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专题9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第1单元 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教师用书_第1页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专题9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第1单元 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教师用书_第2页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专题9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第1单元 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教师用书_第3页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专题9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第1单元 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教师用书_第4页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专题9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第1单元 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教师用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专题9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浙江考试标准知识条目必考要求加试要求(1)甲烷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主要性质(取代、氧化反应)bb(2)同系物的概念,烷烃的分子组成和简单命名bb(3)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的主要原理及产物ab(4)乙烯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及主要性质(加成、氧化)bb(5)乙炔的分子组成及主要性质(加成、氧化)aa(6)可燃性燃料(气、液)在保存、点燃中的安全问题aa(7)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的主要原理及产物aa(8)苯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主要性质(取代反应)bb(9)取代、加成等基本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bb(10)根据化学式进行式量、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bb(11)由元素质量分数或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式量推断有机物分子式bc考点1| 甲烷、乙烯、苯、乙炔的结构与性质基础知识自查1甲烷的组成、结构与性质(1)组成和结构(2)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溶解性密度无色气态难溶于水比空气小(3)化学性质稳定性:与强酸、强碱和强氧化剂等一般不发生化学反应。燃烧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取代反应:在光照条件下与Cl2发生取代反应,第一步反应的方程式为CH4Cl2CH3ClHCl,继续反应依次又生成了CH2Cl2、CHCl3、CCl4。2乙烯的组成、结构与性质(1)组成和结构(2)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溶解性密度无色气态难溶于水比空气小(3)化学性质完成下列方程式:燃烧:CH2=CH23O22CO22H2O(火焰明亮且伴有黑烟)。3乙炔(1)组成和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分子构型C2H2HCCHCHCH直线形(2)物理性质在常温下,乙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微溶于水。4苯(1)组成与结构(2)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毒性溶解性密度熔、沸点无色液体有特殊气味有毒不溶于水比水小低(3)化学性质 核心要点提升甲烷、乙烯与苯的性质比较【特别提醒】(1)乙烯、苯与Br2反应的区别:反应物不同,乙烯是与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而苯是与液溴反应;反应条件不同,乙烯与溴水的反应在通常状况下就能进行,苯与液溴的反应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反应类型不同,乙烯发生的是加成反应,苯发生的是取代反应。(2)所有烃均能在空气中燃烧,且随着含碳量的增大,火焰越来越明亮,如甲烷燃烧是淡蓝色火焰,无烟;乙烯燃烧是明亮的火焰,有烟;苯燃烧时火焰更明亮,并伴有浓烟。典型例题讲解(真题组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16浙江4月选考)苯在空气中不易燃烧完全,燃烧时冒浓烟B(2016浙江4月选考)向2 mL苯中加入1 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后静置,可观察到液体分层,上层呈紫红色C(2016浙江10月选考)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为,其二氯取代物有2种结构D(2016浙江10月选考)苯和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其褪色原理相同【解析】苯含碳量高,燃烧时不易完全燃烧,所以会冒浓烟,A正确。苯的密度比KMnO4溶液小,所以下层呈紫红色,B错误。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分子中只有一种位置的H原子,故其二氯取代物有1种结构,C错误。苯和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前者是由于萃取作用,后者发生加成反应,故其褪色原理不相同,D错误。【答案】A(2015浙江10月选考真题)有关苯的结构与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B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C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D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酸反应生成硝基苯【解析】苯中不含有碳碳双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共价键,A错误;苯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所氧化,B错误;苯与溴水不会发生加成反应,但是由于单质溴在苯中的溶解度大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故能发生萃取使溴水褪色,C错误;在一定条件下,HNO3H2O,D正确。【答案】D题组对点训练1(2017杭州选考模拟)下列关于甲烷、乙烯及苯的相关比较正确的是()A苯和乙烯都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B甲烷、苯都可发生取代反应C三者都是平面型结构D三者的碳碳键完全相同B苯与液溴发生取代,A项错误。甲烷是正四面体型,C错误。乙烯中的碳碳键是双键,与甲烷、苯中的均不同,D错误。2(加试题)下列关于常见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与溴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B苯和甲苯性质相似,既不能用溴水鉴别,也不能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C利用溴水可以鉴别苯、CCl4和水D己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故不能用溴水鉴别己烯和苯C聚乙烯分子结构中无碳碳双键,不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A错误;苯和甲苯均不能和溴水反应,但均能从溴水中萃取溴,且密度都比水的小,故不能用溴水鉴别,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甲苯能使其褪色,故二者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B错误;己烯使溴水褪色是由于发生了加成反应,反应后得到的有机层为无色液体,而苯萃取溴水中的溴,得到无色的水层和溴的苯溶液,D错误。3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得到纯净乙烷的方法是()A与足量氢气反应B通入足量溴水中C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D分别进行燃烧BA项,用足量H2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会引入H2新杂质。B项正确。C项乙烯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产生CO2,引入新杂质。D项,乙烷和乙烯均能燃烧,所以燃烧不能除杂。4(2017金华选考模拟)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导学号:81640131】A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B表示苯的分子结构,其中含有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因此苯的性质与乙烯的相似C苯的分子式为C6H6,因为分子中氢原子个数比较少,所以苯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D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A苯中没有双键,也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在催化剂下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所以B、C、D均错误。5(加试题)下列有机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DA项中可以看作是CN取代了乙烯中的一个氢原子,由于单键可转动,所以各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不符合题意;B项中其结构可以表示为其中M1和M2两个平面相交于一条直线CC单键,由于单键可转动,因而可将M2平面转至与M1平面重合,所以该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不符合题意;C项原理同B,通过碳碳单键相连的两个平面,有可能重合在一起,不符合题意;D项中该分子中“CH3”中的H原子与它相连的C原子,形成四面体结构,不在同一平面上。考点2| 常见有机类型的判断基础知识自查1取代反应(1)定义: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2)实例:苯与液溴在FeBr3催化剂条件下生成溴苯:2加成反应(1)定义: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2)实例:乙烯与H2O在催化下反应生成CH3CH2OH:CH2=CH2H2OCH3CH2OH。核心要点提升典型反应类型的比较反应类型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概念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叁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由不饱和的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分子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化合物分子的反应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一般相等减少减少反应特点可发生分步取代反应有时只有一种加成方式,有时也有多种加成方式反应一般为单方向进行,一般不可逆【特别提醒】(1)取代反应的特点:有上有下或断一下一上一(断了一个化学键,下来一个原子或原子团,上去一个原子或原子团)。(2)加成反应的特点:只上不下或断一加二,从哪里断从哪里加(断了一个化学键,加上两个原子或原子团,应该加在断键两端的不饱和原子上)。典型例题讲解(2014浙江6月学考)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解析】A项属于取代反应,B项属于加成反应,C项属于氧化反应,D项属于取代反应。【答案】B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CH3CH=CH2Br2CH3CHBrCH2BrCH3CH2OHCH2=CH2H2O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C6H6HNO3C6H5NO2H2OABC D【解析】反应是由双键变为单键,故属于加成反应;反应是生成了碳碳双键,故属于消去反应;反应是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反应是NO2取代了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也属于取代反应。故B正确。【答案】B常见氧化类型及实例题组对点训练1(2015浙江1月学考)下列有机反应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A甲烷与Cl2发生取代反应:CH4Cl2CH3ClHClB乙烯与Br2加成:CH2=CH2Br2CH2Br=CH2BrCC16H34催化裂化:C16H34C8H18C8H16D淀粉水解:(C6H10O5)nnH2OnC6H12O6BB项,乙烯与Br2加成后碳碳双键变单键,错误。2下列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淀粉水解制葡萄糖B石油裂解制丙烯C乙醇与乙酸反应制乙酸乙酯D油脂与浓NaOH反应制高级脂肪酸钠BA.淀粉发生水解反应产生葡萄糖,该反应是取代反应,不符合题意。B.石油裂解制丙烯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符合题意。C.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是取代反应,不符合题意。D.油脂与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产生的高级脂肪酸再与NaOH发生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水,因此油脂与浓NaOH发生皂化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不符合题意。3(2014浙江1月学考)关于下列有机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CH4Cl2CH3ClHCl是加成反应BCH2=CH2Br2CH2BrCH2Br是加成反应C是取代反应D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是酯化反应AA项甲烷与Cl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错误。4下列各反应中不属于加成反应的是()D本题的难点是对C项的判断,反应物分子里有一个不饱和碳原子,而另一个不饱和原子是氧原子。5有机物CHCH2CH3不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是()A加成 B氧化C水解 D取代C该有机物分子中不含发生水解反应的官能团,故不能发生水解反应。考点3| 同系物烷烃基础知识自查1同系物(1)定义: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1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互称为同系物。(2)烷烃同系物:分子式都符合CnH2n2(n1),如CH4、CH3CH3、互为同系物。(3)同系物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呈现一定的递变规律。2烷烃(1)烷烃的结构与性质通式CnH2n2(n1)结构链状(可带支链)分子中碳原子呈锯齿状排列;碳原子间以单键相连,其余价键均被氢原子饱和特点一个碳原子与相邻四个原子构成四面体结构;1 mol CnH2n2含共价键的数目是(3n1)NA物理性质密度:随着分子中的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增大,但都小于水的密度熔沸点:随分子中的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状态:气态液态固态,碳原子数小于5的烷烃常温下呈气态化学性质取代反应;氧化反应(燃烧);分解反应(高温裂解)(2)烷烃的习惯命名法当碳原子数n10时,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当n10时,用汉字表示。当碳原子数n相同时,用正、异、新来区别。如:CH3CH2CH2CH2CH3称为正戊烷,(CH3)2CHCH2CH3称为异戊烷,C(CH3)4称为新戊烷。(3)烷烃的同分异构体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常见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甲烷、乙烷、丙烷无同分异构现象;丁烷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戊烷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核心要点提升1同系物的判断方法“一差二同”:通式相同,官能团的种类数目相同;分子组成上至少相差一个CH2原子团。如:CH2=CH2与通式相同,官能团不同,二者不是同系物。2.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的几种表示法【特别提醒】键线式:碳碳键用线段来体现。拐点或端点表示碳原子,碳原子上的氢原子不必标出,其他原子及其他原子上的氢原子都要指明。 典型例题讲解(2016浙江10月选考试题)下列表示正确的是()【答案】D下列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错误的是()ACH3CH2OH和CH3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BCH3CH2CH2CH3和(CH3)3CH互为同系物CCH3CH3和CH3CH2CH3互为同系物D12C和14C互为同位素【解析】B项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错误。其它各项均正确。【答案】B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导学号:81640132】A戊烷B戊醇C戊烯D乙酸乙酯【解析】A戊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CH3CH2CH2CH2CH3、(CH3)2CHCH2CH3和(CH3)4C。B戊醇可看作C5H11OH,而戊基(C5H11)有8种结构,则戊醇也有8种结构,属于醚的还有6种。C戊烯的分子式为C5H10,属于烯烃类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CH2=CHCH2CH2CH3、CH3CH=CHCH2CH3、CH2=C(CH3)CH2CH3、CH2=CHCH(CH3)2、D乙酸乙酯的分子式为C4H8O2,其同分异构体有酯类、羟醛类,羟酮类,环二醇类、烃二醇类等等,数目远大于3种。【答案】A同分异构体数目的确定技巧(1)记忆法记住常见有机物的异构体数。例如:甲烷、乙烷、丙烷均无异构体,丁烷有2种,戊烷有3种。(2)替代法例如:二氯苯C6H4Cl2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四氯苯的同分异构体也有3种。(3)等效氢法判断有机物发生取代反应后,能形成几种同分异构体的规律,可通过分析有几种等效氢原子来得出结论,又称为对称法。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同一碳原子上所连甲基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处于镜面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相当于平面镜成像时,物与像的关系)。题组对点训练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能确定为丙烯的是()DA项,小球不一定表示C、H原子;B项,分子式为C3H6的物质可能为环丙烷;C项,漏写1个H原子。2如图是某种有机物分子的球棍模型。图中的“棍”代表单键或双键,不同大小的“球”代表三种不同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对该有机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可能为C2HCl3B该有机物的分子中可能有C=C键C该有机物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D该有机物可以由乙炔(CHCH)和氯化氢加成反应得到D乙炔与氯化氢加成反应得到氯乙烯(CH2=CHCl),由于原子半径:r(H)r(Cl),故与题给球棍模型不符。3(2015浙江1月学考)以下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CB项,苯的结构简式应为,A项乙酸的分子式应为C2H4O2,C项正确,D项不正确。4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5(2017浙江温州选考模拟)下列各对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ACH4、C2H4 BCH4、C2H5OHCC2H6、C3H8 DCH3COOH、C3H6CA项,CH4是烷烃,C2H4是烯烃,二者不是同系物;B项,C2H5OH是乙醇,与甲烷不是同系物;C项均是烷烃,是同系物;D项前者属于羧酸,后者可能属于烯烃类,二者不是同系物。6(加试题)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A3种 B4种C5种 D6种B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属于羧酸,其官能团为COOH,将该有机物看作C4H9COOH,而丁基(C4H9)有4种不同的结构,分别为CH3CH2CH2CH2、(CH3)2CHCH2、(CH3)3C、,从而推知该有机物有4种不同的分子结构。考点4| 化石燃料的综合应用基础知识自查1煤的综合利用(1)煤的组成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氧、氮、硫等元素。(2)煤的干馏煤的干馏指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工业上也叫煤的焦化。 (3)煤的气化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主要反应方程式:C(s)H2O(g)CO(g)H2(g)。(4)煤的液化直接液化:煤氢气液体燃料。间接液化:煤H2O水煤气液体燃料。2天然气的综合利用(1)主要成分是CH4,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和重要的化工原料。(2)合成NH3和CH3OH。3石油的综合利用 核心要点提升(1)化石燃料综合利用中的变化物理变化:分馏;化学变化:干馏、裂化、裂解、煤的气化、煤的液化。(2)化学“六气”的主要成分高炉煤气:CO、CO2;水煤气:H2、CO;天然气:CH4;液化石油气:C3H8、C4H10;焦炉气:H2、CH4、C2H4、CO;裂解气:C2H4、C3H6、C4H8、CH4。(3)“两种汽油”比较获得方法主要化学成分鉴别方法直馏汽油原油直接分馏,物理变化一般是C5C11烷烃及少量的芳香烃等,性质稳定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是裂化汽油裂化汽油重油裂化,化学变化含有的C5C11的烷烃和烯烃,性质活泼典型例题讲解(2016浙江10月选考试题)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氢能B石油C煤 D天然气【解析】氢气燃烧的产物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氢气,属于可再生能源,A正确;石油、煤和天然气是化石燃料,不能再生。【答案】A(2015浙江9月学考测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H2=CH2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均发生了氧化反应B苯使溴水层颜色变浅的原因是它与Br2发生了取代反应C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煤的气化与液化是物理变化D石油裂解是深度裂化,其主要目的是得到乙烯、丙烯等基本化工原料【解析】A项,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错误。B项,苯使溴水颜色变浅是发生了萃取,错误。C项,煤的气化与液化均是化学变化。【答案】D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有关煤和石油加工的说法正确的是()A煤的干馏产物主要是各类有机物B石油的裂解、分馏和煤的干馏都属于化学变化C煤焦油经过分馏可得到苯、甲苯等,说明煤中含有苯和甲苯D石油的裂化,说明长链烃在高温条件下可以断裂为短链烃【解析】煤是由各种无机物、有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煤干馏时,要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煤的干馏产物有粗氨水、煤焦油、焦炉气和焦炭等物质,其中焦炭居多,为无机物,A项错误;石油的分馏是根据沸点的不同,将各成分分离,因此是物理变化,B项错误;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分解得到煤焦油,煤焦油中含有苯和甲苯,但煤中不含有苯和甲苯,C项错误;石油裂化的目的就是使长链烃在高温条件下断裂为短链烃,D项正确。【答案】D化石燃料的综合应用易失分点易失分点1煤的干馏、气化、液化都是化学变化。易失分点2煤的气化是C(s)H2O(g)CO(g)H2(g);煤的液化是生成液态燃料的过程。易失分点3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是利用原油中各组分沸点的不同进行分离的过程。易失分点4石油的裂化、裂解是将大分子烃断裂成小分子烃的化学反应,裂解是深度裂化,裂化、裂解产生不饱和烃。易失分点5直馏汽油是饱和烃;裂化汽油含有不饱和烃,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题组对点训练1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加工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裂化主要得到乙烯B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可得到汽油、煤油C煤干馏主要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D煤制煤气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C石油裂化的目的是获得汽油,A项错;石油分馏属于物理变化,B项错;煤的气化是化学变化,D项错。2(2017宁波学考模拟)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石油裂解能得到乙烯,乙烯是生产聚乙烯的原料B水煤气是通过煤的液化得到的气体燃料C葡萄糖可转化为乙醇,乙醇氧化可得到乙醛D煤干馏是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BB项,水煤气是煤的气化产物,错误。3下列关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煤的干馏是将煤在空气中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B煤的气化是将其通过物理变化转化为气态的过程C天然气除了作燃料之外,还可用于合成氨和生产甲醇D石油分馏可获得乙酸、苯及其衍生物C煤的干馏是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强热分解的过程,A项错误;煤的气化是碳与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煤气的过程,B项错误;石油分馏可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和重油等,D项错误。考点5| 与质量分数、化学式有关的简单计算核心要点提升1烃完全燃烧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CxHyO2xCO2H2O(1)燃烧后温度高于100 时,水为气态:VV后V前1,y4时,V0,体积不变,对应有机物CH4、C2H4等。y4时,V0,体积增大。(2)燃烧后温度低于100 时,水为液态:VV后V前(1),体积总是减小。(3)无论水为气态,还是液态,燃烧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都只与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数有关,而与烃分子中的碳原子数无关。2烃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量的规律烃完全燃烧时的通式:CxHyO2xCO2H2O(1)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烃完全燃烧时,值越大,耗O2量越多。(2)质量相同的有机物,其含氢百分率(或值)越大,则耗O2量越多。(3)1 mol有机物每增加一个CH2,耗O2量增加1.5 mol。(4)1 mol含相同碳原子数的烃完全燃烧时,烷烃耗O2量比烯烃要大。(5)质量相同的烃CxHy,越大,则生成的CO2越多;若两种烃的相等,质量相同时,则生成的CO2和H2O均相等。3.分子式的确定方法(1)若题目给出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对密度等,可先求最简式,再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也可先求相对分子质量,再确定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求出分子式。(2)若题目给出燃烧产物的质量,可通过烃燃烧通式或体积差量法求出分子式。一般烃燃烧的通式:CxHy(x)O2xCO2H2O。(3)用商余法直接求得分子式。假设某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r,则:若得整数商和余数,则商为可能的最大碳原子数,余数为最小的氢原子数。若的余数为0,或碳原子数6,则将碳原子数依次减少一个,即增加12个氢原子,直至饱和为止。典型例题讲解(2015浙江1月学考)两种气态烃的混合物,完全燃烧后生成CO2的物质的量小于生成H2O的物质的量,则这两种烃的组合不可能是()ACH4和C2H2BCH4和C2H4CC2H6和C3H8 DC2H4和C2H2【解析】题给几种烃完全燃烧后产物物质的量大小关系为n(CO2)n(H2O)的有C2H2,n(CO2)n(H2O)的有C2H4,n(CO2)n(H2O)的有CH4,C2H6和C3H8,故C2H4和C2H2的混合物完全燃烧后生成CO2的物质的量一定大于生成H2O的物质的量。【答案】D等质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最多的是()ACH4 BC2H6CC3H6 DC6H6【解析】分子组成为CnHm的烃,mn的值越大,即含氢的质量分数越大,在质量相同时耗氧量越多。在四种烃中,CH4中m(H)n(C)的值最大,故其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答案】A室温时,20 mL某气态烃与过量氧气混合,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通过浓H2SO4,再恢复到室温,气体体积减少了50 mL,剩余气体再通过苛性钠溶液,体积又减少了40 mL。求气态烃的分子式。 【导学号:81640133】【解析】燃烧产物通过浓H2SO4时,水蒸气被吸收,再通过苛性钠溶液时,CO2气体被吸收,故CO2的体积为40 mL。根据体积减小可考虑用体积差量法计算。设烃的分子式为CxHy,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xHyO2xCO2H2O气体减少V 1 x x 1 20 mL 40 mL 50 mL列比例式:1x2040,解得x2。12050,解得y6所以该气态烃的分子式为C2H6。【答案】C2H6题组对点训练1(2014浙江6月学考)一定量的某有机物完全燃烧后,生成1 mol CO2和9 g H2O,该有机物可能是()AC3H8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