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循环缺血课件_1_第1页
后循环缺血课件_1_第2页
后循环缺血课件_1_第3页
后循环缺血课件_1_第4页
后循环缺血课件_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后循环缺血 116病区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后循环缺血后循环缺血(PCI)(PCI) l概念:后循环(posterior cerebral circulation)又称椎基底动 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组成,主要供血给脑干 、小脑、丘脑、海马、枕叶、部分颞叶及脊髓。后循环缺血(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 ,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 l过去由于诊断方法和临床资料的缺乏,人们对PCI的认识不十分清 楚,甚至错误地称之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概念演变 l50年代: 颈动脉供血不足、脑供血不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l70年代: 明确颈动脉供血不足只有TIA和梗死两种类型。颈动脉供血不足概念不再 使用。 l90年代: 美国卒中分类中已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同于后循环TIA。国际疾病分 类中也不再使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l2000年:Caplan建议统称后循环缺血。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后循环缺血定义后循环缺血定义 lPCI就是指后循环的TIA和脑梗死。 鉴于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发现约半数的后循环TIA有明确的 梗死改变且TIA与脑梗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因此用PCI涵盖后循环的TIA与脑梗死,有利于临床操作。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后循环缺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后循环缺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l病因: 动脉硬化是后循环缺血最常见的血管病理表现。 l发病机制: 大动脉狭窄和闭塞引起低灌注,血栓形成及动脉源性栓塞 栓塞是后循环缺血的最常见发病机制,约占40%,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脏 、主动脉和椎基地动脉。 穿支小动脉病变,包括玻璃样变、微动脉瘤和小动脉起始部的粥样硬化 病变,好发于桥脑、中脑和丘脑。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后循环缺血的危险因素后循环缺血的危险因素 lPCI的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系统缺血相似,除无法干预的年龄、性别 、种族、遗传背景、家族史外,主要是生活方式(吸烟、饮酒) 和多种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和 周围血管病等。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l(1) 动脉粥样硬化是PCI最常见的血管病理表现,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 椎动脉起始段和颅内段。 l(2) 栓塞是PCI的最常见发病机制,约占40。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脏, 主动脉弓、椎动脉起始段和基底动脉。最常见栓塞部位是椎动脉颅内段和 基底动脉远端。 l(3) 穿支小动脉病变,有脂质透明病、微动脉瘤和小动脉起始部的粥 样硬化病变等损害,好发于桥脑、中脑和丘脑。 lPCI少见的病变和发病机制是:动脉夹层、偏头痛、动脉瘤、锁骨下盗血 、纤维肌发育不良、静脉性硬化、凝血异常。椎动脉入颅处的纤维束带、 转颈或外伤,巨细胞动脉炎、遗传疾病、颅内感染、自身免疫性病等。 后循环缺血的发病机制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后循环缺血的临床表现后循环缺血的临床表现 1.常见症状:头晕/眩晕,肢体/头面部麻木,肢体无力,头痛、呕吐、 复视,短暂意识丧失,视觉障碍,行走不稳。 2.常见体征:眼球运动障碍、肢体瘫痪、感觉异常、步态/肢体共济失调 、构音/吞咽障碍、视野缺损、声嘶、Homer综合征等。 3.特征表现:出现一侧脑神经损害和另一侧运动感觉损害的交叉表现。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后循环缺血的评估和诊断后循环缺血的评估和诊断 l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 l神经影像学检查(MRI) l血管检查(DSA、CTA、MRA),TCD等 (注:颈椎的有关影像学检查不是诊断PCI的首选或重要检查 ,因为颈 椎骨质增生不是后循环缺血的主要原因 )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后循环缺血的治疗后循环缺血的治疗 l急性期治疗: 对后循环缺血的急性处置与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相同。应积极开 展卒中单元的组织化治疗模式。对起病3h内的合适患者可以开展重组 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rt-PA)静脉溶栓治疗静脉溶栓治疗。对所有不适合溶栓治疗 且无禁忌症者,应予以阿司匹林100-300mg/d治疗。其他治疗措施可以 参考国内外相关的治疗指南。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后循环缺血的治疗后循环缺血的治疗 l降纤治疗: 很多研究显示急性期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液粘度增高, 蛇毒酶制剂可显著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并有轻度溶栓和抑制 血栓形成作用。对不适合溶栓的患者可选用降纤治疗。 常用的有巴曲酶、降纤酶。如:纤溶酶100-200U/天, 7-14天一个疗程。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后循环缺血的治疗后循环缺血的治疗 l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的选择以单药治疗为主。 l阿司匹林: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剂量: 50-300mg,每日一次。 l氯吡格雷:是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抑制剂。剂量:75mg,每 日一次。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后循环缺血的治疗后循环缺血的治疗 l抗凝治疗: 华法林:6-12mg,每日一次,口服,3-5天后改为2-6mg维持 ,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为正常值的1.5倍或INR为2.0-3.0。 低分子肝素:必要时皮下注射。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后循环缺血的治疗后循环缺血的治疗 l钙拮抗剂:能阻止细胞内钙超载,防止血 管痉挛,增加血流量 ,改善微循环。 尼莫地平:20-40mg,每日3次。 西比灵:5-10mg,每日一次。 桂哌奇特:同时具有腺苷、cAMP增效和弱钙离子阻滞的双重血管 扩张机制。剂量:160-320mg/天。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后循环缺血的治疗后循环缺血的治疗 l改善微循环: 法舒地尔:30mg,Bid或Tid。 前列地尔:10-20Ug/天。 长春西丁:20-30mg /天。 l中医中药: 舒血宁: 20ml/天, 7-14天一个疗程。 丹参注射液:20ml/天,7-14天一个疗程。 丹参酮:60mg/天, 7-14天一个疗程。 丹参多酚酸盐:0.2/天, 7-14天一个疗程。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后循环缺血的预防:后循环缺血的预防: l参考国内外相关的治疗指南控制各种血管性危险因素。诊断明确 者应进行抗栓治疗,单用或联合使用抗血小板制剂有重要的预防 作用。应探索血管成形支架术的疗效。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后循环缺血的护理 l安全指导:发作时卧床休息,注意枕头不宜过高(以15-20为宜) 仰头或头部转动时应缓慢,动作轻柔,幅度不宜太大。 l运动指导:做到劳逸结合 l用药护理:遵医嘱正确服药 l病情观察:注意发作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和伴随症状等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后循环缺血的健康指导 l疾病知识指导:预防为主,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时体检,积极治疗 相关疾病。 l饮食指导:避免危险因素 l保持心态平衡:稳定情绪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后循环缺血的几个重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