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一双手》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一双手》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一双手》教案 苏教版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一双手》教案 苏教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系统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在系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把握习近平教育思想上下功夫。精心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问答活动。一双手课题一双手第(1)教时课型讲读课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运用朴实、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人物某一外貌特征的写法2、学习人物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重难点1、学习课文运用朴实、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人物某一外貌特征的写法;2、学习人物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精神。课前准备多媒体教法与学法合作交流法 自主预习法 积累归纳法 识记检测教学过程设计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此,很多文学作品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往往注重对眼睛的描绘,从而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挖掘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今天我们讲得这篇课文,作者姜孟之偏偏不去写眼睛,而是写了一双手 二、课件导学1、采用你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1)标画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语。(2)理清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明写“许多手”,暗写“一双手”。第二部分:(219)具体描写“一双手”。第三部分:(20)对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赞颂。2、课文是如何描绘这双手的?画出描写手的语句,并归纳: 张迎善有一双 的手。3、再读课文,画出描写人物言行的语句。并概括: 文中塑造了 的一个人。4、画出表达情感的语句。并分析: 本文抒发了作者 之情。三、小组互助 小组展开讨论交流,组内能解决的问题就组内解决,解决不了的提出全班解决或教师解析。四、解析拓展 请你借鉴以下两条颁奖辞,联系课文内容,为张迎善也写一段话。1、2008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武文斌 (济南军区铁军师战士)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武文斌的颁奖词: 山崩地裂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他竖起了旗帜,自己却悄然倒下,在那灾难的黑色背景下,他26岁的青春,是最亮的那束光。2、2008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李桂林、陆建芬(汉源彝族山村教师动中国组委会授予李桂林、陆建感芬的颁奖词: 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 参考答案:这是一双像半截老松木样的手;这是一双又粗又硬的手;这是一双神奇的创造绿色的手。这双手每天要往土里插三四千次;这双手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仅在1981年至1985年就造林33垧,改造迹地林和次生林44.5垧,他已栽种树木26万棵。这双饱经风霜的手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这就是造林工人张迎善的手。五、当堂训练 在你熟悉的人中,也许他(她)的眼神、微笑、叮咛最能体现他(她)的精神风貌。请你选择其一,抓住特征,进行细致的描写,创作一个不少于200字的片段。六、微课助学:观看视频:北京:我们的环境越来越美激发阅读兴趣小组合作提高合作意识板书设计一双手(所见)丑美(所闻)表明张迎善是一个_的人.粗硬色深木色干厚大绿色宝库本课时教学评价与反思通过党课、报告会、学习讨论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读原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