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答案_第1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答案_第2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答案_第3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答案_第4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B材料“认识到 士的重要性,甚至公卿大臣也礼贤下士”主要强调了春秋战国时期礼贤下士的风气,没有涉及诸侯争霸,故A项 错误;由于“士”的出身多样,他们一旦被选中可能贵及公卿,对世卿世 禄制度有一定的冲击,故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的“士”更强调有一技之长,没有道德的约束,无法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形成,故C项错误;分封制瓦解的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故D项错误。2B “守令”“并四海”“为县”“灭陈”“天下方合为一”等信息反映了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置郡县的史实。可知处缺失的文字是秦。A、C、D三项与题干反映的信息不符,故选B项。3D郡县制是秦朝实行的地方管理制度,解决的是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故A项错误;题干中“未经任命而先行任职,或受私人派遣任职者均要受到法律治罪”强调的是官吏服从中央的重要性,并非 是规范官吏从政,故B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C项错误;从题干可以看出,郡县制下地方宫Mill皂帝直接任命,服从政府的统一调配,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4D “都省”即行省,是元朝地方最高行政机构。隋朝地方行政区划实行州县二级制,故A项错误;唐朝地方行政区划为道、州、县三 级,故B项错误;北宋地方行政区划设置为路、州、县,故C项错误;元 朝地方实行行省制度,故D项正确。5B材料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无法判定官员与皇族的关系,故A项错误;在宗法制中,国为大家,官吏受命管理百姓,相当于小家中的家长,因而称呼官吏为父母,故B项正确;以民为本是古代儒家的执政理念,把百姓作为治理的根本,“民贵君轻”与“为民父母”不相符,故C项错误;官员之间的共同政治诉求是 维护封建统治,“为民父母”是德行的一种表现,两者是不同的概念,故 D项错误。6D根据材料“中英虎门条约”“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并结介所学知识可知,该条约为不平等条约,且英国攫取了领事裁判权,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可知,英国侵华权益非但没得到遏制,反而进一步扩大,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是清政府由独立自主走向半殖民地的开端,中英虎门条约等不平等条约是鲜明的体现,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可知英国进一步获取了领事裁判权,故D项正确。7B由材料可知,太平天国与革命党人变革发饰都是为了解决中国内部的问题,而不是为了与西方文明对接,故A项错误;太平天国变革发饰,以推翻清政府统治,革命党人变革发饰,以“除满清之藩篱”,二者都是为了推翻清朝统治,故B项正确;太平天国并未提倡民主自由思想,故C 项错误;革命党人变革发饰并不是为了表明宗教信仰,故D项错误。8B当时全国有15个省独立,其中担任最髙军政长官的革命党只有5人,旧军阀和立宪派很多,体现了革命具有很强的妥协性,所以选B项。辛亥革命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排除A项。辛亥革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但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项。辛亥革命是自下而上的革命, 排除D项。9C本题考查辛亥革命。材料强调辛亥革命为一段2132年的历史画上了句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句号”应为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 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故选C项。A、D两项应为新中国成立后; B项是开始而不是句号。10A 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在国共合作之下,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因此这一时期是国民革命时期,故A项正确;中华苏维埃 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时期,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国共关系破裂,工 农运动受到国民党的打压,故B项错误;抗日战争敌后根据地时期,民 族矛盾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团结一 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致对外,这其中也包括一部分开明地主,故C项 错误;解放战争时期,处于国共内战时期,国共关系再次破裂,故D项 错误。11B注意题干中的时间信息“1928年”,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表现是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相继建立、扩大和党员数量的不断增加。直到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 “围剿”失败,被迫长征,长征途中损失惨重,党员数量才出现了严重下 降局面。所以1928年红色政权的建立导致了 1928年至1934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B项符合题意。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国民革命 运动爆发于1924年,解放战争的胜利是在1949年,都不符合图片中 1928年至1934年党员数量急剧上升的信息,故排除A、C、D三项。12A材料“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描述的是1928年春邓子恢在家乡龙岩暴动,“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描述的是1930年,中央特派员涂振农到闽西召开汀州会议(又称南阳会议),命令红军趁蒋介石与冯玉祥、 阎锡山混战之机进攻南昌和长沙,故A项正确;“更喜峨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幵颜”“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描写的是红军长征, 故B、C两项错误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描写的是渡江 战役,故D项错误。13D本题主耍考查近代史上的台湾问题。“五十年”前的往事指的是中午中日战争,A项错误;“噩梦”应该始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B项错误;“五十年”里中国的国际地位并不是一直上升的,比如八国联军侵华,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 项错误;抗日战争胜利,日本被迫归还台湾,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D项正确。14C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的共同纲领是在最广泛地召集全国各党派、各民族、各地区、各领域人员代表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研究确定的,在当时条件下最大可能地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心愿,故C项正确。15C材料体现的是政府颁布法律法规,不能体现出人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髙,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出了法律法规增多,这只是对材料现象的总结,体现不出修订宪法、出台刑法民法行政法的深层意义,故B项错误;从国家修订宪法,完善各领域的法律法规可知, 我国法律体系不断健全完备,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故D项错误。16A从材料中“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可以判断A项正确。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项错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C项错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规定的,D项错误。17B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1953年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中国与印、缅两国一致 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这与材料中“新的对外政策特点是通过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 、和扩大和平地区”相符,故B项正确。18D A项表述与题干材料信息明显不符,B项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C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表现,故正确答案选D项。19A材料强调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符合“另起炉灶”的内容,A项正确;“一边倒”处理的是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B项错误;不结盟政策出现在改革开放以后,不符合材料时间限制,C项错误广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强调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与 题意无关,D项错误。20C这段话反映出1955年亚非会议中国提出与亚非国家 在共同基础上展开合作。材料没有体现反对美苏争霸,A项错误;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展全方位外交,B项错误;中国在亚非会议上倡导 “求同存异”,C项正确;新中国建立与亚非国家的关系,与重组大国关 系无关,D项错误。21A从题干“碎陶片或贝壳”和“遭放逐海外”可知,是古代雅典的陶片放逐法,依据“全体雅典公民集会”可知,是一种直接民主形式, A项符合题意。22B材料没有体现出对贵族权力的限制,故A项错误;材料中 “赎罪金以抚慰被害人,作为被害人放弃复仇的一种补偿”体现了私权观念,故B项正确;材料中不涉及平民利益的保护,故C项错误;材料与商品经济无关,故D项错误。23C注重发挥历史传统的作用与材料中“英国宪政是由许多 先例、律令和司法案例组成的不定型体,其习惯起决定性作用”相符,故C项正确。24C25A 1917年俄国革命是由于俄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社会矛盾而引发的。所以,二月革命、十月革命都是为实现和平民主而奋斗,故A项正确;推翻沙皇专制统治是二月革命的成果,故B项错误;二月革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十月革命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故C项 错误;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是十月革命的成果,故D项错误。26B本题考查巴黎公社的特征。由材料无法推断巴黎公社提倡节俭的原因,A项错误;巴黎公社倡导节俭,限制公务人员的经济特权,体现了公仆意识,B项正确;巴黎公社公共食堂管理规范,仅仅是 表面现象,没有反映其本质,C项错误;这些规定避免了特权现象的出现,与平均主义原则无关,D项错误。27D28D 霸权地位受到挑战与材料意思相反,故A项错误;材料未反映出美苏合作破裂,故B项错误;孤立主义政策失败不是材料的主旨意思,故C项错误;罗斯福的世界蓝图里提到美国要推行充当世界主宰的世界主义,可以看出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要称霸世界,故D项正确。29A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表明发展中国家势力的崛起,所以A项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的表述是正确的。30C “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是一超多强的局面,材料中没有涉 及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故A项错误;材料中“冷战后亚太政治格 局”不等于整个世界格局,故B项错误;为区域力量发展提供了机遇与 材料中“东盟、印度的力量迅速壮大,成为冷战后亚太政治格局中不 可忽视的力量”相符,故C项正确;和平发展更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发 展,而材料中“综合国力下降力量迅速壮大”未涉及和平发展,故 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计40分)31答案:(1)老三可继承王位;因为他是嫡长子。(2分)(2)嫡长子继承制。(1分) 评价: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强调血缘亲疏关系、等级森严,这既保障了贵族统治特 权,又有利于凝聚宗族团结,防止内部纷争同时也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成为 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分)(3)制度:分封制。(1分) 体现:周王对诸侯授土授民,诸侯对周王朝贡、纳役,护卫周王室安全。(2分) 作用:扩大了疆域,巩固了统洽。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2分)32答案:(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科举制;民本思想。(3分)(2)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直接民主。(答任意两点2分)(3)政治设计:君主立宪政体。(1分) 如何控制:颁布权利法案,确立法律至上、议会主权的原则;议会和内阁掌握实 权,君主变为虚君。(4分)(4)指没有君主专制的历史传统。(1分)针对在一个大国建立民主共和的需要,创立了联 邦制国家。为了防止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实行三权分立制衡。同时实行民选制度, 扩大享有民主的范围等。(6分)33答案;(1)反对巴黎和会将德国侵占中国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工 人罢工、商人罢市,迫使北洋军阀政府拒签和约等。(答任意两点2分)(2)历程:从维新思想到民主革命思想再到民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