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 秦统一中国课件1 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 秦统一中国课件1 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 秦统一中国课件1 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 秦统一中国课件1 新人教版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 秦统一中国课件1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 ,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 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 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 民国; 第三次在1949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全球通史(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第9 课 秦统一中国 一 、秦灭六国(军事上的统一 ) 1、原因 秦为什么能实现统一? 战国时期,各国通过改革,社会经济都发展较快,经济 文化的交流也日益频繁。可是这种发展趋势与当时的政治局 面发生了严重的矛盾。诸侯割据,相互之间森严壁垒,关卡 林立,交通受阻,货币不一。 而且长期的战争给社会生活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因此,削除封建割据,结束混战状态,实现全国的大统一, 既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各国人民的共同需要。 。 秦国的商鞅变法较东方六国彻底。 政治方面,政权巩固,效率较高,社会稳定。 经济方面,重农抑商、农业发展、国力增强。 军事方面,军功授爵,军队战斗力较强。 到秦昭王时,秦国的国土面积已超过了东方六 国所剩领土的总和。相比之下,东方各国谁都不 如秦国强盛。 故事一 谏逐客书 韩国派水工郑国“疲秦”的事情败露 ,秦王大怒,听从宗室大臣的意见,认 为在秦任职的客卿“皆为其主游间而”, 决意逐客。 楚人李斯也在逐客之列,被逐路上 ,李斯上谏逐客书,联系秦王爱好 美色、乐曲、珠玉都不产于秦等的事实 ,批评秦王“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 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面对激烈的批评,秦王幡然省悟, 立即撤销逐客令,派人追回李斯。 故事二 王翦征楚 王翦,战国末期秦国著名战将, 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兼灭六国的最大 功臣。 嬴政欲灭楚,不听老将王翦的建 议,轻信青年将领李信,后战败。于 是秦王亲自到频阳向王翦谢罪,“空国 中之甲士” 并亲自送至霸上。 王翦行前多求良田屋宅园地,军 队行至关口后,又五度派使者回朝求 良田。有人认为将军求赏太过分,王 翦却说:“秦王粗暴又不信任人,如今 倾尽全国兵力,交付给我,我只有以 多请田宅作为子孙基业的方法来稳固 自家,打消秦王对我的怀疑。” 读故事 故事三 尉缭 尉缭,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魏 国大梁人。 他建议秦王 “毋爱财物,赂其豪臣 ,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 侯可尽。”“先打弱国、再打强国”,赢 政采纳了他的建议,而且很奏效。 秦王十分欣赏尉缭,衣服饮食都 要与之相同。尉缭却私下评价秦王说 :“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乌膺, 豺声,少恩而虎狼心”,为此经常 逃离秦王为他安排的住处。 秦王对尉缭的言行并不恼怒,再 三挽留他并对他委以重任。 故事四 韩非 韩非在韩国时,见到韩国日益衰弱 ,“数以书谏韩王” ,建议韩王实行改革 ,但韩王没有采纳他的意见。致使韩非 内心十分郁闷。 秦王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非常有 兴趣,爱不释手。他说:“嗟乎,寡人 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为此, 秦王加紧攻韩,并坚持把韩非的法家思 想奉为治理秦国的指导思想。 秦王嬴政善于用人,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人才、策略 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民心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统一六国的条件。实力 一 、秦灭六国(军事上的统一 ) 1、原因 秦为什么能实现统一? 秦 楚 齐 燕 赵 魏 韩 秦朝秦朝 公元前公元前221221年年 咸阳 公元前230年 公元前221年 一 、秦灭六国(军事上的统一 ) 2、过程 春秋时代,各小国在黄河附近筑堤也已经妨碍了彼 此的安全。但有些国家,还恶意的将灾害加诸邻国 嬴政又称自己的功劳为“堕坏城郭”和“夷去险阻”,也就 是全国对内不设防,食粮全部流通。这样才能“振救黔 首(老百姓)周定四极”。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之秦始皇篇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 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 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秦统一六国的意义? 一 、秦灭六国(军事上的统一 ) 3、意义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 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三皇:天皇 地皇 泰皇 五帝:黄帝 颛顼 帝喾 尧 舜 皇 帝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政治上的统一) 1、皇帝名称 皇帝 御 史 大 夫 丞 相 太 尉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行政军事监察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政治上的统一) 2、中央政权机构 皇帝 御御 史史 大大 夫夫 丞丞 相相 太太 尉尉 郡(守)郡(守) 县(令)县(令)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行政长管称郡守;郡下设县,长官称县令或 县长。 郡县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政治上的统一) 3、地方行政制度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项项目周朝秦朝 最高统治者 称呼 王 最高统治者 权力 周天子名义上 天下共主 统治地方的 方式 建立郡县制 试比较周朝和秦朝的有关制度并填表 马安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文化、经济、交通) 1、统一文字 隶书小篆 先秦古字经过这次整理之后,字样结构得以定 型,这对贯彻法令、传播文化起了重大作用。 我国地广人多,各地方言迥异,后来历史上 又多次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而文字的统一,成为 维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步的一条生动鲜明的脉络 。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作用:有利于经济的交流。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文化、经济、交通) 2、统一货币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文化、经济、交通) 3、统一度量衡 度-计算物品长度的单位。秦一尺约今23.1cm 量-测量物品容积的单位。秦一升约今202ml 衡-测量物体轻重的单位。秦一斤约为今250g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车轨:车子两轮间的距离 战国时期,各国道路宽窄不同,车辆种类繁多, 车轨尺寸混乱。秦统一后修筑了驰道、直道等统一规 格的道路。为了保护路面,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规 定车轨的统一宽度为6尺。秦代一尺合今23.1厘米,6 尺即相当于现在的138.6厘米。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文化、经济、交通) 4、统一车轨、道路宽窄,修筑道路,开凿灵渠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经济、文化、交通) 5、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长城的修筑抵御了匈奴的进攻, 巩固了北边边防,保护了中原生产的 发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 慧的象征。 灵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是世界上最古老 的运河之一,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于公 元前214年凿成通航,距今已2200多年,仍然发挥着功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 陇西陇西 东海东海 长城一带长城一带 南海南海 秦的疆域 秦朝在中国历史中的作用 ? (1)疆域: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 建国家,成为当时的世界大国。 (2)对秦: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 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 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3)对后世: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 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 强与完整。 秦始皇自我评价 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 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