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1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自主练习 人民版必修_第1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1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自主练习 人民版必修_第2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1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自主练习 人民版必修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1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自主练习 人民版必修2我夯基我达标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的是( )A.余粮收集制B.工业国有化C.取消自由贸易D.普遍劳动义务制思路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实际上是要求农民将粮食无偿地交给国家。答案:A2.新经济政策实施后,长期遭到破坏的苏俄经济已基本恢复是在( )A.1925年B.1926年C.1927年D.1928年思路解析: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俄经济很快走出困境,1925年,国民经济已基本恢复。答案:A3.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成立是在( )A.1921年B.1922年C.1923年D.1924年思路解析: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在莫斯科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答案:B4.苏维埃政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A.国内反动势力的反扑B.帝国主义武装干涉C.财力、物力严重缺乏D.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思路解析:1918年下半年,苏俄3/4的领土落入敌手,失去了主要粮食产地,整个苏维埃政权陷入重重包围之中,财力、物力严重缺乏。答案:C5.下列有关余粮收集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实行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弊端B.为了解决最为迫切的粮食问题C.开始并不包括口粮、种子粮等D.后来扩大到肉类等各种农产品思路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的非常措施,适应了战争需要,但在实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错误,如以极低价格强行征粮等。故A项错误。答案:A6.(2006广东高考,21)关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造成1921年春苏俄发生经济政治危机的重要原因B.实践证明,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C.农业集体化方针确立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D.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是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一切商品贸易思路解析:“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一切商品贸易”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答案:D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收割队和征粮队征集的一切粮食,应按下列基础进行分配:首先,自然分配必需数量的粮食,以满足当地居民最贫苦阶层对粮食的需求其余的粮食立即无条件地送往粮食收集中心。这批粮食的分配应由省粮食委员会根据粮食人民委员部的指令执行。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材料二: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负担的国家义务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可以用来交换工业品、手工业品和农产品。苏共决议汇编材料三:粮食税是从极度贫困、经济破坏和战争所迫使采取的特殊“战时共产主义”,进到正常的社会主义产品交换的一种过渡形式。而正常的社会主义产品交换,又是以带有小农在居民中占优势所造成的特点的社会主义,进到共产主义的一种过渡形式。材料四:既然无产阶级紧紧掌握着政权,紧紧掌握着运输业和大工业,这里就没有什么使无产阶级政权可怕的地方。论粮食税请完成:(1)材料一提出了什么措施?依据材料三指出其实施的背景。(2)材料二又提出了什么措施?依据材料二、三,分析其实施的主要原因。(3)有人认为由材料一的措施转向材料二的措施会导致资本主义复辟。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试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加以说明。(4)综观上述措施的转变,它们体现了俄共(布)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些原则?思路解析:第(1)(2)问中的“措施”可以依据材料一、二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回答,“背景”则应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答;第(3)问属于观点判断类题目,既可以根据材料四中的“无产阶级紧紧掌握着政权”等信息判断其观点是否正确,也可以通过新经济政策在工业方面的举措进行判断;回答第(4)问时,需要根据所学的政治学原理去作答。参考答案:(1)措施:实行余粮收集制。背景: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人民生活极度贫困。(2)措施:实行粮食税。原因:小农经济在经济中占绝对优势;提高当时的劳动生产率。(3)观点:不正确。理由:无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综合我发展8.苏联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相似之处是( )均是在经济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均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均在工农业、商业、金融业等方面采取了措施均在经济恢复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A.B.C.D.思路解析:本题为比较型组合选择题,苏联在20世纪20年代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在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的共同点,主要从背景、内容、实质和影响来比较。答案:D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20年,许多农民给各级苏维埃机关提交请愿书奥格涅茨省的一个农民在信中写道:与穷凶极恶的资产阶级强盗的斗争已经三年了,这需要国家作出巨大的牺牲和忍受极度的困苦,而这一切都给我们带来新的沉重负担我们毫无怨言地承受着这些重担;但是,1920年对余粮征集额的增加,这是我们无力负担的,农村缺少鞋子、衣服和日用品。材料二:在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中,参加者占领要塞,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党”“立即取消粮食征购队”等口号,并组织起“临时革命委员会”,发布的告喀琅施塔得要塞和市民群众书中声称:执政的共产党完全脱离群众,没有力量把群众从全面崩溃的现状中拯救出来,只有靠全体工人的努力和决心,才能给祖国提供面包和燃料,才能让人们穿上衣服和皮靴,才能使共和国摆脱困境。陈新明苏联演变与社会主义改革请完成:(1)材料一、二反映了哪些主要问题?(2)针对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苏维埃政府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该政策的实施有什么重大意义?思路解析:上述两则材料都围绕着苏俄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后苏俄的政治经济形势展开论述。第(1)问的答案可全部从材料中进行提取;第(2)问实际上是一个简答题,材料中并没有提供这方面的信息,需要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关键是搞清楚苏维埃的经济政策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向实行新经济政策。参考答案:(1)主要问题:苏俄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濒临崩溃;广大人民要求立即停止实行余粮收集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施遭到人民的强烈反对;苏俄国内不满情绪极为严重,苏维埃政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