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2 新人教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2 新人教版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2 新人教版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2 新人教版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2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束城镇深入贯彻全市扫黑除恶会议精神,强化措施,深入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积累运用(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7分) (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1分) (2)浊酒一杯家万里, 。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2分) (3)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1分) (4)马作的卢飞快,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分) (5)将温庭筠的望江南默写完整。(2分)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 。肠断白洲。 2.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韩傀(gu)唐雎(j) 涟漪(lin y)分道扬镳(bio) B.庸夫(yng)万壑(h) 嶙峋(ln xn)寡人谕矣(y) C.倾颓(t)陇亩(lng) 屏人(png)箪食壶浆(dn) D.帝室之胄(zhu)诣亮(y) 汉沔(min)枉驾顾之(wng)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三十年来,社会沧桑巨变,读者做精神家园守望者的宗旨却始终未变。 B.炮轰食品犯罪行为,维护百姓餐桌安全,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C.为保障游客权益,使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 D.这行云流水般的歌声使所有在场的听众获得了极大的艺术享受。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管雪大路滑,可他坚持继续前进。(将“不管”改为“尽管”) B.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这个厂的产品,无论质量、数量都显著增加了。(将“无论质量、数量都显著增加了”改为“质量显著提升了,数量显著增加了”) C.语文对他很感兴趣。(将“语文对他”改为“他对语文”) D.真想不到,他果然能写出这样好的文章。(将“果然”改为“固然”) 5.仿照语段中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再续写一句。(提示:不要忘了运用比喻修辞)(4分) 时光流逝,岁月匆忙。灵魂中的疲倦与空白,已经随风而去。打开旅行者的行囊翻看,却只剩下与年轮一起生长的思乡情愫,宛如一首绵长的歌,凄婉而悠长; , 。 6.某班举办“话说农民起义”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这个任务。(4分) 请你说出两部取材于农民起义的小说。要求写出书名、作者、取材于哪次农民起义。 二、阅读理解(46分) (一)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回答问题。(10分)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忿恚尉 (2)尉果笞广 (3)比至陈 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9.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吴广屡次说想逃跑,这说明吴广不能严守机密。 B.“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说明吴广在士卒中的威信很高。 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最能表现陈胜的反抗精神,他对封建等级制度进行了否定。 D.“攻”“下”“皆下”等动词,表明陈胜、吴广起义势如破竹、所向披靡。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9分)晋人好利 晋人有好利者,入市区焉。遇物即攫之,曰:“此吾可羞也,此物可服也,此吾可资也,此吾可器也。”攫已,即去。市伯随而索其直,晋人曰:“吾利火炽时,双目晕热四海之物皆若己所固有不知为尔物也。尔幸予我,我若富贵当尔偿。”市伯怒,鞭之,夺其物以去。旁有哂之者,晋人戟手骂曰:“世人好利甚于我,往往百计而阴夺之,吾犹取之白昼,岂不又贤于彼哉?何哂之有?” 【注释】攫(ju):夺取。羞:通“馐”,美好的食品,这里当动词用,意为“吃”。资:名词用作动词,收藏。器:名词用作动词,用。市伯:市场上的管理官吏。直:通“值”。炽(ch):旺盛,此指迫切。哂(shn):讥笑。戟(j)手:徒手屈肘如戟的形状,是骂人或侮辱人的动作。 1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皆若己所固有/我若富贵当尔偿 B.世人好利甚于我/躬耕于南阳 C.遇物即攫之/四海之物 D.皆若己所固有/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11.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双目晕热四海之物皆若己所固有不知为尔物也。 12.作者写这个故事,意在批判哪些人?(3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真正的英雄 这是一个70多岁老人讲述的60多年前的往事。 老人当时还是个孩子。那天事情很突然,日本鬼子把村子包围了。区委干部和区小队来不及撤退,都混在群众里面。 这是一个生命力旺盛的村子,全村近5000人中,有1000多个孩子。日本人选中了突破口,他们拿出,分给每一个孩子,说:“吃吧,随便指指哪一个不是这村子的人。” 1000多个孩子,没有一个人接糖。日本人把攥紧的手掰开,将糖硬塞进去,手像推火炭一样把糖推出来,又紧紧攥上。 人们问老人:“当时你们咋那么大胆?真的一点也不怕?” 老人说:“谁也不是铜浇铁打的,咋不怕?可那糖不能接,一接,就成汉奸了。” 老人没有多少文化,不会修饰夸张,不会形容比喻,讲起事情来平平淡淡。他和他当年的伙伴,没有谁认为自己做了多了不起的事,没有谁觉得自己是英雄。他们凭世代流传下来的道德,凭庄稼人做人的直觉,得出一个朴实无华的结论:“一接,就成汉奸了。”这种道德的感召和威慑是如此强大,以致狂吠的狼狗、上膛的“三八大盖”和雪亮的东洋指挥刀都无可奈何。 我为那些孩子感慨不已。1000多个孩子同住一个村,少不了打架斗殴,头破血流。但在支起来的机关枪和塞过来的日本糖果面前,在“一接就成汉奸”这一概念上,他们不需商量,心有灵犀。 或许这就是一代代传下来说不清道不明的基因。按过去的话说,即所谓的“种”。1000多个孩子,个个有种。有了这种千万年延续不息流淌不已的血脉,这个民族怎能堕落,怎能被黑暗吞没? 老人偶然想起了这件事。想起来,就顺便讲了;想不起来,便没什么可讲。一切都是那样顺理成章。他一辈子也没有想过,这事应该让写书的、写电影的人知道,应该上书本、上电影。在那个无人知晓的小村子里,人们每每为银幕上演了的壮举惊叹不已、敬佩不已,却无一人觉得身边有什么事情值得宣扬。 我万分感慨。今天不知有多少人,赚了几把钞票、开上一辆轿车、揣上一张绿卡,便以为成了可以傲视同胞的精英。这些人不会知道那1000多个孩子的故事。 60多年过去,在邯郸西部山区那个叫作北贾璧的村子里,当年的孩子们长成了与他们父辈一样的庄稼人。看看电影、电视,比比那些夺金争银的各路健儿,庄稼人也许觉得心里有愧。他们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不曾为国家拿过一次冠军、争过一次脸面。他们不知道,正是默默无闻的他们,像大山一样铸造着中华民族的脊梁和灵魂。 真正的英雄,是那些不知道自己是英雄的人。 13.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一句话概括。(3分) 14.把句中加点的词换成括号内的词好不好?为什么?(3分) 日本人把攥(握、捏)紧的手掰开,将糖硬塞进去,手像推火炭一样把糖推出来,又紧紧攥(握、捏)上。 15.请联系文章内容,说说下面这个句子的深刻含意。(3分) 真正的英雄,是那些不知道自己是英雄的人。 1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莫把励欲当励志 人生出彩,靠励志,不能靠励欲。 “志,气之帅也。”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成就事业,当恒立志、常励志。时下,励志文化已成为一种流行、一种时尚。但是,在急于求成、急切成名、急功近利的人眼里,往往把励欲和励志混为一谈。他们把“创造财富神话”“享受物质的最大分配”“成为人上人”当作奋斗的终极目标。这种财富化、物质化、功利化和世俗化的所谓励志,其实不是励志,而是励欲。 励欲和励志,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励欲者,最看重名权利,总想一夜暴富、一步登天、一举成名,甚至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相反,励志者往往志存高远,心怀家国,懂得成功靠脚踏实地,出彩靠实干苦干,总是韬光养晦、艰苦奋斗、日日相继、厚积薄发。 有哲人说,把名利奉为神明,它就像魔鬼一样降祸于你。把励欲当作励志,必然会沉醉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泥淖,忘记了社会担当、家国情怀、人文关怀。譬如“成功等于4000万”的理论,就是一种赤裸裸的励欲,只能让人金枷套颈、玉锁缠身。而那些把推动社会进步、扶植正义事业、汇聚正能量作为人生目标的人,才是真正的励志,才能有效防止方寸自乱、美丑颠倒、道德失范。 “患生于多欲。”励欲太盛,就会不按规则出牌,不按规矩办事,总是信奉金钱至上、关系至上,为了私利处处造假,为了升迁事事找人、求人、拜人,结果不是走上歪路,就是走上邪路。这样的励欲者,靠的是“厚黑学”“关系学”“人脉学”等,脱离了成功的正确轨道,必然会在考验面前失方寸,在坦途面前走错路,在事业面前打败仗。 励欲多害,励志多益。霸王项羽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路遥“像牛一样劳动,像大地一样奉献”,留下平凡的世界感召后人;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留下丰功伟绩泽惠后人。一个人的志向一旦得到激励、磨砺,就会懂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就会甘愿“坐冷板凳,写真文章”,就会自觉追求“慢慢走,欣赏啊”的境界。这样的人,成为名人名家,成为专家专才,那是自然而然的事。 事实上,真正的成功之人,也多是励志之人。因为励志者靠的是艰苦创业、学习上进、真抓实干。古人,孙敬悬梁、苏秦刺股、孙康映雪,是一种励志;今人,王进喜“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雷锋“活着,就是为了让别人生活得更好”,杨善洲“回报乡亲,俯首甘为孺子牛”,更是一种励志。 如果说励欲是为了“面包”,励志则是为了“精神”。不把励欲当作励志,真正做到心怀信仰、胸怀理想、坚持慢功、久久为功,就一定能志有所向、业有所创、功有所成。“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人生的价值,不在欲望有多大,而在志向有多远。 17.本文的论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提出论点的?(3分) 18.本文的论述思路是怎样的?(3分) 19.文章在论述励欲和励志的本质区别时,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0.第处画横线的句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1.第、两处画线部分都采用了哪种论据?有什么作用?(3分) 三、写作(50分) 22.有些人,你看到他们流泪了,你以为那代表着脆弱,可是,接着他们却开始了坚强的奋斗;有些人,你看到他成绩差,以为他没努力,其实,他在原先的基础上已有了很大的进步,他洒下了比别人更多的汗水;有些人,你认为他失败了,其实,他自己明白,他胜利了 请以“我也是胜者”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600字以上。参考答案 1.(1)苟全性命于乱世 (2)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3)会挽雕弓如满月 (4)弓如霹雳弦惊 (5)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2.C(颓tu;屏bng) 3.C(“参差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不能用来修饰旅游信息) 4.D(将“果然”改为“居然”或“竟然”) 5.示例:又如一阕婉约的词,低回而深情。 6.示例:施耐庵著水浒,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方腊起义;姚雪垠著李自成,取材于明末农民起义。 7.(1)使恼怒。(2)用鞭、杖或竹板打。(3)等到。 8.(1)况且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3)各郡县受秦朝官吏压迫的人都纷纷起事,惩办当地的长官,把他们杀死,来响应陈胜的号召。 9.A(其目的在于激怒领队军官) 10.D(A.两个“若”分别为“好像”“如果”;B.两个“于”分别为“比”“在”;C.两个“之”分别为“代词,它”“结构助词,的”;D.两个“固”均为“本来”的意思) 11.双目晕热/四海之物/皆若己所固有/不知为尔物也。 12.一方面批判了社会中贪得无厌利欲熏心的“好利者”,另一方面也揭露了那些以“坦荡”为名,实则行“好利”之事的虚伪小人。 参考译文: 有个喜欢钱财的晋国人,到市场上去。遇到东西就去夺取它,说:“这我可以吃,这我可以穿,这我可以收藏,这我可以用。”夺取完后就离开。管理市场的官员赶过来让他交钱,那晋人说:“我利益熏心的时候,两眼发晕冒火,天下的东西,好像本来全都是我的,不知道是别人的东西。不如你把这些东西给我,我如果升官发财了就还给你。”官员发怒了,用鞭子抽打他,夺回他抢去的东西走了。旁边有人讥笑他,那晋人徒手屈肘如戟的形状骂道:“世人贪图利益比我更严重,往往千方百计地暗中争夺利益,我还是在白天拿东西,难道不是比他们要好吗?有什么好讥笑的?” 13.本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邯郸西部山区一个叫作北贾璧的村子里的一千多名孩子誓死不当汉奸的故事。 14.不好。“攥”比“握”和“捏”的力度要大得多,用这个词语来描写小孩子的动作,说明他们不接受糖的决心很大,态度非常坚决。 15.真正的英雄总是显得很谦逊,从不把自己当英雄看待,他们朴实无华,他们把自己的行为看成是理所应当。也只有这样的人,才配称作英雄。 16.表达了作者对当今那些自视为“精英”的人的鄙夷,对那些在物质利益面前不当汉奸的真正的英雄的赞美之情。 17.本文的论点是:人生出彩,靠励志,不能靠励欲。本文在文章开头开门见山直接鲜明地提出论点,让读者对文章的观点一目了然。 18.开头提出论点,接着指出社会上普遍存在着误把励欲当成励志的现象,然后分析两者的本质区别,之后分析励欲的危害和励志的益处,最后总结,得出不要把励欲当成欲志,人应当胸怀远大理想的结论。 19.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励欲者与励志者的心理状态和表现截然相反,通过对比鲜明地阐明了两者的本质区别。 20.道理论证(或引用论证)。引用哲人名言,有力地说明了励欲的危害。 21.都采用了事实论据。以古今名人事例为论据,事实胜于雄辩,特别富有说服力。 22.写作点拨:这是一道哲理型的全命题作文题。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做文章,“也”表明从表面上看“我”并不是所谓的胜者,但透过现象看本质,“我”是胜者。这胜利,也许是战胜了软弱,也许是战胜了懒惰,也许是战胜了自卑,等等。本文宜写成记叙文,文中既要有叙述、描写,又要有简洁的议论揭示事物的本质,从而彰显主旨。 例文引路:我也是胜者杜 蓓 打开记忆的匣子,从成堆的照片中取出一张,让我终生难忘的那一幕又展现在眼前:热闹的操场上正在举行激烈的女子800米长跑比赛,长跑运动员们正使出浑身的劲儿奔向终点,一个身穿灰色运动服的女孩,被甩在了队伍的最后。她早已气喘吁吁,但她始终没有停下奔跑的脚步。那个女孩就是我。这场比赛不只是一场普通的较量,更是一堂生动的人生课,教会了我许多。 将时光逆转到那个下午,热辣辣的阳光炙烤着大地。“什么?马上就要举行女子800米比赛?不是后天下午举行吗?”我是一个缺乏运动细胞的人,为了挑战自我,在这次校运会上我鼓足勇气报了这个项目,其实心里一直很忐忑。得知比赛马上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