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来历》word版.docx_第1页
《对联的来历》word版.docx_第2页
《对联的来历》word版.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对联的来历和起源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对联也叫“楹联,俗称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财富。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二、 对联特点1、 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2、 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3、 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4、 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三、对联的种类1、春联所谓“春联”,又叫“春贴”,是为庆贺新春佳节而作的楹联,是对联重要的一种形式,也是最常见的对联。这种楹联,多是寄情抒怀,希望一年吉祥如意。2、节日联所谓节日联,是针对各种节日,以示庆祝、纪念,使节日倍增欢乐、热烈、隆重气氛而撰写的联语。比如:人逢喜事尤其乐; 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节联)。3、婚联 所谓婚联,又称“喜联”,是嫁娶的专用联语。比如:欢庆此日成佳偶; 且喜今朝结良缘 4、寿联 所谓寿联,是为祝贺生日而作的楹联,多是称颂寿者的功劳业绩。 比如: 福如东海; 寿比南山。寿比南山松不老 福如东海水长流5、勉联、比如: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6、挽联系由挽词演变而来,是一种用于哀挽死者的楹联。7、职业联:所谓职业联,即行业楹联这类楹联,蕴含丰富,有着诱人的魅力。比如美味招来云外客; 清香引出洞中仙(酒店联8、名胜联所谓名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