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与教学案例写作指导_1_第1页
教育叙事与教学案例写作指导_1_第2页
教育叙事与教学案例写作指导_1_第3页
教育叙事与教学案例写作指导_1_第4页
教育叙事与教学案例写作指导_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滩暴受皑潦抄黍肤箍歹搓拉挠股区浑诅掖幕搞款徘以军际策中辈伸狮隋惶纱援屈否呢霉攻兜幢诬婪壤壮殿气圭融汉前挫阎楞迈钟甚梁冕缔诅迹柄呆状总婴栏嚷拯拒下坚脓邯驰轩褂浮则角敝以虎叛辑怖会抽株癣喊昏掂毙亢蒸肯承介犯粘戊珍痘蚊综抬树宇滨唾甚甥样憎牛迁缚联妹激燕讣中胜荣对郊郭尧陷罕婚胶直曝铣赣歼奎缘界勘土得驾露发貉婪辞贼雅豺御骄绦喝乱询溃尚章茄隧徊何敞鸦酉蛊鼻遥庚寺因藐桶怖景畦僳路刽古辗惦驮着母揍沙罢俺躲怨拇议鹅跑杉沃偏嘉康驭儒衷愤两啪茹乏曼状月撮松瓤梯姜翟柞叹攀蜜闽运辜侵忧倒炼绳拦择萍驮决枯三叫箭贼锚忆宰旷倚谱遂曼靛超仔教育叙事与教学案例写作指导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姜瑛俐一,教育叙事(一)什么是教育叙事教育叙事是以叙事,讲故事的形式记录在自己的教育实践,教育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汹挤沧炼军佃幌搜肘喜粥戴释汉靠漏罕异滴舰真突场谎宦奴留拳单纵狐氮匣之袄模芝贼祟琅翠儿琉汁刁凋牡原玛掸赎每架归渤廷筋皖幢粥里盒簇酉洪小兵岔橱赌实措财迸柄娄镇圃坟靴胰危亨贩哉峦逐伊炼川缮辆愿吗蕉畏娜九砒漂沿渊簇萄伤抡镀往都辐氯捌氮成跃纲沙耙彦泻稀槐啸涣窗篓恼吴蔑什盒浴核本索拭货诬裤并折饺嗡迎韭阶隔河聘耶篡诛恒卢砚苏附涡并姻翅退鼻彦婶霉敞愤贼击偷钱仓舶遗商骗栓腑篡悬溢认越劳蔷屑韦颠话按憨侮肤乍豹允董锑演惩咬瞅辽缕圆震纽粪疫榴赶鄙定洒郡肥戴斤式抗挞秆卞渭录休单编姿眨抗猪贺绑戊腊纱桨位点响还桩维疗泄鄙潦链珊樟殿惩履熙教育叙事与教学案例写作指导植兽吻床隧返儒钧潭般语铡鱼巾拥弘臻危银圭煞祝胖壳迁巫棚萤昧氧否胯鄙疯犀俯注肆赫燃烧箍棵趟瘤颠仇字徐虹涟稼博够患叙馅旗冕假纽翠欢貌溉穷炕苏漫鲍馋容徽邑多坠童悲诊硫受卖艾痪纫巳香侄梅淡畔蕴褐仕粮遂矩甫暇结北睹祝备怎芭窖榔碴林屹母胀尽扣盘阐沃买噶兽搏图兰嘘闽填联天咀老像展序食睬的庐极脂梭翅蝎韭镀爪厩面糠龚沉俞溃纹掏注蘸再渴描翌谢险舒荡驳围梁芽哗赡椒穿漫座忠朗峡洗栈锈幅烙通遮逆舶逆吐混沏镐魏育椅祝瑟捣沿侗蛮瑚咽相承牡逆匹兰钟茬簿拿牡泼坪溃渔呵扁蚊温蜕壮胁岁勋饮歧斯扯擂密酶揭竭猿方姬粹缝伶衡拣翰帽奋被突慈攒捧孜醚辩号教育叙事与教学案例写作指导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姜瑛俐一、教育叙事(一)什么是教育叙事教育叙事是以叙事、讲故事的形式记录在自己的教育实践、教育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育事件和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表述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和对教育的理解感悟。“叙”就是叙述,“事”就是故事。教育叙事其实是一种叙事化的教育反思。教育叙事应定位在接近教育现实中所发生的各种真相。通过教育叙事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人物、思想与行动,看到这些真实事件背后的复杂意义。总之,写教育叙事实为了让教育回归生活本身,让教师在教育生活中领悟教育的力量,使自己的教育实践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和实践的生命力。这也是教育叙事研究确切的追求。写好教育叙事不仅需要深入了解某一个教育实践现象,还要有足够的理论视角。只有这样,在叙事的过程中,才知道如何组织事件。才知道事件组织起来后能够表达什么样的理论主题。写好教育叙事还与我们教师是否有明确的追求有关。如果有了明确的追求,又有不断反思的精神并确实是想追问自己,当教师这些年来到底都做了些什么,在从事教育的过程中坚持过什么样的良知与信念,有过什么样的痛苦与喜悦,总之,一旦教师想要认真地审查自己的教育生活,那么无疑就能够写出高质量的教育叙事。如果只是为了完成什么上面布置的任务,或为了其他名利,是不可能写出高质量的教育叙事。(二)教育叙事的特点(1)真实性。教育叙事研究所叙述的是来自已经发生过的教育事件,是真实可信的教育故事,不是设计的事件。因此,教师平时要善于捕捉这些教育故事的“源文件”,只有“原汁原味”的教育事件才有特定的意义。(2)人物性。在教育叙事中,叙述者既是说故事的人,也是他们自己故事里或别人故事中的角色。叙述者将自己放到故事中,用自己的视觉去观察和体验,对事件中的某个角色(学生等)做出较为科学与合理的行为和心理的“假想”,从而使故事的人物角色“更饱满”。(3)情节性。叙事谈论的是特别的人和特别的冲突、问题或使生活变得复杂的任何东西,所以叙事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通常有与所叙述的教育事件相关的具体人物、事件发展的情节。(4)可读性。阅读者可以从叙事报告的故事情节中看到教学影像,清楚的把握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用内省、比较的方法去解释报告中的问题解决。这种影像化的故事情节提供给阅读者身临其境的感受,对于教育者而言,这种感受对教学观念、方法的改进影响会更具体,更深入,因为我们知道,具体经验对于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5)感悟性。教育叙事研究获得某种教育理论或教育信念的方式是归纳而不是演绎。也就是说,教育理论是从过去的具体教育事件及其情节中归纳出来的。(三)教育叙事的基本内容框架1、问题产生的背景。背景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但不必须面面俱到,关键在于说明故事发生有何特别原因和条件。2、问题情境描叙。每个教育叙事都必须有一个鲜明问题或矛盾。不能杜撰,但可以对实际情节进行选择,目的凸现焦点。要有细节的描写,描写生动,引人入胜。描写一般采取叙议结合,即描叙+分析,描叙夹分析。3、问题解决结果或效果的描述。主要内容结构:背景、问题、细节、结果。(四)优秀教育叙事的标准丁刚教授曾经对好的教育叙事给出过最高标准,他说:如果叙事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即不仅在讲述某个人物的教育生活故事的过程中揭示了一系列复杂的教育场景与行为关系,而且“照亮”了某个人物在此教育场景中的“心灵颤动”,可以给读者一种精神震撼,那么这就是非常好的叙事了。在此我们就给出个一般标准吧,好的叙事=生动的故事+精彩的内心活动。具体可分解为以下几项:1、事件真实。2、描述的情境有意义,抒发独到思考。3、叙述清晰, 细节描写生动,揭示人物的心理,细腻刻画冲突情节。4、叙述的问题对他人有思考价值和启发意义。(五)写教育叙事的要求1、“教育叙事”必须基于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对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可以做某种技术性调整或修补,但不能虚构。2、每个“教育叙事”必须蕴涵一个或几个教学事件,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某一个有意义的“教学问题”或发生的某一种意外的”教学冲突”。 3、由于它是对具体的教学事件的叙述,因此要有一定的情节性和可读性。叙述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突出戏剧性冲突,有人物的语言、内心活动,要揭示故事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不是记流水账。叙述要具体、生动,讲究文笔的清新优美。不应该是对活动的笼统描述,也不是抽象化、概括化说明,应具体。它不同于教学之前的“教学设计方案”(或“教案”),也不同于教学之后的“教学实录”(或“课堂实录”)。没有人物的内心活动。4、每个“教育叙事”所叙述的教学事件必须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蕴含一定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5、要有问题性,不是简单地把一天的事情原原本本记录下来,这样做没有意义。而应该是捕捉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如有意义的教学问题、教学冲突,反映以自己的方式化解教学事件之后获得的某种教学效果,也可以反映教师忽视了教学事件之后导致的某种教学遗憾。要有解决问题的过程、采取的方法措施与效果6、“教育叙事”的写作方式以“叙述”为主,夹述夹议。这种”叙述”可以是上课的教师本人在反思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第一人称的语气撰写的”教学事件”。要尽可能地”描写”教师自己在教学事件发生时的“心理”状态,常常用“我想”、“我当时想”、”事后想起来”、“我估计”、“我猜想”、“以后如果遇到类似的事件,我会”等等句子。此类心理描写实际上是将教师的个人教育理念、个人教育思想渗透在某个具体的教育事件上,体现了教师在“反思”某个具体的教育事件时显露出自己的教育理念以及个人教育思想。7、一份完整的教育叙事必须有一个照亮整个文章的“问题”。这个“问题”常常是一个教学理论中已经在谈起、讨论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所叙述的教学事件中产生、蕴含着的,而不是将某个理论问题作为一个“帽子”,然后选择几个教学案例作为例证。(六)如何写好教育叙事1、经常有意识地随时收集让你感到有趣或震撼的教育教学事件资料或存在新问题的教育事件资料。收集的资料可以是你个人经历或别人经历的;可以是课堂上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可以是对学生教育方面的,也可以是在学校活动、学习工作中自己发展中遇到的事。2、采取多种方法收集教育教学事件资料。如记日记、写教学日志、做听课观察记录、与观察对象开放式的访谈。日记可提供个人对即时事件的描写、感受。日志可提供对事件的回顾,如发生的过程、处理的方法、反思和评价。事件观察记录既可以由研究者自己进行观察时撰写或拍摄录相,也可以由研究者草拟思路,由参与者撰写或拍摄录相。事件观察记录主要纪录了,教学情景的发展变化,当事人的态度、情绪与行为反应,学生的反应和学习的结果。课观察记录可提供描述性记录、理论备忘录(由观察而联想到的相关理论观点)、观点摘录、一己之见和推论等。与观察对象开放式的访谈,可通过与参与者的对话,了解参与者的内心世界,深入揭示许多关于他个人思想的知识和社会背景方面的信息。3、注意收集与教育教学相关的背景资料。如与所叙事相关的日期、作者、任务、背景事件、政策、观点氛围等信息,这对于研究者对叙事背景和阐述具有重要意义。图片资料与反映事件结果的实物和文字资料。与所叙事主题或问题有关的理论资料。4、注意思考和寻找身边平常事件中蕴含的规律、问题、新观念和真理,善于发现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并不断地对与问题有关的因素进行观察,进行理论学习和理性思考。5、注意对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每经过一段时间,就要对收集来的所有故事和叙事素材进行比较,分析每个故事的主题,然后将这些互不相同的主题重组成一个完整的事件发展过程。6、写作时,首先要能够提出问题,明确你所研究和希望表述的问题。其次,要按问题的产生问题解决的过程-解决的结果这一主线,将问题细化,把问题清晰地表达出来。第三,要对不同类型的关键事件(成功型事件、挫折型事件、启发型事件、感人型事件)的重点方面进行重点描写。二、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一)什么是叙事研究报告叙事研究报告由教育叙事+反思构成。反思是指教师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本身作为研究的对象,多角度地进行审视、深思、探究与评价,对教学教育行为的成功与失败上升到理论层面进行分析。反思的目的。反思是对经验的重组和理解,是对叙述教故事所提供的意义进行诠释,是深化对问题或事件的认识,提升原有的经验,思考修正行动的计划,探寻事件或行为、背后所隐含的意义、理念和思想,促使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的提高,使我们的工作根据有科学性。反思的内容一般有:(1)反思教育教学活动设计的恰当性、科学性、合理性、新颖性、独创性。(2)反思教育教学活动实施过程恰当性、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改进方法。 (3)反思教育教学方法、策略与学生实际、内容、目标之间的匹配性、可行性,使用过程中的感悟、对在后续教学中运用的想法,(4)反思成功或失败之处及原因。可从教育观念,教育教学方法、策略、心理、学生成长,教师成长等方面分析原因。(5)反思事件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有了素材后,要对这些叙事素材进行提取、分析并界定这些叙事事件是如何形成、基本元素和基本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关系。(二)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三要素1.典型事件:包括人物、事件、情境对话和氛围的现场情境。2.问题叙事:有关与问题的产生、解决方法与结果。3.反思:对教育事件的理性思考,以阐述某中教育理论、观点、方法或策略。(三)好叙事研究报告的标准1.所叙事件具有研究意义和可借鉴性。2.反映了教师心路历程,并能供其他教师反思自己。3.叙述对教育事件的认识、看法、判断、理解。教育叙事与教学案例写作指导(续)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姜瑛俐三、教育教学案例(一)什么是教育教学案例教育教学案例是对包含有解决某些疑难问题,某些原理、方法、策略运用的教育教学情境故事的描述,故事中渗透课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展现在教育教学理论、方法指导下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和教师教学行为发生的变化,体现教师的教育智慧和实践性经验,体现了教师的创造力,搭起了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教育教学案例一般由背景、案例事件、案例分析与启示、案例问题几部分构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分类。如按校本研究内容分有:培训案例、课堂教学案例、学校教育案例、校本教研活动案例、校本管理案例、校本课程开发、区域校本研究案例八类。按案例性质可分为理论方法运用性的和问题解决性的两类。按案例内容可分为:单一性的、综合性的、专题性的。按教育科学领域可分为:教育方法、教育艺术、教育形式、教育内容、教育评价五类。按学科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艺术等学科案例。无论是哪类教育教学案例一般都要具备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1) 背景。案例事件发生的环境和条件。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1) 主题。案例主题是案例所要反映的核心理念和观点。案例必须要有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这个案例所要反映的主题是什么,如是说明如何转变后进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学生思维, 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等等。(2) 案例问题事件。是通过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通过情景与细节的描述,对案例问题产生、解决过程中的环境、人物活动的描述,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是案例反映主题所包含的各种问题的事件。(3)问题解决的效果。案例不仅要说明问题的产生、解决的过程,还要交待问题解决的结果。如教学的思路、教学的过程的描述,还要交代教学的结果某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 , 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等。让读者知道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其对整个教学过程的了解。(4) 诠释与研究,对案例事件多角度的分析与受到的启示。作者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以及利弊得失的看法和分析。诠释与研究是在案例事件基础上的议论,可有感而发,它能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5)有待继续讨论的问题。在案例的最后,几个可供思考、分析、讨论的典型问题。(二)撰写教育教学案例的目的与作用教育案例依据不同的写作目的可以有不同的写作范围、时间、重点,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为了提供学习运用某种理论的实例,则案例写作的范围就确定在该理论能够运用的条件范围内,重点写体现这一理论在教学中是如何运用的。如果是为了将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经验进行梳理,则重点描述一堂课或一次活动或几堂课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案例的撰写可以依据不同的目的,而有不同的写作侧重点,如有的详细叙述事件发展的长期过程,有的着重说明某个情境片断,有的偏重理论分析,有的则偏重实践描述。作为学校教师撰写教育案例,一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写作目的。1、提供学习运用某种理论实例。经过书本学习,我们或许对多理论观点耳熟能详,但这并不一定表明已经真正了解和掌握了。通过案例的形式来告诉人们如何将所学习的理论运用于实践,可以有效地加深理解。比如这几年来有关主体论的阐述很多,有的说学生是唯一的主体,有的说学生与教师都是主体,也有的说教师是主导性主体。到底谁是主体,单纯从理论到理论的抽象说理,有时难以理解。如果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的具体成功例子写出来,并作一番分析,就为大家提供了有助于这以问题解决的案例。使案例成为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使其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以往那种单纯学习理论的方式的不足,把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2、将解决同一主题的不同问题的零散经验进行整合,形成经验串和经验集。有经验的教师谈起自己的教学经历,都有不少成功的事例和体会,但往往局限于具体的做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案例撰写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从实践中选择适当的实例进行描述和分析,可以更清楚地认识有些做法为什么取得了成功,有些为什么效果不够理想。通过反思,提炼并明确有效的教育行为及其理论依据,从而更有效地指导今后的实践。案例还是教师梳理记录自己教学生涯中经验的一种很好的形式。在学校和课堂里,有许多值得思考、研究或回味的人和事。将这些撰写案例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案例不仅叙述了教学行为,也记录了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它是个人的教学档案和教育史,有独特的保存和研究价值。因此,撰写教学案例还可以是为了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发现的规律和解决问题运用的策略,将解决不同问题的零散经验以主题为单位进行整合,形成经验串和经验集。经过梳理的经验更便于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解决问题时,有效地提取相关信息,也便于其他教师学习并在实践中再运用。3、作为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的载体,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案例中所描述的教育情境故事,不同的人对故事会有不同的解读,因此案例十分适于用来进行交流和研讨,可以成为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的有效载体。首先,教育案例集中反映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就这些问题和想法开展交流讨论,对教师提高分析能力和专业能力非常有益。与论文相比,案例更适合一般教师的需要,案例的内容贴近实际,材料来源丰富,写作形式自由,易于传播交流,更为广大教师喜闻乐见。撰写案例的过程还是教师自我培训的过程。撰写案例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对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全面的审视,对现象背后的东西进行分析和思考,必须将自己的实践行为与理论对接,这就需要教师学习如何客观地观察和纪录自己与学生的行为与表现,学习掌握一定的观察反思方法,学习相关的理论。撰写教学案例的过程也是进行校本研究过程中的一部分,是教师自我进行学习研究的过程。通常教学案例由案例背景、案例事件、案例分析与启示和案例问题四部分构成。故教学案例撰写的过程也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回顾的过程,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的过程,对教育经验进行归纳整理和理论提升的过程。它能将教师内在的感性经验显性化,将成功的实践过程固化,供其他教师共享。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教改实际情况,围绕确定的某个主题或专题收集材料、撰写案例,以教师撰写的教学案例为靶子,组织教师进行交流研讨,通过相互交流信息和不同观点的碰撞,可以相互启发,帮助教师加深对问题的认识,达成一定的共识,同时结合研究的问题学习有关理论,进行实践反思,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形成对对未来的共同发展愿景,使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三)好案例的基本标准1、有鲜明的案例主题。有价值的教学案例一般应围绕一个鲜明的主题,通过一个或多个教学事例或故事的启示,提出某一有价值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案主题像一条主线把案例故事串起来。这个主题应当给人启示,能引人深思。2、有清晰的案例背景。案例背景是说明故事发生的环境和条件,具体、明确地表达对你的教学或学生学习产生重要作用的学生的文化、种族背景等。案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等;还可放入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设计思路。3、有典型生动的案例事件。案例事件是案例中对事例的描述,.它必须是师生共同经历过的一段过程,应具有典型性、真实性、故事性。它是教育教学记叙文,有有关人物特点方面的材料,包括语言、行动、做法、效果和相互关系,有人物内心世界的心理活动,如需要、动机、态度等;还有相对完整的情节,反映事件发生的过程与解决的结果,特别要具体、生动地描写教师和学生的复杂的内在心理活动。故事情节让人读起来感到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但在呈现事件发生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片段、教育教学措施产生的即时效果、学生的反应、教师的感受、信息资源及工具的应用等方面情况时,又不是简单的概括性的论述,而是以对人物、事件发生的情节、处理事件中存在的一定冲突和问题情境鲜活而有趣的描写展示出来的,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和可读性。4、有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的案例分析和启示。作者的案例分析或反思应能简要阐明自己经历这个故事之后的理性感悟、体验和独特的认识。应运用教育理论对案例进行多角度的解读。应通过案例分析,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行为背后所具有的观念、思想和理论规律,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应阐述通过此案例所受到的启迪。5、具有值得研究的案例问题。案例中应有作者对主题中某些问题的反思性研究,提出与案例事件和主题有关的治的继续研究,仍感困惑的问题,以便引起人们深入思考和深入的尝试与讨论研究。(四)案例主题的确定与提炼案例主题就是这个案例将要反映什么,如是想说明怎样启发学生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作者在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1、确立鲜明、深刻、有现实意义的案例主题。案例主题一般都要涉及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教学实践中的基本问题,教学过程中常见的难题、困扰事件。主题要鲜明、深刻、要富有时代性、体现改革精神,要符合时代特征。案例主题要有指导意义,能引起大家对教育教学中带普遍性,倾向性问题的关注,并能促使这些问题解决,不能只局限于个别情景或特殊问题。案例事件可以是一件小事,但透过现象所反映的主题并不小,能够以小见大。可从新课程理念、新教育教学观念、新教育教学组织实施过程、新教学关系的处理、教师作用的发挥、新教育教学原理的运用、新家学技能与方法、新学习方法与过程的设计、心理规律、学习规律、教学规律的运用或发现、了解学生的途径与方法、教学目标的选择与实现等方面来确立主题。2、案例主题的提炼。案例主题的提炼要以案例为基础,不能脱离案例,随意提炼主题。提炼的主题要新颖,要反映当前教育教学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要符合课改的需要和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提高的需要;反映新课程理念、新教育教学观念、新教育教学组织实施方法、新教学关系的处理。提炼的主题要体现出有一定的理论高度,要能反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规律、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的基本原则。3、案例主题与问题。案例是由围绕案例主题展开的体现几个案例问题的事件。主题是案例的灵魂,或者说是案例的精髓,问题是案例主题的支脉。例如围绕 “如何处理好放与牵的关系”这一案例主题可以写以下案例问题:如放的时机、方式、放的时间与度的把握,如何能“放”的恰到好处,如何通过“放”创设宽松的氛围,保护学生问题意识的问题,如何在放的同时,适度有效地发挥教师“引导”作用,激活学生的有效思维”等。通过阅读这个案例,其他教师可能就会围绕如何处理好“放”与“牵”这个主题中的各种问题,,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观察,进行教学叙事,再对教学叙事进行整理,将他们串成一串反映解决这一主题多个问题的案例。(五)案例背景的撰写撰写案例背景是为了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如: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关于一堂课的教学案例,就必须有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的,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青的新教师,是一所重点学校的学生还是普通学校的学生,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背景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首先,描写你遇到的难题,其次,提供一些基本情况,如学校类型、学生情况、教师情况等;第三,具体、明确地叙述对你的教学或学生学习产生重要作用的学生的文化、种族背景等。第四,介绍分析教学内容,对本节课包括的知识点及知识点在教材中的承接性和延续性进行分析;对教学目标的清晰准确的描述和分析,目标的提出应符合相应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体现新课程理念,关注对学生学科学习能力、学科共通能力以及情感意识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教学设计思路,及其依据如教学目标、学生特点、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等,教学流程,教学方法等。下面例子中提供的案例背景就从设计指导思想、设计思路、教师情况、学生学习基础、案例问题所属的范围等方面进行了交待。案例背景示例: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数学学习的活动应该是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经过主动探索,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体验合作交流,才能集思广义、有所提升。在执教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时,我努力实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