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近代篇 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第5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西方文明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专题微练_第1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近代篇 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第5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西方文明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专题微练_第2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近代篇 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第5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西方文明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专题微练_第3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近代篇 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第5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西方文明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专题微练_第4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近代篇 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第5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西方文明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专题微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系统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在系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把握习近平教育思想上下功夫。精心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问答活动。专题微练5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西方文明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6河北名校名师俱乐部高三模拟考试)有学者说,英国自1688年“光荣革命”以后,国家“主治者的意志与国民的意志历来所有的差异概被消灭”。这反映出英国()A国王仍执掌国家最高权力B国民可以直接管理国家事务C代议制民主政治得到发展D以政治妥协调和阶级利益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光荣革命”推翻了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随后颁布的权利法案规定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王权受到限制,故A项错误;“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权力,国民并不能直接管理国家事务,B项错误;权利法案颁布后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核心,代议制民主政治得到发展,故C项正确;“光荣革命”以不流血的方式完成,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政局和社会的稳定,并为社会变革提供了一种新的参考方式,但并未调和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利益,D项错误。答案C2(2016江西上饶重点中学高三下第二次六校联考文综) 19世纪30年代,力主改革的辉格党领袖、英国首相格雷要求国王册封50名改革派贵族进入上议院,以保证改革法案在上议院通过。但持保守态度的国王拒绝了这个请求。于是,辉格党政府集体辞职。这表明在英国政治生活中()A国王拥有否决议会的权力B责任制内阁已经形成C贵族势力逐渐被削弱D改革派与保守派势均力敌 解析由于首相提请的要求没有得到国王的支持,所以“辉格党政府集体辞职”,内阁与首相共进退,反映的就是责任制内阁的形成,故B项正确。材料中谈的是“国王否决首相的提议,而不是否决议会的决议”,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责任内阁制,没有体现出贵族势力和派别斗争,故C、D项不选。所以答案选B。答案B3(2016贵州遵义高三第三次联考)近代英国确立了议会君主制,美国确立了总统共和制,德国确立了二元君主制,法国确立了“总统制和议会制的混合制度”。这主要反映了近代欧美民主政治发展具有()A渐进性B连续性C曲折性 D多元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近代英国和德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但英国是议会君主制,德国是二元君主制;美国和法国确立的是民主共和制,美国是总统共和制,法国是总统制和议会制的共和制;体现了近代欧美民主政治体制的多元化,故选D项。答案D4(2016安徽安庆高三模拟考试二模文综)1875年宪法是在一片冷漠中通过的:人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在温和的右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是“较小的坏事”;左派则把它视为妥协的共和国,需要改善。这说明()A左派的宪政主张没有实现B人们对于参政制宪的热情不高C温和的右派主张君主专制D1875年宪法是激烈斗争的产物解析左派把它视为妥协的共和国,故A项错误;法国1875年宪法是保皇派和共和派斗争和妥协的产物,不能说明人们对于参政制宪的热情不高,故B项错误;右派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是“较小的坏事”,没有体现右派的主张,故C项错误;法国1875年宪法是保皇派和共和派斗争和妥协的产物,所以双方都不太满意,故在冷漠中通过,故D项正确。答案D5(2016山西高三下第一次适应性考试文综)在费城制宪会议的过程中,虽然各州、派系之间有利益冲突,但为了实现共同的国家未来和长远的政治秩序,大家一方面相互承认对方的逐利冲动,另一方面寻求利益整合和政治妥协的可能性。因此,美国确立了()A中央集权制 B共和制C联邦制 D两党制解析中央集权,与材料“相互承认对方的逐利冲动”不符,故A项错误;共和制主要突出国家领导由选举产生,且有任期,与材料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为了实现共同的国家未来和长远的政治秩序一方面相互承认对方的逐利冲动,另一方面寻求利益整合和政治妥协的可能性”与既加强联邦政府权力,又保证地方有一定的自主权的联邦制原则相符,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两党制内容,故D项错误。答案C6(2016安徽怀远高三模拟)世界通史:“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新兴的资本主义由海道向全球扩散,突破了亚欧大陆农耕世界自然经济的闭塞性。从此开始了大航海和人口迁移、民族交融的移民大潮时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全球的确立B农耕经济在全球不复存在C世界各民族特征、界线消失殆尽D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开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的开辟,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A项中“在全球的确立”、B项中“在全球不复存在”、C项中“消失殆尽”的表述均过于绝对化,故排除;由题目中的信息“新航路开辟后开始了大航海和人口迁移、民族交融的移民大潮时代”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有利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间的联系,即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开启,故选D。答案D7(2016河北衡水中学高三第三次调研)“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哥伦布、达伽马发现新航路的历史不可信B欧洲向全球扩张的目的是为了“扫清海路”C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D新航路的开辟对西方经济起飞的作用微乎其微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的开辟,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A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绕好望角航行”不符,故排除;B、D两项的表述均与题目中的信息“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符,故排除;由题目中的信息“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可知,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故选C。答案C8(2016广西桂林、百色、崇左、来宾、贺州高三5月联合模拟考试)米歇尔(法)在资本主义史中指出:“西班牙本土的物价,在16世纪初期到17世纪初期之间上涨了23倍;意大利的小麦等价格在15201599年间提高了2.3倍;16世纪的前25年到最后25年,英国物价上涨1.6倍,法国上涨1.2倍。”材料所述现象直接导致了()A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B欧洲生产关系出现变动C亚洲白银外流现象严重D西方奴隶贸易更加猖獗解析从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描述的现象是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出现的“价格革命”,表现为金银价值下降,物价上涨。其促使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业、手工业、金融业等领域中迅速发展,而那些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欧洲封建主逐渐衰落,故B项符合题意。A项是“商业革命”的表现,与材料所述现象关系并不直接;C、D项现象与材料所述现象也无直接联系,故排除。答案B9(2016河南郑州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彼得伯克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中认为:“虽然世俗题材艺术品的数量和比例都有所增加,世俗绘画的比例从15世纪20年代的5%上升到16世纪20年代的约20%,但宗教题材的艺术品一直占绝对优势。”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A仍是以神为中心B并不反对基督教,仍信仰宗教C文艺复兴仍重视宗教苦修超过现世生活D以神圣主义作为文艺的核心解析文艺复兴反对以神为中心,A项排除;“宗教题材的艺术品一直占绝对优势”,反映出文艺复兴并不反对基督教,仍信仰宗教,B项正确;文艺复兴反对宗教苦修,C项排除;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作为文艺的核心,D项排除。故选B。答案B10(2016浙江宁波市“十校”高三联考文综)1517年马丁路德在维登堡大教堂门口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标志宗教改革的开始。下列不属于九十五条论纲内容的是()A没有教会的传统,上帝的话在世界上就不会有很大的力量B那些因购买赎罪券而确信自己得救的人,将同他们的教唆者一起受到永罚C基督徒须知,周济穷人,或贷款给缺乏的人,比购买赎罪票好得多D教皇除凭自己的权柄或凭教条给予的惩罚以外,既无意也无权免除任何惩罚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与分析的能力,选项A中“没有教会的传统,上帝的话在世界上就不会有很大的力量”体现了教会的中介作用,与路德的思想相反,据此分析可知A的表述符合题意;B、C、D反映了路德反对赎罪券和因信称义的思想,B、C、D均属于九十五条论纲内容,但不符合题意。故选A。答案A11(2016陕西渭南高三教学质检)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写道:“任何形式的政府,不管是君主制、贵族制还是民主制,只要占支配地位的统治团体不尊重构成一个国家传统的基本法律、自然法或神圣律法,就可能变成专制。”材料主要论述了()A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的实质都是专制 B政体形式是影响法律制定的关键因素C法律制度是少数统治团体统治的工具 D各种政体形式的政府权力运作与法律的关系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启蒙思想家的主张。理解题干材料可知,任何政体形式的政府权力运作必须是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团体尊重、遵守国家的全部法律,以避免走向专制,说明了政府权力运作与法律的关系,故选D。A项材料未体现,说法错误;B、C两项题干未体现,排除。答案D12(2016河北邯郸一中高三下第二次模拟文综)桑戴克在世界文化史中说:“若是我们要指定中世纪科学终止是哪一年,我们就推举1543年,那年根据实验方法而确立的两本基本的近代著作出世了,一本是维萨留斯所著的人体结构,一本是哥白尼所著的天体运行之道路。”这两本著作的主要意义在于()A日心说的提出,否定了统治西欧千年之久的地心说B标志着近代科学产生C对人体结构研究,有利于科学的发展D科学逐渐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自然科学,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根据题干中“中世纪科学终止是”1543年发表的人体结构和天体运行之道路可知,这两本书籍的主要意义是自然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解放出来,符合题意的是D项。A、C项分别是两本书的内容意义。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标志是1687年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排除B项。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2016贵州黔东南州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政治制度的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动力,而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古今中外人们都在不断地探索。材料一(它)基本上是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比如议会必须定期召开,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等。从表面上看,它似乎没有什么新意,但事实上,这却是政体制度上一次真正的革命。钱乘旦在传统与变革之间材料二美国的创新在于:它建立了这样一个政府,它分权但不分裂,制衡却不抗衡;20世纪20年代末,为了拯救市场,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但“中止市场”又不是“消灭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材料三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道:“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1)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哪部法律文件?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它“似乎没什么新意却是政体制度上一次真正的革命”?(6分)(2)据材料二,简要概括自实现独立后美国是如何实现政治制度创新的,并综合分析制度创新对美国的积极影响。(10分)(3)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借鉴美国联邦宪法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结合当时中国的时代背景和材料三的观点,说明这一借鉴为什么最终以失败而告终。(10分)解析第(1)问,前半问联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程回答即可;后半问既要结合材料“基本上是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比如议会必须定期召开”,又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主要应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来回答,政治方面联系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经济方面主要联系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其意义也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考虑;第(3)问,联系20世纪的中国革命主要模仿西方的是辛亥革命,在革命中颁布的临时约法即是最明显的例子;要学会知识迁移,主要参考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答案(1)权利法案。重申了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继承和保留了君主制和议会制;从法律上确立了议会主权,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2)政治制度创新: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总统共和制(或三权分立,分权制衡的政治体制)。影响:确立和保障了民主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3)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中国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专制传统和思想深厚;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使得这种政体缺乏必要的条件;帝国主义不希望中国富强,干涉和破坏。14(2016山东省平度市高三统一抽考文综)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美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材料二18世纪末19世纪初,正是现代化运动在西方蓬勃兴起、民族主义潮流汹涌激荡的时代,而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多人口和辽阔疆土的中国,却紧闭自己的大门,一如既往地沉睡在文化主义的梦幻之中。不难想象,一旦这两个不同的世界发生碰撞和武力较量,将会出现怎样的结果。胡福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材料三中国走向现代化必须打破几千年来小农经济的稳定和封建专制统治的稳定,但旧制度的改变和旧秩序的解体,必引发剧烈的政治运动并带来长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使得这个国家很难一下子找到新的稳定中心,任何国家的工业化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没有安定的环境都是很难进行的。长期以来中国人太多的精力与资源放在了“打倒”与“推翻”的运动中,认定只要解决体制问题,就能迅速带来中国的现代化。但问题是“打倒”与“推翻”只能解决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问题,至于怎样经营却不是“城头变换大王旗”就能解决的。它需要人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去进行研究与思考。有关“中国现代化的延误”讨论(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航路开辟怎样“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化工业文明转变的”?(10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个不同的世界发生碰撞和武力较量”的直接结果是什么?(6分)(3)对于中国现代化延误的原因,材料三提出了什么观点?由此可得到什么启示?(10分)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注意题干要求,依据材料一中的信息来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从材料一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的信息,可分析出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与掠夺,促进了西欧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从“给美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