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束城镇深入贯彻全市扫黑除恶会议精神,强化措施,深入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33讲 宗教改革和理性之光复习练案 岳麓版必修3一、选择题1(2016岳阳)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写道:“十五世纪中叶到十六世纪初,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主要事实便是教皇与世俗的宗教批评者之间的冲突是以容许新人的某种不敬神的精神进入僧侣统治集团为代价而得到避免。”与材料观点最为吻合的是(C)A文艺复兴只限于社会上层,对天主教会冲击有限B宗教改革传播人文思想,冲击人们对上帝的信仰C人文思想的传播,缓和了教会与世俗社会的冲突D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资产阶级与教会矛盾未激化解析材料没有提及阶层,且文艺复兴只限于社会上层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宗教改革的实质是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B项表述不当,排除;材料的关键信息“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主要事实便是教皇与世俗的宗教批评者之间的冲突是以容许新人的某种不敬神的精神进入僧侣统治集团为代价而得到避免”即缓和了教会与世俗社会的冲突,故C项正确;“资产阶级与教会矛盾未激化”表述不当,排除D项。2(2016唐山)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写到:“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得利心和贪欲心。至于代祷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马丁路德的这一观点(C)A使人们摆脱了宗教信仰的束缚B确立了世俗政权高于教会的原则C否定了教皇和神职人员的权威D倡导人们要节制私欲、安贫乐道解析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主要是打击教皇的地位,不是摆脱宗教信仰,故A项错误;世俗权力和教会的关系在材料中未体现,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增加的只是得利心和贪欲心。至于代祷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得出否定了教皇和神职人员的权威,故C项正确;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3马丁路德决心将拉丁文版本的圣经翻译成德语。面对德国方言林立的状况,他“不得不去问一问在家里的母亲们,问一问在胡同里的孩子们,问一问集市上的贩夫走卒,要亲眼看一看他们在谈论时是如何开口的,并按此进行翻译”。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A使人人可以阅读和理解圣经 B建立民族教会C推动德语的统一和德意志民族的形成 D清除神学束缚解析本题考查宗教改革,考查学生提取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马丁路德为了使自己翻译的圣经使每个德意志人均能理解,因而其才会看德意志的普通人是如何说话的,从而使自己翻译圣经符合德意志人的实际,进而使人人可以阅读和解释圣经,故选A项;B、C两项是宗教改革的影响,材料信息没有反映;圣经属于神学著作,D项不正确。4扬胡斯(13691415)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学校长,他反对天主教会及德意志帝国对捷克的控制,反对教会占有土地,反对教皇兜售赎罪券;提倡用捷克语举行宗教仪式,将圣经译为捷克文,后被教会处以火刑。下列对此看法正确的是(C)A胡斯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B胡斯主张取消教会,阅读圣经C胡斯的观点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产生了影响D欧洲各国宗教改革的起因都是“赎罪券”问题解析本题考查欧洲的宗教改革。材料中胡斯反对天主教会对捷克势力的控制,反对教会在捷克的势力发展,将圣经译为捷克文,后来德意志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与其内容有许多相似之处,说明对其宗教改革产生了影响,所以选择C项。揭开宗教改革序幕的是马丁路德,排除A项;材料中胡斯并没有主张取消教会,B项错误;D项“各国宗教改革的起因都是赎罪券问题”的说法过于绝对,D项不正确。51520年,马丁路德发表了论基督教徒的自由一文指出:“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而得生。我们的得救,无需借助机构来实现。”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D)A讲诚信的人一定会因为他的信义而重新被他人认可B有信义的人一定会因为其信义获得新生 C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的事先安排D世间俗人直接对话上帝,灵魂就可得到拯救解析本题考查宗教改革。依据所学可知,马丁路德宗教主张的核心思想:每个人可以凭自己的虔诚信仰得到拯救,个人信仰建立在自己对圣经的独立理解上,即“因信称义”,实际上是要求尊重人,尊重每个人自己对信仰的理解,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判断,而不是盲目服从教会的说教。A、B两项是对马丁路德宗教主张的曲解;C项是出自加尔文的先定论。故选D项。6路德一再激烈攻击理性,以圣经的名义斥责哥白尼,他坦率承认,以理性的观点来看,基督教的许多预料推测都是荒谬的;加尔文宣扬人类自初生来就是道德上无力的,而先定论的教义似乎有意要使人类的一切努力归于无效。上述材料表明(B)A新教崇尚人文而非理性 B科学与宗教信仰水火难相容C新教与旧天主教无区别 D改革后的新教坚持信仰至上解析本题考查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材料中的“以理性的观点来看,基督教的许多预料推测都是荒谬的”、“先定论的教义似乎有意要使人类的一切努力归于无效”,可以反映出科学与宗教信仰是水火难相容,故选B项。7(2017安徽师大附中)翟振明在启蒙反思的可能误区里这样认为:真理没有被理解是没有价值的启蒙思想家号召人们用自己的思考能力去把握生活的真谛,首先是因为他们认为这种把握直接就使人们的生活更有意义,而不是因为它会在随后的历史进程中造成更好的结果。材料意在强调(C)A理性会影响历史的进程B社会进程影响理性产生C要用理性思考社会问题D理性使人们生活更幸福解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号召人们用自己的思考能力去把握生活的真谛”,即启蒙思想家突出以理性为核心,来把握“生活的真谛”和“使人们的生活更有意义”,而“生活的真谛”和“生活的意义”反映了社会问题,故选C项。A项所述与材料信息相反,故排除;材料观点突出了理性的中心地位,应该是理性影响社会进程,故排除B项;“生活更幸福”并不能反映“生活的真谛”“生活的意义”,故排除D项。8(2016乐山)“法国有自己的国情它有强大的专制传统,却没有产生革命。在法国非用暴力方式才行。在这个意义上讲,法国需要卢梭。”“法国需要卢梭”主要是因为(C)A卢梭是大革命的思想先导B卢梭宣扬浪漫主义C卢梭倡导了人民主权学说D法国缺少政治理性解析大革命的思想先导是卢梭主权在民的思想而不是卢梭,故A项错误;浪漫主义是对过分强调理性和普遍概念的启蒙运动的一种反动,所以法国大革命与卢梭的浪漫主义无关,故B项错误;卢梭人民主权学说是大革命的思想先导,故C项正确;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大革命本身就是源于政治理性,D项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9(2016南京联考)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B)A社会契约论B人民主权说C自由平等说D三权分立学说解析材料中卢梭指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强调了人民权利的至高无上,故选B项;其它各项明显与材料主旨不符。10(2017江西六校联考)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一材料表明他主张(D)A国家权力应相互制约与平衡B人不应视他人为自己的工具C实行资产阶级的开明君主制D利用社会契约保障人民权利解析本题考查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材料中“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中的“意志”实际是人们为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提出的社会契约,以此来保障人民的权利,故D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国家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故A项错误;人非工具是康德的主张,故B项错误;卢梭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不是实行开明君主制,故C项错误。11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卢梭给旧秩序带来的威胁超过启蒙运动时期其他任何思想家。他的理论被视为具有真正的革命性,是对国王、教会和贵族权力的直接挑战。法国大革命期间,他的名字被用来为民主制度申辩。”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卢梭提出了(C)A防止君主独裁的分权思想 B抨击等级制度的平等观念C捍卫人民主权的民主理论 D反对贫富分化的经济主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卢梭启蒙思想,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运用能力。卢梭提出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学说,主张国家主权属于人民,政府是人民同管理者签订的契约,如果统治者实行暴政,人民则可以以暴力革命的方式将其推翻,这种思想否定了君权神授,“是对国王、教会和贵族权力的直接挑战”。故选C项;A项是孟德斯鸠的观点;等级制度、贫富分化与材料主题无关,B、D两项错误。12西方文明史读本载:“启蒙运动思想家质疑了传统对人的所有限制而且确实挑战了传统本身的正当性。他们拥护普通人的权利、市民的权利、奴隶、犹太人、印第安人和孩子的权利,但是并没有拥护妇女的权利。在哲学和艺术中,启蒙运动中的男人支持传统的妇女思想:沉默、服从、恭顺、谦逊和贞洁。”材料主要表明启蒙运动(B)A哲学和艺术成就突出B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C捍卫所有人的基本权利D全盘否定西方传统文化解析从材料“启蒙运动中的男人支持传统的妇女思想:沉默、服从、恭顺、谦逊和贞洁”可以看出启蒙运动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对妇女并不能平等的对待。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13(2016潍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清商人笃信儒家“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信条,形成了“重义轻利、贵理贱利”的主导思想,功利行为严格受传统道德的约束。在经营过程中恪守儒家“诚实守信”的原则,个别商人如有背信弃义的事情发生,就会受到其他商人与顾客的谴责和冷落,最终被排除出局,从此无颜归故里面对父老乡亲。贯穿他们业务及生存之道的仍是“以商致财,以财守本”的儒家观念,他们向往的最佳典范是“陶朱事业”,“修建宅院,光显门楣,是晋中商人最终的归途”。摘编自中国传统文化对晋商兴衰的影响材料二宗教改革后的新教把获利视为上帝对于选民的期望。它强调,要想成为上帝的选民,除了靠上帝预先安排之外,还必须在自己的事业上有所作为。新教伦理不仅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而且把劳动看作是远离罪恶和堕落的手段之一。一个人是虔诚的信徒,首要条件就是他必须做好自己的世俗工作劳动,只有努力完成好自己的工作,才可以更好地荣耀上帝。即使是经济上富有的人也不能逃避劳动。新教禁欲主义的节俭必然要导致资本的积累,强加在财富消费上的种种限制,使资本用于生产性投资成为可能,从而也就自然而然地增加了财富。摘编自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涤本主义精神(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传统儒学和新教伦理财富观念的不同之处,并指出导致两者不同的社会根源。(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种财富观念对经济发展的影响。(3)综上所述,如何认识经济发展中的道德伦理观?答案(1)不同:儒家主张重义轻利,获取财富的目的是固守本业、光宗耀祖。新教伦理鼓励劳动致富、禁欲节俭,获利的目的是为了荣耀上帝。根源:中国:小农经济根深蒂固;西方:资本主义勃然兴起。(2)影响:儒学财富观有利于商业中的诚信经营;阻碍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新教财富观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提供理论依据,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3)认识:道德伦理对经济发展具有推动或者阻碍作用;在经济活动中应该坚守道德底线。14(2016湛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有学者认为,人类文明是按下列顺序,依次运行的:(1)平静和满足:人们放松对非物质价值观的坚守,变得越来越满脑子都是物质享受。(2)幻灭和痛苦:当物质主义不能满足人性需求时,生命已经变得毫无意义;旧的精神权威被证明是假的。(3)挽救价值观:他们的注意力被重新引导到人类生活的性质和价值这一根本问题上,他们再次找到它。(4)创造力时期:他们找到问题的答案;生活有了新的含义,幻灭消失;生活再次变得可以忍受/宜人。他们是幸福的。(5)平静和满足的状态:这一循环周而复始。整理自詹姆斯克里斯蒂安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请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论证。(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严密。)答案示例1:西周末期,随着生产力进步和私田的开垦,诸侯开始争夺土地和人口,追求物质享受,周天子权威下降,这是“平静和满足”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西周的礼乐制度崩溃,人们不再坚守以往的价值观。诸侯掀起一系列争霸战争,漠视人民的生命,这是“幻灭和痛苦”阶段。于是出现百家争鸣现象,各个学派针对现实提出自己的主张。儒家主张加强君主权威,同时要求君主以德治国,爱惜民力。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糅和法家、道家等思想,提出新儒学。从此,儒学成为主流思想,达到了“挽救价值观”的目标。思想的统一巩固了汉朝的统一,也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了汉朝的繁荣,这是历史进入了“创造力时期”。示例2:西欧封建社会末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人们更加重视现世的享受、追求物质财富,社会上出现了“寻金热”,这是“平静和满足”时期。传统的天主教会却主张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天主教会的束缚,打破以往精神权威,这是“幻灭和痛苦”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健康大班蝴蝶飞飞
- 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课件
- 芳纶生产线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 消防安全教育课件367
- 健康小班教案:我的身体
- ktv中秋节活动策划方案(模板)
- 旅游企业培训课件模板
- 电池PACK封装项目投资计划书
- 中班健康课《保护小耳朵》
- 400MWh储能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课件
- 2025年社区专职干部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预涂膜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慢性呼吸疾病肺康复护理专家共识
- 2025至2030中国焦化行业运行分析有效策略与实施路径评估报告
- 防汛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煤矿地面工种培训
- 介绍青岛讲课件
- 2025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新版真题卷(附详细解析)
- 2025《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专题课件
-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五五”规划纲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