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1页
八年级生物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2页
八年级生物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徐州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生物阶段检测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写题后的表格中。(每小题2分,计40分)1.在人类性别决定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DNA B性染色体 C基因 D细胞核2有一对夫妇第一胎生育了一个女孩,那么他们第二胎生育男孩的可能性为( )A1/4 B1/2 C1/6 D1/83下列哪种疾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A胃病 B肺结核 C近视眼 D艾滋病4下列数字表示的是不同细胞中所含有的染色体数,可以肯定不属于体细胞的是( )A.8条 B.13条 C.46条 D.11对5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小麦的倒伏和抗倒伏 人的卷发与黑发 豌豆的高茎与矮茎 兔的黑毛与白毛 人的近视与远视A B C D6. 禽流感发生后,下列哪项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 A. 将病禽深埋或焚烧 B. 严禁将疫区病禽销往外地 C. 对家禽养殖场周围的环境进行消毒 D. 给未感染的家禽注射疫苗7. 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豌豆的黄粒和圆粒 B.玉米的高茎和豌豆的矮茎C.果蝇的红眼和白眼 D.狗的长毛和卷毛8. 人体呼吸道的黏膜能分泌黏液,可抑制或杀死病原体。与此免疫属于同一道防线的是A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B白细胞的吞噬作用C皮肤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 D淋巴细胞产生抗体9. 下列属于人体免疫第二道防线的是A杀菌物质和免疫器官 B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C皮肤和黏膜 D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10.2014年西非有近万人感染埃博拉病毒,此病毒引起人体出现埃博拉出血热,并且在人群中快速传播,导致大量人死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埃博拉出血热具有传染性 B.埃博拉病毒属于传染源C.研制相应疫苗有利于保护易感人群 D.康复病人体内有抗埃博拉病毒的抗体11. 对基因有显隐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 B只有表现不出来的性状才是隐性性状 C成对基因Aa存在时只表现显性性状 D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起掩盖作用12. 小红是单眼皮,但是他的父母都为双眼皮。从理论上推测,小红父母再生一个孩子,双眼皮的可能性是( ) A. 25% B.50% C.75% D.100% 13. 下列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A经宇宙飞船带上太空的番茄品种比普通番茄个大口感好B普通羊群中出现短腿安康C同卵双胞胎因生活环境不一样,皮肤有明显的差异 D一片绿色的玉米地里出现了白化苗14. 下列疾病中属于遗传病的是A.艾滋病B.感冒C.色盲D.白血病15. 动物常用粘满唾液的舌舔伤口,结果有利于伤口愈合,下列免疫类型与此相同的是A服用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 B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C白细胞吞噬侵入组织内的病菌 D注射乙肝疫苗16.染色体与基因的正确关系是 A很多染色体排列在基因上 B染色体是由基因组成的 C基因是染色体的另一种叫法 D很多基因排列在染色体上17、自然选择是指 A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B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C生物界具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自然界淘汰的现象 D生物界普遍存在生存斗争18. 在人类性别决定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DNA B性染色体 C基因 D细胞核19. 豌豆植株中,高(D)对矮(d)是显性,如果一代豌豆植株的50%是矮茎的,则它们的亲本基因组成是 ADd和dd BDd和Dd CDD和dd Ddd和dd20. 农业科学家在蔬菜种植过程中发现,如果在大棚内长期使用某种农药,害虫对这种农药的抗药性会越来越强。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 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农药对害虫不断选择的结果B. 害虫的抗药性是在农药的作用下产生的C. 害虫存在遗传和变异现象为其抗药性的增强提供了前提条件D. 害虫的抗药性变强是有利变异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表格中画“”,错误的画“”。每小题1分,共10分)1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其科学依据是近亲结婚其后代患遗传病和传染病的几率较高。2高茎豌豆AA与矮茎豌豆aa杂交后,矮茎基因就从后代消失了。3.传染病的传染源是病原体.4.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5生物产生的变异不一定对生物个体本身的生存有利。 6近亲结婚可能会带来的危害是后代患传染病的几率增大。 7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时,清除口鼻内污物是为了保持呼吸道通畅。右图中一只蚊子在叮咬了甲的血液后,又吸食了乙的血液,若甲的血液中含有丝虫病的幼虫微丝蚴,乙被蚊子叮咬后患上丝虫病,请判断8-10题:8.甲是引起丝虫病的病原体。9.乙在患病前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