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尝试与创新.doc_第1页
信息时代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尝试与创新.doc_第2页
信息时代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尝试与创新.doc_第3页
信息时代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尝试与创新.doc_第4页
信息时代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尝试与创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环境新观念新模式新人才信息时代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尝试与创新论文摘要本文从“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时代”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角度,思考和实践怎样逐步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转变传统观念,改革传统教育中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种因素,使教育教学管理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关键词 信息时代教育教学管理创新正如蒸汽机的诞生带来了全球第一次工业革命一样,信息技术及internet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社会迅速跨入一个以信息传播与利用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新的时期,人们不得不用新的观念去观察世界、用新的思维去探索一切事物、用新的方法去解决面临的种种问题。可喜的是,中国教育尤其是中国的基础教育,开始突破几千年来孔老夫子发明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教学模式的堡垒,逐步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改革传统教育中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种因素,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珠海市香洲区第七小学正是在这个新的形势下,于新世纪伊始开展了基于internet/intranet这种新环境下的学科教学的创新探索,并取得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一、 新环境滋生出新观念当信息技术及internet不知不觉渗透到教育领略时,教育者们经过最初的排斥期后,开始逐渐感悟到它的神奇的魔力,并披甲上阵企图迎接传统教学的挑战。然而大量的案例再次验证了那句中国古老的名言穿新鞋走老路。新技术成了陈旧腐朽模式的帮凶,教育者利用信息技术搞更大的题海战术,课堂上教师嫌一个人“灌”不过来,又请来多媒体协助自己灌。当初的七小也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中摸索了一段时间,当发现被陷入自己无意设下迷魂阵不能自拔后,我们请来了专家。有位专家提了个喻意相当深刻的问题:达尔文的进化论最核心的是适者生存理论,这里的“适”是指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适应你啊!于是便有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路。1、实验不是为了课题。2001年“五一”长假,我们在区教育电教中心的支持下,自己动手将学校所有的计算机连成了一个简单的校园网,并建立了校园网站和学习资源库。暑假后的新学期,我们在一年级开设了一个“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实证研究”的实验班,软/硬件环境、实验方案、措施都准备好了,可上报给有关部门就是立不了项。于是,一个“实验需要课题,但不是为了课题而实验”的口号从七小的校园呼了出来,并付诸以实施。校长回想此事感慨地说:我们当时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可就是请不来这股东风,只好自垒道台自念咒语自己来刮了。 2、多媒体不是束缚师生的枷锁。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末期,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影像于一体的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教育界刮起了一阵多媒体旋风,公开课、赛奖课、研讨课无课件不评奖,课堂成了影院,教师围着课件转,学生朝着课件看,电教老师好似包装师,计算机成了魔术师手中那掩人耳目的道具。1999年,学校精心组织了一堂语文电教示范课,内容是春晓,光制作课件就整整花了两个星期,还动用了美术、音乐等科教师。课上得确实生动,评课会上喝彩声此起彼伏,然而,不知谁冒出了一句:好好的一首诗,竟然给这样一个课件给糟蹋了,倘若孟浩然在世,非给气死不可。此话如同大热天淋洒在众人头上的一盆冰水,使我们顿时醒悟过来,于是第一个站出来对多媒体说了个“不”字,并大胆提出了“三不”方针,即不允许使用线性流程的课件,不允许将多媒体当高级投影机,直观不等于浅显。现在的七小已基本从繁重的课件制作中解放出来了,基于网络的积件、素材在校园网上悄然而出。同一个内容映射出多个积件或素材,教师多了一种选择、学生多了一分思考。 3、自主不是放任、合作不是依赖。时下流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生,我们带着这个课题参观考察过不少学校后,发现自主在一些地方成了放任,学生在校园网和internet上游走了神,合作的结果便成了相互依赖。针对这一状况。我们提出了“中外杂交、优势互补”的教改方针,要求教师课前精心策划、课堂能放能收。实验班二年级4班语文熟语识字中有一篇叫小铲子手中拿的课文,其中有不少词语对城市学生来说并不怎么熟,如“铲子、堤坝、闸、三峡、天旱、水涝”。教师在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时,让每三个学生一组,每人在校园网或internet上查找各自分配到的词语的相关信息,最后共同学习。整个过程自然得体,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法,而且明白了通过合作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取长补短,等等。二、 新观念打造出新模式 所谓模式实际就是教育者给自己制定的一个用于教育的生产工艺,它是教师施教的准则。模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优劣。教学环境的改变,新观念的确立使我们在教育这个大产业中打造出了一个个新的教学模式。1、尝试“产学研”、丰富资源库。“产学研”教学模式是在“特色是多少钱都买不到的一种个体行为”这一理念下打造出的第一个在小学实施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建立起一个个研究项目,并根据这些项目制定出教学目的、内容和方法,师生围绕项目进行教与学,学生的练习最后汇集成了一个系统的产品,使校园网的素材得到不断的丰富。发布信息是网络课中一个重要的内容,网上问卷调查、申请免费电子邮箱等都涉及到这个知识。于是信息技术课教师就设立了一个“建设科学常识资源库”的课题,特请区教育局电教中心设计了一个科学常识资源库模块,从登录、信息的选择与输入、关键词的确定、到发送提交等过程完全按照专业网站设置,只是输入的内容变成了10万个为什么?。于是校园网上多了一个栏目科学常识,上千条“为什么”成了学生点击的热点。校园网成了“产学研”成果的展示场,动画童话、动画寓言、科学家的故事要有尽有。2、由“超文本”到“超模式”。超文本、超媒体技术的出现,使人类的思维方式迅速从线性发散到网状,而正是这一技术使我们想到了“超模式”。教学中不固守单一的模式,让各种模式备份在教师的大脑里,该用什么就用什么,这就是所谓的“超模式”。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4)是今年实验班课堂上的一个镜头,老师一边演示一个课件,一边问:“屏幕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在看地上的蚂蚁。”“像图中这些小朋友认真仔细地看某一个东西的行为叫做观察,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电脑上输入观察(gunch)这里是用拼音的词组输入的”“请同学们各说一段话,使你的话中尽可能的多包含观察、采集、昆虫、田野、树林、花丛、螳螂、蚂蚁、蟋蟀、蝴蝶、天牛、蜻蜓这些词语”。像这种灵活多变的、不守“规矩”的教学模式只有创新观念才可能做得到。3、发现问题、探究因果。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实验班一个学生从老师平常说的“教(jo)学”和“教(jo)育”中发现同是一个“教”,发音却不同,便在校园网上发了一个贴子:“教”在什么时候发“jo”,什么时候发jo?没几天,回复的贴子便粘满了屏幕,“教书的教应该读(jo)”,“教师的教读(jo)”,最后一位高年级学生做出了总结:从同学们举的例子中发现,“教”作为动词时读“jo”,作为名词时读jo。象这种“发现问题、探究因果”的教学模式经常出现在不同的科不同教师的课堂上。数学的一堂求长方形的周长课便让学生“发现”了“2a+2b=2(a+b)”。三、 新模式炼就出新人才 所有的新模式概括起来实际就是一句话: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1、全天候教师的出炉。黄老师是学校的一位体育老师,全新的教学模式使他明白了:整合课程必须先整合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于是他潜心研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编程,学校自建校园网,他亲手穿墙压线,某某教师要上电教课,他主动帮助制作课件,久日久之,他成了学校的电脑专家和教学能手。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批全天候的多面手,我们才敢于在珠海第一个成为自己建设校园网及校园网站,自己开发管理软件及教学素材库的学校。这就是著名尝试教育家邱学华为什么多次在全国性会议上说:“我带你们看珠海市香洲七小的信息化,是因为他们的经验值得学、可以学、学得好。”的真谛。 2、老师学生与学生老师。利用计算机网络整合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老师和学生的位置经常发生互换。邓海立是我校原六年级学生,他利用网络自主学习flash、网页制作等知识,是学校众多小小计算机专家中的典型。在班上他不仅能辅导同学学习计算机、数学、自然等知识,在办公室他还是许多老师的计算机老师,老师的课件、学校的网页中有许多技巧都出自他的妙手;现在才上四年级的学生杨蕾更是经常在老师面前夸夸其谈:要学好电脑,就必须有扎实的数学、语文、英语、历史,等方面的功底;梁晓虹老师的一堂热爱祖国的思品课用的就是四年级学生徐梓荐、高意达制作的网页旅游指南针。网络来了,老师教不了学生的时代也随之来了。 3、整合出奇迹。一个刚刚进入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能认识近3000字,能阅读四大名著、能在电脑上写文赋诗、能制作网页和动画、能谈天论海、说古道今,你一定认为他是“神童”。然而,在我们香洲七小就有这样一个“神童”班。将信息技术及计算机网络应用于学科教学,使多学科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并带着问题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尝试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就创造了这一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