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高考仿真抢分练(二)_第1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高考仿真抢分练(二)_第2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高考仿真抢分练(二)_第3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高考仿真抢分练(二)_第4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高考仿真抢分练(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系统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在系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把握习近平教育思想上下功夫。精心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问答活动。高考仿真抢分练(二)(建议用时:60分钟)第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吊床用绳子拴在两棵树上等高位置,某人先坐在吊床上,后躺在吊床上,均处于静止状态设吊床两端系绳中的拉力为F1,吊床对人的作用力为F2,则()A坐着比躺着时F1大B坐着比躺着时F1小C坐着比躺着时F2大D坐着比躺着时F2小A吊床对人的作用力与重力等值反向,所以躺着和坐在时,F2都等于人的重力,不变坐在吊床上时,吊床两端绳的拉力与竖直方向上的夹角较大,根据共点力平衡有:2Fcos G,越大则绳子的拉力越大,所以坐着时,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较大,则绳子的拉力较大,相反躺着时,绳子的拉力较小,即坐着比躺着时F1大故A正确,B、C、D错误2某大型游乐场内的新型滑梯可以等效为如图1所示的模型,一个小朋友在AB段的动摩擦因数1tan ,他从A点开始下滑,滑到C点恰好静止,整个过程中滑梯保持静止状态则该小朋友从斜面顶端A点滑到底端C点的过程中()【导学号:25702123】图1A地面对滑梯的摩擦力方向先水平向左,后水平向右B地面对滑梯始终无摩擦力作用C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的大小始终等于小朋友和滑梯的总重力的大小D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的大小先大于、后小于小朋友和滑梯的总重力的大小A小朋友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BC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将小朋友的加速度a1、a2分解为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如图以小朋友和滑梯整体为研究对象,由于小朋友在AB段有水平向左的分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知,地面对滑梯的摩擦力方向先水平向左;同理可知,小朋友在BC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地面对滑梯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A正确,B错误以小朋友和滑梯整体为研究对象,小朋友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有竖直向下的分加速度,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得知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小于小朋友和滑梯的总重力同理,小朋友在BC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大于小朋友和滑梯的总重力C、D错误3如图2所示a、b间接入正弦交流电,理想变压器右侧部分为一火灾报警系统原理图,R2为热敏电阻,随着温度升高其电阻变小,所有电表均为理想电表,电流表A2为值班室的显示器,显示通过R1的电流,电压表V2显示加在报警器上的电压(报警器未画出),R3为一定值电阻当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图2AV1的示数减小,A2的示数增大BV1的示数不变,A1的示数减小CV2的示数减小,A1的示数增大DV2的示数不变,A2的示数减小C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R2的电阻减小,导致电路的总的电阻减小,所以电路中的总电流将会增加,A1测量的是原线圈中的总的电流,由于副线圈的电流增大了,所以原线圈的电流A1示数也要增加;由于电源的电压不变,原副线圈的电压也不变,所以V1的示数不变,由于副线圈中电流增大,R3的电压变大,所以V2的示数要减小,即R1的电压也要减小,所以A2的示数要减小,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4如图3所示,匀强电场中有一个以O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电场方向与圆所在平面平行,A、O两点电势差为U,一带正电的粒子在该电场中运动,经A、B两点时速度方向沿圆的切线方向,速度大小均为v0,粒子重力不计,只受电场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3A粒子从A到B的运动过程中,动能先增大后减小B圆周上电势最高的点与O点的电势差为UC粒子在A、B间是做圆周运动D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B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由于粒子在A、B两点动能相等,电场力做功为0,则电势能也相等,因为匀强电场,所以两点的连线AB即为等势面根据等势面与电场线垂直特性,从而画出电场线CO.由曲线运动条件可知,带正电粒子所受的电场力沿着CO方向,因此粒子从A到B做抛体运动,故C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速度方向与电场力方向夹角先大于90后小于90,电场力对于运动来说先是阻力后是动力,所以粒子动能先减小后增大,故A错误;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dU式中的d是沿着电场强度方向的距离,因而由几何关系可知,UAOER,所以E,故D错误;圆周上,电势最高的点与O点的电势差为UERRU,B正确;故选B.5.如图4所示,半径为R且竖直放置的光滑圆轨道与水平直轨道相连接,整个装置均处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A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直轨道向左运动若小球与水平直轨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经过N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0,经过M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4A若小球恰好能到达圆轨道的最高点M,则有vB小球从P点到M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少C小球在最高点时,有mgqvBmD根据已知条件可算出小球从N到M过程中,小球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mvmv22mgRD当小球恰好能到达最高点时,在最高点小球与光滑圆轨道之间没有弹力存在,则由牛顿运动定律可得mgqvBm,所以v,选项A错误;小球从P点到M点的过程中,只有小球的重力做功,所以小球的机械能守恒,选项B错误;小球通过最高点时,有mgFqvBm,其中F为小球和轨道之间的作用力,选项C错误;设小球从N到M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f,由功能关系可得Wf2mgRmvmv2,解得Wfmvmv22mgR,选项D正确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如图5是滑雪场的一条雪道质量为70 kg的某滑雪运动员由A点沿圆弧轨道滑下,在B点以5 m/s的速度水平飞出,落到了倾斜轨道上的C点(图中未画出)不计空气阻力,30,g取10 m/s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图5A该滑雪运动员腾空的时间为1 sBBC两点间的落差为5 mC落到C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3 500 WD若该滑雪运动员从更高处滑下,落到C点时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变AD运动员平抛的过程中,水平位移为xv0t,竖直位移为ygt2,落地时:tan ,联立解得t1 s,y5 m故A正确,B错误;落地时竖直方向的速度:vygt101 m/s10 m/s;所以落到C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Pmgvy701010 W7 000 W,故C错误;根据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的表述式:tan 2gt2/v0t2tan ,可知到C点时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与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无关故D正确7.在2013年6月10日上午,我国首次太空授课在距地球300多千米的“天宫一号”上举行,如图6所示的是宇航员王亚萍在“天宫一号”上所做的“水球”. 若已知地球的半径为6 400 km,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9.8 m/s2,下列关于“水球”和“天宫一号”的说法正确的是()图6A“水球”的形成是因为太空中没有重力B“水球”受重力作用,其重力加速度大于5 m/s2C“天宫一号”运行速度小于7.9 km/sD“天宫一号”的运行周期约为1.5 hBCD“天宫一号”是围绕地球运动的,即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了其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水球与“天宫一号”是一个整体,因此可知水球也受到地球引力作用,也有重力,故A错误;在地球表面:Gmg,在300 km的高度:gg29.8 m/s28.9 m/s2,即“水球”受重力作用,其重力加速度大于5 m/s2,选项B正确;因为绕地球表面运动的卫星的速度是7.9 km/s,故“天宫一号”运行速度小于7.9 km/s,选项C正确;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的周期表达式可得:Gmr,解得:T,又:GMgR2,可得:T s5 436 s1.5 h,故D正确故选B、C、D.8如图7所示,匀强磁场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磁场在y轴方向足够宽,在x轴方向宽度为a.一直角三角形导线框ABC(BC边的长度为a)从图示位置向右匀速穿过磁场区域,以逆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感应电流i、BC两端的电压uBC与线框移动的距离x的关系图象不正确的是()【导学号:25702124】图7ABC导体棒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EBLv,感应电流I,x在0a内,有效长度L逐渐变大,感应电流I逐渐变大,在a2a内,有效长度L逐渐变大,感应电流逐渐变大,A、B错误;由楞次定律可知,在线框进入磁场的过程中,感应电流沿逆时针方向,电流是正的,在线框离开磁场的过程中,感应电流沿顺时针方向,感应电流是负的,故C错误,D正确,因选错误选项,所以选择A、B、C.9由光滑细管组成的轨道如图8所示,其中AB段和BC段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离水平地面为H的管口D处静止释放,最后能够从A端水平抛出落到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8A小球落到地面时相对于A点的水平位移为2B小球落到地面时相对于A点的水平位移为2C小球能从细管A端水平抛出的条件是H2RD小球能从细管A端水平抛出的最小高度HminRBC从D到A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vmg2RmgH,解得vA,从A点抛出后做平抛运动,则由2Rgt2得t则xvAt2,故A错误,B正确;细管可以提供支持力,所以到达A点的速度大于零即可,即vA0,解得H2R,故C正确,D错误第卷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共计42分)必做题10(8分)如图9甲所示,一位同学利用光电计时器等器材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有一直径为d、质量为m的金属小球由A处静止释放,下落过程中能通过A处正下方、固定于B处的光电门,测得A、B间的距离为H(Hd),光电计时器记录下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导学号:25702125】甲乙丙图9(1)如图乙所示,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得小球的直径d_cm.(2)多次改变高度H,重复上述实验,作出随H的变化图象如图丙所示,当图中已知量t0、H0和重力加速度g及小球的直径d满足以下表达式:_(用t0、H0、g、d表示,四个量均取国际单位)时,可判断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3)实验中发现动能增加量Ek总是稍小于重力势能减少量Ep,增加下落高度后,则EpEk将_(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解析】(1)由图可知,主尺刻度为7 mm;游标对齐的刻度为3;故读数为:7 mm30.05 mm7.15 mm0.715 cm.(2)若减小的重力势能等于增加的动能时,可以认为机械能守恒;则有:mgHmv2,即:2gH02解得:2gH0td2.(3)由于该过程中有阻力做功,而高度越高,阻力做功越多;故增加下落高度后,则EpEk将增加【答案】(1)0.715 cm(2)2gH0td2(3)增加11(10分)现有一满偏电流为500 A,内阻为1.2103 的灵敏电流计 ,某同学想把它改装成中值电阻为600 的欧姆表,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A一节干电池(标准电动势为1.5 V)B电阻箱R1(最大阻值99.99 )C电阻箱R2(最大阻值999.9 )D滑动变阻器R3(0100 )E滑动变阻器R4(01 k)F导线若干及两个接线柱(1)由于电流计内阻较大,该同学先把电流计改装为量程为02.5 mA的电流表,则电流计应_联一个电阻箱(选填“串”或“并”),将其阻值调为_ .(2)将改装后的电流表作为表头改装为欧姆表,请在图10方框内把改装后的电路图补画完整,并标注所选电阻箱和滑动变阻器的符号(BE)图10(3)用改装后的欧姆表测一待测电阻,读出电流计的示数为200 A,则待测电阻阻值为_ .【解析】(1)将电流计改装为电流表应该并联一个电阻,R1 300 .(2)改装后的电流表内阻R 240 ,把表头改装成中值电阻为600 的欧姆表,则需要串联的电阻R(600240)360 ,所以选择电阻箱R2(最大阻值999.9 )和滑动变阻器R4(01 k),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3)根据4得I14Ig;又II1Ig,得I5Ig所以改装后,当电流表读数为200 A,表头两端电压UgIgRg0.2 mA1.2 k0.24 V,I5Ig1 mA所以有I解得:Rx900 .【答案】 (1)并300(2)见解析(电路连接错误、电阻箱或滑动变阻器选错或未标出均零分)(3)900选做题12选做题本题包括A、B、C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A、B两小题评分A选修33(12分)(1)关于下列图象的描述和判断中正确的是_甲乙图11A图甲表示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大,所以表面层分子间的引力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引力B图甲表示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间受到的引力大于斥力,因此表面层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C图乙表示不同温度时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图象,由此可知温度T1T2D图乙表示不同温度时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图象,由此可知T2温度氧气分子的平均动能较大(2)如图12所示为一定质量的氦气(可视为理想气体)状态变化的VT图象,已知该氦气所含的氦分子总数为N,氦气的摩尔质量为M,其在状态A时的压强为p0,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图12氦气在C状态时氦气分子间的平均距离d_;氦气在A状态时的压强产生的原因是_(3)在第(2)小题的情境中,试求:氦气在B状态时的压强pB;若氦气从状态B到状态C过程外界对氦气做功为W,则该过程中氦气是吸热还是放热?传递的热量为多少?【解析】(1)随着分子间距的增大,分子引力与斥力均减小,只不过在液体表面层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即斥力减小得更快,从而形成液体表面张力,故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虽然分子做无规则运动,但大多数分子的速率在某个数值附近,离开这个数值越远,分子数越少,且气体的温度越高,速率大的分子所占的比例越大,由图乙可知,有T2T1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2)根据题意有:V0Nd3,解得:d.气体压强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大量气体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对器壁无规则碰撞,从而形成的持续的稳定的碰撞作用力,即产生压强(3)AB过程为等容变化过程,有:,解得:pBpApAp0.BC过程为等温变化过程,因此在过程中,对气体U0又因为外界对气体做功,所以该过程中气体放热,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QW解得:QW,显然W为正值,所以传递的热量为W.【答案】 (1)BD(2)气体分子不断地与容器壁发生碰撞(3)p0放热WB选修34(12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A被拍打的篮球上下运动是简谐运动B受迫振动的物体总以它的固有频率振动C当观察者和波源间存在相对运动时一定能观察到多普勒效应现象D在以速度v高速运行的航天器上看地球上的时间进程变慢(2)1971年,屠呦呦等获得了青蒿乙醚提取物结晶,研究人员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青蒿素的结构X射线衍射是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最常用方法,用于分析的X射线波长在0.05 nm0.25 nm范围之间,因为X射线的波长_(选填“远大于”“接近”或“远小于”)晶体内部原子间的距离,所以衍射现象明显分析在照相底片上得到的衍射图样,便可确定晶体结构X射线是_(选填“纵波”或“横波”)(3)如图13所示,有一四棱镜ABCD,BC90,D75.某同学想测量其折射率,他用激光笔从BC面上的P点射入一束激光,从Q点射出时与AD面的夹角为30,Q点到BC面垂线的垂足为E,P、Q两点到E点的距离分别为a、a,已知真空中光速为c,求:图13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n;激光从P点传播到Q点所需的时间t.【解析】(1)被拍打的篮球上下运动过程中其回复力不满足Fkx,不是简谐运动,受迫振动的物体,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不一定等于它的固有频率,A、B均错误;当观察者绕波源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就不能观察到多普勒效应,C错误;由相对论的空中慢效应可知,选项D正确(2)由明显衍射的条件可知,所选取的X射线的波长应接近晶体内部原子间的距离,X射线是横波(3)由题意,根据QEBC,QEPE得PQE30,由几何关系可知,激光在AD面上的入射角i45,折射角为60光从介质射向真空,由折射定律得n.光在棱镜中传播的速度v运动的时间t解得t.【答案】(1)D(2)接近横波(3)C选修35(12分)(1)关于下列图象的描述和判断中正确的是_甲乙图14A图甲是四种温度下黑体辐射的强度与波长的关系,由此可知,T1T2T3T4B图甲是四种温度下黑体辐射的强度与波长的关系,由此可知,温度越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增强,且峰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C图乙表示粒子散射图景,发现多数粒子几乎不发生偏转,说明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D图乙表示粒子散射图景,发现多数粒子几乎不发生偏转,说明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很小空间范围(2)如图15甲所示为研究发生光电效应时通过光电管上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电路,用频率为的单色光照射阴极K时,能发生光电效应,改变光电管两端的电压,测得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电子的带电荷量为e,真空中的光速为c,普朗克常量为h.图15从阴极K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_,阴极K的极限频率0_;若用上述单色光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恰能使氢原子跃迁到n4的激发态,氢原子处于基态时的能量E1 _(已知氢原子n级上的能量En与基态的能量满足En)(3)某元素A在发生衰变生成B元素的同时,能放出频率为的光子,设有一个静止的原子核A,质量为m0,衰变时在粒子的速度方向上放出一个光子,已知放出粒子的质量为m,速度为v,光子的速度为c,静质量为0,光子的动量为,试求:元素A发生衰变的核反应方程式为_,如果元素A的半衰期为10天,在对160 g元素A的单质加热40天后,还剩下元素A的单质_ g;静止的原子核A衰变后的速度v.【解析】(1)根据黑体辐射规律可知,随着温度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故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由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可知,多数粒子几乎不发生偏转,少数粒子发生较大偏转,说明原子的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很小空间范围,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2)由图乙可知eUC0Ek解得:EkeUC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有:EkhW0又W0h0解得:0.在原子跃迁过程中,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hEE4E1E1解得:E1h.(3)根据衰变反应中质量数、电荷数守恒可知,元素A发生衰变的核反应方程式为:AHeB.经过衰变后剩下元素A的单质质量为:mm()160 g10 g.衰变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以粒子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有:0(m0m)vmv解得:v,“”说明其方向与粒子的速度方向相反【答案】(1)BD(2)eUCh(3)AHeB10 g大小v,方向与粒子的速度方向相反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16分)如图16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光滑导轨间有两个区域有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虚线M、N间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18B,虚线P、Q间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虚线M、N和P、Q间距均为d,N、P间距为15d,一质量为m、长为L的导体棒垂直于导轨放置在导轨上,位于M左侧,距M也为d,导轨间距为L,导轨左端接有一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现给导体棒一个向右的水平恒力,导体棒运动以后能匀速地通过两个磁场,不计导体棒和导轨的电阻,求:图16(1)P、Q间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2的大小;(2)通过定值电阻的电荷量;(3)定值电阻上产生的焦耳热【解析】(1)导体棒在磁场外时,在恒力F的作用下做匀加速运动,设进入M、N间磁场时速度为v1,则根据动能定理有Fdmv2分导体棒在M、N间磁场中匀速运动,有F2分设导体棒进入P、Q间磁场时的速度为v2,则由动能定理有F16dmv2分导体棒在P、Q间磁场中匀速运动,有F2分得B24B.1分(2)设导体棒通过磁场过程中通过定值电阻的电荷量为qqtt2分由于通过两个磁场过程中导体棒扫过的区域的磁通量的变化量为(B1B2)Ld2分q.1分(3)定值电阻中产生的焦耳热等于导体棒克服安培力做的功,由于导体棒在磁场中做匀速运动,因此导体棒在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大小等于F,则定值电阻中产生的焦耳热为Q2Fd.1分【答案】(1)4B(2)(3)2Fd14(16分)如图17,静止于A处的离子,经电压为U的加速电场加速后沿图中圆弧虚线通过静电分析器,从P点垂直CN进入矩形区域的有界匀强电场,电场方向水平向左静电分析器通道内有均匀辐向分布的电场(通道内各处的电场方向指向圆心O点)已知圆弧所在处场强为E0,方向如图所示;离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QN2d、PN3d,离子重力不计【导学号:25702126】图17(1)求圆弧虚线对应的半径R的大小;(2)若离子恰好能打在NQ的中点上,求矩形区域QNCD内匀强电场场强E的值;(3)若撤去矩形区域QNCD内的匀强电场,换为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要求离子能最终打在QN上,求磁场磁感应强度B的取值范围【解析】(1)离子在加速电场中加速,根据动能定理,有:qUmv22分离子在辐向电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电场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qE0m2分得:R.1分(2)离子做类平抛运动:dvt,3dat22分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Ema1分联立得:E.2分(3)离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qvBm则r2分离子能打在QN上,则既没有从DQ边出去也没有从PN边出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