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俄罗斯卢布 在2014年的最后一个月,俄罗斯陷入一场空前巨大的危机中。卢布在 本周一暴跌超10%,创下1998年来最大单日跌幅。16日,俄罗斯央行一口 气加息650个基点,从10.5%提高至17%,仍拦不住卢布的“自由落体”, 两天内贬值25%!今年以来卢布贬值幅度已经超过50%。导致俄罗斯经济危 机的原因一方面是俄罗斯的主要资产石油已经贬值,另一方面是自身缺乏 “造血能力”。 俄罗斯经济的这一现状与其历史上长期实施计划体制, 片面发展重工业,经济结构扭曲有直接关系,但根本的,是因为长时期的 计划体制将俄罗斯的私有经济基本上消灭殆尽,这是俄罗斯陷入困境的根 源。 浙江在线12月18日讯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二)教师引领,自学探究:(二)教师引领,自学探究: 历史回眸历史回眸: 什么是什么是“ “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 ”? 这一模式有何弊端?这一模式有何弊端? 材料一材料一: : 电电电电冰箱、洗衣机和冰箱、洗衣机和电视电视电视电视 机机产产产产量也极少,量也极少, 19501950年年产电视产电视产电视产电视 机机约约约约1.191.19万台,万台,电电电电冰箱冰箱0.120.12万台万台 ,洗衣机,洗衣机0.030.03万台。万台。农业农业农业农业 的情况的情况则则则则更更为严为严为严为严 重。重。 若按人口平均若按人口平均计计计计算,谷物算,谷物产产产产量量19131913年全俄年全俄为为为为 540.2540.2公斤,公斤,19401940年才达年才达429.7429.7公斤,公斤,19501950年年为为为为 447.1447.1公斤,公斤,19551955年也才年也才为为为为524524公斤;肉公斤;肉类统计类统计类统计类统计 19131913年年为为为为31.431.4公斤,公斤,19401940年年为为为为24.224.2公斤,公斤,19501950年年 为为为为2727公斤,公斤,19551955年年为为为为31.831.8公斤。音响,公斤。音响,录录录录像机像机 都不能生都不能生产产产产 周荣坤周荣坤苏联苏联苏联苏联 基本数字手册基本数字手册 材料二材料二: : (苏联苏联苏联苏联 )农业农业农业农业 和和轻轻轻轻工工业业业业的的发发发发展速度和重工展速度和重工业业业业 相比相比较较较较,差距十分,差距十分悬悬悬悬殊。从工殊。从工业业业业化开始的化开始的19261926年到年到 战战战战前的前的19401940年,重工年,重工业业业业年平均增年平均增长长长长速度速度为为为为21.921.9, 轻轻轻轻工工业业业业只有只有14.114.1,农业则为农业则为农业则为农业则为 1.51.5。农业轻农业轻农业轻农业轻 工工业业业业 的的缓缓缓缓慢慢发发发发展展严严严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度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度 发发发发展重工展重工业业业业使人民使人民为为为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9491949年年 ,当,当苏联苏联苏联苏联 爆炸了第一爆炸了第一颗颗颗颗原子原子弹弹弹弹,成,成为为为为世界第二核世界第二核 大国,其大国,其钢铁钢铁钢铁钢铁 和和电电电电力力发发发发展水平也展水平也跃跃跃跃居世界前列之居世界前列之 时时时时,而皮鞋,而皮鞋产产产产量量仅仅仅仅163.6163.6(百万)双,全国一(百万)双,全国一亿亿亿亿七七 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 苏联苏联苏联苏联 国民国民经济经济经济经济 否定与冲击否定与冲击赫鲁晓夫改革赫鲁晓夫改革 第一篇章第一篇章 改革中的探索改革中的探索 赫鲁晓夫上台,赫鲁晓夫上台, 针对斯大林时期针对斯大林时期 的弊端,开始改的弊端,开始改 革。革。 改革的内容和结果怎么样? 推广种玉米和垦荒 农业方面: 材料一 “斯大林根本不允许实行集体领导和集体工作,他不仅 对反对他的人要施加暴力,而且由于他的任性和专横,连被他看 成与他的思想相违背的人,也要施以暴力。凡是反对他这种 做法的人,都必然会被开除出领导机关,接着就会受到精神 上的折磨和肉体上的消灭。” 赫鲁晓夫在苏共中央委员会上关于个人迷信及其 后果的报告 材料二 赫鲁晓夫反斯大林个人崇拜,却没有从体制、制度层面 去认识问题。熟知苏联政治内幕的阿尔巴托夫指出:“赫鲁晓夫 揭露的、批判的并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 。也许,他真诚地相信,整个问题也就是这样,只要揭露斯大林 ,他就解决了使社会从过去的极权主义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全部问 题。” 陆南泉赫鲁晓夫有没有全盘否定斯大林? 同舟共进 2010年第8期 为破除对斯大林的迷信,赫鲁晓鲁晓 夫对对斯大 林采取了什么态度?怎么做的?产生什么后 果? 材料一 他的改革与调整还是取得了积极成果。苏联农 业克服了长期停滞不前的状态,取得了较快的进展。 19511955年期间,粮食的年平均产量为3850万吨, 19611965年期间,年平均产量达到1.303亿吨,增长 近50。在同一时期,肉类的年平均产量由570万吨变 为930万吨,增加60以上;奶类年平均产量由3790万 吨变为6470万吨,增加70以上。农庄庄员的生活大大 改善。1955年的平均月收入为25卢布,1965年达到51.3 卢布。 凤凰网赫鲁晓夫改革:光荣与混乱并行 赫鲁晓夫赫鲁晓夫改革改革 材料二 他的决策和行事往往凭的是他的直觉,有很 大的随意性,经常是朝令夕改,使改革缺乏科学性和 全局性。赫鲁晓夫尽管对僵化的斯大林体制发起第一 次猛烈的冲击,但这位改革家最终还是扮演了“掘墓 人”和“守墓人”的双重角色。而且,以反个人崇拜 和个人迷信赢得干部和群众拥护的赫鲁晓夫,在他执 政的后期,其本人也逐渐地欣赏起别人对他的吹捧和 歌颂了。 凤凰网赫鲁晓夫时代的苏联:改革的时代 改革的结果怎么样?改革的结果怎么样? 结果在一定程度结果在一定程度 上冲击了斯大林上冲击了斯大林 模式,但未根本模式,但未根本 改变苏联高度集改变苏联高度集 中的政治经济体中的政治经济体 制。制。 材料一 通过改革和调整,在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 苏联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水平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经 济力量也已由1950年相当于美国的30%上升到了1970年的 60%左右。不过,苏联在该时期的经济发展仍然还是以优先 甚至片面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为指导方针, 结果 ,至70年代末期,苏联取得了与美国在战略核武器质量上 的真正均势,常规军事力量则有胜出趋势。 凤凰网勃列日涅夫时代确立了苏联超级大国地位 勃列日涅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 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经济改革对苏联长期以来实行 的高度集中的计划命令式的经济管理体制等历史遗留问题 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变革,没有能够解决苏联经济如何持续 增长这一实质性问题,到70年代后半期,苏联的经济增长 速度慢了下来,苏联的经济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 弊端日益暴露。 摘编自好搜百科 死板与僵化死板与僵化勃列日涅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 改革重点是:改革重点是:重工业。重工业。 仍没能突破斯大林模式仍没能突破斯大林模式 的制约;反而使这一体的制约;反而使这一体 制更加僵化。制更加僵化。 改革的内容和结果怎样? 分裂与解体戈尔巴乔夫改革 1985年,戈尔巴 乔夫上台改革。此 时,苏联社会面临 什么样的局面? 材料一材料一: : 苏联虽然号称苏联虽然号称“ “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 ”,但主要,但主要 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过七十多年建设,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过七十多年建设,19851985 年苏联人均年苏联人均GNPGNP为为3396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 达国家,而且还落后于亚洲、拉丁美洲一些国家达国家,而且还落后于亚洲、拉丁美洲一些国家 。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 在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在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19851985年人均住年人均住 房面积仅房面积仅1515平米,为西方国家平米,为西方国家50%50%;每百户汽车;每百户汽车 拥有量为拥有量为1414辆,仅为西方国家的辆,仅为西方国家的17.50%17.50%。 雅可夫雅可夫论苏联改革失败的历史论苏联改革失败的历史 教训及其对中国改革的借鉴意义教训及其对中国改革的借鉴意义 材料二材料二: : 长长长长期以来期以来苏联实苏联实苏联实苏联实 行高度集行高度集权权权权、一党、一党专专专专政的政的 政治体制,官僚政治体制,官僚精英精英阶层垄阶层垄阶层垄阶层垄 断了政断了政权权权权、财财财财 富和真理,人民群众被排除在政治决策体系富和真理,人民群众被排除在政治决策体系 之外,之外,“ “一切一切权权权权力力归苏维归苏维归苏维归苏维 埃埃” ”徒有虚名。干部徒有虚名。干部 任命制、任命制、职务终职务终职务终职务终 身制身制为为为为形成既得利益集形成既得利益集团团团团 创创创创造了良好造了良好环环环环境。境。 雅可夫雅可夫论苏联论苏联论苏联论苏联 改革失改革失败败败败的的历历历历 史教史教训训训训及其及其对对对对中国改革的借中国改革的借鉴鉴鉴鉴意意义义义义 改革的内容改革的内容 材料一 戈尔巴乔夫在其执政后不久召开的苏共中央四月全会( 1985年)上,在分析如何克服经济困难时,却提出了加速战略的思 想。1986年二月召开苏共二十七大,正式提出并通过加速战略的方 针。当时戈尔巴乔夫虽然强调,加速战略不是粗放的、纯数量的和 速度上的加速。但从实质上来看,加速战略的重点仍是速度。 经济观察报夭折的戈尔巴乔夫时期(下) 材料二 1988年,戈尔巴乔夫认识到经济体制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政治体 制,下决心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这一思路并没有错,问题是如何进行才能使 政治与经济体制改革互相推动。之后推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又搞得过激,一 下子铺得太宽。结果是旧的政治体制被摧毁,新的又未运转起来,人们的思 想倒被搞乱了。这样,正如戈尔巴乔夫自己说的:苏联这艘船成了无锚之舟 。它飘落摇曳,大家也随着摇晃。 经济观察报夭折的戈尔巴乔夫时期(下) 改革的内容和结果改革的内容和结果 结果:结果: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的生活 水平进一步下降。 改革重点:改革重点: 首先是经济改革首先是经济改革 改革重点:转到政治方面改革重点:转到政治方面 “ “公开性公开性” ”、“ “多元化多元化” ”、“ “民主化民主化 ” 结果:结果:苏联的苏联的政治体制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发生急剧 变化,由一党制转变为变化,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多党制, 国家权利分散。国家权利分散。各加盟共和国各加盟共和国脱脱 离苏联的趋势加强。离苏联的趋势加强。 立陶宛 首先脱离苏联宣布独立(1990 年3月) 说说说说” ”八一九八一九” ”事件是怎么一回事?事件是怎么一回事? 大国的消失大国的消失 第二篇章第二篇章 解体后的思考解体后的思考 一、解体的催化剂一、解体的催化剂八一九事件八一九事件 想一想,他们谁说的有道理想一想,他们谁说的有道理? ?为什么为什么? ? 女生:女生:如果没有如果没有“ “八一九事件八一九事件” ”,苏联也许还会,苏联也许还会 存在下去。存在下去。 男生:男生:即使没有即使没有“ “八一九事件八一九事件” ”,苏联最终也会,苏联最终也会 解体。解体。 男孩说的有道理。苏联的解体是男孩说的有道理。苏联的解体是 种种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种种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 :僵化的政治经济模式,严重的经济:僵化的政治经济模式,严重的经济 危机,社会动荡不安,民族矛盾激化危机,社会动荡不安,民族矛盾激化 ,西方势力和反动思潮的影响等等。,西方势力和反动思潮的影响等等。 ) 答案提示:答案提示: 中国改革开放 中国的改革有何高明之处? 二、成功的经验中国改革 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得到人民的 拥护和支持; 我们在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具有 明确坚定的指导思想; 我们在改革中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好民族 关系; 我们在改革中对西方鼓吹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采取 了正确的对策,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团结等。 中国和苏联所进行的改革导致了不同结果,为什中国和苏联所进行的改革导致了不同结果,为什 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 改革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坚持改革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坚持 社会主义方向并加强党的领导;要重视国社会主义方向并加强党的领导;要重视国 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对西方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对西方 敌对势力的做法要采取正确对策。敌对势力的做法要采取正确对策。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给我们的社会主苏联的改革和解体给我们的社会主 义建设哪些经验教训义建设哪些经验教训? ? 选择题: 1.在评论评论 某次改革时时,一位学者说说“天冷,本想 弄点木材烤烤手,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烧烧了。 ”据此推断,他针对针对 的是( ) A赫鲁晓鲁晓 夫改革 B匈牙利改革 C戈尔巴乔乔夫改革 D捷克斯洛伐克改革 学以致用学以致用 c 2.苏联苏联 解体的实质实质 是( ) A.社会制度的变变化 B.疆域的变变化 C.国家名称的变变化 D.社会生活的变变化 3.苏联苏联 从成立到解体一共存在了多少年?( ) A61年 B.69年 C.71年 D.74年 A B C C 4. 4.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