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1_1林黛玉进贾府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语文1_1林黛玉进贾府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语文1_1林黛玉进贾府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高中语文1_1林黛玉进贾府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高中语文1_1林黛玉进贾府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 1.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的分析,把握人物的性格特 征。 2.分析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把握作品主题。 3.分析本文人物出场的特点。 4.认识封建大家庭腐朽没落的历史趋势以及贾宝玉追求个性自 由的反封建精神。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 1.连线作者 曹雪芹(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 清代小说家。康熙皇帝时,曹雪芹的家族是 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雍正五年,曹被罢 官抄家,曹家从此败落。曹雪芹的一生经历 了曹家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曹雪 芹深刻地思考自己的人生及命运,对社会上的种种黑暗产生了不满 ,这就为他创作红楼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穷困艰难的环境里,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作长篇小说 红楼梦。死后遗留下红楼梦前80回的稿子(生前已传抄行世 ),80回以后也可能有部分残稿,但逸失不传。今传后40回,一般认为 是高鹗所续。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 2.探寻背景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 义作品。它产生于清代所谓“河清海晏”的“乾隆盛世”。当时随着 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因素也有所增加。在这样的时 代,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 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 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本文的题目是编者根据节选内容加的。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因 病去世,外祖母念及林黛玉年幼无人照顾,便派人把林黛玉接进贾 府。本文就是写林黛玉进贾府时的所见、所感。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1234 1.识字注音 (1)单音字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1234 (2)多音字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1234 2.字形辨认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1234 3.词语释义 (1)不经之谈:荒诞的、没有根据的话。 (2)纳罕:诧异;惊奇。 (3)敛声屏气: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 (4)混世魔王:比喻扰乱社会、给人民带来严重危害的恶人。文中 指成天吃喝玩乐、到处胡闹的有钱有势人家的子弟。 (5)憨顽:天真顽皮。 (6)惫懒:涎皮赖脸的意思。 (7)懵懂:糊涂;不明事理。 (8)潦倒:颓丧,失意。在文中指对自己的举止行为不加约束检点 。 (9)膏粱:肥肉和细粮,泛指美味的饭菜。文中代指富贵人家的子 弟。 (10)杜撰:没有根据地编造;虚构。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1234 4.词义辨析 (1)簇拥 蜂拥 辨析 两者都有“拥挤”的意思。但是“簇拥”指(很多人)紧紧围着, 通常以一个人为中心;而“蜂拥”指像蜂群似的拥挤着(走),强调“乱” 。 应用 大军从烟焰雾雨中蜂拥而上。 游客用手牵着狮子的尾巴,享受这项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特色项 目,在一大群狮子的簇拥下漫步在南非大草原上。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1234 (2)标致 标志 辨析 两者读音相同。“标致”,相貌、姿态美丽(多用于女子),形容 词。“标志”,表明特征的记号或事物,表明某种特征,可作动词和名 词。 应用 有舆论认为,一个临时工能够轻而易举地运作数百万元 的捐赠项目而没有约束,是红会管理不善的一个标志。 在大众的眼中,“花样”代表的是可爱、漂亮、年轻、阳光、青 春和帅气,“美男”则指身材玲珑标致、性格刚柔并济的年轻男子。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1234 (3)委屈 委曲 辨析 两者读音相同。“委屈”指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 过;使人受到委屈。“委曲”指勉强服从,还指事情的原委、底细,或 形容曲调、道路、河流等弯弯曲曲的。 应用 如果只想着成功,只想听到赞扬和喝彩,没有“输”的思想 和心理准备,受不了委屈,很容易中途就被淘汰。 这些都在客观上给消费者维权设置了障碍,使不少消费者在权 益受损之后,不得不选择委曲求全,甚至自认倒霉了事。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1234 (4)不经之谈 荒诞不经 辨析 两者都有“不真实”的意思。“不经之谈”指荒诞的、没有根 据的话,侧重于没有根据;“荒诞不经”指言行荒谬,强调不真实、不 近情理。 应用 如果有人问你,2020年12月生产的方便面现在市面上有 没有?你一定会认为这样的问题荒诞不经。可事实上,对张先生而 言,这样的奇迹他真真实实地赶上了。 既然早有媒体指马悦凌为另一个张悟本,既然早有专家在各种 公共场合批驳其不经之谈,为什么还有人相信她呢?因为健康长寿 本来就是人类的一个永恒的需求。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 1.未进府之前,“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 。这“不同”就是通过林黛玉的一双慧眼一层层铺陈开来的。试简 要分析贾府“硬件设施”的特点。 提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宏伟的外观。处于繁华街 市、阜盛人烟之中的贾府建筑,仅就外观,就使人突出地感觉到它 的“大”:门前蹲着两个“大石狮子”;门是“三间兽头大门”;正门之上 有一匾,匾上写着“五个大字”。三个“大”字不但表现了贾府建筑外 观的宏伟,而且也暗示了贾府社会地位的显赫高贵。(2)讲究的布局 。比如贾母的正房大院,就设置了一个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一 个安放着大理石插屏作掩映的穿堂,既庄严肃穆,又表现出豪门贵 族气派。就贾赦住处,虽不似贾母的正房那样,却也有仪门和厢庑 游廊。至于“荣禧堂”的五间大正房,被仪门、耳房、穿堂、甬路簇 拥着,更是轩昂壮丽。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 (3)华贵的陈设。就“荣禧堂”而言,先以特写镜头详细介绍了堂屋 中的匾额,无论是匾的质地花纹,匾上大字的规格,还是匾上的题字 与印玺,都显示着主人的社会地位;室内陈设的大紫檀雕螭案、青 绿古铜鼎、待漏随朝墨龙大画、金蜼彝、玻璃 、楠木交椅等,都 说明了主人的富贵。就是耳房内的陈设和器物也颇为华贵:靠背、 引枕、条褥,都饰以金钱蟒;小几、香盒、觚、茗碗乃至痰盒都各 具特色。 这些“不同”展示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贾府这个典型 的环境就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 2.黛玉进贾府,为什么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 话,多行一步路”?哪些地方表现了她的这种心理? 思维激活:找出对黛玉进贾府后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 。 提示:(1)(第2、3段)贾母一见黛玉,疼爱得了不得,“一把搂入怀 中”,并不计较礼节,可是待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还是补行了拜见 之礼。见了迎春姐妹三个,也“忙起身迎上来见礼”。 (2)(第5段)听到后院有笑声,听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 心里觉得那人“放诞无礼”,只是不说,见了面还是“连忙起身接见”。 贾母说“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她知道贾母可以开玩笑,自己可 随便不得,待明白过来,“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 (3)(第7段)回邢夫人话时的语言、动作。贾赦没出来见面,只是 让人回话,“黛玉忙站起来,一一听了”,恭肃如此。大舅母苦留她吃 饭,黛玉笑着推辞:“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 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表明了 对邢夫人的尊敬与感激,也表明了自己顾全大局的礼节,说明她待 人处事是处处留心的。 (4)(第10、12段)有两次让座的描写。连一个位子,黛玉也处处小 心,无论在王夫人处,还是在贾母后院吃饭,黛玉都十分推让。说明 她非常细心,绝不轻易从事。 (5)(第12段)“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 少不得一一改过来”,饭后漱口,她跟着漱口,吃茶,她跟着吃茶。说 明她细心,在意。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 (6)(第12、14段)黛玉回答贾母:“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 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 眼的瞎子罢了!”当宝玉问她可曾读书时,黛玉只说:“不曾读,只上了 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可见黛玉已经意识到先前实话实说有 不谦之嫌,马上留意改口。黛玉的言谈举止,表明其教养非同一般 。 对黛玉动作和语言的描写,处处表现出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谨小慎微的态度,表现出她“寄人篱下”的心境。黛玉“上无亲母教 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只好依傍外祖母。她有很强的自尊心,也有 很强的自卑感。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句段剖析合作交流文本图解 1.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 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剖析 林黛玉未到贾府前,已通过母亲之口和今日初见的贾府几 个三等仆妇的吃穿用度,了解了贾家的与众不同,联想自己的身世, 言行不敢有丝毫的“出格”之处。“步步”“时时”“一句”“一步”表明她 初到贾府时极为小心谨慎、在意留神的心理状态。“惟恐被人耻 笑”表明了林黛玉既有自卑的一面,更有自尊的一面。这句话是对 林黛玉在贾府中的言行的高度概括。 句段剖析合作交流文本图解 2.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 ,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 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剖析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言外之意是,见到林黛玉之 前,在“我”的想象中,“天下”不会“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 见了”眼见为实,“我”信了!显而易见,这第一句话可谓极尽夸赞 之能事说林黛玉是天下第一美女。听到这样的夸赞,林黛玉自 然十分受用,但如果仅止于此,在座的迎春三姐妹以及她们的母亲 邢、王夫人可能就会心中发酸了。八面玲珑的王熙凤当然会考虑 到这些,于是又有了下一句:“况且这通身的气派一时不忘。”此 语显然有“一石三鸟”之效:第一,仍在夸赞林黛玉,林黛玉自然高兴; 句段剖析合作交流文本图解 第二,夸林黛玉“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实际上是在夸赞迎春三姐妹( 她们即是老祖宗的嫡亲的孙女),如此一来,她们及她们的母亲邢、 王夫人能不高兴吗?第三,不长的话语中两次突出“老祖宗”,迎合贾 母之意,也就自不待言了。 句段剖析合作交流文本图解 3.正房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磊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 旧的青缎背引枕。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 褥。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 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 剖析 小说对贾府的建筑与装饰有着细致的描写,这些描写不是 信笔写成,而是匠心独运。在这三句话中,给人印象突出的是三个“ 半旧”。极普通的陈设,极不起眼的颜色,半新不旧的装饰,一派为人 清正廉洁、君子安贫乐道的样子。这里与前面两处金碧辉煌的富 丽场景相比,犹如天上地下。贾政作为荣国公后裔和员外郎的门楣 及荣耀,与其内室朴素淡雅的“半旧”用品形成极大的反差,正应了“ 假正”的谐音!作者通过这样一些细节描写,对这个还未正式露面的 贾政作了一次淋漓尽致的大暴露。 句段剖析合作交流文本图解 4.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 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剖析 这是宝、黛初见的惊人一幕。黛玉的“惊”,一方面是因为对 宝玉的形象有似曾相识之感,另一方面是因为看到的宝玉与从别人 处听到而形成的印象不相吻合,有很大的反差,使黛玉对别人给宝 玉所下的评语产生了怀疑。但“惊”发于内,而未形于色,更未出于言 ,这恰是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表现。 宝玉一“笑”,笑的是眼前的妹妹很眼熟,似曾相识。“笑”发于外, 形于色,出于言,是因他被娇纵惯了,故照直说出,口无遮拦。这也正 是宝玉“直爽”的表现。 句段剖析合作交流文本图解 二者正好形成了对比,突出了宝、黛在不同处境下的不同性格。 初次相见,却心有灵犀,似曾相识,正与小说开篇“木石前盟”相照应, 也为小说中宝、黛爱情故事的进一步发展做了铺垫。 句段剖析合作交流文本图解 1.贾宝玉在众人和林黛玉眼中分别是怎样的形象?众人对他的看 法说明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提示:(1)众人眼中的贾宝玉:王夫人说他是个“孽根祸胎”“混 世魔王”,“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黛玉也曾 听母亲说“衔玉而诞”的表哥“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 。林黛玉眼中的贾宝玉:一个眉清目秀、英俊多情的年轻公子, 不但看不出有什么惫懒与懵懂,而且让自己感到非常眼熟。 (2)众人的看法说明贾宝玉的所作所为与封建正统观念相抵触,与 世俗常情格格不入,他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 句段剖析合作交流文本图解 2.西江月二词展示了贾宝玉怎样的思想性格? 提示:这两首词表面上用世俗的观念批判贾宝玉,而实际上却是 贾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这里采用了似贬实褒、寓褒于贬的写法 。 (1)他不愿受封建传统的束缚,厌弃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因此被看 作是“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2)他要求独立不羁、个性解放,因此被看作“行为偏僻性乖张”。 (3)他不顺从封建统治者对他的要求,不安于他们所规定的“本分 ”,因此被看作“富贵不知乐业”“于国于家无望”的“不肖”。 句段剖析合作交流文本图解 3.如何理解贾宝玉“摔玉”的情节? 提示:“摔玉”是本文的高潮,是贾宝玉性格的突出表现。 在别人看来是他“命根子”的通灵宝玉,贾宝玉自己却全不放在心 上,只要“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用王夫人的 话说,就是“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用 西江月中的词句,就是“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其实,这 也是贾宝玉对封建思想不满和反抗的一种形式,表现了贾宝玉的叛 逆性格。 句段剖析合作交流文本图解 1.中心事件凸现人物 作品中的人物是围绕黛玉进贾府这一中心事件,通过黛玉的见闻 来描写的。黛玉进贾府按照封建贵族家庭的礼规,必定要去拜望自 己的长辈,同辈姊妹也都要见见面。作者选择这个机会使作品中的 主要人物出场亮相,是行文的需要,也是事理的必然。 黛玉进入贾府,通过她一路目中所见、耳中所闻,不仅详尽描写 了荣、宁二府的格局布置,即人物的活动环境,而且第一次生动地 刻画了贾母,贾氏三姐妹,凤姐,邢、王二夫人,宝玉和黛玉几个主要 人物,因此可以说“这方是正文起头处”。 2.人物描写生动传神 在人物描写上,本文也有许多精妙之处。如写黛玉初见贾母一段 :“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 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 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这可谓如见如闻、使人物活现于纸上之 笔,也是所谓“颊上三毫”、传神得力之处。其他如写凤姐出场、宝 玉出场,也都是向来为人所称道的。 3.环境描写意蕴深厚 本文初步展现了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的概貌。作者从三个方面描 写了这一典型环境。(1)外观,开头一段。(2)布局,以林黛玉的行踪 为线索,写了贾府的结构布局。(3)陈设。 环境描写的作用:(1)通过环境描写表现贾府显赫高贵的社会地位 和豪门贵族的气派;(2)通过环境描写揭示贾府荣华富贵的来源,“敕 造宁国府”的门匾、皇帝御笔书赐的“荣禧堂”的匾额、室内陈设的 物品等都显示着君王的宠幸和主人对君王的忠诚。 自主练笔 本文的人物语言描写很精彩,很好地展示了人物个性和人物的内 心世界,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请设置一个对话场 景,写出至少两个人物之间的对话,不少于300字。 人物的语言会因为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性格、经历以及 某一特定时间内的情绪而有不同的特色。人物的语言可以是开朗 的,也可以是豪爽的;可以是委婉的,更可以是阴险狡诈的。不论哪 一种,都要贴近生活和人物的个性以及具体的场景。这样写出来, 人物的语言才是活的语言。 狗蛋这孩子简直是疯了,自从认识了镇上那个叫小满的半大小子 ,就变着法儿地祸害人。作为娘亲,掐死这个逆子的心都有了。也 不知那个半大小子对她的儿子说了些什么,自己的逆子竟将老祖宗 留给她的传家宝家中唯一值钱的一个金簪子偷走了。任凭她 打骂,逆子就是一句话:“我要找曾雄下棋!我要去省城!” “祖宗!省城远在天边,你怎么去?哪有路费?曾雄是你祖宗?人家认 识你?” “我要找曾雄下棋!我要去省城!” “你下的那算什么棋?一堆土坷垃!天下有你这样又傻又犟的驴吗 ?世界上到底有没有曾雄这个人?你听那小子胡诌!” “有!有曾雄这个人,我见过他的相片。他是全省最强的连珠棋手 !” “亏你那先人!天啊!你着什么魔了”她无奈之下只有痛哭,“今 天我就是死了,你也要去?” “要去!” 她发疯般扑向墙角,墙角放着被逆子看作生命一样宝贵的东西 一堆煤渣和石子,那是逆子心爱的棋子。她刚拽出布包,逆子就 扑上去拼命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