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题2 新人教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题2 新人教版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题2 新人教版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题2 新人教版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题2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束城镇深入贯彻全市扫黑除恶会议精神,强化措施,深入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基础(2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阔绰(chu)巉岩(chn) 羼水(chn)绽出(zhn) B.间或(jin)拭去(sh) 附和(h)骇骨(hi) C.腌臜( z)捯气(do) 鲦鱼(tio)胚子(pi) D.坎肩(kn)恐吓(h) 畜生(ch)窒息(zh) 2.在下面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6分) (1)莫辞酒味薄, ,儿童尽东征。(杜甫羌村三首(之三) (2)北极朝廷终不改, 。可怜后主还祠庙, 。(杜甫登楼) (3)一封朝奏九重天, 。 ,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他一气呵成地完成了一幅山水画,令在场群众拍手叫好。 B.儿子考上了名牌大学,这使他的父母激动得如坐针毡。 C.小莫同学总喜欢吹毛求疵,与别人对着干。 D.看着这一泻千里的洪水,所有的居民顿时就不知所措了。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应用,使人们逐渐不喜欢用笔写字了。(把“应用”改为“发展”) B.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句式杂糅,第2个逗号后面的内容应改为“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或“以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C.我们的报刊、电视、网络和宣传媒体,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把“和”改成“等”) D.卢俊义、李逵、周瑜、诸葛亮等人物,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是比较熟悉的。(主宾颠倒,应该在“中学生”的后面加“来说”二字)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1)门外有一个很大的水池, ,但后来在池底安置了喷泉,池面上就泛起涟漪,泉口上面像始终浮着一朵莲花。 (2)与他交谈, ,绝无肤浅和媚态。 水清得几近透明,原本平静如镜 原本平静如镜,水清得几近透明 就像他的作品,平实自然,最突出的感觉是他的平和自如 最突出的感觉是他的平和自如,就像他的作品,平实自然。 A.B. C.D.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孔乙己选自呐喊(鲁迅全集)。作者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 B.蒲柳人家节选自十月,作者是刘绍棠,北京人,当代作家。 C.变色龙选自契诃夫小说选,作者契诃夫是俄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警察与赞美诗、剧本万尼亚舅舅等。 D.热爱生命的作者是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课本节选部分描写的是一个淘金者在荒原上迷路,最终顽强地活下来的故事。 7.请参加“全民阅读”综合性学习活动(6分) 材料一: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2年我国18至70周岁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4.9%,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39本,相对于发达国家动辄数十本的阅读量明显低下,比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犹太人的64本少得多。 青少年的读书状况尤为令人担心。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2013年7月发布的第六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特别是微博、微信的广泛应用,使未成年人阅读方式呈现“碎片化”趋势。报告称,青少年中有61.6%使用微博,经常发表观点的为33.9%。可以说,伴随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青少年与传统图书阅读正渐行渐远。 材料二:2015年3月1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李克强总理与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书籍和阅读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用闲暇时间来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拥有财富,可以说终身受益。”他把“全民阅读”这几个字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并且表示“明年还会继续”。他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 (1)针对材料一,我国国民纸质阅读现状如何?(2分) (2)针对材料二,李克强总理为什么要把“全民阅读”写进政府工作报告里?(2分) (3)请你为总理献计献策,如何提高国民阅读率?(2分) 二、阅读(43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810题。(10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2)池非不深也。 (3)委而去之。 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1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角度,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作用。 B.本文运用了“举例论证”“类比论证”和“对比论证”,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C.文章的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是指战争中打仗的方法和道理。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9分) 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天子尝欲教之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由此上益重爱之。然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事多此类。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有气敢任/任意东西 B.天子尝欲教之孙吴兵法/未尝稍降辞色 C.贵,不省士/吾日三省吾身 D.由此上益重爱之/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1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 13.霍去病是一个怎样的人?(至少写出两点)(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1分)谈自立 常言说:大树底下好乘凉。然而庇护在大树底下的小树苗是长不成参天大树的。同样,人也是如此,要想成才,先得自立。 自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只有自立才能有发展的前途。世界著名的大发明家爱迪生的自立本领就很强。他十三、四岁时为了建造实验室,常常到车站卖报,同时还在自己的后院里种植蔬菜,收获时再拿到市场上去卖。他用这些钱为自己建造了一间实验室,在此基础上他的发明也层出不穷。由此可见,自立对一个人的成功多么重要。 相反,一个人如果不自立,样样都依赖别人,那么他是不会成大器的。球王贝利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能成为球王,而我的儿子是不会成为球王的。”他说的话是有道理的。贝利能成为球王是因为他有很强的自立本领,而他的下一代却在富足的环境下产生了依赖的心理,缺乏吃苦的精神,这就决定了球王的儿子很可能成不了球王。 球王贝利认识到了这一点,可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庇护子女的现象却十分严重。含辛茹苦的家长们为子女样样操心,尽力为子女减轻一切负担,然而这却使不少少年养成了过度依赖的坏习惯。殊不知,青少年肩负着历史的重任,视子女如宝的家长们,你们应该还自己子女一份自由,让他们自立,为他们将来建设祖国打下基础。 自立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想成才的青年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摆脱别人的庇护去自立吧! 14.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5.第段怎样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1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7.根据作者的观点,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我们怎样做才能够“自立”?(2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13分)活 着(节选)余 华 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去了,过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错人了。我啊,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子,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可寿命长,我家里五口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孙子死后第二年,看看自己还得活几年,我觉得牛还是要买的。牛是半个人,它能替我干活,闲下来时我也有个伴,心里闷了就和它说说话。牵着它去水边吃草,就跟拉着个孩子似的。 买牛那天,我把钱揣在怀里走着去新丰,那里有个很大的牛市场。路过邻近一个村庄时,看到晒场上围着一群人,走过去看看,就看到了这头牛。它趴在地上,歪着脑袋吧嗒吧嗒掉眼泪,旁边一个赤膊男人蹲在地上霍霍地磨着牛刀,围着的人在议论着牛刀从什么地方刺进去最好。我看到这头老牛哭得那么伤心,心里怪难受的。想想做牛真是可怜。累死累活替人干了一辈子,老了,力气小了,就要被人宰了吃掉。 我不忍心看它被宰掉,便离开晒场继续往新丰去。走着走着心里总放不下这头牛,它知道自己要死了,脑袋底下都有一滩眼泪了。 我越走心里越是定不下来,后来一想,干脆把它买下来。 我赶紧往回走,走到晒场那里,他们已经绑住了牛脚,我挤上去对那个磨刀的男人说:“行行好,把这头牛卖给我吧。” 赤膊男人手指试着刀锋,看了我好一会才问:“你说什么?”我说:“我要买这牛。” 他咧开嘴嘻嘻笑了,旁边的人也哄地笑起来。我从怀里抽出钱放到他手里,说:“你数一数。”赤膊男人马上傻了,他把我看了又看,还搔搔脖子,问我:“你当真要买?” 我什么话也不去说,蹲下把牛脚上的绳子解了,站起来后拍拍牛的脑袋。这牛还真聪明,知道自己不死了,一下子站起来,也不掉眼泪了。我拉住缰绳对那个男人说:“你数数钱。” 那人把钱举到眼前像是看看有多厚,看完他说:“不数了,你拉走吧。” 我便拉着牛走去,他们在后面乱哄哄地笑,我听到那个男人说:“今天合算,今天合算。” 牛是通人性的,我拉着它往回走时,它知道是我救了它的命,身体老往我身上靠,亲热得很。我对它说:“你呀,先别这么高兴,我拉你回去是要你干活,不是把你当爹来养着的。” 我拉着牛回到村里,村里人全围上来看热闹,他们都说我老糊涂了,买了这么一头老牛回来,有个人说:“福贵,我看它年纪比你爹还大。” 会看牛的告诉我,说它最多只能活两年三年的,我想两三年足够了,我自己恐怕还活不到这么久。谁知道我们都活到了今天,村里人又惊又奇,就是前两天,还有人说我们是“两个老不死”。 牛到了家,也是我家里的成员了,该给它取个名字,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叫它福贵好。定下来叫它福贵,我左看右看都觉得它像我,心里美滋滋的,后来村里人也开始说像,我嘿嘿笑。(选文有删改) 18.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本文的内容。(3分) 19.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1)牵着它去水边吃草,就跟拉着个孩子似的。 (2)它趴在地上,歪着脑袋吧嗒吧嗒掉眼泪。 20.本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3分) 21.请结合文章说说,“我”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三、写作(50分) 22.“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看不同的风景,寻找人生的方向。在路上,感受风景的美丽与自在;在路上,感受生命的丰盛和寂寥 请以“在路上”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中心明确,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 1.D(A项“羼”读音应为“chn”;B项中“骇骨”应为“骸骨”;C项“腌臜”的“臜”读音应为轻声) 2.(1)黍地无人耕 兵戈既未息 (2)西山寇盗莫相侵 日暮聊为梁甫吟 (3)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3.B(如坐针毡: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4.A(滥用介词,导致句子无主语,应该删去“随着”或“使”) 5.A 6.C(警察与赞美诗的作者是美国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 7.(1)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率相对于发达国家明显低下。(2)书籍和阅读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积累财富,可以让人终身受益。(言之成理即可)(3)示例:国家免费发放有利于人民身心健康的图书;在学校专门设置阅读课。在机关单位的八小时工作里面,专门设置一定的阅读时间。在农村也专门设置阅读时间;举办阅读类的竞赛;以电视广告等形式宣传各类书籍,激发民众的阅读兴趣。 8.(1)这 (2)护城河 (3)放弃 9.(1)威慑天下不能单靠武力的强大。(2)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亲戚朋友都背叛他。 10.D(“道”指的是施行仁政的治国之道) 11.B(A.担当/随意 B.曾经 C.体恤/反省 D.皇上/方位名词,上方) 12.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 13.他是一个敢作敢为,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但又不知体恤士兵的人。(写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得满分) 参考译文: 骠骑将军的为人,话语不多,从不随便多言多语泄露机密,他作战有勇气,一往无前。皇帝曾经要他学习孙、吴兵法,他回答:“(打仗)看谋略怎样就行,不必学古人兵法。”天子给他建造住宅,让他去看看,他回答说:“匈奴还没消灭,无心考虑家的事情!”因此,皇帝更加重视喜爱他了。 但(他)很小就当上侍中,被宠惯了,并不关心士兵。他率军队出征,武帝派遣太官赠送他数十辆满载食物的膳车。回来时,辎重车上丢弃了许多剩余的精米肥肉,但士兵中却有挨饿的。在塞外(作战)的时候,士卒缺乏粮食,有的人饿得不能爬起来,但霍去病却还开辟场地踢球。他做的事多半如此。 14.举例论证。作用:运用发明家爱迪生的事例,真实有力地论证了“自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只有自立才能有发展的前途”这个观点,进而论证了中心论点。 15.本段以球王贝利的一句话“我能成为球王,而我的儿子是不会成为球王的”为论据,说明他的下一代在富足的环境下会产生依赖的心理,缺乏吃苦的精神,很难自立,这就决定了球王的儿子很可能永远成不了球王,从反面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16.要想成才,先得自立。 17.示例: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这时不要依赖父母的庇护,要有吃苦的心理准备,要自立、自强。 18.“我”失去亲人后感到孤独,在看到有人要杀老牛时于心不忍,于是将其买下做伴。 19.(1)运用比喻,将牛比喻为自己的孩子,生动形象地表现老人想摆脱孤独以及对亲人的渴望。(2)细节描写,运用“趴”“歪”和“吧嗒吧嗒”等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老牛年老体弱,无力反抗的情状,表现出老牛伤心而又无可奈何的心理。 20.点明“活着”的主题,深化文章的中心。老人即牛,牛即老人,他们都有着苦难的经历,但又有着善良和坚强的精神,都在为“活着”而不断奋斗。 21.“我”是一个失去亲人的,饱尝活着的痛苦和孤独,同时又表现出生命韧性的人。 22.例文引路:在路上 在路上,看着绿树、红花、麦田、飞鸟,感受着阳光、微风,心情随着前面开阔的视野渐渐明朗起来。在路上的感觉,真好! 春天了,各色花都在春光中妩媚着。周末,我和爸妈骑着自行车前往郊区的山前大道去看杏花。出了市区,高楼大厦不见了。骑车缓行,只看见一排排低矮的房屋,没有了钢筋水泥冰冷的质感,反而弥漫着一种温暖的烟火气息,像一个老人在叙说着光阴的故事。 自然,充满生机。骑行在路上,感觉空气中有一种淡淡的甜香,鸟儿隐藏在路边的树上,害羞地躲着人群,鸟鸣声在我们的耳边奏着乐。路两旁的麦田绿得发亮,它们挺直身躯接受着阳光的爱抚;油菜花黄得灿烂,充满了蓬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