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考纲展示 2016年考试大纲关于本专题的要求为: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用的 修辞方法。常见修辞方法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 问。能力层级为应用E级。 二、命题规律 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情况看,“选用句式”和“变换句式”已经淡出试卷,“仿用句式”在试 卷中叫作“仿写”,是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一个考点。而修辞手法没有专门的题型,散见在各 类表达题型中。本专题把这几个考点整合为“修辞与仿写”,以突出考试的现实需求。 1(2015安徽卷)某城拟开展以“自然青春团队”为主题的交友活动,全校同学将以班级 为单位参与。请撰写本班活动标语。要求:紧扣主题,语言鲜明、生动,至少使用一种 修辞手法,不超过16字。导学号04320019 解析:语言一定要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能真正获得“交友”的理想结果。特别要注意修 辞要求。 答案:(示例1)郊游放飞青春梦,合作凝聚团队魂。 (示例2)让我们在自然中放飞青春的梦想。 2.(2015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将划线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要求:不得改变 原意) 焦裕禄是闻名全国、感动全国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他在兰考县忘我奋斗一年零五 个月,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焦裕禄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 为信仰无怨无悔做奉献,成为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在为祖国艰苦奋斗创新功的时代里, 他是那一代人的精神符号。人民是不会忘记焦裕禄的。 答:_ _ _ 解析:这个题目表面上看是变换句式,实际上是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 答案:(示例)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是为信仰无怨无悔 做奉献的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是为祖国艰苦奋斗创新功的那一代人的精神符号。 3(2014浙江卷)依据下列的示例仿写,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月” “湖”“鱼”作为描述对象。 【示例】 弯月落在湖水中;鱼儿游去了,碎得月影半池听见了嫦娥幽怨的歌声么? 答:_ _ 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句式结构一致;其次,语段中出现 的意象要前后关联。先从内容上看,要分清示例中的事物,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月” 与“鱼”同在“湖”中,有动有静,第三句紧承前两句造成的意境,第四句有着丰富的想象 力和意趣。再从结构和手法上看,第四句是联想想象,虚实结合,同时还是一个问句 的形式。 答案:(示例)残花缀在繁枝上;鸟儿飞去了,撒得落红满地听见了花儿落地的 叹息么? 考点一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比喻 1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 一事物。 2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 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甲和乙必须是本质 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 下列几种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1)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她母亲。 (2)表示猜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3)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4)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 像雷锋、焦裕禄等。 (5)词的比喻义不是比喻。修辞中的比喻,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确定其比喻的意 义,是临时的运用。比喻义是指通过词的基本义的比喻用法形成的已经固定下来的意义。 例如:你带着这么重的包袱上课,注意力能集中吗?|这种想法太机械了。前者指思想 上的负担,后者指拘泥死板的方式。 3种类 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 的”“一样”等词语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比喻 词。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 山水。除此之外,暗喻还有许多变体值得注意: a本体和喻体是并列关系。 例如: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 b本体和喻体是修饰关系。例如: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这里“我的思想 感情”是本体,“潮水”是喻体)又如:谎言打扮得再漂亮,也害怕事实的镜子。(这里“事实” 是本体,“镜子”是喻体) c本体和喻体是注释关系。例如: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 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例如: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博喻。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如: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 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 有时博喻是以不同角度的几个比喻来描绘一个本体。例如: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 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 一层薄烟。(用“牛毛”喻春雨的细密,用“花针”喻春雨的晶莹透亮;用“细丝”喻春雨的轻 柔。三个喻体合起来,写出了春雨的多、柔、细、密的特点。) 4作用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比拟 1概念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 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 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2种类 (1)拟人。例如: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 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2)拟物。例如: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 3作用 (1)色彩鲜明;(2)描绘形象;(3)表意丰富。 4比喻和比拟的不同点 (1)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模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 重点在喻。 (2)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 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例如:古老的神州是一头沉睡未醒的睡狮,一旦觉醒,定会横空出世。(把“神州”喻 为“睡狮”,相似点是力量大而在沉睡。) 桥下的睡莲正沉睡未醒。(比拟,此处是把物当人来写,是拟人) 借代 1概念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 2特点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借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它强调两 事物间的相关点。 3种类 (1)特征代本体。例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用“黄发垂髫”代老人、小孩) (2)具体代抽象。例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用“烽火”代战争) (3)专有名词代泛称。例如: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用“诸葛亮”代聪明有才智的人) (4)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用“鲁迅”代鲁迅的作品) (5)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用“眉”代人的头) (6)个别代一般。例如:当皇帝或蒋介石出来的时候,街道上便打扫干净,洒上清水;可 是,他们的大轿或汽车不经过的地方便永远没见过扫帚与水桶。(用“扫帚”“水桶”代清扫 街道的所有工具) (7)原料代成品。例如:阿Q走近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用“银的” “铜的”代银币和铜钱) (8)地名代本体。例如:艾奇逊在这里强奸了美国的民意,这是华尔街的“民意”,不是美 国的民意。(用“华尔街”代美国垄断资产阶级) 4作用 (1)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练,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 (2)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5借代的注意点 必须抓住事物最典型的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 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不能同时出现。 夸张 1概念 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 小的修辞方式。 2特点 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地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 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 3种类 (1)扩大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缩小夸张。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 缩小了一半。 (3)超前夸张。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4作用 (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2)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3)增强联想,营造气氛。 5夸张的注意点 (1)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地、合理地扩大或缩小,夸张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 (2)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3)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性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 歪曲事实。 对偶 1概念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 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2特点 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意 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 3种类 (1)依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例如: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例如:不因鹏翼展,哪得鸟途通。 (2)依形式分可分为工对、宽对。 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严格按对仗要求;所谓宽对,就是 基本符合对仗要求,某些方面可稍有出入,也就是说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 (3)依结构分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成分对偶。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既 不因达官显贵而承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 句子对偶。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4作用 (1)便于吟咏,易于记忆;(2)用于诗词,有音乐美;(3)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5对偶与对比的不同点 (1)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 (2)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 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3)对偶里的“反对”(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 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现象。 排比 1概念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 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2特点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 成。常使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 3种类 (1)成分排比 例如: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2)句子排比 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 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博大和宽广。 (3)复句排比 例如: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鹰眼的搜索、观测技术系统,就能够扩大飞行 员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视敏度。如果能够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子鹰眼”, 就有可能用于控制远程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射。如果能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统”, 那么它可以像雄鹰一样,自动寻找,识别,追踪目标,做到百发百中。 4作用 (1)内容集中,增强气势;(2)叙事透辟,条分缕析;(3)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反复 1概念 反复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的修辞方式。 2特点 反复的特点是某个词语或句子在文段中多次出现。 3种类 (1)连续反复:连接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其他的词语间隔。 例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间隔反复:重复运用词语或句子,中间间隔其他词语或句子。 例如: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 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 4作用 (1)反复咏叹,表意抒情;(2)用于诗文,整齐有序;(3)回环起伏,有韵律美。 设问 1概念 设问是明明有答案而故意设置疑问的一种修辞方式,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或提出问题不需确定答案的修辞方式。 2特点 设问的特点是“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只问不答。 例如: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自问自答) 又如: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 向田野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生活在幸福之中呢?(问而不答) 3种类 (1)一问一答式 例如: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2)一问两答或数答式 例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 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两问或数问一答式 例如:我能光向总理诉苦吗?我能空手去见总理吗?不行,谁也别想拦住我。 4作用 (1)引人注意,发人思考;(2)承上启下,过渡衔接;(3)波澜起伏,避免呆滞。 反问 1概念 一般是用否定的问句表肯定或用肯定的问句表否定,作者不作回答而句意确定的一种 修辞方式。 2特点 从反面提问,以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义,答案已由句子本身阐明。正因为“反问” 的答案已寓于问句之中,用疑问表感叹,句末也可用感叹号。 3种类 (1)问而无答的反问。包括用肯定句表否定的内容和用否定句表肯定的内容两种形式。 例如:这对于具有共产主义世界观的人来说,又有什么可以值得骄傲的呢?(用肯定 的形式表示否定) 又如:我呢,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 (2)问而有答的反问。 例如:敢于这样做的人,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可以肯定地说是一个英雄,一个 大大的英雄。 4作用 (1)加强语气以利论辩;(2)加强语气,抒发强烈的感情;(3)引起思考以求共鸣。 5设问与反问的辨析 (1)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则明确地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 (2)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作用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2014湖北卷)下面的绘画和书法作品,展现了画家和书法家心中的奔马的神韵。 请用诗或文的形式描绘你心中的奔马。要求:必须原创;运用比喻、比拟两种 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 答:_ _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及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 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要求是用“诗或文的形式描绘你心中的奔马”,“奔马”两个字确 定所写内容不是笼统的任何形态的马。其次要注意联想和想象,运用比喻、比拟两种修 辞手法,从而使文字富有文采。最后,注意所写字数不能超过60字。 答案:(示例1)奔跃气如虹,昂首啸长空。龙马抖精神,奋蹄疾如风。 (示例2)哒哒哒哒,蹄声敲醒草原;萧萧长嘶,鸣声激荡群山!啊,草原的精灵,大地 的骄子,迅疾如风,快似闪电!骏马奔驰,一往无前。 1认真审题,明确修辞手法的要求,即是题干上明确指明的修辞要求,还是在仿写中暗 含的修辞要求。 2所写的句子既要符合该修辞手法的一般要求,也要与所在句子的上下文衔接一致。 3要注意是一种修辞手法单用,还是多种修辞手法混用。最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 排比、拟人、对比、设问、夸张。 1以“桥”和“雨”为主要意象写一段文字,要求表达“思念”的情感,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不少于40个字。 答:_ _ 解析:这道题是在扩展的题型中考查修辞手法的掌握。 答案:(示例)桥默默地站在水流之上,仿佛家乡的母亲久久守望着游子的归途。无边 的乡愁犹如无尽的“梅雨”,让人“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按照下面提供的语句的句式,续写两句话,与所提供的语句形成排比。导学号04320020 花时间去思考吧,思考是力量的源泉;花时间去阅读吧,阅读是才智的源泉; 答:_; _。 解析:题干明确要求排比,语句中暗含有顶真。作答时,要理解“两句话”的意思,注意 标点。 答案:(示例1)花时间去理解吧,理解是领悟的源泉花时间去观察吧,观察是发现的源 泉(示例2)花时间去实践吧,实践是真理的源泉 花时间去讨论吧,讨论是灵感的源泉 3在横线上补写三个句子,要求句式整齐,构成排比句。 项羽本纪是一出有着史诗般气魄的历史悲剧,其中,有成功的英雄,也有失败 的豪杰。鸿门宴以传神的笔触,写出了项羽磊落的气概,_, _,_,范增无奈的心情。 解析:作答本题首先需要对鸿门宴一文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相关的情节有基本的 掌握,然后才能根据横线前后文的句式进行仿写。 答案:(示例)张良机智的安排 刘邦圆滑的表演 樊哙忠勇的行为 4在“生活/事业”、“友谊/信任”两组词语中任选一组,仿照例句,另写一句话。要求句式 相同或相近,修辞手法相同,内容有意蕴。 示例:理想是一把尺,量出一个人眼光的长短;追求是一杆秤,称出一个人灵魂的轻重。 答:_ _ 解析:首先要明白例句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然后,这是在仿写题型中考查修辞 手法的掌握,要注意“仿”。 答案:(示例1)生活是一杯酒,品出人生滋味的酸甜苦辣;事业是一面镜,照出生命价值 的大小高低。 (示例2)友谊是一条瀑布,飞溅着真诚的水花;信任是一缕阳光,驱散了怀疑的迷雾。 5按要求在下文中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语句。 盛名冠中外,高格赛真金。6月25日,91岁的美术大师吴冠中在依依不舍中_。 据悉,大师对身后事的遗愿极尽淡泊平静,要求不设灵堂,不挂挽联,不摆花圈,不开 追悼会 吴冠中对名利虽然淡泊,但对关乎艺术的问题,却一点都不随和。近年来,他激烈地 批评中国的美术水平和体制弊端,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是“虚假的繁荣”,实际美术水准 “落后于非洲”,对文化课要求不高的大学艺术类专业只能培养工匠培养不了艺术家,尤其 是还极其尖刻地嘲讽了各级画院,“从中央到地方,养了_”,建议取消各级美协和画 院。 吴冠中终生献身于美术,却对美术的价值和意义有着近乎苛刻的评价,比如他曾经从 社会功能的角度强调,“_”。绘画和杂文的社会功用是不好类比的,此论未必确然。 但相比于某些人的夸张和膨胀,吴冠中对自己的终生职业敢于如此保守地定位,这种内 敛和自省的意识,弥足珍贵。 用比喻的手法,表达“逝世”的意思:_ 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许多画不出画的画家”的意思:_ _ 用借代的手法,表达“很多画家不如一个杂文家”的意思:_ _ 解析:语境,修辞手法,再加上要表达的意思,三者结合起来考虑答案。 答案:(示例)掩上了自己的人生画卷一大群不下蛋的鸡300个齐白石比不上一 个鲁迅 考点二 仿写 命题式(话题式)仿写 命题式仿写也称话题式仿写,一般给出一个语言材料作为例句,以同一话题或另外 提出的新的话题,按例句格式进行仿写。 保留下列句中“心灵与自然相融”的话题,展开联想,依照示例,将“山岳”的比喻改 成大海、江河、太阳或月亮之类的比喻,写一段富有文采的话。 例句:不要嫉妒山岳连绵千里,峰刺青天的气势,如果让自己的心灵像弥漫的云雾 悄然融入山岳之中,那么,你的生命里就有了山的巍峨,山的磅礴;无论你走到哪里, 你的胸中都将充满山一样的浩然正气。 答:_ _ 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和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仿写要求有显性和隐性两 个层次,显性要求就是题干要求的句式和修辞,而隐性要求是“意谐”,即所描写的对象 中心突出,语意通畅,内容健康。 答案:(示例1)不要嫉妒大海浩渺无边的蔚蓝和空阔,如果让自己的心灵像一滴雨珠悄然 融入大海之中,那么,你的生命里就有了海的旷达和宽容,海的博大和深远;你的个性 中也将充满海一样的纳百川载万舟而不张扬的底蕴。 (示例2)不要嫉妒江河的曲折回环,滚滚向前的力量,如果让自己的心灵像山间清澈的 溪流悄然融入江河之中,那么,你的生命里就有了江河的执着,江河的意志;你的品 格中就有了江河般百折不回的倔强。 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 1审清仿写例句的句式特点,仿写句要与例句句式保持一致。 2分析仿写例句的修辞特点,仿写句要与例句所用修辞保持一致。 3看清题中要求仿写的话题,不要脱离要求另立话题。 4依据仿写话题展开联想和想象,写出形象合理的语句。 依照下面的示例,以“弱小并不可怕”和“人生需要勤奋”为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 用拟人的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 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 答:_ _ 解析:示例中一句的话题是“学会坚强”,一句的话题是“不要张扬”。造句方式为将植物拟 人化,通过描写植物的特点来表现做人的道理。题干已给出了具体的话题,作答时,仿 照示例,选择具有相应特点的植物或动物即可。 答案:(示例)蚂蚁用弱小的身躯扛起生命的重量,意在启迪我们:弱小并不可怕。蜜 蜂在风吹雨淋中勤奋采蜜,意在告诉我们:人生需要勤奋。 自由式(开放式)仿写 自由式仿写是给出一个语言材料作为例句,仿写内容不确定(可自由发挥),句式依照 例句而进行的仿写。 1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 同。 例句: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平凡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只要你肯 浇灌;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 答:_ _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要做到以下几点:看清题干列出的几点要求,化仿写为填空。分 析仿写句,包括分析仿写句的句式特点、思想内容、修辞手法等,展开联想和想象,搜索 仿写材料。按要求仿写,仿写句子与例句一一对应,做到内容符合要求,尽量写得新颖, 有深意,带文采。修辞手法要符合事理和情理。总之,句式仿写要抄录句式,寻找对象, 遣词造句,连贯得体。 答案:(示例)自信是比赛,孕育着金牌,只要你肯拼搏;自信是电影,孕育着掌声,只要 你肯付出;自信是史书,孕育着深邃,只要你肯撰写。 2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小草伸出稚嫩的纤手,向你描绘原野的新绿; 树叶掬起温润的阳光,向你展示森林的生机; 溪流吟唱欢快的歌曲,向你诉说春天的故事。 答:_ _ _ 解析:本题考查运用修辞仿用句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有两点最为重要,一是要读准题 干,明确信息;二是要研究被仿句子,挖掘出隐含信息。如本题中一要注意另选话题,二 要注意句子例句所使用的拟人手法。 答案:(示例)大树敞开宽广的臂膀,向你送去夏日的清爽;花朵露出灿烂的笑脸,向你昭 示世界的祥和;山岚秀出曼妙的身姿,向你讲述历史的永恒。 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 1联想相称。即运用相同或相似联想、相对或相反联想以及相关联想等几种联想方式 进行创造性思维。 2句式相近。 3仿写时要注意内容应揭示出所写“话题”的内涵。 4要做到修辞与“示例”完全一致。同时,解答这类题还要在表现句子的意蕴上多下工 夫,力求所写内容新颖独特。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飞瀑之所以能飞流直下,除了它有汇聚积累之外,还因为它选准了一个突破口。 答:_ _ 解析:示例句是从一种自然现象中概括出一个人生哲理。句式为“之所以除了 还”。 答案:(示例)滴水之所以能穿石而过,除了它能锲而不舍之外,还因为它有一个明确的 目标。种子之所以能茁壮成长,除了它能忍受寂寞之外,还因为它有一种坚定的信念。 嵌入式(填空式)仿写 所写句子夹在已供材料中间,一般限定了句子表达的思维空间,要求与前后语句衔接 得当,句式与前面或后面相同。 在下面横线处各补上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构成完整的排比句。 人要懂得尊重自己,尊重自己所以不苟且,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要懂得尊重别人, _,_;人要懂得尊重自然, _,_。 解析:本题考查嵌入式仿写的能力,要求构成排比,与例句句式一致,语意连贯。分析 例句,前后构成因果关系,结果部分句式为“尊重所以不,不所以有”。 仿写时应注意句式特点及因果关系。 答案:(示例)尊重别人所以不狂妄 不狂妄所以有修养 尊重自然所以不胡为 不胡为所 以有理性 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 1仿写的句子在结构上应与原文保持一致。 2仿写的句子在内容与逻辑关系上应与上下文保持协调,要考虑内容上的连贯呼应。 3注意用语特点、情感基调和语言风格等。 4注意修辞特点。 仿照下面画横线的句子,另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画线句子的句式相同。 一棵小草,以它卑微的绿色,丰富着季节的内涵;_ _;_; _。世间万物都在尽它们的天 命,使无穷的大自然充满活力和生机。 解析:嵌入式的仿写实际上就是仿照前或后存在的示例句去写句子,且一定要与整个句 段意思一致。这段话的总结句是“世间万物都在尽它们的天命”,“小草”是其中之一,另选 的三个“物”也必须能说明这一点。 答案:(示例)一块岩石,以它孤独的肩膀,支撑着倾斜的山体一片落叶,以它憔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酒店管理中级面试模拟题与应对策略详解
- 2025年猪肉储备库岗位面试技巧与常见问题解答
- 2025年炼钢工中级考试趋势分析与预测
- 2025年托福考试阅读部分实战模拟题
- 2025年物流行业人才选拔招聘面试模拟题集
- 2025年建筑工程管理实操手册考试模拟题及解析
- 电力事故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传媒行业招聘面试模拟题及经验
- 2025年炼油工艺高级操作工实操经验与模拟题
- 电仪模块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营养指导员试题附答案
-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全册单词(2025秋)
-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课件
- DB42T 1521-2019 电梯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
- 烟草专卖培训
- 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方案计划
-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讲课件
- 代建公司内部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中国女士内衣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双预防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 花卉大棚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