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题(时间:90分钟总分:120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雄跨(ku)嶙峋(ln)淙淙(zng) 巧妙绝伦(ln)B广漆(q)轩榭(xun)石砌(q)惟妙惟肖(xio)C蟠龙(pn)河堤(d)弧形(h)因地制宜(y)D伧俗(cng)藻井(zo)匀称(chn)长虹饮涧(ji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浩渺推崇桥敦前瞻后顾B和谐纤细险峻失之豪厘C鉴赏池沼阑干别具匠心D招书矗立妃嫔迥然不同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2分)A说起桥,其种类可以说是琳琅满目,绝对数不过来。B张小亮长得和他父亲惟妙惟肖,简直就像一个人。C城外是一片重峦叠嶂的山脉,一眼望不到边。D这座建筑物的设计巧妙绝伦,简直无可挑剔。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2分)A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不断研究问题、发现问题,才能取得进步。B他的家乡是河南省太康县人,跟我家离得比较远。C近日,在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一种新型的“纳粹电池”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光。D有没有良好的班风,是决定一个班组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因素。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绿是生命的颜色。春雨过后,草尖上、树梢上冒出了一簇簇嫩绿的叶芽,更会使你觉得新的生命在跳动。你看那春天的原野,绿油油的,生气勃勃,欣欣向荣,令人感到鼓舞和振奋。道旁的树木,青翠欲滴;田间的秧苗,郁郁葱葱。到了夏天,大地上一片葱茏。面对着这充满蓬勃生机的大地,便会感到自己也增添了青春的活力。A. B C. D6学习本单元苏州园林这篇课文的过程中,同学们对文末“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这些,这里不再多写了”这句话发生了争论。有人主张删除,有人主张保留。以下是主张删除的同学的意见,请你站在“保留”的立场上,给出你的意见。(4分)反方:本文通过介绍苏州园林景色如画的特点,详细说明了它的美丽、精巧,如亭台轩榭的自然美、假山池沼的艺术美、花草树木的映衬美、花墙廊子的层次美等,甚至连园林的角落也都介绍到了,称得上详细无比,因此文末的这句话完全是画蛇添足。再说,这句话与文章的主题也没有任何关系啊!正方:7本单元综合性学习的主题为“说不尽的桥”,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八(3)班同学打算开一个关于“桥”的主题班会,在班主任的倡议与组织下,班会筹备会如期召开,假如邀请你来参加,请帮助同学们解决如下问题:(1)说桥:请帮助主持人设计一段精彩的“开场白”。(2分)(2)辨桥:请认真观察,分辨出下列各桥的类型,并在图片下方的括号内加以注明。(4分)图1()图2()图3()图4()(3)写桥:请写出至少三句含有“桥”字的诗句。(6分)二、阅读理解(44分)(一)(14分)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8选文中能够概括苏州园林总体特点的句子是哪句?请找出并抄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9第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10第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11如果将第段中加点的“没有一个不”改为“全都”可以吗?为什么?(4分)(二)解读个园(15分)藏策个园之名“个”。据扬州人讲,当年园主人为求园名,花了不少银子,才有了个园这名字。清袁枚有“月映竹成千个字”,而园主又爱竹,于是乃取“竹”中之“个”,且形似竹叶,故名。这“个”,乃竹之“提喻”。不过当地也还有种传说:个亦有独一无二之意。这倒颇有空前绝后并世无双的自诩了。其实个园的用心,还远不止于此。初入园中,但见翠竹丛丛,名色各异,虽令人耳目一新,倒也没有太多奥妙。渐至内园,则幻境憧憧,久负盛名的四季假山,便在这里了。所谓四季假山,实际是以分峰叠石之法,利用木石之间的不同搭配,幻化出春、夏、秋、冬四季景色。以青竹配笋石,道是“春山笋石参差,修篁弄影”,意寓雨后春笋的模样,是为春景;以湖石叠山,山中有洞,中空外奇,配之小潭清碧,取意夏云多奇峰,是为夏景;以黄山石堆山,配之丹枫,又于山巅处建亭,临亭俯视,黄石丹枫,倍添秋意,是为秋景;而最富想象力的大概要算冬景了,以雪石堆造的假山,迎光时闪闪发亮,背光则幽幽泛白,让人联想残雪未消的样子,后墙上再凿二十四个风洞,以应“北风呼啸雪光寒”之意。冬山的西墙上又留漏窗,凭窗可见花丛竹径,似迎春有径,呼之欲出这是个由符号构筑的小园,一如罗兰巴特笔下的“符号帝国”。漫步园中,单靠目力,是看不出这景中暗含四季的奥秘的。四景与四季的对应,其实更多靠得是符码的作用,如春笋、丹枫等,而并非真能肖似。就如“个”与“竹”的关系一样,四季假山与春、夏、秋、冬,也是一种“提喻”的关系。个园实质上是个“提喻”之园。这其中种种的文化哑谜,大概只有深谙其符码的人才可以领会的吧。四景与四季既不重形似,自然是在于“意”了。个园的深层含义又是什么呢?以四景喻说四季,实际上是把“历时”的四季,圈进了“共时”的小园之中。四季的更迭,标志着时光的流逝。但如果“共时”地拥有了四季,那便意味着控制了四季更迭,进而也便拥有了时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式的慨叹,变成了往来四季之间,可以任意穿行的悠闲漫步。春、夏、秋、冬,只是园中四景间的一种“换喻”形式,它们近在咫尺,彼此相接,循环往复于是,四季假山便仿佛成了可以留得住似水年华的时间机器。这让人不禁想起博尔赫斯笔下那不为时光所囿的“交叉小径的花园”。个园在其深层意义上,亦是时光之园。园主人盐商出身,不会有如此深的心思,这诸多的精妙花样,大半应是其门客所为。不过他们当年拥有的,毕竟只能是符号的时光,个园依旧,岁月无情,隐喻着时光永恒的四季假山,也早已阅历了无数个四季更迭的时光的淘洗,在斑驳的世事沧桑中,成为了其自身的讽喻。我是初春一个雨后的上午来访个园的,比“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农历三月,早来了近一个月。园中游人如织,纷纷地在春、夏、秋、冬之间往来。夏山依傍着的一个厅堂里,正办着一个当地画家的画展,签上标着几千至几万不等的高价。门口竖起一块牌子,上有画家满嘴大胡子模样极酷的照片,和一段看起来行迹有些可疑的履历简介。画是无须多看的,笔法破败,不成个样子。我不禁哑然失笑,想当年这样的画匠怕是进不得这园子的。与时光永恒之类的神话相比,我倒以为“偶然”更加耐人寻味。就在我漫步园中,暗自构思这篇小文时,忽见夏山山洞间人影一闪,颇似上海的王晓明兄,走去一瞧,果然是他!王兄去年刚从哈佛游学归来,平时相距千里,而此刻他从上海我从天津,竟在同一时间相遇于这时光之园中我在北京打的,曾两次遇到同一司机。司机说这种几率只有十几万分之一远隔千里,竟于他乡茫茫人海中巧遇故知,这种几率大概已不止几十万乃至几百万分之一了吧?此事诚可记也。(选自散文海外版)12本文第段主要说明了哪些内容?作者为什么要说明这些内容?(4分)13除了名字,“个园”的“用心”还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用横线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4分)14第段中加点的“个园的深层含义”指的是什么?(3分)15就整篇文章来看,作者主要抓住了“个园”哪方面的特征进行说明?(4分)(三)宋代屏风(15分)吴界和关于屏风,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物原中记载:“禹作屏” 。早期又被称为“扆”(依)或“邸”。其功用最早为礼制服务,多置于君王身后,汉郑玄注:“邸,后板也。”,用斧纹或凤纹进行装饰,象征着权力与高贵。自汉以来,屏风挡风和隔断的实用功能逐渐显现出来:“屏风,言可以屏障风也。”时至魏晋,屏风艺术更为流行,并完成了由实用艺术向欣赏性艺术的转化。自宋代以来,屏风在世人生活中的作用愈发重要。这一时期,屏风的形制也有了突破性地进展:大型座屏一般采用矮佬和横枨把屏框内分割为小格的设计方法,而这种方法一直沿用至明代。曲屏是由单扇屏风发展而来的,最早出现在汉代。在当时,很多情况下可以与席、榻相配,可几面围,非常实用。其数量一般为两至十扇,每扇之间用榫卯链接。这种屏风,文人还经常在上进行书法、绘画等艺术创作。宋徽宗还经常把这种屏风用作备忘录,将当时全国几大寇贼的名字写于其上以备谨记。另外,还有一种大型直立的屏风形制,出现于宋代绘画孝经图中,其样式由几扇板面组合而成,整体造型气势傲人。小型屏风中的砚屏,始见于宋人的记载。从宋人赵希鹄所著的砚屏辨可知:砚屏是北宋苏东坡、黄山谷等人为刻砚铭以“表而出之”所创始的。从中可知砚屏一开始就有书写展示文字的功能。还可知,砚屏的尺寸应该是“高尺一二寸”,“阔尺五六寸”才适用。这说明砚屏的外形是接近于正方形的,这一点与枕屏有较大区别。枕屏、砚屏均中嵌石料,取石之天然纹理加强审美效果。砚屏辨中记载了宋皇家不惜“旨以重赏宣取”美石做砚屏的故事,以苏东坡为首的宋代文人,也留下了众多赞美砚屏的诗句。髹造工艺也在逐渐进步,螺钿镶嵌工艺兴于唐盛于宋元。螺钿镶嵌的原料螺钿是从海螺壳、蚌壳、鲍鱼壳边口截取材料研磨而成。钿片选料考究,多选用光泽度高、色彩绚丽的蚌壳边缘的材料。工匠将其裁成各种装饰纹样,镶嵌于漆面上,可以达到类似金银平脱的效果 ,同时也可以获得高于漆地的半浮雕的视觉效果。但目前实物只有明清时代的嵌螺钿漆作屏风存世。宋代是一个注重理性思考的年代,为便于王室处理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巩固统治阶级地位的需要,宋人确立起了尊崇自然和倡导秩序的哲学观。社会文化空前繁荣,文人士大夫阶层不断扩大并取得了相当高的社会地位。在山水画领域,名家辈出,宋画家郭熙更是将山水画思想概括总结为绘画理论,由其子郭思整理成林泉高致,对后世影响甚大。郭熙首次提出了山水画中的“境界”(“意境”)这一美学概念,“它的全部理论观点,几乎都共同指向意境创造这一终极的理论目标。”自然、朴素、简约为美的理念,加上宋代画院的发展,因此屏风的装饰内容比较简单,在屏面上画水波纹进行装饰颇为流行。图画见闻志说宋仁宗时,任从一于“金明池水心殿御座屏扆,画出水金龙,势力遒怪。”宋真宗时,荀信“天禧中尝被旨画会灵观御座扆屏看水龙,妙绝一时,后移入禁中。”宋代拥有一支历史上最为庞大的高素质文人士大夫队伍,他们拥有极高的艺术品位和审美能力,他们集诗书画创作能力于一身,广泛参与室内空间的意匠。文人通过自身的美学修养,表达着对社会历史各方面的感悟与思索,形成了崇尚雅逸平淡的审美追求。两宋朝野文化素养的全面提高还促进了全民族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在全社会形成了尚古之风。在他们的力推之下,老庄“制器尚象”的思想,汉王符“致用为先,巧饰为末”的理念、禅宗所推崇的“简约”意味等,都对两宋时期的屏风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总的来说,宋代,由于人们生活起居方式的转变定型,待垂足而坐的活动方式确立后,改变了过去室内环境以床榻为中心点的不变格局。通过屏风划分室内空间布局自此延续一直到清。如今,人们越来越注重从传统艺术形式寻求灵感或是理解文化,屏风艺术也愈发受到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们喜爱。(选自戏剧之家2014年11期)16宋代屏风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4分)17本文在介绍宋代屏风的同时,为什么还要介绍当时的社会状况?(3分)18本文在介绍宋代屏风时,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4分)19有人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屏风会被人们完全淘汰。你赞同这种说法吗?为什么?(4分)三、作文(50分)20桥是有形有状的,它在自然界普遍存在着,使道路为之通畅,于是,人们的脚步有了永不停息的理由;桥又是无形无状的,它在你我之间亦或他她之间默默地传承着,于是,心与心的沟通有了可靠的保障,温暖与真诚之水便在人们的心灵间欢快地流淌;桥是静止的,它就那么静静地站立着,站成文人画家笔下那被称为“小桥流水人家”的绝美的风景;桥又是运动的,它频繁互动于人与人之间,让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心之桥”走得近一点,再近一点请以“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题目自拟,不低于600字。参考答案1A(“淙”应读“cng”)2C(A项中“敦”应为“墩”,B项中“豪”应为“毫”,D项中“招”应为“诏”)3D(A项中的“琳琅满目”通常用来形容小的物品,B项中的“惟妙惟肖”通常形容模仿得非常近似,C项中的“重峦叠嶂”不能作“山脉”的定语,因为该成语本身就含有“山脉”的意思)4C(A项“发现问题”应在“研究问题”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 6048-1: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JPEG AI learning-based image coding system - Part 1: Core coding system
- 高效沟通技能培训
- 运动控制功能课件
- 动物小游戏课件
- 课件显示画图过程
- 广东会计自考试题及答案
- 广东法律自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控制数考试题及答案
- 装岩机司机岗前考核试卷及答案
- 离心铸管工三级安全教育(公司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检验原始记录
- 沥青砼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 固体料仓 (2.26)设计计算
- JJG 52-2013弹性元件式一般压力表、压力真空表和真空表
- GB/T 33009.2-2016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集散控制系统(DCS)第2部分:管理要求
- GB/T 14534-1993电磁吸盘
- GA/T 718-2007枪支致伤力的法庭科学鉴定判据
- 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课件
- 装备制造业研究报告
- 【课件】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进场人员、机械、材料报审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