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总体设计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关系的分步研究程序。(2)能同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流和电压。(3)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控制作用。(4)能从实验数据和结论中找出电流、电压、电阻三者关系,并得出欧姆定律。(5)会用欧姆定律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2.过程与方法: 感悟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学会表格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并能得出相应结论。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1) 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 (2) 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学会通过合作更好地完成任务。教学重难点:重点: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关系的过程。难点:(1)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2)对数据的分析处理得出结论。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内容是八年级科学(浙教版)上册第4章“电路探密”的第6节(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第一课时。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并初步学会了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这节课就要将这些知识与技能综合应用于实验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得出欧姆定律,体会学以致用的快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本节课中教师只是创设实验情境,提供相关的实验器材,让学生自主参与拟定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在课堂上通过学生自己的实验、观察、分析、讨论、总结等一系列活动,观察科学现象、探索科学规律。通过“问题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探究总结规律”的科学探究思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为主、幻灯片课件辅助教学过程简易探究实验,引入实验课题。提出问题:用两节干电池给一个小灯泡供电,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如何改变小灯泡的亮度?学生分组讨论,展示交流改变小灯泡亮度的方案,确定两种方案进行交流分析:(教师启发:通过同一个小灯泡亮暗的变化,可说明小灯泡中的电流发生了变化)方案一:可以改变电池的节数。此实验说明: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有关,电压越大,电流越大。方案二:在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此实验说明:通过电路的电流与电路的电阻大小有关,导体的电阻越大,流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小。归纳上面两个方案的结论可得出: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有关。第七节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第1课时)一、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1.提出问题: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之间又有怎样的定量关系呢?2.猜想:电流跟电压和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意图: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板书学生猜想,给学生一定的成就感,也便于实验结束进行结论验证。)3.设计实验:电流的大小同时受电压和电阻两个因素影响,我们在研究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时候要采用什么方法?(引导学生分析要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1)利用控制变量法来探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 如何控制电阻不变?如何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实验中需要测量那些量,如何测量?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出电路图,并组内讨论交流。展示学生的设计方案,通过对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辨析讨论(最终引导学生确定方案二):方案一:方案二:在实验设计中,改变电源电压(方案一)和改变滑动变阻器(方案二)都可以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但方案二中的滑动变阻器能使电压连续又方便地改变,所以方案二更具优越性。让学生表述连接电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教师补充。连接实物图告知学生所用定值电阻为5欧,并出示实验记录用的表格。实验次数电阻R()电压U(V)电流I(A)151252353根据方案二的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实验时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并提醒学生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分析论证:对几个小组的数据进行展示,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实验结论: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2)利用控制变量法来探究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关系: 提出问题:如果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应该怎样设计实验?更换定值电阻后,如何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实验次数电压U(V)电阻R()电流I(A)12522103215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二、欧姆定律(出示PPT9)根据以上两个结论,你能总结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1.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个关系首先是被德国的科学家欧姆发现的,所以我们把这个规律叫做欧姆定律。2.根据定义,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可写为I=U/R3.表达式使用时注意事项:(1)单位要对应 I(安)U(伏)R(欧);(2)I、U、R三个量分别指同一段导体同一时刻的电流、电压、电阻。4.公式变形:U=IR R=U/I(说明这只是一定计算公式)5.熟记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及两个公式变形,完成书中三个例题。三、小结:本节你有哪些收获?让学生畅所欲言。今天所学的这些是伟大科学家欧姆用了十几年时间研究出来的成果同学们,我们今天只用一节课的时间就完成了一个伟大科学家十几年的探究历程,这得益于今天科技的进步,同时也是无数科学家无私奉献的结果。老师相信,大家在这样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凭借自己的智慧一定能创造更大的辉煌!四、学以致用1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得出下表中的一组数据。根据这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导体两端的电压(伏)导体电阻(欧)通过导体的电流(安)422441480.5A、 导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B、 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C、 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D、 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加在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伏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5安,则该导体的电阻为 欧;若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12伏时,导体中的电流为 安,导体的电阻为 欧;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导体的电阻为 欧。3. 小刚同学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一段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5欧更换为10欧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AB他应采取的操作是( )A、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B、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C、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D、将电池个数增加【板书设计】第七节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AB1.实验(控制变量法)结论: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欧姆定律(定义、表达式)I=U/R 注意:单位对应;同一导体;同一时刻公式变形:U=IR R=U/I【教学反思】本课是欧姆定律的第一课时,重在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电流、电压和电阻间的关系,所以实验开展得好不好是该课成败的关键。在教学中我先以如何改变灯的亮度为探究起点,一方面激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也为后来实验的设计打开了思路,做好了铺垫。因为有了起初的铺垫,经小组讨论后几乎每组都设计出了合理可行的方案,效果很好。对数值的处理有的存在偏差,通过多组同学发言,让大量的数据来说话,这样那些个别数值不准确的同学就主动查找自己的失误了,这个方法感到很好。叙述的严谨性学生不容易做到,我也利用这个机会向他们加以展示,在说明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如果不先确定电阻的大小、它是否在变化,是不能确定二者之间关系的,借此也给学生一个锻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胸罩价值链管理办法
- 2025年中子、电子及Γ辐照装置合作协议书
- 装修商场维修管理办法
- 药品及处方管理办法
- 规范调整账户管理办法
- 专用公路维护管理办法
- 规范品牌使用管理办法
- 2025年海洋石油修井机项目合作计划书
- 街道社区经济管理办法
- 综采队创新管理办法
- 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 转让民宿协议书范本
- 国企金融考试题及答案
- 直营店管理制度
- 2024-2025学年全国版图知识竞赛(中学组)考试题库(含答案)
- 新中国史学习教育课件
- 2025年第34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 2025年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客运索道修理S1证考试题库
- 【杭州智篆文化传播】2025天猫健身行业趋势白皮书
- 江西版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江西美术出版社)
- 《动物实验技术》课件-任务1:小鼠脓毒症模型建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