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试题(三)_第1页
高三历史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试题(三)_第2页
高三历史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试题(三)_第3页
高三历史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试题(三)_第4页
高三历史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试题(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山西省临汾市2017届高三历史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试题(三)24先秦著作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后稷(后稷是古代周族始祖)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从考古发现来看,在河南、山西、江苏、浙江、上海、广西、内蒙古、吉林等省市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石犁。这说明( )A历史记述的正误需要考古发现佐证B文献资料不能作为一手史料C商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铁犁牛耕D我国使用牛耕技术的历史久远25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学术环境不普遍,限于少数私家,而有所谓累世经学。天下仕途渐渐走入一个特殊阶层的手里去”。上述现象得以改变是在( )A秦汉时期B魏晋时期C唐宋时期D明淸时期26元代推行行省制,设河南行省统辖说河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但在黄河下游则以沂蒙山南麓为界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相邻;将江西、广东合为江西行省,治所在南昌;将湘、鄂、桂并入湖广行省,治所设于武昌。这一规划和设置( )A体现了“山河形便”的习惯做法B有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保障了蒙古族贵族的统治特权D是对南宋统治区实施的特殊政策27在价值层面上,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 )A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 B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C理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 D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28下表摘编自清代外债史论,据该表可知( )借款次数总 额经建借款额及占总额百分比铁路借款额及占经建借款额百分比晚淸政府20813.1亿两(白银)3.7 亿两;282%2.8 亿两;76%北京政府64615.7亿元(银元)4.5 亿元;286%3.2 亿元;71%南京政府10845.0亿元(银元)6.0 亿元;133%2.2 亿元;37%A经济建设是政府借款的主要目的 B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不断加深C近代中国政府比较重视铁路建设 D政治民主运动推动经济独立发展29近代有学者指出:不同文化的对比与交流,同时也是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比较过程。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吸收或排斥,其内在的逻辑在于对真善美的认识和追求这就是西学东渐的内在逻辑。在这里作者强调( )A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性 B真善美的文化具有优越性C西学东渐具有必然性 D西学东渐具有渐进性301930年2月,中国发生大规模军阀混战,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乘机提出把组织工人罢工、 组织地方起义、组织兵变等作为革命的中心策略来抓。这表明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 )A对中国革命的任务认识模糊B能从时局出发做出正确决策C对革命形势的估计明显错误D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31“中国领导人一直是用革命者的眼光看世界的他们当时在给国家分类时,标准实际上是很具革命性的,在他们眼中,除苏联阵营的国家外,其他不是帝国主义国家,就是被帝国主义或反革命势力控制的国家。”在此思想指导下所实施的外交政策或原则( )A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B使新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C确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D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32古希腊的学者没有统一组织,政治态度也不尽相同,但在思想学说上,他们的观点和基本 倾向却较为一致。以下观点属于“一致的是( )A感性的认识往往靠不住B全体公民参与城邦管理C平民政治是最好的政体D以个人判断为标准331870年法国君主派欲发动政变支待亨利为国王,但亨利声称将会采用1789年革命前的 百合花国旗,拒绝使用革命后的三色国旗,这一行为不仅遭到共和派的反对,大多数君主派也转而反对亨利。这表明当时法国君主派( )A试图回复封建君主专制B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C反对建立资产阶级政府D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34阅读分析下图,判断其最有可能反映的是美国( )A通货膨胀率B经济增长率C财政赤字率D失业率35下表反映了 1973年苏联经济与美、法、日的对比,据此可知( )苏联美国法国日本1000人以上的大工厂占企业总数比重11.2%0.6%0.1%1.4%1000人以上的大工厂生产的工业品占工业品总产量比重61.5%38%42.1%34.4%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快速发展B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C规模经济是苏联经济模式的特征D法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新霸主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民族国家兴起的大背景下,英国教育家埃利奥特用本民族的语言英语,而不是拉丁文,书写了统治者之书。在书中,他提出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教士,而是培养新的统治者(行政官员)绅士。而绅士不仅要有广博的学识、高尚的品德,还要有强健的体魄。该书表现出16世纪英国教育思想的重大转变,新的教育思想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它既有一般资产阶级要求的共性,又突出了英国资产阶级发展的个性。摘编自刘明翰、陈明莉欧洲文艺复兴史 材料二 民国之初,“皖省教育自受军事影响以后,即萧索不堪全省学校则亦只有四十余所”。据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的一项统计,当时安徽省尚有私塾14388所,塾生188935人,塾师14424人。而当时安微省的近代初等学校总计5415所,可见当时私塾依然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且近代式小学依然“沿用四书五经、女儿经千字文等书”。根据当时的教育视察报告可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多县教育“经费困难”,难以维持现状,甚至多有债务。摘自李发根试析近代中国教育所透视出的社会特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统治者之书所体现的基本教育思想,并简析该教育思想出现的原因。(1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安徽省教育的状况,并分析造成该状况的社会背景。(12分)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在中国近代史上,林长民绝对算得上是一位成云人物,他曾在晚清和民国政治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林长民生平1876年 出生在福建一个书香门第之家。1906年 进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学习。1909年 执教福州法政学堂。1911年 武昌起义后赴上海,以福建省代表的身份参加独立各省临时会议。1912年 担任临时参议院秘书长,参与草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7年7月 出任段祺瑞内阁司法总长,11月辞职。1919年 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民,反对巴黎和会袒护日本。1923年 任北京政府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1923年9月 反对直系军阀曹锟贿选总统,南下上海参与反直运动。1925年11月24日 参与郭松龄反秦时殒命于流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林长民生平中的重大活动进行解读。(说明:选取一项即可,解读时要体现与前后活动的联系。史论结合,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请考生在第44、45、46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4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18891907年,张之洞发起了湖北新政运动。短短十七八年间,修筑了长1200 多公里的京汉铁路,汉口迅速崛起;武汉不仅成为与上海并称的“海上双城”,而且是全国新式教育的中心。张继煦先生 张文襄公治鄂记中提到,“其时工厂林立,江汉殷赈,一隅之地,足以耸动中外之视听。有官钱局,铸币厂,控制全省之金融,则起事不虞军用之缺乏。有枪炮厂可供战事之源源供给。成立新军,多富于知识思想,能了解革命之旨趣。而领导革命者,又多素所培植之学生也。”(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湖北新政的主要内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湖北新政的历史影响。(7分)45(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1953年入主白官的美国总統艾森豪威尔,上台前猛烈攻击遏制战略,指责它使美国耗费了大量金钱,却不能取得应有的胜利。他上台后便立即着手制定美国的新战略。 随后,艾森豪威尔批准了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162号文科“国家安全基本政策”,称为“新面貌”文件。文件认为苏联的威胁主要表现在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对西方自由世界的敌视及对亚非拉国家的渗透和颠覆上。“新面貌”战略坚持了艾森豪威尔的“大平衡”思想,提出“应付苏联对美国安全的成胁,在这样做的同时,避免严重削弱美国经济或损害我们的基本价值和制度”。在缩减军费的情况下,为最大限度的满足军方的要求,文件强调 “以进攻性打击力量实施大规模报复性破坏的能力”,要在核武器的数、质量上都保持对苏联的优势。不过在苏联已拥有核武器的情况下,美国统治集团意识到了进行核威慑的局限性,因此在强调裁剪常备军的同时,加强后备力量建设。文件承认美国的联盟政策面临着种种问题,最使美国担心的是“西欧越来越不愿追随美国的领导。”因此文件强调使盟国相信“美国的安全战略是集体安全战略。联盟必须扎根于对利益共同体的强烈信念,并坚信美国领导的稳定性和明智性”。另外,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心理战可谓情有独钟,它不仅设立了隶属于白宫的心理作战局,还把这种颠覆手段引为“新面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陈思、杜正艾两霸争雄:美苏冷战及后冷战时代(1)根据材料,概括“新面貌”战略的主要内容。(8分)(2)根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最使美国担心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7分)46(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靳辅,清康熙时一代名臣。康熙十年(1671年),靳辅“疏请行沟田法沟土累为道,道高沟低,清则泄水,旱以灌田”。 三藩叛乱时,他在池州、安庆等地部署军队,既维 护了地方安定,又有力支援了江西地区的平叛战争。康照十六年(1677年),靳辅提出了治河方针:“审其全局,将河道运道为一体,彻首尾而合治之。”它采用明代治河专家潘季驯的 “束水攻沙”方法,创造性提出“寓浚于筑”等治河方法。从而使黄河安流了 30年,漕运亦安全畅通。(1)根据材料,槪括靳辅的为政业绩。(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靳辅身上体现出的品质。(6分)24-28 DCBAC 29-33 DCBDB 34-35 DC40(1)教育思想:人文主义;民族主义(4分)原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影响;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国家兴起(9分)(2)状况:新式教育与旧式教育并存,旧式教育并存占重要地位;(2分)教育经费缺乏(1分)社会特征:军阀割据,社会动荡;经济落后,社会贫困;封建思想残余依然大量存在。(9分)41示例 1906年 进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学习。(2分) 近代随着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逐步加深;随着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传入,学习西方的思潮在社会上兴起;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使更多中国人关注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清末新政时派遣留学生出国,出身书香世家使他得以出国留学;在日本学习的经历为他积极参与中国民主活动奠定了基础。(10分)(要求:学生答案中一定要体现出与前后活动的联系)44(1)兴建铁路,发展近代交通事业;兴办近代工业;设厂造炮,编练新军;兴办近代教育,培养人才(8分)(2)湖北新政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造就了力量。(6分)虽然为了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但却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1分)45(1)大规模报复战略;裁减常备军加强后备力量建设;突出联盟政策的重要性;重视心理战和颠覆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