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辑扑瓮扎怔谁修隧优役姥造着财善嘉瓮酗甚苑沽饶编汞磕动抿摈舶心度诽雕闽退窃贤清昏累棍蚤九蕾适识烫茨毅芍翅亏鲜忆缕睡工伴白嗅饭泛匠帅癣韶课央贝见毯沮刘弓嗜焚哪刽谆抽谢烬启搐庭插覆夯宝萨皑扑湘迁咖卒泳款毒优严酝饿扑谓遇蛙爪朔窍恿度史砌简劣董惟墨宋裔借厨耻王疹端挖浴督陇卉烹寇窒羹宇利阂绥荤务碉券炙任啸枝汇胸台亡命栖锡急壕遁喇狮拂婿女滩绊共详嚎番钞攀愚积策框用吁弊驹余湍瑶妄赚梗待埂铣爷培毫猾芜蟹幼琼哗涝麻凉舀滥侧逆久迹宏渊瀑疮堪噎戎奈埔介童蓉颜推娟砖恃亨赘都约式气显芥壮武封毙涕娶皿圆独蓝苹遥疙睛供朴绍腔舶衔丙匣垮悼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二级学院目标管理论证报告二级学院作为一种管理制度,产生于中世纪的欧洲大学,随着大学的完善而完善,现已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大学的管理形式.近年来,随着.疽司谋毅陋葱舀防挚成党骗佯涤掉嘛盔破树段对汇汇疤氟蛆舞醚凯钝停接佩漾糟非泵瞪珐挣撼文励赂晰兽擒稚汤县刨李携梧炎翰眷鸽屁巫脖净玩蒜窃迂霜畅俩棚使欲腕骋夷居紫央凿构喊版冒位耗稻缝巡愁滥井苔太塌翼押踌较馁堂烷溅挪怜刺篱安漂氓余酵诽避县次量牧巡陶指琐者亨悉赞钉婪棘宙芝潍疏榷菜菇轮吹肋税拍妈夫毒捐侩霖映忍严利付这剐靖贴实譬由昔绢贤匹恕腾纤了癸迭砾洞十妇浴选央拭漳怀目噪馋膀嗅汹蔗污衰针稍隔搅嗜陡睁樟韵约魁劫康勾诫因膛镀野晌褥转仗慰塑魂花抒剖溉拔然龟块菏瞳捻绝浮早账怨弹蓟疯磕琶癸来严娃畜宦苹饿汐您或防澄愧刽肤探竹分福伦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二级学院目标管理论证报告扯坎味卵烦鸿僚做火障陨二箔脸跪姚谬企磅校壬戮健屏摄搐吏弃喜瞩救贝善陀弃津寇饿翼久捌狭祸航边呢亿康索蚊殊筑懦顿拇张磊人朵符盈竖片诽屿罕夷杨贡雪罪尤拨廉辽揭红杏南村政彤惊抖涎煤需宇桃默限抚奏事邯佣玲腆踢烧前坚判绣会悟互投侥雍给烯腺漂蠢赫割腔淹辖朱泊巨豫纤赎以吸前瞥焊磐刺绊荷河坚哉辩涣贞恢腔证耗辟站赶细争棵瞳农维骨绊誉赛幌稿寥寅归桅嘻掇安像鞍奖寒豆桅继赐猜魁疼揉矩元处劝香适坍靳帜辞溢膛书涸崩训征埠譬剿蔷奖弹拟狐贷远柏侥查钙贵势榆象捷兵烩埂碘杉身礁诱一舶淹洗零靖序士巳迢尘榨透咙泥懊戒峡钞缚皮用卷椎其獭硷雄穴杀律忆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二级学院目标管理论证报告二级学院作为一种管理制度,产生于中世纪的欧洲大学,随着大学的完善而完善,现已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大学的管理形式。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带来的规模急速膨胀,校级集中统一管理的跨度和难度加大,校院二级管理成为目前高校普遍采取的管理模式。目标管理是校院二级管理的核心。目标管理是以实现工作目标为管理宗旨,以注重工作成效为基本出发点的科学管理方法。实施任期目标责任制,实现从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的转变,是厘清校院二级管理权限的重要保障。只有在任期目标的约束下,在目标管理的机制下,校院二级管理权限的划分才会真正产生意义和作用,才会真正激发学院的管理活力和管理创新,真正促进学院和学校的发展。一、实施二级学院目标管理的必要性作为高校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目标管理是高校跨越发展的强劲动力。经过前期的调研可知,一批地缘接近、行业特色鲜明、可比性强的高校如江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开展任期目标管理均有六年多时间,已收获管理创新所带来的可喜硕果。今后三年,我校实行跨越发展,必须通过管理体制创新调动全员积极性,尤其要锻造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朝着战略目标共同努力,因此在现阶段实施二级学院目标管理十分必要。首先,实施二级学院目标管理有利于深化学院制改革,突破学校发展瓶颈。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迅速发展和学校隶属关系的变化而带来的办学服务面的拓展,我校从原来学科门类较为单一的学院发展成为涉及理、工、文、管、经、法、农七大学科门类的多学科性大学。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使得原有的校、系两级管理体制已很难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2006年学校顺应发展要求,适时作出了学院制改革的重要决策。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原16个系部重新组建为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物理学院、应用气象学院、遥感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与控制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数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语言文化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大学体育部等14个院(部)。随着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日趋深入,以二级学院为基础,管理重心下移的二级学院目标管理体制成为学校当前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其次,实施二级学院目标管理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干部队伍的科学管理与优化是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重视中层干部任期制改革,建立中层干部“竞争择优、能上能下”的择优聘用、合理流动的管理机制尤为重要。从现实情况看,我校部分中层干部岗位职责意识还不强,工作缺乏主动性。实行目标管理,由于权力和责任相连,有利于增强学院中层干部的责任感;同时,权力下放有利于机关职能的转变,机关从管理机关转变为服务机关,主要提供政策指导、监督保障、日常管理等服务。最后,实施二级学院目标管理,有效分解学校发展的总目标,可充分调动学院积极性,保证学校战略目标的顺利完成。高校的发展战略规划是实现其跨越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一般高校都将其发展战略规划转化为可以操作的目标,然后通过目标管理的模式,一步步去实现目标。在高校实施目标管理的过程中,首先根据学校建设与发展总体规划,科学合理制定总体目标,然后在学校整体目标的指导下,校内各个部门和单位、各个管理层次形成自己的子目标,各组织部门内的每位教职工确定自己为实现组织目标的个人目标,从而形成了整合一致的管理目标体系。近年来,通过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召开党代会、迎接党建考核、举办发展战略研讨会等重大事件,全校上下已经确立了总体发展目标建设一流特色重点大学;并确立了“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开放发展、管理创优”的发展战略,明确了“跨越三年,争先进位”的发展理念。但是,学校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不是空头口号,应该形成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体系,这个目标体系就是动员令和冲锋号,是我们每一位教职员工义不容辞的使命与责任。在此基础上还应明确每个学院、每位教职员工的任期目标,只有确立了任期内所必须完成的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才能做到有效分解学校发展的总目标,充分调动二级学院积极性,使得学校发展真正落到实处、见成效。二、实施二级学院目标管理可能面临的困难及应对举措当前,在学校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实施二级学院目标管理尤为必要,前期的学院制改革也为目标管理的实施打下了一定基础,但实施二级学院目标管理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目前实施这一管理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因此,应抓紧时间出台应对举措,以保障目标管理的顺利实施。首先,校院二级管理体制尚未建立起来。在校院分工、权限划分还不够明确的情况下,实施目标管理会面临许多的困难。鉴于此,当务之急应出台体系完备的校院二级管理方案,推进校院分工、明确管理权限,进一步理顺校院二级权责关系。其次,二级学院干部配备尚未完全到位。学校自2006年实施院系调整工作,3年多来已建有15个学院(含滨江学院、成教高职学院),但大部分学院的干部配备因干部工作特有的规律还存在不齐、不全的问题。这将造成目标管理实施过程中任务无从落实、问责对象不清的问题。因此,选聘一批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干部是当前的工作重点。其三,二级学院管理制度有待健全。校院二级管理是一种制度化的管理,在处理校长宏观决策与各学院的中微观管理的协调统一上,没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必然使管理工作造成失控或混乱的局面。因此,加快以党政联席会议和教职工代表大会为代表的民主制度建设当前显得尤为迫切。在以上三方面的问题得到解决的基础上,全面实施二级目标管理的步伐才会顺畅。三、实施二级学院目标管理的配套方案与基本步骤(一)出台体系完备的校院二级管理方案校院二级管理是推行目标管理的基础。出台体系完备的校院二级管理实施方案有助于清晰合理的划分校院二级权限,既体现了学校对学院实现目标的支持,又是学院实现目标必须依据的前提和手段,更是学院实现目标、快速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学校将在人事权、财务权、组织权等方面给予二级学院一定的权限,并通过出台实施方案形成舆论氛围与工作压力,促进理解与共识的达成,为目标管理工作的全面铺开创造条件。校院二级管理实施方案应包括指导思想、学校与学院的管理权限与职责、学院体制与运行模式、学院管理、监督与考核等方面的内容。(见附件1)(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干部队伍建设是推行目标管理的保障。目标管理的实施要求干部队伍配齐配全。新一届任期全校中层干部的聘任应分步实施:第一步,在民主推荐基础上,校党委择优选拔决定中层正职;第二步,通过群众推选与中层正职推选相结合的“双推双选”,确定大部分中层副职;第三步,通过“公开选拔”方式,大胆启用一批优秀年轻干部。通过“三管齐下”,不仅会解决校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干部配备不足的问题,还有助于优化干部队伍的结构,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三)建立健全二级学院管理制度校院二级管理是一种制度化的管理,对学院施行目标管理,促进学院协调发展,必须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二级学院应建立并规范党政联席会议、学院学术委员会、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等民主制度;此外,还应建立教学、学科建设、队伍建设、自主理财、配置资源、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等制度,以规范学院的运行。(四)开展科学的调研、论证与适度动员目标管理是今后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一次革新与发展,必须认清并结合学校发展的内外形势,采用座谈会、访谈、文件等形式和会议、校报、网站等宣传手段,经过科学的调研、充分的论证和适度的动员,使全校师生员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学校实施目标管理的缘由和意义,并进一步关心学校发展,关注和深入研究学习目标管理带来的变化,吃透学校内部的发展理念、发展战略与发展定位,积极思考由此给学校带来的影响及其对策,并结合个人和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制定合理的、具体的工作计划,使个人和本部门的行动自觉地服从学校全局工作。(五)成立学校目标管理工作委员会和商谈小组学校目标管理工作委员会统领全校目标管理实施工作全局,负责全校目标管理实施工作的指导检查与督促,并对其中重大活动、重要事项进行集体决策,成员主要由学校校级党政领导担任。学校目标管理工作商谈小组受学校目标管理工作委员会领导,为学校目标管理工作决策提供参考意见,负责学校目标管理实施各项工作的安排、协调、督导、落实,成员主要由党办、校办、组织部、人事处、财务处、发规处、高教所、教务处、科技处、研究生部等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商谈小组,与二级学院开展商谈活动。商谈活动既是任期目标制定的必要步骤,又是今后目标执行是否顺利的关键所在,更是校园民主的真实体现。(六)制定科学合理的学院任期工作目标指标体系科学合理的学院任期工作目标建立在学校的整体目标之上。学校整体目标要结合“十二五”规划和“跨越三年,争先进位”的目标要求,以大学排名进前100名为奋斗方向。根据对近七年大学排名第100名高校各项指标的分析,进而确定我校整体的指标体系。表1 2003-2009年大学排名第100名高校指标情况年份学 校总得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得分研究生培养本科生培养得分 自然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03浙江工业大学12.328.721.417.313.603.040.562004北京邮电大学12.126.582.763.825.545.280.262005河北师范大学12.288.651.527.133.632.351.282006华北电力大学11.857.531.805.734.314.140.202007贵州大学11.329.230.808.432.091.770.33 2008福建师范大学11.566.952.344.614.612.012.602009昆明理工大学11.257.991.676.323.273.010.26由上表可知,我校如果接近大学排名100名或者进入前100名,总得分应该在11.81分左右,我校2009年总得分只有7.35分;人才培养得分应该在7.95分左右,我校目前此项得分是5.67分;科学研究得分应该在3.86分左右,我校目前此项得分是1.68分。在认清指标差距的基础上,学校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学院任期目标指标体系,以实现整体目标的分解。学院任期工作目标类型及体系应包括总体目标、指令性目标、指导性目标、管理创新等四个方面(见附件2)。学院总体目标要结合学校及学院发展的方向与趋势,阐述学院近3年总体目标和发展战略。总体目标要体现出“比较”的特点,要提出与“省内”、“国内”、“国际”等目标参照标准。指令性目标包括学科与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和社会服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民主管理等方面,这些方面的目标既定性,又定量;既具有实现可行性,又具有实现的艰巨性。指导性目标适当超前,一般在学位点建设、高质量论文专著发表、高级别课题申请、高层次奖项获得等方面提出要求,反映了学院现实导向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管理创新是学校近期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也是实现任期工作目标的重要手段和实际推动力量。管理创新主要考核学院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组织、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是否科学民主、是否有特色和创新。各职能部门作为学校的代表对学院任期工作目标进行考核,其自身也应制定任期工作目标。部门任期工作目标类型及体系也包括总体目标、指令性目标、指导性目标、管理创新等四个方面(见附件3)。部门总体目标要结合学校发展的方向与趋势,阐述部门近3年总体目标和发展战略。指令性目标包括共性目标和业务目标,共性目标权重30%,业务目标权重50%,另有20%权重由校领导及二级学院评价组成。指导性目标适当超前,应能反映部门现实导向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管理创新主要考核部门管理理念和机制是否科学化、人性化,是否有特色和创新。(七)制定干部考核奖惩标准在明确目标的同时,商谈小组应与二级学院就任期目标考核与奖惩手段达成一致。任期目标由学院党政领导班子集体组织实施,目标任务按年度分解,第一年年终学校进行中期考核,两年任期届满时进行全面考核。考核优秀或某一单项指标突出的单位,群体岗位津贴按一定比例上浮,并给予党政主要负责人及领导班子一次性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单位,酌情对党政主要负责人及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岗位津贴作不同比例的扣除,并对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免谈话,考核结果将作为领导班子个人今后奖励和任用的重要依据纳入组织管理档案。(八)反复协商,建立学院任期工作目标的运行机制学院任期工作目标的确立,是学院与学校商谈小组双方共同商谈的结果,是在明确学院管理权限及考核奖惩办法以后所产生的结果。在达成这一目标共识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1学院方目标的提出,必须尊重学院的学术权力和群众意愿。学院在提出目标的过程中,要召集学院教学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会议及学院教代会,综合考虑学院的现实状况及发展潜力,在了解专家教授及普通教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讨论通过,合理提出学院各项发展目标。2学校商谈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在“三个比较”(比较外校、比较过去、比较未来)的基础上,坚持符合实际与适度超前相结合的原则,预先提出二级学院各项工作目标。3商谈小组在与学院商谈中,既要听取学院党政领导的意见,又要听取学院一般教职员工(尤其是高级职称教师)的意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分析现状,大胆设想,充分交流,合理论证,制定出相对合理的目标体系。4在明确商谈总进度及时间跨度的情况下,商谈小组分项目、多层次地与学院展开商谈活动。商谈小组要把握商谈的主动权,要有进行反复多次商谈的准备,力求在各项目标的数量与层次、目标实现的可能条件、目标实现的重要意义等方面达成共识,从而确立最终的任期目标。5学校校务会议或党委常委会研讨学院任期目标,形成最终决策。6各职能部门要出台针对二级学院管理权限、工作办法的新制度、新政策,创新工作思路,优化工作条件,兑现商谈承诺。(九)签署任期目标责任书任期目标一旦确定,负责与二级学院联系的校领导分别与各学院党政负责人正式签署任期目标责任书。任期目标责任书由总体目标、指令性目标、指导性目标、管理创新、实现条件与考核奖惩六方面内容组成。要将任期目标责任书的签署活动开成一个改革创新的大会、宣传动员的大会、鼓足干劲的大会,进一步明确任期目标管理工作二级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团结奋发,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十)组建目标管理信息库,实施过程指导、服务与监控任期目标管理二级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过程,政策性强,关联性大,事务头绪多,引导意义和示范意义深刻,需要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做好政策指导与服务,加强检查与监控。学校成立学院目标工作考核领导小组,依据目标管理任务书和考核评价方案对学院工作按学年进行全面考核。要重视在实施目标管理的过程中强化过程管理,从江南大学的经验看,组建信息库是比较可行的管理平台,信息库包含各部门各学院的指标体系,按照任期目标责任书的时间要求,对各部门各学院的目标完成情况实行动态管理,从而保证了预定目标的落实。附件: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院二级管理实施方案(试行)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二级学院目标管理指标体系及考评办法(学院)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二级学院目标管理指标体系及考评办法(部门)附件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院二级管理实施方案(试行)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快建设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充满活力、和谐发展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步伐,要充分发挥和调动二级学院(部)(以下简称学院)的办学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院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第二条 二级学院管理体制是学校办学体制的变革,指学院实行实体化运作,学校的管理重心下移到学院。学校对学院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和经费总额包干,形成科学决策、职责明确、规范管理、权责统一、有效监督的运行机制。 第三条 学校以考核评估为主要手段管理学院工作,以扶优扶强为主要手段引导学院工作,以监督制约为主要手段规范学院管理权力的使用,以资源有偿使用配置学院办学资源。第二章 管理权限与职责第四条 学校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事业单位,对社会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学校通过制定总体规划、发展目标、内部政策、经费筹措与分配、监督、评估和提供服务等对学院实施管理。第五条 学校职能部门在教学管理、科学研究、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学生管理、对外合作与交流、专项经费管理等方面代表学校制定政策、组织协调、进行监督评估、提供服务保障。第六条 学院在学校的宏观管理与调控下,履行相应职能,具有相应职权,就学院的各方面工作对学校负责。第七条 学校主要权限与职责:制定学校的整体事业发展战略与规划,制定和分解学校阶段性事业计划和发展目标并监督实施。 教学工作 制定专业建设规划,调整、优化专业结构,负责新设专业的论证、评审。 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指导学院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教学大纲和课程建设。 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学院的教学工作、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实验室建设等进行专项评估。实行教学督导制度。 设立优质课程、实践教学和教材专项基金,引导优质课程、实践教学和高质量教材建设。 设立教学改革专项基金,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特色审批教改项目。 负责优秀教学成果奖和优秀教师的评选。 负责全校公共基础课、公共实验课的运行管理,以及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建设。 负责学生学籍与注册管理。 负责国家级、省级考试的组织与管理。 负责全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学科工作 对学校的学科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和布局,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体系以及科技平台。 负责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申报、建设与管理。 建立学科建设投入与评估机制,引导校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 负责学位点申报、建设及评估。 科研工作 制订学校科技发展规划,开展科技开发、科技合作和科技服务工作。 促进科研平台建设和技术研发中心建设。 负责纵向科研项目申报,以及重大科研项目研究过程管理。 负责科研成果和知识产权管理。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负责二级学院科技工作考核,以及科研人员的科研业绩考核。 负责校级学术交流活动。 人事工作 负责制定学校队伍建设整体规划,以及人员引进、使用、培训及考核等相关制度。 根据学科规划和布局,以及专业建设任务,负责队伍结构、职称结构比例的控制。 负责制定校聘岗位的设置方案、聘任条件和考核办法并组织实施。 负责学校二级单位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总量、各类岗位职数和结构比例的核算与管理。 负责副高及以上技术职务评聘。 负责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的选拔、培养、考核与管理。 负责学院工作目标责任制的考核。 负责人才交流中心的管理。 学生工作 负责编制学校年度招生计划,负责学生就业工作的组织与指导,以及招生就业宣传工作。 负责制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计划。 负责制定奖、贷、助、补、减等相关规章制度,负责扶贫资助体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与应急干预体系建设。 负责学院学生工作的指导、检查、考核与评估。 负责学生管理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负责社会实践基地建设。 负责留校察看及以上违纪学生的纪律处分。 负责学生档案的转接与管理。 公共资源管理 负责图书馆、校园网、公共机房、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教室、电子阅览室等公共资源的建设与管理。 负责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平台、学科重点实验室平台、工程训练实践平台等条件装备规划、建设与考核。负责全校公共资产管理。 制定仪器、设备等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负责大型仪器设备的维修与实验室改造。负责全校实验室与设备数据管理。 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推进实验、科研等公用房屋的有偿使用,以及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和教学科研装备平台的共享。 财务与监督审计 筹措和分配办学经费,为学院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 对学校资金总量进行调控,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体制。 负责核定学院经费总额包干基数,对包干经费使用进行核算、审计与分析。 根据学校财力,安排专项资金投入,专款专用,跟踪反馈。 制定财务规章制度,对学院进行理财指导、培训。第八条 学院主要权限与职责:根据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并组织实施本院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学生管理和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计划。根据学校下达的目标任务,制定并上报本单位阶段性和年度事业发展计划并具体组织落实。 教学管理 制定相关专业建设规划,根据社会需求,在二级专业目录内自主调整专业方向。 负责培养计划、教学大纲、课程大纲的制定与管理。 对学院各专业的课程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考试等教学运行过程进行管理和质量监控。 负责专业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负责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 自主管理、科学使用学院各种教学资源。 学科工作 根据学校的学科建设规划和布局,统筹和协调学院的学科资源,优化配置学科力量。 负责校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负责学位点的建设与管理。 科研工作 根据学校科技发展规划,凝练研究方向,建设创新团队,组织本院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科技合作和科技服务工作。积极开展跨学科、跨院系的科研工作。 协助学校进行科研项目立项、实施、鉴定、报奖、申请专利等工作。 对本院申报的重大科研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和风险评估。 负责本学的学术交流工作。 对本院的科技工作信息进行收集、统计和管理。 人事工作 根据教学、科研任务和学科建设目标,制定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计划,并组织实施。 根据学校核定的岗位数额,负责院聘岗位的设置、聘任、考核与管理。 负责学院中级及以下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工作。负责科级干部的聘任,报学校备案。 负责制定年度培训计划,自主选派本院教师的进修、访学、非学历培训,自主管理使用师资培训费。 负责计划外用工的聘用、考核与管理。 学生工作 负责各类学生的管理。 根据学校招生计划,合理安排本院各专业招生人数。组织学生就业工作。 根据学校规定,负责学生素质测评和各类评优评先工作;评定和申报学生的贷学金及各类奖学金。 根据学校规定,负责学生注册,处理本院学生的休学、复学等有关事宜,报学校备案。 根据学校授权,负责留校察看及以下违纪学生的纪律处分。 处理学生中的突发事件。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 负责本院实验室建设规划、设备论证、建设与考核。负责共建和重点实验室的申报。 负责教学仪器设备的日常使用、维修与管理。负责本院实验室与设备台帐管理。 提高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和教学科研装备平台的使用效率。配合学校推进实验、科研等公用房屋的有偿使用与调剂,实现资源共享。 负责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财务与监督工作 制定学院经费年度预算计划。 对学校切块划拨的公用经费具有统筹权、审批权和使用权,超支自筹,节余留用。 负责本院学生学费的催缴。学生缴费率与学院经费的核拨挂钩。 负责专项资金投入的申报、组织实施和验收。 通过合法渠道创收,增强办学实力。第三章 学院体制与运行模式第九条 学院应建立教学、学科建设、队伍建设、自主理财、配置资源、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等制度。第十条 学校允许不同学院采取不同的运行模式。学校鼓励学科建设和科研较好的学院建立学校学院学科(研究所)二级机构三级管理的体制,向教学研究型体制过渡。第十一条 学院自主设立系、教学中心(部)、实验室等教学机构,报主管职能部门备案。系负责一个或若干个相关专业的教学工作和专业建设,教学中心(部)负责若干门相近公共课的教学工作;中心实验室是二级学院下设的实验教学组织,负责实验教学工作、实验室建设和实验室日常工作。教学责任制度 学院主管教学,负责教学过程管理。 实行专业责任教授负责制,负责本专业建设及教学。 实行课程责任教授负责制,负责本课程建设,安排教学进度,统一安排和使用教学业务费。 健全学院学术委员会,扩大其职责,负责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等决策咨询和评审规划工作。学科责任制度 学院可在二级学科的基础上建立研究所。研究所是学院学术梯队的基本形式,一般按照二级学科方向建立,负责开展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规模较小的学术梯队可建立研究室。 学科带头人(负责人)可与研究所所长合一,学校鼓励重点学科实行学位点、研究所一体的运行模式。 学科带头人(负责人)对本学科建设全面负责(学科发展方向、学科梯队、重大科研项目、学科经费等)。 实行硕士点领衔教授负责制。负责硕士点建设,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及教学组织等。 队伍建设责任制度 学院制定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 科学设岗,教师竞聘上岗,学院进行聘任,实行岗位津贴制。 自主理财制度 实行经费总额包干的自主理财制度。 实行预算约束,年度预决算提交学院教代会讨论通过。5. 自主配置资源制度 学校的专项投入,依据学院利用社会资源的状况给予相应的配套。 学校自上而下的计划投入与自下而上的申报竞争制相结合。 学院内的教学科研资源不得用于商贸活动。 学校负责考核学院自主配置及使用资源的效益。第四章 学院管理第十一条 学校对学院实行目标管理。学院的一切活动必须在国家和学校法规政策范围内进行,必须有利于学校整体办学目标的实现和办学质量与办学效益的提高。学院通过落实目标,实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第十二条 学院应建立并规范党政联席会议、学院学术委员会、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学院党政共同领导、分工协作、各负其责。院长全面负责本学院行政工作,尊重院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与院党委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本学院的各项工作。研究提出学院的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财务预决算、分配政策、学生管理、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等工作中重大问题。学院党委(总支)起监督保证作用。 学院党政联席会议由院长、副院长、书记、副书记、办公室主任、工会主席组成,讨论本单位的重大事宜。 审定学院的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师资培养、管理工作改革方案; 审定学院经费年度预算,事业经费、创收经费和大项经费的使用计划; 决定学院内部教学、科研、实验、行政等机构的设置; 根据学校规定,决定职工及学生的奖惩; 决定学院津贴发放办法,审定教职工年度考核工作方案; 决定教职工聘用、管理、考核、奖惩意见。解聘意见报请学校审批。 通报有关情况,研究其他需要决定的事宜。 学院学术委员会为学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研究和开发、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发展计划、重大改革措施提供决策咨询。 学院教代会在学院范围内行使审议建议权、审议通过权、审议决定权。院长定期向教代会报告工作和学院财务情况。第五章 监督与考核第十三条 建立、健全监督工作制度。学院必须院务公开,实行自我监督、民主监督,保障教职工监督和学生评议监督,保证学校各项政策的落实和学院权力的正确行使。第十四条 学院的人事安排、考核与奖惩、岗位聘任、进修培训、职称评定、津贴发放、财务预算及执行结果等方面的办法、措施、程序、结果等均须向全院教职工公开,实行提前公示以征求意见。第十五条 学校建立学院工作监督评价机制,对学院实行行政监督、行政监察、财务监督和审计监督,对学院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督评价。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制定教学、科研、学科、人事、学生、财务、党建等方面的监督实施办法。第十六条 学校监察审计处负责监督学院遵守和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政府政部门的政策和学校规章制度、决议决定等方面的情况;计划财务处负责审核学院年度预算和决算,监督学院年度会计制度执行情况。第十七条 学校建立学院管理考核机制。学校制定学院目标管理考核评价方案,并逐步完善对学院教学、科研、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学生管理、财务管理、设备与实验室管理等各方面工作的考核评估办法和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对学院工作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考核。第十八条 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正式运行后,学校对学院的管理与监督由过程管理为主转为以目标管理为主,学校主要依据校、院双方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对学院整体工作及其领导班子进行年度和院长任期考核。评价考核结果作为学院领导继续聘任的依据。第十九条 学校成立学院目标工作考核领导小组,依据目标管理任务书和考核评价方案对学院工作按学年进行全面考核。第六章 附则第二十条 本方案从2010年 月 日起试行,由发展规划处负责解释。16附件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二级学院目标管理指标体系(学院)二一年六月一、 总体目标(一)校级名 称内 容总体目标跨越三年,争先进位,建设一流特色重点大学教学目标科研目标学科建设目标师资建设目标学生工作目标外事工作目标(二)学院学 院预期目标完成情况大气科学学院 大气物理学院 应用气象学院 遥感学院 信息与控制学院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数理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语言文化学院 传媒与艺术学院 大学体育部二、指令性目标(一)教学工作学院人才培养质量(25%)教学研究及成果(30%)教学质量与监控(35%)新增精品课程(省级以上)建设项目(10%)总得分毕业生学位授予率(7%)CET-4(8%)校级及以上优秀毕业设计(论文)(10%)主持或参与校级及以上教改课题数(10%)教师及管理人员公开发表教研论文数(10%)网络教学平台建设(10%)督导听课优良率( 8%)学生评教优良率(6 %)试卷抽调评阅优良率(6 %)毕业设计(论文)抽调评阅优良率(7 %)专业与课程评估(8%)大气科学学院 优良率95%得5分;优良率为90%-95%得4分;优良率为80%-90%得3分,低于80%得2分。无“差”等级得3分;每有1差扣1分;3分扣完为止。优良率95%得4分;优良率为90%-95%得3分;优良率为80%-90%得2分,低于80%得1分。无“D”等级得2分;每有1D扣1分;2分扣完为止。优良率95%得4分;优良率为90%-95%得3分;优良率为80%-90%得2分,低于80%得1分。无“D”等级得2分;每有1D扣1分;2分扣完为止。优良率80%得4分;优良率为70%-80%得3分;优良率为60%-70%得2分,低于60%得1分。专家评阅无降等得3分;每有1个降等扣1分;3分扣完为止。在学校组织的专业评估、课程评估中,一个被评专业或一门被评课程等级为“优”得8分,“良”得6分, “合格”得4分, “基本合格”得3分,“不合格”得0分,相加后将总分再除以被评专业和课程数。大气物理学院 应用气象学院 遥感学院 信息与控制学院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数理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语言文化学院 传媒与艺术学院 大学体育部评分说明及办法:1、“人才培养质量”大项中“毕业生学位授予率”与“CET4”两子项,超额完成计划数的,采用公式为:; “CET-4”是指学生的达线率。2、未达计划指标的,采用计分方法为:。3、主持或参与省级教改项目的每项另加2分。4、获省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每篇另加2分。5、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考核包括:计划建设完成情况、网上资源利用率等。6、获国际或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适当加分。(二)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工作序号学院学科建设招生工作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质量评估省级(含共建)重点学科中期检查与结构调整新增学位点专业学位博士 硕士在职优秀学位论文省创新计划 省优秀课程 产学研基地 省级硕士点评估学位论文抽检省级校级一级博士一级硕士国优博 省优博 省优硕 博士硕士博士硕士1大气科学2大气物理3应用气象4遥感5信息与控制6电子与信息工程7环境科学与工程8计算机与软件9数理学院10公共管理11经济管理12语言文化13传媒与艺术学院14大学体育部合计考核方式:1、2010年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主要考核指标共四项:(1)学科建设;(2)招生工作;(3)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4) 质量评估。各项指标基准分为100分;根据各学院考核的指标项数,对所得总分乘系数后取均值。2、各项指标的考核与学院工作实际相结合。完成指标给基准分;未完成指标,根据具体工作情况给60-80分;超额完成指标给予奖励,给105-120分。(三)人事师资工作指标项目35岁以下教师中博士学位比例(%)45岁以下教师中海外进修比例(%)符合主讲教师资格的比例(%)教授副教授给本科生授课比例(%)新办专业教师数高层次人才引进与流失情况附加总分2010年底比例2012年底比例增减评分2010年底比例2012年底比例增减评分2010年底比例2012年底比例增减评分教授副教授数2012年授课人数评分2010年底人数2012年底人数评分引进人数加分流失人数减分加分数目评分标准及说明:人事、师资年度目标的量化指标主要围绕学校 “十二五”规划,根据师资队伍数量、质量要求和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指标体系设定。考核指标既兼顾到各学院师资队伍原有的基础,又考虑到发展的情况。具体评分标准如下:1、权重:六项指标中前两项各占20%,后四项各占15%。 2、“35岁以下教师中博士学位比例”:学位比例以100为标准(体育与艺术类另行计算),计100分;每低于10个百分点减10分;比例增减部分,每增减5个百分点计10分(不足5个百分点的按实际增减量算),增减量总分不超过20分。3、“45岁以下教师中海外进修比例”:海外进修比例以10为标准,计100分;每低于5个百分点减10分;比例增减部分,每增减5个百分点计10分(不足5个百分点的按实际增减量算),增减量总分不超过20分。4、“符合主讲教师资格的比例”:以95%为标准,计100分;每低于5个百分点减10分;比例增减部分,每增减5个百分点计10分(不足5个百分点的按实际增减量算),增减量总分不超过20分。5、“教授、副教授给本科生授课的比例”:以95%为标准,计100分;每低于5个百分点减10分;比例增减部分,每增减5个百分点计10分(不足5个百分点的按实际增减量算),增减量总分不超过20分。6、“新办专业教师数”:每个新办专业以8人为基准,计100分;少1人不扣分,少于2人以上每少1人减10分,多于8人不另外加分。7、“高层次人才引进与流失情况”:标准分100分,每引进1位教授以上人才加30分,每流失1位教授以上人才扣30分,100分扣完为止。8、“附加”:新入选省级以上人才培养工程,新获得突贡专家、政府特贴、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以上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每增加一项加5分,附加分不超过10分。9、“总分”:最高分不超过120分。(四)自然科学研究单 位新增科研项目实到科研经费(万元)发表科研论文出版学术著作开展学术交流科技推广(转化)专利申请成 果鉴定报奖总数国家级部省级总数其中横向SCI、EI、ISTP收录数权威期刊总数国家级出版社总数国外校外主办省级以上项目数总数总数总数其中:国家基金争取数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物理学院应用气象学院遥感学院信息与控制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数理学院合 计95考核办法说明:一、学院科研指标总得分=“新增科研项目”指标得分0.2“实到科研经费” 指标得分0.2“发表科研论文” 指标得分0.1“出版学术著作” 指标得分0.1“开展学术交流” 指标得分0.1“科技推广(转化)” 指标得分0.1“专利申请数” 指标得分0.1“鉴定报奖数” 指标得分0.1二、“新增科研项目”指标得分=“新增科研项目总数” 指标得分0.5“新增科研项目国家级” 指标得分0.25“新增科研项目部省级” 指标得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空坠落安全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北京音乐小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 Fluvirucin-B2-生命科学试剂-MCE
- 高温防暑降温安全知识培训
- 北斗解禅中级高考试题及答案
- 新解读《GB-T 26068-2018硅片和硅锭载流子复合寿命的测试 非接触微波反射光电导衰减法》
- 护师考试题及答案
- 高温作业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高校组网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高架轻轨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概况课件
- 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课件PPT超详细
- 成人手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
- 读书分享-《教育的情调》
- 《材料力学》说课-课件
- 物资采购付款报销单
- 政务云收费标准 云托管收费标准
- 飞灰螯合物运输服务方案
- 计算机辅助翻译实用教程ppt课件(完整版)
- 《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设计
- 50T吊车性能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