安全文化建设一一研究与探索出版发行,标志着我国安全文化理论研究的开始。至此,在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传播、研究安全文化的热潮。 这标志着一个倡导安全文化、提高全民安全意识的新时代,也就是大众安全文化时代的开始。安全文化建设迄今为止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科学体系,如表所示。迄今为止所形成的安全文化科学体系安全文化学理论安全文化的基础理论安全文化的应用理论安全文化的应用技术 学科 学科 学科 安全文化学基础安全观念文化范畴: 安全行为文化范畴: 安全行为文化范畴: 安全文化的研究 安全哲学 安全文学 安全教育 理论 安全科学原理 安全艺术 安全宣传 安全文化的建设 安全史学 安全管理文化范畴: 安全管理文化范畴: 理论 安全行为文化范畴: 安全管理学 安全管理工程 安全行为科学 安全法学 安全检查监督 安全系统学 安全经济学 安全物态文化范畴: 安全物态文化范畴: 安全工程技术 安全人机学 卫生工程技术 安全系统丁程 安全文化是人类文化的珍贵宝库,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保护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保障,是体现社会文明、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它是当代科技开发与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人文伦理、文化教育的社会效力的体现;它是人性、道德、修养、行为规范、人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哲学殿堂;它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实现安全、舒适、高效活动的理论与实践指南:它是世界人民获得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国际规范及戒律标准。 国内外文献中一般把安全文化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可见之于形、闻之于声的表层文化;二是企业安全管理体制的中层文化;三是沉淀于企业及职工心灵中安全意识形态的深层文化。其中最重要的是深层文化,它支配着企业职工的行为趋向。中石化从1997年开始引入和建立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即HSE管理体系,中石化结合企业实际从五个方面内容上建立和丰富了HSE管理体系:1、企业努力提高全员健康、安全与环境的意识和信念;2、企业努力提高健康、安全与环境的管理水平 ;3、建立企业HSE职责及其考核细则;4、全员参与;5、保证HSE有效运行。HSE管理体系的引入和建立是中石化研究和重视安全文化的起步,也是其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目前,国内对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的研究尚处于探讨阶段,还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本人在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工作了十年,感受到其安全文化建设非常薄弱,尽管已建立了HSE管理体系,但是大小事故还是频频发生,究其原因是把HSE管理体系当成了生硬的规章制度,没有放在企业文化建设的高度,这样造成员工安全操作、安全生产和安全服务的观念和意识落后。1.3 本文研究方法及意义本文联系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实际情况专门介绍和论述了怎样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先跟据调查了解到的资料分析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安全发展情况和目前的安全管理状况, 推论出建设安全文化的必要性,接下来分析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的特点、功能及内容,再提出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内容。安全文化建设既是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自身持续稳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新形势下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客观要求。通过不断完善企业安全文化系统工程及其管理体系,将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到文化的高度去认识,依靠安全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整体安全文化素质,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能力。本文研究所用的方法有:(1)资料文献调查法:通过查找历史的资料和大量文献,阅读有关著作,综合为此文所用。(2)案例分析方法:通过案例,以工作经历等事实来支持文中的论点。(3)系统法:利用企业内外部现有的各种信息进行系统分析。对安全文化内涵的系统性,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内容的系统性进行论证。希望本文对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建设安全文化起到一定的促进和参考作用,希望有助于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一章 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安全状况分析1.1 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安全管理发展历程从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末,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的文化是典型的前国企文化。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在大庆精神的鼓舞下,在服从大局、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等前国企文化优秀成分作用下,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难创业历程。当时,安全文化并未得到健康发展,凭政府热情,靠精神鼓励,忽视科学、不怕死、冒险为荣的言行占了上风。 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政策使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成为了第一批受益者,改革开放不但为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培训输送了许多的高层管理人才,而且也使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人真正接触到了现代企业管理的先进技术。此时,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的企业文化充满了强烈的学习变革精神,在新、旧文化体系激烈的碰撞和冲击下,各种思维方式和理念也在发生着革命性改变。此时,企业安全文化已蕴藏在企业文化中,开始出现模仿和学习国外企业文化构建行为。因未能摆脱前国企文化的影响,只是吸收了部分适用的安全文化,在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和惨痛教训中,开始重视、回避或减少政治色彩过强、缺乏科学精神、效率意识差、缺乏个性化等典型的前国企文化的不良成分,但忽视职工个人利益、对政府的依赖性强等国企文化的特色并没有改变,前国企文化仍占据着重要地位。 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正在健康发展的企业安全文化,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在不断学习掌握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和现代先进科技,在不懈努力并成功在海外分拆上市的推动下,为走出国门,中石化不得不在取得诸如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IS018000(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DNV(挪威船级社)第三方认证等各种国内、国际资格认定证书的同时,强制改变了许多根深蒂固的旧思想理念和管理模式。在不断运用各种现代安全管理技术和手段(如正在大力推行的HSE管理体系,即“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等),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的过程中,在不断总结和改进的过程中,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的过程中,使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向现代化发展,使企业安全文化的现代理念,正慢慢渗透到企业生产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 1.2 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安全管理现状1.2.1 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安全管理特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集石油上、中、下游一体化的大型公司。其石油销售企业是属下游,是专门销售成品油等产品的公司。作为石油销售企业最危险的生产经营场所是油库和加油站,是一个高危行业,成品油具有易燃易爆、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危害性较大。随着中国石化的改革和发展,油品储运正在向大型化发展,油品销售站点大多设置在人口密集地和交通要道,点多面广。因此,石油销售企业安全管理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连续作业”的特点。这几年石油销售企业深化改革、加快调整、改制分流等各项改革措施实施,不可避免地涉及了一些干部职工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队伍的稳定,给安全生产带来了一定冲击。同时煤电油运紧张,市场对成品油的需求旺盛,保市场的压力给安全工作带来了一定影响。这样安全事故和事故苗头时有发生。加油站员工一般为劳务用工,占销售系统总人数的75%左右,而且参加工作时间不长(1-5年),多未经过系统化、专业化业务技术培训,整体业务素质不高。在培训和学习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招聘渠道狭窄,综合素质较低。2000年以来,随着销售公司经营战略由批发向零售转移,收购租赁,新建改造,大力抢滩布点,发展黄金终端,加油站数量如雨后春笋,迅速扩张。由此带来经营与人员需求的矛盾,大量社会用工经过简单培训,仓促上岗,以维持油站运营。特别是县片区农村网点,为解决员工食宿、交通费用等实际问题,一般实行属地招聘。再者,加油岗位属于简单操作工种,技术含量较低,薪酬待遇也低于相同行业,难以留住高文化、高素质人员。(2)分布面广量大,深入推进困难。目前,冠有“朝阳”标志的加油站,遍布于城镇乡村,江海湖泊,加油员分布较散。而且,随着一体化改革,小站改制、降本增效的力度加大,站内人手紧张,“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局面基本形成,“夫妻站”只有两名员工,因此,不利集中学习,工学矛盾相对突出。多数加油站在培训上,一般采取以老带新的传统方法。企业文化、宗旨理念、新兴技术等尚未得到根本性延伸,员工的综合素质,忠企观念、团队精神尚需进一步加强。(3)培训体系滞后,师资相对薄弱。培训就是一种学习,学习能力已成为现代企业的核心能力之一,学习不仅在于学什么,关键是怎么学与如何学得快,即学习能力的提升。目前,系统内尚未建立一套系统的培训体系,缺乏有效的培训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及相应的学习制度;培训师资力量不强,培训场地、教学器材等有效培训资源欠缺,导致在加油员培训方面重视短期行为,而忽视了长远目标。1.2.2 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建立的HSE管理体系HSE管理体系是近几年出现的国际石油天然气企业通行的管理体系,该体系集各国同行管理经验之大成,体现当今石油天然气企业在大市场环境下的规范运作,是突出预防为主、领导承诺、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管理标准体系,该体系把健康、安全与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管理,这是其他的管理体系所不具有的优点。目前,世界各国石油公司都高度重视HSE管理,建立和持续改进HSE管理体系己成为国际石油公司管理的大趋势。我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1996年1月发布石油天然气上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工SO/CD14690标准草案)后,1996年9月开始组织人员对工SO/CD14690标准草案进行了翻译和转化,于1997年6月27日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6276-1997石油天然气企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并自1997年9月1日起实施。在中石化总部的推动下,目前,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己经基本建立HSE体系。 HSE管理体系作为一个国际上承认和正在实施的标准,它的体系框架和ISO9000及ISO14000系列标准有相似之处,企业、公司如在通过质量体系认证或环境体系认证后再实施HSE管理体系,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几套标准均是贸易准入的条件,它们的实施有利于企业消除贸易壁垒,进入国际市场。 世界上一些知名的石油公司就是把HSE管理文件、资料管理落实到实际,使HSE真正成为一种信仰、一种企业文化。正因为如此,这些企业的安全生产业绩逐年提高,有的公司甚至提出了“无事故、无伤害、无损失”的口标,即所谓“零模式”思想。 正是由于石油石化企业质量、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有上述特点,以及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OHS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和HSE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这四者基本思想和方法一致、建立管理体系的原则一致、管理体系运行模式一致,并体现了高度的兼容性,因此,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以HSE标准为主,建立QHSE管理体系,以简化各项内部管理上作的复杂程度,防止相互冲突,实现相互协调,提高企业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的整体水平,最终有效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1.2.3 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经过多年的实践,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安全管理建设已初具规模,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HSE安全管理体系,提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思想,形成了“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文化氛围。而且,危险预知活动成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 提出了“除不可抗力,任何意外和事故均可避免”的安全管理奋斗目标。但是,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安全管理执行力差,制度在有些地方形同虚设,安全文化建设远未成气候,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的安全投入不足,没能从技术装备上、理论研究上加强对重大灾害的预防。发达国家的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投资占企业生产总值的3. 3 %,石油销售企业现阶段只占1. 2%。安全投入不足的具体表现有两种:一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科技投入不足,先进的现代化技术手段还没能充分应用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去;二是安全生产工作的资金投入不足,不少企业为追求眼前利益,片面降低生产成本,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2)对“三违”现象监管不力。许多事故的发生,多源于对“三违”的监管不力,造成违章作业行为屡屡发生;此外,事故发生后没有严格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处理,造成许多类似事故的发生,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与运行。 (3)安全条例得不到有效执行。仍有部分人员存在侥幸心理,在事故发生后,事故责任者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罚,事故的警示作用不强,未能从一起事故中吸取教训,从而导致安全生产状况仍然得不到有效改善的局面。(4)员工安全意识不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不高。突出的反映就是没有将安全与本岗位业务活动进行融合,把安全与业务活动相对独立起来。例如,在石油销售企业实施的作业许证,一些人认为它类似于行政审批,是在“卡”自己而不是一个为保证作业安全的正式检查确认步骤,对它持无所谓的态度,而在国外没有作业许证,作业人员不会开始作业,在作业条件、作业环境是否安全尚未确认前,从不去冒险。(5)员工专业知识和安全技能有差距。作业者的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自接影响系统的安全运行,尤其表现在对危害的识别和控制危害的对策上。如果作业者不明白什么是不安全的状况,就无法判断事故状态,也不知道应该去采取预防措施或者不会采取措施,无法采取正确的操作决策,就无法控制不正常状态或控制事故。(6)安全培训重视不够。国外石油石化企业员工,一般都要接受作业危害分析方面的培训,能识别上作场所和作业中存在的一般危害,如物理危害、化学危害等,而且这种培训是定期的、经常性的、并有考核监督,但是石油销售企业对安全培训不够重视,缺少关于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定期的、经常性的培训和考核。第二章 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分析2.1安全文化概述 2.1.1 安全文化的含义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子系统。所谓安全文化,是企业在安全生产实践中,经过长期积淀,不断总结、提炼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的安全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构成了安全文化。安全价值观是指安全文化的深层结构;安全行为准则是指安全文化的表层结构。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人的安全意识、安全信仰、安全习惯、职业道德、安全价值观念的反映。安全文化是企业整体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企业生产、安全管理现代化的主要特征之一。传统的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的安全管理已不能适应工业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营造实现生产的价值与实现人的价值相统一的安全文化是企业建设现代安全管理机制的基础。实行现代安全管理的两个主要杠杆是法治约束和经济约束,这两个杠杆必须以安全文化作为支点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实行法治首先必须使被治者具备现代安全法律知识和守法意识,就是说必须通晓和认同以科学的安全价值观为基础制定的安全行为准则;实行经济手段约束(即奖惩机制),也必须具有以安全价值观作为基础的安全行为判别标准及主动承担经济风险的意识。显然,没有安全文化这个支点,这两个杠杆的功能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安全文化使企业领导和员工都纳入集体安全情绪的环境氛围中,产生有约束力的安全控制机制,使企业成为有共同价值观的、有共同追求的、有凝聚力的集体。如果把安全比做企业发展的生命线,那么安全文化就是生命线中给养的血液,是实现安全的灵魂。2.1.2 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安全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保障,在企业管理中处于重要位置。安全管理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领域,是一项很重要又比较容易忽视的工作,安全问题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如果做不好,势必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危害,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安全管理的效能发挥,自然离不开管理的主体、对象,其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是人,即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他们的安全文化素质及其安全文化环境直接影响管理的机制和能接受的方法。人们愈来愈注意到,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不断推动安全文明生产,实现自主安全管理,保护职工在劳动中的安全和健康的关键。企业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与其他管理,特别是生产过程管理和设备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安全管理又是企业安全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企业安全文化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某些经验化、理性化不断发展和优化的体现,科学的企业安全管理也属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范畴。企业安全文化的氛围和背景或特定的安全文化人文环境也会形成或造就企业特殊的安全管理模式。无论是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执行(操作)层,他们对自己的安全的意识、态度、认知、信念、价值观,他们所具有的安全物质环境及各自具有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都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企业安全文化不仅在安全科技的物质领域,还在人对安全的生理、心理、社会、道德、习俗、修养等无形的上层建筑的精神领域为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提供了顺应时代发展的基础和成长的背景(环境)。因此,企业安全文化也直接影响或造就了与时代经济、文化发展相协调的企业安全管理的机制和方法。当然企业安全管理的进步和发展,作为一种独特的安全文化发展过程,作为企业安全文化的一种表现和相对独立的现象,自然也丰富了企业安全文化,也反过来促进了安全文化对人类的发展。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管理有其内在的联系,但安全文化不是纯粹的安全管理,企业安全文化也不是企业安全管理。企业管理是有投入、有产出、有目标、有实践的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企业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全过程中的同步进行的子功能系统,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和背景,是理念和精神支柱,企业安全管理的哲学、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安全素养、安全管理的伦理道德等这些无形的高尚境界却都用安全来培养、影响和造就。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管理是互相不可取代的,那种误认为提倡安全文化,企业安全管理就可以不要了,或认为企业安全管理落后了、过时了等等观点是十分错误的。安全文化(称前者)与企业安全管理(称后者)虽然都是为了人的安全和健康,但各自的目标值和广度及深度大不相同,两者之间的区别可以简要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涉及对象:前者针对全民、全社会,即公民、大众、家庭、社会、全人类;后者针对工人、职工、劳动者、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员、雇员。2)范围及环境:前者指生产及非生产环境,即生产、生活、生存领域,凡人类能到达进行活动的地方;后者指生产(劳动)环境、作业环境,或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环境。 3)时空观念:前者指人活动的时空领域,安全涉及全方位、全天候,只要有人类存在,在人能到达的地方,在人进行活动的任何时间都要考虑安全;后者的时、空,主要指企业生产过程的时间和空间,在企业或在企业相关的地方,也可以扩展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中的时间和地方。 4)追求安全与健康程度:前者强调全民、公众(消费者)、人类的身心的安全与健康,是一种高尚的人道、文明标志,保障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安全、舒适、健康;后者现阶段强调了要在生产过程中,或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工人职工、管理者、被管理者的不伤、不死、不得职业病,有符合国家法定要求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5)采用的方法:前者主要通过传播、宣传、科学普及、教育、倡导、法律等手段,从人的思想、意识、观念、人生价值观、道德行为去启发教育人,以人为本,珍惜人生,爱护生命,互爱互帮,学会自救互救、逃生应急本领,提倡博爱、伦理、自律,达到人、群体、社会、家庭在生理、心理、各方面实现完满、舒适、安全、健康的境地;后者采用行政、法制、经济、科技、教育等手段,带有强制性、限制性和惩罚性的形式,是以实现生产经营活动总目标为最终目的,是以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为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是一种安全生产约束手段。6)对人影响侧重点:前者突出影响人的安全思想、意识、思维方法、人生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规范,主要从精神领域,从安全管理的“软件”方面及智能开发影响人的安全行为和自律能力,在全方位、全时空接受安全文化的塑造力,成为理智、高素质的安全人;后者主要从安全技术、安全生产的物质环境,安全生产关系、操作技能等方面得到有限的教育和培训,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受到更多的影响是强制、规范和约束,采用的种种管理手段主要侧重于人对技术、对物质环境的安全控制,偏重于“硬件”。 7)对人影响的深度:前者对人的整个人生过程都不断影响,注入和培养、塑造,用安全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教育和激励人,提高人的安全素质即安全技术和安全文化知识,安全的社会适应力和安全的生理、安全的心理承受能力。这种开放、无约束、无强制的自然、自由的教育,突出一个对人的爱,对人生、人类的爱,这种合符时代发展的安全文化可以一代一代地传继下去,并优化和繁荣,一个人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被当时当地的安全文化熏陶、改造和提高,安全文化的传播和光大是没有国界的,安全文化注入就会在心灵的深处发生质的改变;后者是通过有局限性的企业安全管理技术和方法,在企业职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由于是强制、惩罚、约束性的,被管理者有始终是处在一种被动安全,服从安全,要我安全的强迫、监督状态,从精神上、心理上的影响是相对短暂的、有限的,调换岗位或另寻职业后,又要重复被动安全强制、压抑的局面。难怪有人提出并研究安全行为科学,在企业安全管理上,要研究人的安全心理和安全人机学,给职工投入感情,讲人情味,讲辩征法,以人为本,对工人要“爱”要“护”,企业安全管理才能持久、深远。 8)从经济投入考虑:前者需要长久不懈的安全文化教育,全民响应和社会响应,虽然是持久地、世代相传的,但每时期的投入是不会太多的;后者需要不断地坚持技改、培训和维修,或淘汰陈旧的设备、工具,也投入安全教育,对于企业来说,压力是很大的。当然前者培养出更高质量的生产者,也就是大大降低了企业对工人的安全投入,后者的经济压力和安全生产方面的欠债,已影响到企业的兴衰和企业的安全形象。2.2 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分析2.2.1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的特点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是其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具有企业安全文化的基本特征,同时也具有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追求的安全、质量、效益的特点。概括的说,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有六个特点: I)实践性。企中石化石油销售业安全文化,不是凭空产生或依靠空洞的说教就能够建设起来的,它只能在企业安全管理和生产经营的实践过程中有目的地培养而成;同时,企业安全文化又反过来指导、影响企业安全生产实践。 (2)社会性。企中石化石油销售业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人,它必然是人与人之间按一定的规律结成社会关系的产物,是人与人联系的过程中产生的,在共同认识、共同生产、共同的安全活动中产生的。如果没有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就无所谓安全文化。 (3)一致性。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的一致性,是指在一个企业中,安全文化有着相对一致的内容。一定时期内的相对一致性是构成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的基础。 (4)目的性。研究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带有强烈的目的性,其根本目的就在于指导企业安全生产实践,使企业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并实现最大效益。另一方面,安全生产实践同时也发展了安全文化。 (5)超前性。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注重预防预测、未雨绸缪、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注重运用现代防灾理论的“风险论”、“控制论”、“系统论”和“安全目标论”等原理,预防事故的发生,从而从本质上消除事故隐患。 (6)独特性。企业安全文化是各个企业在自己的安全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由于各个企业、行业特点的差异性,就形成了它们不同的安全文化。 中石化石油销售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具有分散控制、统一联合运行的特点。系统的运行涉及到油库、加油站、物流中心;存、发、运、销系统一体化,系统中包括了各种独立系统和联合的控制保护技术、安全控制技术、运行管理技术等。同时,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跨地区、全行业系统内部信息网开始逐步建立,网上应用着各种销售业务及办公系统。中石化石油销售系统技术装备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但安全还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威胁,风险来源主要包括:水灾、火灾、雷击等自然灾害,人为的破坏或误操作,外界的干扰,设备固有的弱点或缺陷等等。这就要求企业的一切工作都要以安全生产为中心,要始终把安全文化建设放在突出、重要的基础地位,形成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所以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要形成“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要把“关注安全、关爱生命”作为安全文化的精髓,要把“以人为本”作为安全文化的核心价值观。2.2.2 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的功能企业安全文化的功能是无形的.且是能动的,时刻对企业及其员工的安全活动产生影响和作用。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具有以下5种功能:(1)导向功能,它是指对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全体员工的安全价值取向与安全行为起引导作用,使之符合企业的目标。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提倡什么、崇尚什么,将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员工逐步接受,形成共同的安全价值观念,自觉地把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2)凝聚功能,是指对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全体员工的安全行为起到粘合剂和凝聚力作用。当企业的安全价值观被企业员工认同后,它就会成为一种粘合剂,从各方面把企业员工团结起来,在安全观念、目标、行为准则等方面保持一致,使企业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3)激励功能,是指对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全体员工的安全行为起激励作用。它通过员工对安全价值观念的认同,激发员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自觉地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做好安全生产工作。(4)约束功能,是指对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全体员下的安全行为起约束作用。它通过企业安全文化制度、安全价值观念和安全伦理道德等发生作用,形成一种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约束员工的安全行为,从而自觉地遵章守纪.提高安全管理水平。(5)辐射功能,企业安全文化不但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起促进作用,还会带动与企业安全生产相适应的经营管理、科技创新、结构调整等工作的发展。不但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起促进作用,还会对其它企业乃至社会的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企业安全文化作用的对象是企业和员工,并对社会产生辐射。2.2.3 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的结构层次 安全文化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的精神文化。该层次由意识文化的有关内容构成,它决定整个安全文化系统的性质,起核心的作用。是在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安全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反应企业安全方面的共同价值观念。 第二层次是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的行为文化。该层次由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教育文化三个系统组成,它们沟通精神文化和物态文化,使各要素有机地统一起来,处于系统层次结构的中间位置。 第三层次是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的物态文化。该层次由组织文化和物质文化二个系统组成,它们都是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的物化表现,在企业安全文化的层次结构中居于基础性的地位。 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系统的三个层次互相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其结构是相对稳定的,系统的形成是长期安全生产实践的结果。同时,系统又是开放性的,系统吸收新的经验,注入新的活力,可以调整改变,以适应实际情况的需要。系统不断地进行调整,能够不断地由低级、简单走向高级和复杂。2.2.4 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1)安全文化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化和科学化。社会安全和生产安全是基本的和谐。安全是企业和社会永恒的主题。我国在安全生产法贯彻实施以来,随着安全理论的不断深化和实践经验的不断完善,人们对安全文化的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在众多的安全要素中,已被提升到首要位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李毅中局长提出安全生产“五要素”中,第一要素就是“安全文化”。(2)安全文化是安全科学发展之本,是实现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近几年来,在抓好安全生产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安全生产情况总体是好的。但是,事故隐患依然不能杜绝,甚至事故频发。因此,领导和员工一谈起安全生产,依然觉得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仍然处于发生事故-整改-检查-再发生事故-再整改-再检查的不良循环中。通过对安全生产现状的调查和思考,使我们认识到:技术的措施只能实现低层次的基本安全,管理和法制的措施能实现较高层次的安全,要实现根本的安全,最终的出路还在于安全文化。我们只有超越传统安全监督管理的局限,用安全文化去塑造每一位员工,从更深的文化层面来激发员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本能意识,才能确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期稳定。(3)安全文化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文明和素质的重要标志。安全文化对全体员工文明素质的提高具有导向、约束和凝聚作用,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使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每一名员工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行为指南,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符合企业的安全价值观。使企业尽快走出事故导向的操作和思维、管理模式,实施超前创新,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通过安全文化制度约束全体员工的安全行为,使每一名员工自觉地增强安全意识,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以及应具有的安全道德,从而能自觉地遵章守纪,自觉地帮助他人规范安全行为,做到三不伤害,提高整体的安全水平。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激发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良好的安全氛围熏陶人,对员工潜移默化,最终形成全体员工同心协力、奋勇拼搏、开拓前进的安全文化氛围,使员工对企业产生信赖感、可靠感、依靠感和归属感。(4)安全文化是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安全管理的灵魂。安全文化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凡是脱离安全生产的行为都会被它拉回到安全生产的轨道上来。安全文化不单是指员工安全知识的提高,更是指对待安全科学技术的态度;不单是指企业安全管理活动产生的成果,还包括造成那种管理方式的原因和所体现出来的安全行为准则;不单指有序的安全生产环境,更是指产生这种环境的文化基础;不单指领导做出的安全决策,更是指这种决策折射出的领导者信仰的安全哲学;不单指事故的下降值,更是指对待这种下降的心理态势。总之,企业安全文化是渗透在安全管理一切活动中的灵魂所在,安全文化能为员工提供安全生产的思维框架、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使人们在自觉自律中舒畅地按正确的方式行事,规范和控制人们在生产中的安全行为。 第三章 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3.1 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含义和目标 3.1.1 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含义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以企业已经具有的安全方面的制度和观念为前提,实质上是使企业安全价值观念向深处发展,实现升华,是使原有的企业安全管理发生质变,使企业适应变化了的形势,更好地推动企业前进。 安全文化与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发展是互相制约、互相配合、互相矛盾、又互相统一的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是一项安全系统工程,对企业发展会起到制衡作用,而且指导企业发展。在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进行现代化管理阶段,安全文化也需得到飞跃发展,使企业安全基础牢固,效益增高。在此期间,安全文化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因素,企业如果没有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缺乏安全基础,就很难成为一个稳定的企业。现阶段,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由于改革的力度加大,安全文化与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发展的关系也比其他许多企业更为突出,建立先进的企业安全文化显得尤为必要。这是新形势下安全生产要求的重大举措,也是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长久发展的需要。 中石化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销售企业的决策层、销售企业的管理层和销售企业的操作层。实践证明,只有不断提高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的安全文化素质,才能全面提升企业的整体安全素质。而员工安全素质的提高关键在于理念的更新,促使人们树立正确安全理念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是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培训。企业决策层制定安全行为规范和准则,形成强有力的安全文化的约束机制;管理层按照决策层制定的安全行为规范和准则,进行管理和监督,形成了管理层的安全文化;操作层自觉遵章守纪,自律安全的行为和规范形成了班组员工的安全文化。三者有不同的责任和要求,互相联系,缺一不可。中石化石油销售安全文化建设要树立“一切事故均可预防”的理念。要高效、高质量地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必须走预防为主之路,必须采用超前管理、预防管理的方法。首先,预防型管理要求强调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安全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往往是因为缺乏安全意识或缺少责任感造成的。因此,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