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强化练 第43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前期探索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强化练 第43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前期探索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强化练 第43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前期探索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强化练 第43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前期探索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强化练 第43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前期探索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强化练 第43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前期探索训练目标1.“一五”计划对工业布局的影响。2.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4.十年探索时期的经济建设成就。小题精练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最核心的任务是()A巩固无产阶级政权 B恢复发展国民经济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2(2016全国名校联盟高三联考)有学者要评论建国初期的某经济政策时说,它“为私人资本的消亡设计了一个退出通道,它意味着产权改造的实质完成”。材料中的“退出通道”()A建立了国营经济体系 B实现了生产资料变革C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 D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3(2016永州一模)下表为中国每万人所拥有的商业、饮食、服务业网点变化情况表(单位:个)。表格反映的变化趋势主要是因为()1952年1957年1962年1965年47.626.413.29.5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结束B“左”倾错误主导经济建设C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D经济体制改革陷入停滞4(2016湛江高三10月调研)1951年4月,山西省委发出警告:农民“不是向着我们要求的现代化和集体化方向发展,而是向着富农方向发展”,所以要“动摇、削弱、否定私有基础”。后来中央采取的相应措施是()A实施土地改革运动 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D提出“八字方针”5(2017衡阳五校联考)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陈云指出:“资本主义国家是小计划、大自由。他们是大的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相适应,而小的方面比如一个工厂却是有计划的。我们是大的方面有计划,小的方面常碰头。我们要大计划、小自由,目前大小都要计划不行。”上述材料体现的经济思想是()A反对计划经济,主张市场经济B反对市场经济,主张计划经济C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D市场经济为主,计划经济为辅6(2016洛阳高三第一学期期中)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现代工业存在国营企业与公私合营企业两种主要形式,两种形式的主要区别在于()A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 B生产的经营规模C生产的经营方式 D生产的市场化程度7(2016泰州一模)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曾说:毛泽东同志在1955年冬就说过,将来会出现从来没有被人们设想过的种种事业,几倍、几十倍、以至几百倍于现在的农作物的高产量。今年的农业丰产完全证实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预见。这是共产主义风格的胜利,是破除迷信、彻底解放思想的胜利。这表明()A一五计划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B“大跃进”运动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高产量C人民公社化运动适应了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D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左”的倾向8(2016眉山、广安、遂宁一模)上海从1959年开始,出现了如下表所示的用工单位退工情况。这表明当时()合计正式职工家庭妇女1959年上半年6.55万3.39万3.16万1961年第三季度10.1万6.6万3.4万(含少量临时工)1962年上半年20.48万15.4万5.08万A.妇女的社会地位急剧下降B基层行为与宏观经济政策相悖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艰巨D技术革命是影响调整的主要因素大题优练9(2017镇江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5070年代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统计表年代农业制造业第三产业19521957年53.6%18.5%27.9%19721977年33.0%39.0%28.0%G罗兹曼主编中国现代史材料二根据综合平衡的原则,明确指出,在今后的经济建设中,必须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根据原料、资金的可能和市场的需要,积极发展轻工业,并且大力发展农业,相应地发展运输业和商业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分析20世纪5070年代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2)结合所学知识,依据材料二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并加以评价。答案精析1D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最核心的任务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故D项正确。2B国营经济在改造之前就已建立,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私人资本的消亡”信息,可知“退出通道”是指社会主义改革中的公私合营,从而实现了私人资本所有到国家所有的历史变革,故B项正确;“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与改造无关,故C项错误;“三大改造”是在国民经济恢复之后进行的,故D项错误。3B表格反映了1952年到1965年的变化趋势,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于1956年,故A项错误;网点“从47.6锐减至9.5”,会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折射了五六十年代“左”倾错误主导经济建设,故B项正确;1953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也不必然导致“从47.6锐减至9.5”,故C项错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的起点,“1952年到1965年”尚未开始,故D项错误。4B建国前后的土地改革运动是把地主的私有制变为了农民土地私有制,不符合材料中的“否定私有制”,故A项错误;从1953年开始的社会主义改造着手把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私有制改造成为公有制,体现了材料中“向着集体化方向发展”这一主旨,故B项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公有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公有制程度,与题干背景不符,故C项错误;1960年左右,针对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5C“大计划”可知陈云不反对计划经济,故A项错误;“小自由”可知陈云不反对市场经济,故B项错误;据材料“我们要大计划、小自由”可知,陈云主张在计划经济框架下,增加自由,也即发挥市场的作用,故C项正确,D项错误。6C1956年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公私合营企业成为公有制,故A项错误;生产经营规模不是主要区别,故B项错误;我国对国营企业实行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对公私合营企业实行赎买政策,二者经营方式不同,故C项正确;无论国营企业还是公私合营企业都是公有制,在国家计划经济管理下,二者在生产上不受市场影响,故D项错误。7D该社论反映出1958年“大跃进”中的浮夸风,与1957年已经完成的一五计划无关,故A项错误;“大跃进”运动破坏了农业生产,导致农作物的产量下降,故B项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超越了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故C项错误;该社论反映出1958年“大跃进”中的浮夸风,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左”的冒进倾向,故D项正确。8C新中国成立后,妇女当家作主,社会地位没有下降,故A项错误;19591961年是三年经济困难时期,1960年底国民经济开始调整,从用工单位退工情况看,调整任务艰巨,并不是基层行为与宏观经济政策相悖,故B项错误,C项正确;材料与技术革命无关,故D项错误。9(1)农业(或第一产业)的比重有较大的下降,工业制造业(或第二产业)比重上升较大,第三产业的比重基本上没有变化。(2)原因:党和政府制定的经济发展政策把发展工业制造业放在最突出的位置,同时,大力发展农业,对第三产业只要求在工农业发展的前提下有相应的发展。评价:我国人口众多而工业基础薄弱,党制定的优先发展工业和农业的战略是合乎国情的,但是,对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