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3月学业能力调研 试题_第1页
高一语文3月学业能力调研 试题_第2页
高一语文3月学业能力调研 试题_第3页
高一语文3月学业能力调研 试题_第4页
高一语文3月学业能力调研 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静海2016-2017第二学期高一语文(3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基础题(39分)和语言表达题(111分)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试卷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清楚,如不符合要求,酌情减3-5分,并计入总分。知识技能学习能力习惯养成总分内容基础文言阅读诗歌鉴赏散文阅读阅读与表达技能卷面整洁150分分数27分22分8分15分78分减3-5分第卷(选择题 共39分)一、基础题 (共27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吞噬(sh) 脊髓(su) 撬开(qio) 韬光养晦(hu)B拓片(tu) 负疚(ji) 悚然(sng) 沸反盈天(fi)C怯弱(qi) 纨绔(k) 戏谑(xu) 敛气屏声(bng)D石栈(zhn) 朔漠(s) 宵柝(tu) 群山万壑(h)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踌躇 缭倒 恬然自安 钿头银篦B寒喧 抚赝 惴惴不安 瘦消不堪C草窠 训熟 司马轻衫 咀嚼赏鉴D洗漱 膏粱 孽根祸胎 懵懂顽童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在久居内陆的人眼里,大海的一吟一荡都是诗。可从小说生长在海边的人,早已司空见惯了归帆片片、鸥影点点B.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C.抗震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D.四川省汶川县的映秀镇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依山傍水,秀色可餐,名不虚传,可在“512”特大地震中却变成了一片废墟,几乎面目全非。4.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梁启超读过天演论后,在“物竞天择”的基础上,_了“适者生存”的概念,进而发表了一系列宣扬社会进化论的文章。法国作家克莱齐奥获得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_仪式于12月10日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由瑞典国王亲自颁奖。安徽“三农”问题专家均认为,种粮大户的涌现,有助于粮食优良品种和现有种粮技术的集成推广,提高单产 实现粮食总产持续增长。A阐发授奖进而 B阐发受奖从而C阐述受奖进而 D阐述授奖 从而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随着人们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新西兰毒奶粉事件发生后,越来越多的人要求新西兰政府对恒天然的调查确保在公开、公正的环境中进行。B.中国新一届政府成立后,加大了惩治腐败的力度,查处了一批不法分子,包括某些原先位高权重的腐败分子,这表明中国的事情完全可以在中国得到解决。C.虽然情感生活不是我们生命的全部,但谁又能否认它不是我们整个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呢?D.这家公司的利润近三个季度来一直下滑,根本原因是公司经营理念落后,产品质量下降造成的。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A.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B.海明威是美国现代作家,其代表作有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呜老人与海乞力马扎罗的雪等。C祝福是鲁迅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是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第一篇。伤逝幸福的家庭社戏等小说也是在该小说集中。D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溪)生,与杜牧合称“小李杜”。李商隐锦瑟中“庄生迷蝶”“望帝托心”“沧海泣珠”“ 蓝田玉烟”可以理解为烘托出诗人希望破灭后凄凉、孤寂而又沉郁的心境。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可怜辜负好韶光 可怜:可爱 B渚清沙白鸟飞回 渚:水中的小块陆地C却坐促弦弦转急 却:退回 D行为偏僻性乖张 乖张:不驯顺,与众不同8.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危呼高哉! 正襟危坐B以手抚膺坐长叹 义愤填膺C连峰去天不盈尺 一去紫台连朔漠D尔来四万八千岁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呼来哉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3分)A铁骑突出刀枪鸣 B门前冷落鞍马稀C整顿衣裳起敛容 D凄凄不似向前声二、(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疏广字仲翁,东海兰陵人也。少好学,明春秋,家居教授,学者自远方至。地节三年,立皇太子,选广为少傅,数月,徙为太傅。广兄子受,好礼恭谨,敏而有辞。宣帝幸太子宫,受迎谒应对,上甚欢悦,顷之,拜受为少傅。太子每朝,太傅在前,少傅在后,父子并为师傅,朝廷以为荣。在位五岁,皇太子年十二,通论语孝经。广谓受曰:“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今仕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悔,岂如父子归老故乡,以寿命终,不亦善乎?”广遂上疏乞骸骨,上以其年笃老,皆许之。广既归乡里,日令家供具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数问其家金余尚有几所,趣卖以供具。居岁余,广子孙窃谓其昆弟老人广所爱信者曰:“子孙冀及君时颇立产业基址,今日饮食费且尽,宜从丈人所,劝说君买田宅。”老人即以闲暇时为广言此计,广曰:“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供衣食,与凡人齐。今复增益之以为赢余,但教子孙怠惰耳。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人之怨也;吾既亡以教化子孙,不欲益其过而生怨。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以尽吾余日,不亦可乎!”于是族人悦服。以寿终。(节选自汉书疏广传)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选广为少傅,数月,徙为太傅。 徙:调职。 B广兄子受,好礼恭谨,敏而有辞 敏:聪明,机智。 C宣帝幸太子宫,受迎谒应对。 谒:进见。 D居岁余 居 :居住。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A顷之,拜受为少傅。 B. 广遂上疏乞骸骨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而死C上以其年笃老,皆许之。 D. 今日饮食费且尽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12下列各项中,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3分) A疏广自幼勤奋好学,深明春秋,远方之人也来向他问学。其兄之子疏受谦恭谨慎而有口才。叔侄二人并为皇太子师傅,朝廷引以为荣。 B皇太子初学有成后,疏广心怀知足常乐、功成身退的想法,要求归老故乡,虽然中途曾经后悔,但最终还是提交了辞呈,并获得皇上的应允。C疏广认为自己的金钱为朝廷所赐,应当自己用来颐养天年,因而回归故里之后,并未打算要将钱财留给子孙,每日均请亲朋故友宴饮娱乐。D疏广的子孙见饮食费用甚巨,就请人劝疏广多置田宅。疏广表示财产只能使子孙怠惰罢了,应当让他们自食其力,过与平常人相同的生活。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疏广对子孙教化有方的一组是()(3分)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增益之以为赢余,但教子孙怠惰耳且夫富者,众人之怨也不欲益其过而生怨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A. B. C. D.第卷三、(20分)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0分)(1)数问其家金余尚有几所,趣卖以供具。(3分)_(2)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3分)_(3)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4分)_1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1)飞湍瀑流争喧豗,_。(2)_,不尽长江滚滚来。(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4)画图省识春风面,_。(5)_,百年多病独登台。(6)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7)_,以手抚膺坐长叹。(8)大弦嘈嘈如急雨,_。(9)东船西舫悄无言,_。(10)岂无山歌与村笛,_。四、诗歌鉴赏(8分)16.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完成以下题目(每小题4分,共8分)菩萨蛮宜兴作苏庠北风振野云平屋,寒溪淅淅流冰谷。落日送归鸿,夕岚千万重。荒陂垂斗柄,直北乡山近。何必苦言归,石亭春满枝。【注】岚:山林中之雾气。斗柄:北斗七星柄部三星。(1)简要分析本首词上片营造了怎样的意境。(4分) (2)本首词结尾两句有怎样的深刻含义?(4分)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完成17-20题,15分)捅马蜂窝 冯骥才爷爷的后院很小,它除去堆放杂物,很少人去,里边的花木从不修剪,快长疯了;枝叶纠缠,阴影深浓,却是鸟儿、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一片乐土,也是我儿时的乐园。我喜欢从那爬满青苔的湿漉漉的大树干上,取下一只又轻又薄的蝉衣,从土里挖出筷子粗肥大的蚯蚓,把团团飞舞的小蠓虫赶到蜘蛛网上去。那沉甸甸压弯枝条的海棠果,个个都比市场买来的大。这里,最壮观的要数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不知忙些什么,总有百十只之多,以致爷爷不敢开窗子,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屋来。“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捅下来!”奶奶总为这个马蜂窝生气。 “不行,要蜇死人的!”爷爷说。 “怎么不行?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捅就下来。”奶奶反驳道。 “捅不得,捅不得。”爷爷连连摇手。 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捅马蜂窝的强烈欲望。那多有趣!当我被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抑制时,就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口。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盖住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作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 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眼瞧我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地摇撼两下,只听”嗵”一声,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跑了,将我关在门外。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孤注一掷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切而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强烈地一疼挨蜇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到屋里。 当夜,我发了高烧。眉心处肿起一个枣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见。家里人轮番用醋、酒、黄酱、万金油和凉手巾处理,也没能使我那肿疮迅速消下来。转天请来医生,打针吃药,七八天后才渐渐痊愈。这一下可不轻呢!我生病也没有过这么长时间,以致消肿后的几天里不敢到那通向后院的小走廊上去,生怕那些马蜂还在小门口等着我。 过了些天,惊恐稍定,我去爷爷的屋子,他不在,隔窗看见他站在当院里,摆手招呼我去,我大着胆子去了,爷爷手指窗根处叫我看,原来是我捅掉的那个蜂窝,却一只马蜂也不见了,好像一只丢弃的干枯的大莲蓬头。爷爷又指了指我的脚下,一只马蜂!我惊吓得差点叫起来,慌忙跳开。 “怕什么,它早死了!”爷爷说。 仔细瞧,噢,原来是死的。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几只黑蚂蚁在它身上爬来爬去。爷爷说:“这就是蜇你那只马蜂。马蜂就是这样,你不惹它,它不蜇你。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 “那它干嘛还要蜇我呢它不就完了吗?” “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肯饶你。它要拼命的。”爷爷说。 我听了心里暗暗吃惊。一只小虫竟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低头再瞧瞧那只马蜂,微风吹着它,轻轻颤动,好似活了一般。我不禁想起那天它朝我猛扑过来时那副视死如归的架式;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死一搏,真像一个英雄我面对这壮烈牺牲的小飞虫的尸体,似乎有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心上。 那一窝马蜂呢,无家可归的一群马蜂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我甚至想用胶水把那只空空的蜂窝粘上去。 这一年,我经常站在爷爷的后院里,却始终没有等来一只马蜂。 转年开春,有两只马蜂飞到爷爷的窗檐下,落到被晒暖的木窗框上,然后还在过去的旧窝的残迹上爬了一阵子,跟着飞去而不再来。空空又是一年。 第三年,风和日丽之时,爷爷忽叫我抬头看,隔着窗玻璃看见窗檐下几只赤黄色的马蜂忙来忙去。在这中间,我忽然看到,一个小巧的、银灰色的蜂窝已经筑成了。于是,我和爷爷面对面开颜而笑,笑得十分舒心。我不由得暗暗告诉自己: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17第一段描写的“爷爷的后院”具有什么特点?在文中具有什么作用?(3分) 18文章以“捅马蜂窝”为题,可文章并不是只写捅马蜂窝这一情节,请问在捅马蜂窝后还写了什么情节?这样写是不是离题?为什么?(3分) 19联系全文,应怎样理解“这复仇者不顾一切而拼死的气势”中的“复仇者”?为什么说那只“蜇我”的马蜂“真像一个英雄”?(4分) 20如何理解“我听了心里暗暗吃惊”?(5分) 六、语言运用题(18分)21.将下面备选文句分别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使文段语意清晰连贯。 (4分)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 。 。果然稍微过了一会,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这个太阳就好像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的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 , 。 他旁边的云彩也突然有了光彩 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 射得人眼睛发痛 我知道太阳要从那里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个地方22.下列各句加点的词都有“死”的意思,按由尊到卑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4分) 永和四年卒 伤余心之忧忧兮,悲将军之不禄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于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明年,丞相薨A B. C. D.23.小作文(关键环节考核题组)(10分) 网红已经成为了舆论场中的高频词,有关网红的的新闻几乎每天都在刷新,但这其中也掺杂了一些不那么正面的“新闻”,请就“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红”这一话题,写一段议论性文字。要求:观点明确,议论充分,不少于200字。七、作文(5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24.忽略可以是一种爱护,可以是一种伤害;忽略可以是一种策略,可以是一种过错;忽略可以是一种高尚的境界,可以是一种卑微的态度。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理解,写一篇作文。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静海一中2016-2017第二学期高一语文(3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卷答题纸得分框知识技能学习能力习惯养成总分三、(共49分)14.(1)(3分) 译文: (2)(3分) 译文: (3)(4分) 译文: 15.(10分)(每句1分)(1) (2) (3) (4) (5) (6) (7) (8) (9) (10) 四、(共8分)16.(1)(4分) (2)(4分) 五、(15分)17.(3分) 18.(3分) 19.(4分) 20.(5分) 六、语言运用题:(18分)21.(4分) 22.(4分) 23.(10分)2002016-2017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学生学业能力调研卷答案1.C 2.D3.D 解析 A项,“司空见惯”后不能带宾语。B项,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C项,久假不归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含贬义。D秀色可餐:形容女子非常美丽或景色非常优美。此处取后一义项。4. A解析:“阐发”的意思是阐述并加以发挥,“阐述”的意思是论述。根据语境,应选“阐发”。“授奖”指颁发奖品、奖金或奖状,“受奖”指得到奖励。根据语境,应选“授奖”。 “进而”表递进关系,“从而”表因果关系。5.B 解析 A项,搭配不当。“意识提高”不能搭配,应改为“意识加强” ;C项,不合逻辑,“谁又能否认它不是” 改成“谁又能否认它是” ;D项,结构混乱,删去“造成的” 或删去“根本原因” 。6.C7.A可怜:可惜。8.B【A(1)高;(2)正,端正。B胸;C(1)距离;(2)离开。D(1)那,指开国之初;(2)你。】9.B10.D( “居”后接时间,表示“停留”,“过了(多长时间)” 。 )11.A (项中的两个“之” 都是助 词, 无义;B 项第一句中“遂” 是连词, 可译为“于是, 就” , 表示承接, 第二句 中“遂” 是副词, 可译为“最终” , 表示结果。 项中的第一个“以” 的意思是“因为” , 介词,第二个“以”是连词,表目的; 项中的第一个“且” 的意思 “将要, 快要” , 副词,第二个“且” 的意思是“尚且”,表示让步关系。 )12.B “虽然中途曾经后悔”可能是对原文“如此不去,惧有后悔”的误解,原文的含义是说:如果不趁此机会离开官场,恐怕以后悔恨。13.C 第一句是说“我难道是老糊涂了不顾念子孙吗?”意思是“我疏广还是顾念子孙的”;但是顾念子孙,不等于就教育子孙有方,顾念子孙到溺爱的程度就是教子无方,所以这一句不应该属于教育子孙有方。第二句是说“家里本来就有一些田地,就让子孙们在这些田地上努力耕种”,意思是不必替子孙新增更多的土地,这应该属于教育子孙有方。第三句是疏广的话,他说:“增加田宅,使子孙的收入有多余,这只能使得子孙懒惰懈怠。”这应该是教育子孙有方的一种理念。第四句也是疏广的话,他说:“况且那种富贵的人,是大家仇恨的对象。”这句话跟教育子孙有方没有直接的关系。第五句是说“不想增加子孙的过错,而让别人对他们仇恨”,这也是疏广教育子孙有方的一种理念。第六句是说“我疏广乐于跟乡亲族人一起享用朝廷的赏赐”。这句话跟教育子孙有方的关系更加远一些。这样,A项肯定是二错一对。B项和D项可以看作二错一对,如果认为第四句跟教育子孙有方也有一点儿关系,那么至少是一错二对,惟有C项是三句全对,所以C项是正确选项。14.(1)(1)疏广屡次询问他家余下的金子还有多少,催促家人卖掉来置办饭食。(2)有才德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削弱他的志向;愚笨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增多他的过失。(3)这些金钱,是圣明的君主赐给我养老的,所以我很乐意和宗族同乡共同享受他的恩赐。15.略16.(1)开篇两句以寒风、低云、寒溪、冰谷等景物写风吼云涌、寒溪冰谷的场面;后两句写鸿雁伴随着两下的夕阳缓缓飞回,雾气缠绕的重重山峦映入眼帘,在凄冷的气氛中诗人却不觉得凄凉。(能把意境描绘出即可,前两句2分,后两句2分,共4分)(2)结尾两句说不必苦苦地想回乡,宜兴不久将是满树春光。(2分)以景结情,告诉人们:山中未必尽是冬日苦寒,自有春暖花开之日(1分);如果心无所苦,则冬日亦视若春时(1分)。(共4分)17特点:富有生机活力,是小生命生存和嬉戏的一片乐土,是“我”儿时的乐园。作用:是人物活动的场所,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铺垫;为后文揭示人应该与一切有生命的事物和睦相处、“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情”的道理蓄势。 18后悔捅马蜂窝、后院又有了马蜂窝。不离题。因为后悔捅马蜂窝、后院又有了马蜂窝是捅马蜂窝的结果和发展,没有这些情节也不能揭示文章的主题,捅马蜂窝也就是一个没有意义的行动。 19与毁了它的家、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命的马蜂。它不顾一切,视死如归,充满激情和勇气,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死一搏而壮烈牺牲,所以说它“真像一个英雄”。 20爷爷的话使“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