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ppt课件】脊髓灰质炎的医院感染预防_第1页
【医学ppt课件】脊髓灰质炎的医院感染预防_第2页
【医学ppt课件】脊髓灰质炎的医院感染预防_第3页
【医学ppt课件】脊髓灰质炎的医院感染预防_第4页
【医学ppt课件】脊髓灰质炎的医院感染预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脊灰诊治要点与医院感染预防 预防保健科 蔡春 脊髓灰质炎 病毒引起的极具感染性的疾病 ,主要影响儿童。 病毒通过受污染的食物和水传 播, 在肠道内繁殖,侵袭神经 系统。 初期症状是发热、疲惫、头痛 、呕吐、脖颈僵硬以及四肢疼 痛。 脊髓灰质炎只能通过免疫接种 预防。 诊断要点 1.流行病学史: 终年散发,以夏秋为多; 未曾正规服用过本病疫苗; 病前23周内有与本病患者接触史者或接 触来自疫区的人。 2.临床表现: 潜伏期天()天。 瘫痪为本病之典型表现,可分以下各期: 临床分期 (1)前驱期:多有低热或中度发热,乏力,咽痛等 上呼吸道症状,或食欲不振,腹泻,腹痛等消化 道症状,持续14天。 (2)瘫痪前期:可紧接前驱期后或有16天的短暂 间歇,体温再度上升,持续35日,并出现神经 系统症状如头痛,颈、背、四肢肌痛,感觉过敏 等。 (3)瘫痪期:一般于起病后天(210天) 体温开始下降时出现不对称肢体瘫痪,无感觉障 碍。 脊髓型:主要为肢体或躯干肌弛缓性瘫 痪。 脑干型:出现脑神经麻痹,呼吸中枢或 血管运动中枢损害的相应表现。 脊髓脑干型:具有上述两型的特点。 脑型:与病毒性脑炎非常类似,有高热 ,惊厥,昏迷等症状。 (4)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急性期过后 周瘫痪肢体大多以远端起逐渐恢复,腱反 射也逐渐复常。最初个月恢复较快 ,以后仍不断进步,但速度减慢, 年后仍不恢复成为后遗症。如足马蹄内翻 或外翻,脊柱畸形等。 3.实验室检查 (1)脑脊液:外观微浊,压力稍增,细胞数稍增(50500/mm3) 。病初以中性粒细胞较多,以后则以淋巴细胞为主。热退后白细 胞迅速恢复正常而蛋白仍增高,呈蛋白质-细胞分离现象,糖及 氯化物均正常。 (2)周围血象:白细胞多数正常,在早期及继发感染时可增高, 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急性期血沉可增快。 (3)特异性检查: 病毒分离:起病后一周内,可从患者鼻咽部及粪便中检查出病毒 ,粪便可持续阳性23周或更长,可采用细胞培养或PCR法检测。 (省CDC做) 血清学免疫学检查:可采用中和试验及补体结合试验,病程中滴 度有4倍以上升高, 意义更大。近年来常用ELISA法检测特异性IgM 抗体,阳性者可作出早期诊断。(都不做) 治疗原则 前驱期及瘫痪前期治疗: 卧床休息及消化道隔离,至少到起病后40天, 避免劳 累,给予充分的营养及水分;肌痛者可局部湿热敷,或口 服可待因、止痛片,严重者用泼尼松等; 瘫痪期治疗: () 呼吸障碍的处理:体位引流;加强吸痰;必要时作 气管切开,并采用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并给予呼吸兴奋 剂。 () 肢体瘫痪:患肢安放在舒适的功能位置,防止受压 与外伤;下肢伸直并顶靠在垂直平板上,防止趾端下垂或 畸形。 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治疗: 推拿、按摩、理疗。功能锻炼。药物疗法 如氢溴酸 加兰他敏、地巴唑、新斯的明及维生素B1、B12等。其他 :拔火罐、中药熏洗、外敷,或矫形手术。 预防 自动免疫:口服减毒活疫苗(1、2、3型)。 被动免疫:肌注丙种球蛋白,小儿剂量为 0.20.5ml/kg。 隔离患者:自起病日起至少隔离40天。 流行病学 传染源: l人是脊髓灰质炎病毒唯一的天然宿主。 l病人、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是 传染源。 l感染者通过粪便排毒,数量多且持续时间 长,可达数周至数月。 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 l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感染者粪便污染 水、食物、手、生活用品、玩具及苍蝇为 主要传播方式。 l饮水污染常引起爆发流行。 l感染初期咽部也排病毒,故也可以飞沫方 式通过呼吸道传播,但为时短暂。 流行病学 易感性: l人普遍易感,感染后获得同型病毒株持久 免疫力。 l本病隐性感染率高达90%以上,在流行地 区,大多数5岁以上儿童及成人通过隐性感 染获得免疫而免罹本病。 流行病学 流行特点 : l 本病在全球全国各地都有流行,以温带地区发病 较多,且夏秋季节发病明显高于冬春季节。 l 6月以下婴儿可以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 l 5岁以上人群因隐性感染而获免疫,故6个月至5 岁儿童发病为主。 l 由于我国疫苗接种推广,高发年龄后移至较大儿 童。 脊髓灰质炎病毒传播方式 脊髓灰质炎病毒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于病 毒可快速传播,当家里或医院里第一个病人被确诊 时,所有血液中没有特异抗体的家庭或病房成员就 已经受到了感染。 在脊髓灰质炎病人的家庭或病房里,15岁以下的易 感者100%会发病;而与脊髓灰质炎病人有日常接 触的易感者中有87% 会发病。 居住环境拥挤和卫生条件差可加速病毒的传播。 脊髓灰质炎病毒 对各种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强 脊髓灰质炎病毒因不含脂质包膜,能抵抗乙 醚、乙醇和胆盐,pH3.0-10.0的环境中活 力稳定,故在人胃肠道内可以抵抗胃酸、肠 液而生长繁殖。 耐寒冷,对热、干燥及氧化消毒剂敏感。 脊髓灰质炎病毒 对各种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强 在粪便或污水中可存活36个月,4OC存活 6个月以上。在- 40OC存活数年。 56OC30min或煮沸即被灭活,紫外线、常 规的2%碘酊、高锰酸钾(1:1000)、含 氯消毒剂、甲醛、3%的过氧化氢、二氧化 氯等均可灭活病毒。 医院感染如何传播? Australian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Ageing Infection Control Guidelines 2004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传播方式 医院内感染 - 处理排泄物 - 污染的手 - 污染的环境 - 污染的医疗器械 - 污染的医疗用品 没有免疫的人 脊灰的医院感染预防 标准预防的基础上 采取接触和飞沫隔离措施 标准預防措施 洗手 手套 口罩 眼罩 围裙 仪器用品 环境清洁 床单衣物 避免利器意外 接触隔离 飞沫隔离 Culture plate showing growth of bacteria 24 hr after a nurse placed her hand on the plate 手卫生-洗手 直接接触患者前后 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 接触患者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后 摘掉手套后 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 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 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 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脊 灰 抵 抗 乙 醇 手卫生宣传图 記得記得脱脱下手套下手套 手卫生手套 为人为己 手卫生手套 戴手套不能不能替代洗手! = 脱掉手套后应立即洗手 手卫生手套 保护你的双手 手卫生手套 WHO患者安全世界联盟 提出的首个全球挑战 清洁卫生更安全 清洁的护理是更安全的护理 清洁卫生更安全 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 对收治脊髓灰质炎感染患者和患者的病房 ,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毛巾、地巾)进 行清洁和消毒 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 面,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遇有 污染随时消毒 出现或者疑似有脊髓灰质炎感染暴发时, 应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 化 学 消 毒 必须先有效清洗-不合格清洗就无效 消毒剂和消毒时间易选择不当-消毒失败 费时,对操作人员有伤害 长期费用高,易造成“安全”的假象 不安全的操作过程,不受欢迎的工作! 加强免疫,做好卫生,让病毒无处容身 No chance to Grow 没有机会生长 No chance to Spread 没有机会繁殖 No chance to Transmit 没有机会传播 Keep everything Clean & Dry 保持所有物品/环境的清洁和干燥 处理好排泄物、保护环境、污染消毒、清洁卫生更安全 急性迟缓性瘫痪(急性迟缓性瘫痪( AFP AFP )监测与报告)监测与报告 AFPAFP病人流行病学调查与时限病人流行病学调查与时限 报告时限报告时限1212小时内。小时内。 门诊病人要报详细地址和电话号码,不填门诊病人要报详细地址和电话号码,不填 流行病学调查表流行病学调查表 。 住院病人及时填写住院病人及时填写流行病学调查表流行病学调查表, ,采采 集粪便标本。专用标本盒计划免疫门诊索集粪便标本。专用标本盒计划免疫门诊索 取,联系电话取,联系电话771182771182。 AFPAFP病人标本的采集病人标本的采集 采便时间在麻痹出现采便时间在麻痹出现1414天以内;天以内; 采集两份大便标本采集两份大便标本 两份标本间隔两份标本间隔24-4824-48小时小时 每份标本量约每份标本量约8 8克克 标本需在标本需在2-8C2-8C冷藏、运送冷藏、运送 1515岁以下岁以下AFPAFP 2929种诊断种诊断 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 (不含后遗症不含后遗症) ) 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横贯性脊髓炎横贯性脊髓炎 脊髓炎脊髓炎 脑脊髓膜炎脑脊髓膜炎 急性神经根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 多神经病多神经病 药物性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 有毒物质引起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多神经病 不明原因多神经病不明原因多神经病 神经根炎神经根炎 臀肌注射后神经炎臀肌注射后神经炎 外伤性神经炎外伤性神经炎 单神经炎单神经炎 神经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