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实验1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实验2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后限时训练_第1页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实验1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实验2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后限时训练_第2页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实验1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实验2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后限时训练_第3页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实验1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实验2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后限时训练_第4页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实验1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实验2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后限时训练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们在这里,召开私营企业家联谊会,借此机会,我代表成都市渝中工商局、渝中区私营企业协会,祝各位领导新年快乐、工作愉快、身体健康,祝各位企业家事业兴旺实验1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实验2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建议用时:40分钟)1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导学号:81370034】A打点计时器一般使用46 V的直流电源B安放纸带时,应把纸带放在复写纸的上面C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D最好在接通电源的同时,放开小车C(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46 V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它是靠通电线圈的磁场与永久磁铁相互作用使振动片做周期性振动而打点计时的,故必须接低压交流电源;(2)复写纸应安放在纸带的上面,要求纸带运动时,复写纸绕定位轴转动,这样才能打出清晰的点;(3)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这样才能在纸带上50 cm长度内清楚地取出78个计数点(以每打五个点作为一个计数点);(4)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综上所述正确选项为C.2(2016浙江余姚中学期中)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请选出较准确的一组()A学生电源、导线、电火花计时器、小车、钩码、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带小钩的细线、纸带、刻度尺、坐标纸B学生电源、导线、电磁打点计时器、小车、钩码、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带小钩的细线、纸带、刻度尺、坐标纸C导线、电磁打点计时器、小车、钩码、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带小钩的细线、纸带、刻度尺、坐标纸D学生电源、导线、电磁打点计时器、钩码、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带小钩的细线、纸带、刻度尺、坐标纸B使用电火花计时器时不能使用学生电源,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选项C缺少学生电源,选项D缺少小车3(201610月浙江学考)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或不必要的是_(填字母)A长木板的一端必须垫高,使小车在不挂钩码时能在木板上做匀速运动B连接钩码和小车的细线应与长木板保持平行C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D选择计数点时,必须从纸带上第一个点开始(2)图2甲是实验中打下的一段纸带,算出计数点2的速度大小为_m/s,并在图乙中标出,其余计数点1、3、4、5对应的小车瞬时速度大小在图乙中已标出(3)作图并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m/s2.甲乙图2【解析】(1)本题主要目的是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不需要平衡摩擦力,所以不需要垫高木板的一端,所以A错;利用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速度,来计算小车的瞬时速度,不必从第一个点开始,应舍掉前面比较密的点,减小测量误差,所以选D.(2)计数点2是计数点1和计数点3的中间时刻,所以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v m/s0.59 m/s.(3)如图通过v-t图的斜率可以计算得到加速度a(0.800.29)/0.34 m/s21.5 m/s2.【答案】(1)AD(2)0.59(3)1.54如图3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图3(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2)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x_;C点对应的速度是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导学号:81370035】【解析】(1)打点计时器频率为50 Hz,周期T0.02 s,故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2)两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025 s0.1 s,由图读出x7.0 mm0.70 cm.C点对应速度vC cm/s0.100 m/s.【答案】(1)0.02 s(2)0.70 cm0.100 m/s5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4(a)所示,其中斜面倾角可调,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b)所示,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a)(b)图4(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B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C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用字母表示)(2)图(b)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_s.(3)计数点5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v5_.(4)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a_. 【导学号:81370036】【解析】(2)时间tnT050.02 s0.1 s(n为相邻两个计数点的间隔数)(3)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4)取x1x1x2x3,x2x4x5x6,则:T3T,就可用xx2x1aT2求a.【答案】(1)DCBA(2)0.1(3)(4)6(2017嘉兴学考一模)实验中,如图5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 s.图5(1)根据纸带可判定小车做_运动(2)根据纸带计算各点瞬时速度:vD_m/s,vC_m/s,vB_m/s.在如图6所示坐标中作出小车的v-t图线,并根据图线求出a_.图6(3)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的物理意义是_ 【导学号:81370037】【解析】(1)根据纸带提供的数据可知xBCxABxCDxBCxDExCD12.60 cm,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根据v可知vD m/s3.90 m/svC m/s2.64 m/svB m/s1.38 m/s描点连线得如图所示v-t图线,根据图线斜率知a12.60 m/s2.(3)图线与纵轴交点的速度的物理意义是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