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2016-2017学年高二政治3月月考试题第卷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每题2分) 每题都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只许从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说明()A哲学的发展与大自然有关 B哲学的产生是人们处理与外部世界关系的结果C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D认识与改造世界从哲学开始2.在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和合”、“政通人和”、“协和兴邦”以及“和而不同”的普遍和谐观中,昭示着中华民族先人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智慧。下列说法中关于哲学智慧说法正确的是()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智慧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产生的哲学智慧是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实践中产生的 哲学智慧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A B C D3.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这说明()A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B哲学的智慧是人们主观产生的C哲学的观点都是正确的 D学习哲学使人聪明4.有学者运用统计方法对近代以来的哲学和科学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近代哲学中心转移依次为:意大利(14801640)、英国(16001730)、法国(17101820)、德国(17901880)、美国(1870)。近代科学活动中心转移依次为:意大利(15401620)、英国(16601750)、法国(17601840)、德国(18401910)、美国(1920)。发现二者变化的趋势具有一致性,并且在时间上哲学中心较科学中心的转移超前50年60年,这表明()哲学的发展往往是科学兴盛的先导 哲学繁荣是科学发展的坚实基础哲学是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A B C D5.思想高尚的人,不会做偷鸡摸狗之事;思想龌龊的人,不可能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相对独立性6.爱因斯坦说过:“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这句话强调了()A哲学和具体科学在研究对象上有着严格的区别 B哲学必须以具体科学以基础C哲学和具体科学并无不可逾越的界线 D哲学可以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7.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之间的关系是()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关系不大 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人人都懂哲学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A B C D现代工业文明的高速发展,使物质生活的富足成为现实。然而,资源的枯竭、环境的破坏、人口的膨胀使人类面临着严重的危机。“自然资源是否可以无限制地开发和利用?”“生态环境为什么如此恶劣?”“人类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应怎样处理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人们在经过了这一系列思考后理性地选择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据此回答89题。8.人们面对人口、资源、环境之间日益加剧的矛盾而进行的思考不可回避地触及到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这说明()A哲学的智慧源于生活实践 B在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思想都是哲学思想C哲学是一门生活的艺术 D实践的发展是为了适应哲学的需要9.为解决好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离不开人们对上述问题的理性思考。这主要说明()A哲学并不都是凭空产生的 B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需要智慧、需要哲学C源于生活的哲学都是科学的 D对世界的思考是正确改造世界的根本保证10.人们在经过了一系列思考后理性地选择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主要体现了()A人们改造自然的水平取决于主观认识 B思维方法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起决定作用C真正的哲学智慧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D没有哲学就没有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11.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一元论和二元论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A B C D12.思维和存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源和关键。这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A B C D1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正确的,但也有不足之处,它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A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看成不断发展中的物质世界 B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社会历史观上却是唯心的 C否认意识反映物质 D往往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 14.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总体上看,黑格尔哲学体系属于()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15.“疑邻偷斧”的故事,说的是有一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子,便怀疑是邻居的孩子偷了,他看那邻居孩子走路的样子、说话的神态等一举一动都像是偷斧头的。后来他的斧头找到后,再看那邻居家的孩子,怎么也不像偷斧子的。故事中丢斧子的人犯的错误属于()A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16.民谚“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说明了()A存在决定意识B意识反作用于存在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D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17.孔子提出“畏天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是()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18.“一切外部的事物都不过是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和印象。因此,人们在认识中只能和感觉发生关系,不能超出感觉之外。在感觉之外有什么东西,人们无法知道。我们之外的外部世界是否存在,也是不知道的。”上述观点属于()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A B C D19.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大基本阵营,因为()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的意义各种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在哲学史上,没有游离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之外的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独立派别唯物主义总是与辩证法结合的,唯心主义总是与形而上学结合的A B C D20.近来,媒体披露一些地方政府领导视察照来的“悬浮视察照”受到世人讽刺。人为制作“悬浮视察照”的做法属于()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21.下列关于哲学对社会变革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预见和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指引人们追求美好未来直接作用于社会制度,引起社会形态的变化动员和掌握广大人民群众,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提供社会变革的政治保证A B C D22.德国古典哲学主要用辩证法启迪人们的心灵,解放人们的思想,从而成为变革德国封建社会的前导。上述材料说明()A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B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C哲学是具体知识的总结D哲学是历史发展的硕果23.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哲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它对世界的看法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它具有高度的革命性和严格的科学性 它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结和概括A B C D24.对社会生活中所说的“真正的哲学”,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真正的哲学将会取代具体科学 真正的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A B C D25.任何反映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这意味着()反映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是时代变革的先导因素反映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是历史发展的精神动力反映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是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反映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是进步阶级的思想武器A B C D26.恩格斯指出:“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溃的前导。”这说明()A哲学推动时代步伐,决定历史进程 B任何哲学都对社会变革起积极作用C反映本时代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对社会变革起巨大作用D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27.14世纪至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反映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反封建反神权的思想文化启蒙运动,它促进了欧洲文化的空前繁荣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这说明哲学()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预见指明了社会前进的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能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培养了人们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唤起了人们的创造意识和科学实验精神A B C D28.19世纪以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为代表的自然科学的进步,使人们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成为可能;使得从哲学上概括自然科学的成就成为可能;也使全面、深刻地揭示自然界唯物辩证性质的条件已经成熟。这一论断说明()A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B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对科学研究具有指导作用C具体科学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与依据D具体科学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29.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两个结合和统一是指()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的结合和统一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结合和统一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结合和统一 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结合和统一A BC D30.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的生成点和基本保证,也是其革命性的生成点和基本要求。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表现在认识论中()A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的世界 B把实践作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据C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的基础 D用实践打开了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第卷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计4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31、材料一: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材料二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1)材料一中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 (7分)(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有何局限性? (4分)32.某村遭受特大水灾,面对灾情人们议论纷纷。村民甲说:“这是天意呀,老天爷要惩罚咱们,有什么办法呢?”村民乙说:“这倒不是天意,只是今年的辛苦全白费了,荒年已成定局,我们只有自认倒霉啦!”村民丙说:“灾害已经发生,这是事实,但我们要通过生产自救战胜灾害。”(1)请指出上述三个村民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世界观。(6分)(2)简要评析他们对灾害的态度。(6分)33.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简要说明科学发展观是怎样体现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的。(8分)34.材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是人类认识史上一次最为壮丽的日出,是人类认识发展结出的丰富硕果。材料二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6分)(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3分)山东深泉高级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中政治(文科)3月考试试题答案一、单选题1C“仰望天穹”是指对世界的思考,C符合题意。B、D错误,人们处理与外部世界关系的结果有很多,哲学只是其中一项,认识与改造世界从实践开始。2A本题是考查哲学的产生。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而不是人脑凭空产生的。正确答案为A。3A哲学产生于实践,B项错误;哲学观点有正确和错误之分,C项错误;D项与题干不符合。4D观点错误,不体现材料。5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也就是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改变思想,意味着世界观的改造,说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所以C选项正确。6D爱因斯坦是讲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A是讲区别,不选。爱因斯坦是讲哲学对具体科学的作用,B项是讲具体科学对哲学的作用,不选。C也不体现材料。7C观点错误。8AB、D两项观点错误,C项不体现材料。9BA错误,任何哲学都不是凭空产生的。C、D观点错误。10CA、B、D观点错误。11B教材识记知识点。12A不说明材料。13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有些具有朴素辩证法的观点,不选A。B项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题干不符。C项是区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也不选。14B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这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15B材料中丢斧子的人从自己的主观想象出发,“疑邻偷斧”是犯了主观唯心主义错误,因而B项正确。16A本题考查的是思维与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的原因是由于当地没有这种动物,所以他们没有相应的意识。选A。17D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畏惧老天的命令,得罪了老天,再祈祷也没有用了”。是宿命论的表现,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项正确。18B本题考查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材料的意思是说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属于不可知论,同时,材料中的观点把感觉放在第一位,是唯心主义的观点。因此选B项。19A教材基本观点。20A“悬浮视察照”是人为杜撰出来的,因而制作这些“悬浮视察照”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故选A。21C哲学不直接作用于社会制度,错误。哲学提供社会变革的理论保证,观点错误。22BA、C、D不符合材料。23B任何哲学都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都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结和概括,故不选。24B观点错误,排除。25A错误,指导社会实践是哲学的根本目的。26CA项“决定”一词讲哲学的作用绝对化了;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既可能积极,也可能消极,关键在于其是否反映自己时代的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B项片面;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是一场反封建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事业,D项逻辑混乱。C项正确,应选。27D教材基本观点。28C A、D错误,B不符合材料。29A非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内容上的变革。30CA是从人与世界的关系来讲的。B、D是从历史观来讲的。只有C项是从认识论来讲的。 二、非选择题31.(1)贝克莱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第一性的东西,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黑格尔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其说法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二者都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把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2)材料二中的观点认为“气”是万物之源,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这一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32.答案(1)村民甲的说法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认为神灵主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机构教师培训与发展指南
- 综合解析人教版8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同步练习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 重难点解析四川省彭州市中考数学真题分类(一元一次方程)汇编同步练习试题(解析版)
- 综合解析北师大版8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综合题】
- 中考数学总复习《 圆》预测复习(考点梳理)附答案详解
- 游戏产业游戏产业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方案
-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 (2025年标准)广告地协议书
- 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运营模式研究
- (2025年标准)挂账销售协议书
- 浙江大学高分子化学第章课件绪论
- 景观生态学课件
- 丁苯橡胶乳液聚合生产工艺
- LY/T 2738-2016古树名木普查技术规范
- GB/T 30790.8-2014色漆和清漆防护涂料体系对钢结构的防腐蚀保护第8部分:新建和维护技术规格书的制定
- 幼儿急症救助
- 期末复习放射物理与防护大专习题集
- 主通风机司机培训教材课件
- 2022年红河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肺心病(课)课件
- 中国烟草PPT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