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如病毒病的防控2017.2.27传 ppt课件_第1页
诺如病毒病的防控2017.2.27传 ppt课件_第2页
诺如病毒病的防控2017.2.27传 ppt课件_第3页
诺如病毒病的防控2017.2.27传 ppt课件_第4页
诺如病毒病的防控2017.2.27传 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诺如病毒病的防控 鼓楼区疾控中心 杨益昌 2017年2月27日 2 主要内容 几个关于诺如病毒病的案例介绍 一、简介 二、病原学 三、临床特征 四、流行病学特征 五、病例定义 六、聚集性疫情和暴发判定标准 七、疫情发现、核实与报告 八、疫情调查 九、实验室检测 十、预防控制措施 3 一、简介 诺如病毒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感染剂量低, 感染后潜伏期短、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 ,且传播途径多样、全人群普遍易感,因此,诺 如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诺如病 毒感染发病的主要表现为腹泻和/或呕吐,国际上 通常称之为急性胃肠炎。 我国一直将其列入丙类传染病中“其他感染性腹泻 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 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进行报告管理。 4 二、病原学 诺如病毒(又名诺瓦克病毒)为无包膜单股正链 RNA 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的诺如病毒属。 诺如病毒目前还不能体外培养,无法进行血清型 分型鉴定。根据基因特征,诺如病毒被分为6个基 因群(GIGVI),GI 和GII 是引起人类急性胃 肠炎的两个主要基因群,GIV 分为两个基因型, GIV.1 感染人,但很少被检出,GIV.2 感染猫和狗 。GIII、GV 和GVI 分别感染牛、鼠和狗。 5 诺如病毒变异速度快,每隔23 年即可出现引起 全球流行的新变异株。 使用10 mg/L 的高浓度氯离子(处理污水采用的 氯离子浓度)可灭活诺如病毒,酒精和免冲洗洗 手液没有灭活效果。 诺如病毒的免疫保护力可持续624 个月,即使 先前感染过诺如病毒,同一个体仍可重复感染同 一毒株或不同毒株的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主要通过病人的粪便排出,也可通过呕 吐物排出。病人在潜伏期即可排出诺如病毒,排 毒高峰在发病后25 天,持续约23 周。 二、病原学 6 三、临床特征 潜伏期 诺如病毒的潜伏期相对较短,通常1248 小时。不同基 因群的潜伏期没有显著差异。 轻症病例 诺如病毒感染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 ,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 诺如病毒感染病例的病程通常较短,症状持续时间平均为 23 天。成人中腹泻更常见,而儿童比成人更容易出现 呕吐。 重症病例 尽管诺如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自限性疾病,但少数病例仍 会发展成重症,甚至死亡。重症或死亡病例通常发生于高 龄老人和低龄儿童。 7 四、流行病学特征 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传播途径包括人传人、经食物和经水传 播。人传人可通过粪口途径(包括摄入粪便或呕 吐物产生的气溶胶)、或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 的环境而传播。 食源性传播是通过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进 行传播,牡蛎等贝类海产品和生食的蔬果类是引 起暴发的常见食品。 经水传播可由桶装水、市政供水、井水等其他饮 用水源被污染所致。 一起暴发中可能存在多种传播途径。 8 四、流行病学特征 季节性 诺如病毒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人们常把它 称为“冬季呕吐病”。 全球病例和暴发发生在冬季和凉爽的季节 (北半球10月次年3月) 9 五、病例定义 疑似病例 即急性胃肠炎病例,定义为24 小时内出现排便3 次且有 性状改变(呈稀水样便),和/或24 小时内出现呕吐2 次 者。 临床诊断病例 在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聚集性或暴发疫情中,满足疑似病 例定义,且与实验室诊断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的病例。 实验室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中,粪便、肛拭子或呕吐物标本 经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ELISA抗原检测阳性者。 10 六、聚集性疫情和暴发判定标准 卡普兰标准(如不具备诺如病毒实验室检 测能力,或在疫情发现早期) 1. 一半以上患者出现呕吐症状; 2. 平均潜伏期2448 小时; 3. 平均病程1260 小时; 4. 排除细菌、寄生虫及其他病原感染。 符合以上4 项特征,可判定为疑似诺如病毒 感染聚集性疫情或暴发 11 六、聚集性疫情和暴发判定标准 聚集性疫情 3 天内,同一学校、托幼机构、医疗机构、养老 院、工厂、建筑工地、游轮、社区/村庄等集体单 位或场所,发生5 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诺 如病毒感染病例,其中至少2 例是实验室诊断病 例。 暴发 7 天内,同一学校、托幼机构、医疗机构、养老 院、工厂、建筑工地、游轮、社区/村庄等集体单 位或场所,发生20 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诺 如病毒感染病例,其中至少2 例是实验室诊断病 例。 12 七、疫情发现、核实与报告 (一)学校、托幼机构、医疗机构、养老院、工厂、建筑工 地、游轮等集体单位或场所发现急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或 暴发,应立即以电话或传真的方式向属地县/区级疾病预 防控制中心报告。 (二)属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疫情报告后应及时开展调 查,根据疫情流行病学、病例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结果 等对疫情进行核实。 (三)凡实验室确诊的诺如病毒感染暴发事件,应严格根据 病例定义统计病例数,包括以呕吐症状为主的病例。符合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 行)报告标准的诺如病毒感染暴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应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相关信息 的报告。 13 鼓楼区疾控中心联系方式: 区疾控中心区疾控中心- -流行病科:流行病科:8756064587560645(班内)(班内) 8752110487521104(班外),(班外),传传传传真真87501937 87501937 陈陈陈陈亮医亮医师师师师13805051900 林美花科林美花科长长长长:8767521287675212(办办办办),),1595918613015959186130 杨杨杨杨益昌副主任:益昌副主任:8753608387536083(办办办办),), 1395040385613950403856 鼓楼区校医鼓楼区校医QQQQ群:群:140292835140292835,如群,如群请备请备请备请备 注:注: XXXX学校学校+ +姓名姓名 14 八、疫情调查 基本情况 调查内容包括:疫情发生机构名称、类型 (小学、中学等)、详细地址和定位信息 ;人员分布情况,疫情波及人数;疫 情发生机构内部平面图,供餐和饮用水 信息其他相关信息 15 八、疫情调查 核实诊断制定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 个案调查 描述性分析 分析性研究提出病因假设 流行病学调查 16 八、疫情调查 卫生学调查 根据前期流行病学调查,获得具有一定指向性的危 险因素后,及时开展卫生学调查,进一步调查食品或 水的污染源、污染环节、导致疫情传播的危险因素, 进一步验证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为采取预防控制 措施提供依据。 疫情终止评估 判定疫情终止条件为:传播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 ,如停止供应污染水源或食品;自最后一例病例隔 离起72 小时后未再发现新的诺如病毒感染病例,或 者疫情发生机构的急性胃肠炎病例数降至往年同期基 线水平。 17 九、实验室检测 标本类型 1、粪便 2、肛拭子 3、呕吐物 4、水 5、食品 6、环境涂抹样 标本检测 1、核酸检测和基因型鉴定 2、抗原检测 18 十、预防控制措施 病例管理 1、病例:在其急性期至症状完全消失后72 小时应 进行隔离。轻症患者可居家或在疫情发生机构 就地隔离;症状重者需送医疗机构按肠道传染 病进行隔离治疗。 2、隐性感染者:建议自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后 72 小时内进行居家隔离。 3、从事食品操作岗位的病例及隐性感染者:需连续 2 天粪便或肛拭子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阴性后方可 上岗。 19 十、预防控制措施 手卫生 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控制传 播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还需注意不要徒手直接 接触即食食品。 环境消毒 食品安全管理 水安全管理 风险评估 健康教育 20 欢迎关注鼓楼区疾控中心微信公众号 (福州鼓楼疾控) 21 22 23 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和暴发疫情病例访谈提纲 24 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和暴发疫情病例访谈提纲 25 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和暴发疫情病例访谈提纲 26 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和暴发疫情调查病例一览表 27 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和暴发疫情个案调查表 28 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和暴发疫情个案调查表 29 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和暴发疫情个案调查表 30 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和暴发疫情个案调查表 31 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和暴发疫情个案调查表 32 校园春季重点防控的其他传染病 1、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水痘、 结核病、麻疹、流行性腮腺炎、腺 病毒 2、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诺如、 肝炎等 3、手足口病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