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诗词赏析学生用_第1页
首诗词赏析学生用_第2页
首诗词赏析学生用_第3页
首诗词赏析学生用_第4页
首诗词赏析学生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首诗词赏析一、 望岳1、作者是 (朝代) (人名)字 ,号 。文学体裁 。作品风格 。2、词语解释(1)岱宗: (2)夫如何: (3)未了: (4)造化: (5)钟: (6)阴阳: (7)决眦(z):决: 眦(z) 决眦: (8)入: (9)会当: (10)凌: 3、阅读理解(1)望岳中写泰山之大,连绵不断的诗句是: (2)表现泰山神奇秀丽,极言泰山之高峻的诗句是: (3)望岳中点名题意的句子是哪一句 ? (4)杜甫的望岳这首诗中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除了写登山外还有什么比喻意义? (5)对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岱宗夫如何”一句运用拟人手法,把泰山比作顶天立地的大丈夫。B、“造化钟神秀”一句是说泰山是天地间一切神奇秀丽的结晶。钟是聚集的意思,一个钟字将大自然写的十分有情。C、“齐鲁青未了”是说在齐鲁大地上都能看到泰山的青色,以距离之远来烘托泰山之高,别出心裁的写出了自己的体验。D、“会当凌绝顶”中,会当是唐人的口语,意思是“一定要”,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的雄心和气概。二、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1、作者是 (朝代) (人名)字 ,号 。文学体裁 。作品风格 2、 词语解释(1)湖: (2)潋滟: (3)方好: (4) 空蒙: 3、阅读理解(1)、前两句用 _的写法,概括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所呈现的不同的美态。“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_ ;“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 ,两句从刚晴又雨的具体情景着笔,把西湖迷人的面貌作了准确描绘。(2)、“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 (3)、谈谈你对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的理解。诗 三、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作者是 (朝代) (人名)。文学体裁 。2、词语解释(1)历历: (2)萋萋: (3)乡关: 3、阅读理解(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满怀思乡愁绪的作品。B、这是一首抒发有志报国而实施无门的作品。C、这是一首思念友人,赞美友情的作品。D、这是一首赞美黄鹤楼风光优美的作品。 (2)、对黄鹤楼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颢的诗风历来雄浑奔放,风骨凛然。B、诗中最后一句运用倒装的句式,使之读起来更显气势。C、这首诗情景交融,气势恢宏,令人读后回味无穷。D、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漂泊异地,思念故乡的情怀。(前期诗作多写闺情,流于浮艳轻薄;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振,忽变常体,风骨凛然,尤其是边塞诗慷慨豪迈,雄浑奔放,名著当时。 )(3)、下列关于诗歌黄鹤楼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吊古怀乡的诗歌,流露出作者对故乡的向往之情。B、据说李白为此诗折服,当时发出这样的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C、诗中“萋”与“凄”意思相近,说的是凋零的草木叫人伤心。D、“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写出了诗人对岁月不再的遗憾和世事茫茫的感慨。(4)、这是一首 的作品。四、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作者是唐(朝代) (人名)字 , (派诗人),人称“ ”。苏轼曾赞美他的诗是“ , ”。文学体裁 。 2、词语解释(1)暝: (2)浣女: (3)春芳歇: (4)歇: (5)王孙: (6)留: 3、阅读理解(1)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空山”是指山中植被都消失了。B.“晚来秋”是说气候炎热秋天来晚了。C.“竹喧归浣女”写浣纱女子归来路过竹林传出欢声笑语。D.“春芳歇”意思是春天驻留在这儿。(2)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两句表达了诗人隐居的闲适和对山水田园的喜爱之情。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写人,传达出诗人喜爱这里的自然生活中人的美。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之所以有名,只是因为用了“照”“流”两个动词。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诗人留恋此处景美、人美、留恋隐居生活的心声。(3)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但首联却说是“空山”,从第三句我们可以推测这是因为 ,遮盖了人的活动。 (4) 颔联、颈联采用了对仗手法,写了 、 、 、 、 、 六个意象。但两联侧重有不同:颔联侧重写 ;颈联侧重写 (5)诗歌中以动衬静、声色相间的句子是 (6)作者用清新自然的笔调勾画出一幅有声( )、有色( )、有动( )、有静( )的幽静雅致的山间月夜图。(7)这首诗的尾联表明作者 和 的追求。五、送友人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1、 作者是唐(朝代) (人名)字 ,号 , 主义诗人,人称“ ”。文学体裁 。作者的赠汪伦中的 是赠友送别的名句。送友人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 诗。2、 解释词语(1)孤蓬: (2)班马: 3、 阅读理解(1)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点明了送别的地点、环境B“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中的孤蓬喻远行的朋友。C“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运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传出对友人的依恋之情。D“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说明送君千里终有一别,不如及时分手。(2)对“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尾联,请作赏析。 (3)这首诗通过 、 、 、 、 、 六个意象表达出诗人真挚的 之情。 六、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1、作者是唐(朝代) (人名)字 ,号 。有“ ”和“ ”之称。作品体裁: 、 。2、词语解释。(1)何所营: (2)营: (3)驱将: (4)直: 中心: 3、 阅读理解(1).对诗歌“”一句中“翩翩”一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个词生动地写出了黄衣使者风度翩翩的样子。B这个词生动刻画出穿黄衣服白衣服的两个人骑马的样子C这个词生动写出宫使太监及其爪牙们得意忘形的样子。D 这个词由远及近写出了宫使太监及其爪牙们敏捷的动作。七、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 作者是 (朝代) (人名)字 。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白居易则称他为“ ”。文学体裁 2、词语解释(1)乐天: (2)巴山楚水: (3)二十三年: (4)闻笛赋: (5)翻似: (6)烂柯人: (7)长精神: 3、阅读理解(1)有关本诗的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诗豪刘禹锡应答诗B唐代诗圣常建田园诗C唐代诗魔白居易讽喻诗D唐代诗史刘禹锡应答诗(2)对“怀旧空吟闻笛赋”一句中“闻笛赋”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A诗人听到笛声悠扬,有感而发写下本诗。B诗人听笛子演奏写了一篇赋。C诗人听到了“笛赋”。D指晋人向秀所作思旧赋,此处为用典。(3)对“怀旧空吟闻笛赋”一句中“闻笛赋”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A诗人听到笛声悠扬,有感而发写下本诗。B诗人听笛子演奏写了一篇赋。C诗人听到了“笛赋”。D指晋人向秀所作思旧赋,此处为用典。(4)本诗首联“凄凉地” “弃置身”把诗人长年被贬偏远之地 (5)“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是千古名句,它的原意是什么?你认为它流传至今的原因是什么?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一反前四句的低沉,郁闷, 作者在朋友的关心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 的意志。该诗引用了 和 的典故。八、题破山寺后禅院1、作者是唐(朝代) (人名)。文学体裁 。题破山石后禅院是一首 。2、词语解释(1)竹径: (2)万籁: 3、线索: 4、中心: 5、阅读理解(1)请分析首联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一句中加点字的妙处。 (2)对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起首两句写诗人在清晨入破山兴福寺时,旭日初升,光照树林。B三、四两句用“曲”“幽”“深”等字眼表现禅房花木扶疏、幽深清净的环境。C五、六两句书写诗人主观感受,一个“悦”字表现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悦,“潭影空人心”,表现诗人精神上完全消除俗念,获得愉悦的内心感受。D这首诗题为“破山寺后禅院”,可见“破山寺”是全诗重点所在,所以在第一、二句景致刻画后,立即转入对“破山寺”的描述。(3)判断下列说法理解错误的是.( )A.这首诗以诗人清晨游寺后禅院为线索B.“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一句主要突出了禅院很大。C.“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一句表明环境的优雅使人的心灵愈发纯净。D. 本诗描写了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美好景致,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4)请赏析“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一句的妙处。 (5)“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一句中,“竹径”一词又一说为“曲径”,有同学说:“竹径”一词比“曲径”更妙。理由是 “竹子”是“清雅高 (6)这首诗围绕 游寺后禅而写。九、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作者是 (朝代) (人名)字 ,号“ ”。文学体裁词。2、 词语解释(1)聊: 。(2)擎: 。(3)苍: (4)千骑: (5)太守: (6)孙郎: (7)尚: (8)霜: (9)会: (10)天狼: 3、阅读理解(1)请说说“老夫聊发少年狂”中“聊发”的意思 ;,并体会该词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亲射虎,看孙郎”中的“孙郎”指的是 (人名),作者以此自比 (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通过 这一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 (4)说说下列词句的好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好处: (5)对江城子密州出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江城子从表面看是记出猎之事,实为抒豪情寄壮志之作,字里行间充满着作者豪情壮志不能施之于疆场的不满与无奈的情绪。B.写黄狗,写苍鹰,写随从,写浩大的场面与声势,句句都与“老夫聊发少年狂”相关。C.“鬓微霜,又何妨”借出猎一吐胸臆,直陈己志,两鬓白霜又有何妨?便显得壮心不已,豪气逼人,难以抑制。D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6)上片写: 。上片 写。下片抒发: 。上片是 写。十、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1、作者是 (朝代) (人名)。文学体裁 。2、词语解释(1)浓睡: (2)卷帘人: (3)绿肥红瘦: 春末夏初:“ ”作者与侍女对话形式表达了 的感情。 3、阅读理解:(1)“试问卷帘人”中“试”字用得很妥帖,请分析其妙处: (2)“却道海棠依旧”,请分别从女词人和侍女的角度说说“却”字在表达上的作用: (3)“应是绿肥红瘦”一句中“绿肥”指 ; ,“红瘦”指 ;“应是”一词表现了 (4)对这首如梦令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消”表面是谢酒意未消,实际指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B这首词从一般的叙述,转入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C这首词中,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的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5)下面的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绿肥红瘦”呼应了“海棠依旧”。B、“绿肥红瘦”说自己酒喝多了,而人消瘦了。C 、“绿肥红瘦”是说海棠长得很茂盛,而人因下雨刮风失眠而消瘦。D、“绿肥红瘦”的本义是海棠因“雨疏风骤”,叶儿茂盛,花儿凋零。十一、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1、作者是 (朝代) (人名)字 ,号 。文学体裁 。2、解释词语(1)梦断: (2)尘暗旧貂裘: (3)鬓先秋: (4)秋: (5)天山: 3、阅读理解(1)“ ”两句,词人再现了往日壮志凌云,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2)“ ”两句揭示出理想与现实尖锐的矛盾,对比强烈,表达了词人的悲愤之情。(3)“ ”表现词人不能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悲愤情感。(4)请体会本词结尾句“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中,词人所蕴含的感情。 (5)下列和辛弃疾鹧鸪天的“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A、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B、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C、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D、此身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6)上片2个场景:一是: 。二是: (7)表达作者 的思想感情。十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作者是 (朝代) (人名)。文学体裁 。2、词语解释(1)陈同甫: (2)麾下: (3)麾: (4)炙: (5)五十弦 (6)翻: (7)沙场: (8)点兵: (9)作: (0)的卢: (11)霹雳: (12)了却: (13)天下事:特指 (14)赢得: (15)身后: (16) 可怜: 3、阅读理解(1)词中“ ”两句,描绘了豪壮而颇具边塞特色的军事生活。(2)词人“了却君王天下事”的目的是“ ”,可惜未能如愿,这从“ ”一句可以看出,但此种心愿从未熄灭,这又可用“ ”一句点明。(3)词人用“ ”两句,描绘出了战场上将士们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的激烈场面。(4)请体会“可怜白发生”一句中,词人所蕴含的感情。 (5)对这首破阵子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表达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却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B、本词描绘了词人即将奔赴沙场,杀敌报国的场景。C、词人几十年浴血奋战,未能赢得生前身后名D、整首词采用的是以实入虚,再从虚返实的写作手法。(6)下列对破阵子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尾写实,中间梦境。B、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抗金决心。C、词的上片主要描述了当年与现今两个生活场景。D、破阵子: ;赋: ;壮词: 。十三、四块玉 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1、作者是 (朝代) (人名)号 , 奠基人。与 、 、 并称为“ ”代表剧作有 , , 。文学体裁 。作品内容 。2、词语解释(1)杨花雪: (2)斜: 3、阅读分析本曲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围绕着“相思”,以言来传相思之深,以行来绘相思之苦,把一位女子波浪翻滚似的不平静的心情及浓烈的相思之情表现出来。B此曲写送别情人后,凭栏望远相思企盼的无限眷恋和凄惋的情怀。外在自然景物并非主人公心情的寄托,它只是更加强化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苦闷。C这支小令感情深挚,构思巧妙。语言自然朴实,但又婉曲柔媚,充满诗情画意。D这支小令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以景衬情,言尽而意不尽,境界浑厚;第二层直抒胸臆,写离别相思之情。(这支小令分为两个层次,两层的写法完全不同。前三句为第一层,用 的手法,写离别相思之情。第二层, , , 。)4“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如何来表现女子情感的? 5、“凭阑拂袖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情景交融,表现了 的情感 。6、从句式运用的角度试分析四块玉 别情首句与尾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十四、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作者是 (朝代) (人名),原名 ,字 ,号 。 家, 家。天净沙秋是一首写景 ,作者通过撷取六种自然景物,给读者描绘出一幅景色从萧瑟、寂寥到明朗、清丽的秋景图。2、词语解释飞鸿: 。3、阅读理解(1)“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这幅秋景图给人最强烈的印象是 (2)在这首小令中,以动感打破画面沉寂的句子是( )A 孤村落日残霞 B 轻烟老树寒鸦 C 一点飞鸿影下 D 白草红叶黄花(3)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一点飞鸿影下”作为上半段的结语。使原本萧瑟的画面转成了活跃,寂寞的秋景彷佛也展现了另一种鲜活的生气。B、开篇先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出一种宁静、寂寥的氛围。C、最后两句由近及远,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D、此曲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真是所谓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十五、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作者是 (朝代) (人名),号 。文学体裁 。天净沙秋思被称为“_ _”。作者的代表作有 、 。2、词语解释(1)枯藤 : 。(2)昏鸦: (3)昏: (4)小桥流水人家: (5)西风: (6)断肠人: (7)天涯: 3、阅读理解(1)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_ 、 、 , 与“夕阳”相呼应的是:“ ”,与“天涯”相呼应的是:“ ”,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 ”。 体现“思”字的一句是:“ 。”(2)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3)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诗人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B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C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D这首小令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4)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5)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枯藤老树昏鸦”渲染了一种暗淡凄凉的气氛,暮鸦归巢,使游子动了思乡之情B “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诗人记忆中的故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而今身在异乡,越发感到孤独C “古道西风瘦马”一句描写了伫立于寒风之中诗人孤独、寂寥的形象,由马的“瘦”可以联想到诗人的疲惫、困乏D “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受,在前几句“景”的渲染下,诗人的思乡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十六、水仙子咏江南一江烟水照晴岚, 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 酒旗儿风外颭 ,爱杀江南。1、作者是 (朝代) (人名),字 ,号 。文学体裁 。2、词语解释(1)芰荷: (2)飐: (3)杀: 3、阅读理解(1)“两岸人家接画檐”写出了江南地区的 、 的特点。(2)找出曲中的对偶句,并说说它的作用。对偶句: 作用: (3)说说曲中最后一句“爱杀江南”的含义和作用。含义: 作用: (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写江南风景不能没有江水,所以开头几句就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秋高气爽的江南风景画。B如果说“烟水”、“两岸”、“芰荷”、“沙鸥”以及山光水汽,是属于水乡自然风光的话,那么,香风、珠帘、画船儿;酒旗儿;就构成一派富丽的江南市井图画。C“酒旗儿风外飐”的“飐”指风吹使之动,这句曲是写风把酒旗吹上了天,显出了一派动态之美。D这首小令的数词使用很有特色。一江、一段、两岸、再三、十里等与一般诗文中所常用的百、千、万等相比较,显得比较小,但也正因为如此,才能与江南风物之秀相对称,而且还平添了生动、多样、活泼的韵味。(4)水仙子咏江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一江烟水”句展示出一幅天然美景 B“看沙鸥舞再三”为江南美景平添了几分青春活力C“画船儿“两句写一方频频召唤,一方倦旅来投D此曲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的春色(原词有“芰荷丛一段秋光淡”一句,是写秋色的。)十七、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一、作者是 (朝代) (人名),字 , 家、 家、 人。文学体裁 。本文的表现手法: (答对其中一点即可)。二、词语解释(1)芰荷: (2)飐: (3)杀: 三、阅读理解1、观沧海的头两句“ ”字统领全篇。中间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 ,后四句写的是 。其中总写沧海美景的诗句是: , ;分写部分,先写岛上 , ,次写海面上的 , 。最后写天空中的 、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中将大海称为沧海,是因为 。2、诗的前八句描写观沧海的景象,有动有静,如“ 、 、 ”写的是 景“ 、 、 ”写的是 景。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中的“若”用得好,请你分析一下它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