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教材同步复习 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演练 新人教版_第1页
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教材同步复习 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演练 新人教版_第2页
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教材同步复习 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演练 新人教版_第3页
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教材同步复习 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演练 新人教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第一部分第五章1(2016修水一中二模)小红家购置了一辆小车,一次烈日下洗车,车身油漆上出现了不少黑点,像是烧焦了的痕迹,这是因为车身上残留的水滴相当于_凸透镜_,对光线有_会聚_ 作用,使得水滴下的车身温度升高而失去光泽2请你猜谜语:“放大镜看报纸”谜底:“显而易见”这个谜语命题的物理依据是:报纸上的字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_小于一倍焦距_(选填“大于二倍焦距”、“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或“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_虚像_(选填“实像”或“虚像”)3(2016南康二中一模)如图为国际空间站上宇航服通过悬浮水珠成像的情景图中水珠相当于_凸透_镜,生活中与该水珠这一成像原理相同的光学仪器有_照相机_4(2016余干县三模)当前由于学生用眼不当及电脑、手机的普及,造成学生戴“眼镜”现象比较普遍,为了改变这种现象,除了学生在平时要注意用眼,也应注意矫正,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是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及矫正方法,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的是_甲_图;表示矫正近视眼的是_丁_图5(2016信丰二中模拟)如图所示是一款来自汕头某企业制造的无人机(四轴飞行器),搭载了一台微型摄像机进行航拍拍摄景物时能在感光晶片上形成景物倒立、_缩小_的实像当无人机高度上升时,须_减小_(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6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D)A凸面镜B凹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7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凸透镜另一侧15 cm处的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该凸透镜主光轴上距光心20 cm处,则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会出现一个(C)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8(2016乐平中学一模)如图是很多单位对职工考勤用的人脸识别门镜一体机,通过摄像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象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下列对该装置说法错误的是(B)A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B若镜头的焦距为10 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在10 cm至20 cm之间 C这种镜头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这种镜头可用于矫正远视眼9(不定项)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实验桌上有光具座、蜡烛、光屏、焦距分别为15cm和20cm的凸透镜L1和L2等器材,小明先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正确安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A若凸透镜是L1,小明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B若凸透镜是L1,小明将光屏向右移动适当的距离,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C若凸透镜是L2,小明将光屏移动60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D若凸透镜是L2,小明将光屏移动到90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10(2016余江一中模拟)小明同学用镜头焦距为10 cm的普通照相机给小芳同学拍照,按快门时不小心将中指的指尖触摸到镜头一小部分,这张照片上能不能有小明同学指尖清晰像?请说明理由答:不能,因为照相机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是根据物体位于凸透镜二倍焦距之外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而工作的,由于小明同学的指尖触摸镜头时,指尖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之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不会在底片上得到指尖清晰的像11(2016南昌实验中学二模)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实验前,必须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整到_同一高度_上,才能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当烛焰正好在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清晰的像时,发现蜡烛到光屏之间的距离是40 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10_cm(2)实验中固定好透镜和蜡烛后,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光屏只有一个与透镜大小几乎相同的光斑,其原因可能是_将蜡烛置于焦点处了_(3)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处于图中的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的像是模糊的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此时的像是倒立、_缩小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如果保持图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在凸透镜前放置一个度数合适的_远视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片,也可以在光屏上获得清晰的像12【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1)实验器材:刻度尺、蜡烛、凸透镜、光屏(2)如图甲所示,从左到右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A只需要将三者中心调至同一高度B需将三者中心调至同一高度并在同一直线上其中说法_B_正确(填序号)正确调整后,不断改变蜡烛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光屏上的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14013.3230153202041530510光屏上没有像68光屏上没有像【分析与论证】(1)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_减小_(2)如图乙所示,光屏应移至_B_区域才能找到清晰的像(3)观察烛焰经凸透镜所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人眼应透过凸透镜向_左_(选填“左”或“右”)观察(4)在整理器材时,香香同学偶然在凸透镜上看到了身后景物正立、缩小的像,它的成像原因是光的_反射(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