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14课 宋词与元曲教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14课 宋词与元曲教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14课 宋词与元曲教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14课 宋词与元曲教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第14课宋词与元曲课题第14课宋词与元曲教学目标1、通过对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关汉卿及其代表作的学习,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学成就。2、通过对宋词和元曲作品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知道文学作品能够反映社会现实。3、学习辛弃疾、关汉卿等忧国忧民、同情人民疾苦的博大情怀。教学重点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和元杂剧。教学难点元曲的特点。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个人复备知学一、 目标展示1. 揭示目标预学二、 预习检查1、词是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兴起了晚唐。宋朝时,词的创作达到高峰,出现了许多著名词人和词作。北宋著名词人_的名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宋朝著名的女词人是_,她的代表作是_;南宋词人_,他的代表作是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2、元曲把诗歌、音乐、舞蹈、表演、宾白相结合,演出一个完整_的戏曲艺术。标志着我国_艺术的成熟,表明_开始成为中国文学的主流。3、散曲是由诗词演变而来,可以配乐演唱的歌曲,起源于_和_。4、关汉卿的代表作是_。培养学生通过自学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互学三、合作探究探究一、宋朝三大词人的作品特点和作者生活的时代有何联系?探究二、完成下列表格作者代表作作品风格苏轼 李清照辛弃疾探究三、元杂剧是诗歌、音乐舞蹈表演宾白相结合,结合各种表演艺术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阅读教材,了解元杂剧的结构和角色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前预习以及收集资料的能力。导学四、总结点拨(1) 选择自己喜欢的宋词,进行赏析并有感情的朗读,评选出朗读最好的加以奖励。(2) 学生谈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3) 教师总结: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化高度繁荣的时期。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力和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学艺术的热情。检学五、当堂反馈1学完灿烂的宋元文化后,班里开展了一次题为“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巨钻 宋词”的历史图片展。下列选项内容不恰当的是 ( ) A、司马迁 B、李清照 C、辛弃疾 D、苏轼2、某班学生课余时间排演历史剧宋代词人苏轼。若请你配音,可选择的台词是( )A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B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C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D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3生活在元朝的李大顺可以因为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而享受到 ( )坐着装有指南针的海船出游 观看戏曲窦娥冤穿上柔软结实的棉袄御寒 带着高压气枪去打猎A、 B C D4小明性格豪迈,热情奔放,有强烈的爱国心。他读下列哪位词作家的词最容易引起共鸣 ( )A、李清照 B李商隐 C柳永 D辛弃疾5“漫天坠,扑地飞,白占许多田地,冻杀吴民都是你,难道是国家祥瑞!”这种文学形式 流行于( )A北宋时期 B南宋时期 C元朝时 D明朝时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但不用简单的读书或背书的形式,通过一张表格,内容更加清晰。学习比较拓展思维课后作业背诵知识要点,并预习第15课 伴你学第14课板书设计第14课宋词与元曲1.词的含义、特点及发展,代表性词人作品及特色。2.元曲兴起的原因,关汉卿的代表作及特色。3. 宋元文化繁荣的原因。教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