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E__Temp_大学计算机基础07N.ppt_第1页
理学]E__Temp_大学计算机基础07N.ppt_第2页
理学]E__Temp_大学计算机基础07N.ppt_第3页
理学]E__Temp_大学计算机基础07N.ppt_第4页
理学]E__Temp_大学计算机基础07N.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张 上一张 第七章第七章 网络应用基础网络应用基础 7.1 7.1 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概述 7.1.1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7.1.2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7.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7.1.4 网络的拓扑结构 7.1.5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7.2 7.2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7.2.1 基本概念 7.2.2 数据传输介质 7.3 7.3 计算机网络的硬件与软件组成计算机网络的硬件与软件组成 7.3.1 网络的主体设备 7.3.2 网络的连接设备 7.3.3 网络软件系统 7.3.4 网络操作系统 7.4 7.4 局域网局域网 7.4.1 局域网定义 7.4.2 局域网体系结构 7.4.3 局域网组网示例 7.5 7.5 网络互连网络互连 7.5.1 网络互连概述 7.5.2 网络间的互连设备 7.5.3 广域网上的通信技术 7.5.4 常用网络测试工具 1 第一张 上一张 7.17.1 计算机网络概述 7.1.1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一群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组成的系统 通过通信设备及传输媒体互连起来,在通 信软件支持下,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交换 和分布式处理 其 他 外 设 打印机 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954年第一代计算机网络 1969年ARPA网,第二代计算机网络 1983年OSI模型,第三代计算机网络 Internet的建立,第四代计算机网络 单个主机为中心、面向终端设备 计算机通信网络(多处理中心、多个主计算机 通过通信线路互联) 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 、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 信息高速公路(交互式的多媒体网络 ) 2 第一张 上一张 7.1.2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 通信子网:网络的内层,负责完成网络数据传输、转发等通信处理任务 资源子网:网络的外围 ,提供各种网络资源和网络服务 通信子网 资源子网 3 第一张 上一张 1 1信息交换信息交换 2 2资源共享资源共享 3 3分布式处理分布式处理 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完成网络 中各个节点之间的通信。 包括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的共享。 网络系统中若干台计算机可以互相协 作共同完成一个任务。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硬件共享 软件共享 4 第一张 上一张 1从网络的地理范围进行分类 局域网 局域网内传输速率较高,误码率低,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具体标准是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制订的IEEE802系列标准。 7.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0公里以内 5 第一张 上一张 在一个学校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通常我们称为校园网。实质上它是由若干 个局域网连接构成的一个规模较大的局域网,也可视校园网为一种介于普 通局域网和城域网之间规模较大的、结构较复杂的局域网络。 城域网 广域网 它的通信传输装置和媒体一般由电信部门提供。 网络分类10100公里以内 6 第一张 上一张 星型 拓扑 总线拓扑结构 特点: 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布线容易,连线总长度小于星型结构 对站点扩充和删除容易 总线任务重,易产生瓶颈问题 总线本身的故障对系统是毁灭性的 特点: 通信协议简单 对外围站点要求不高 单个站点故障不会影响全网 电路利用率低,连线费用大 网络性能依赖中央结点 每个站点需要有一个专用链路 7.1.4 网络的拓扑结构 拓扑结构:指网络中通信线路和节点间的几何排序拓扑结构:指网络中通信线路和节点间的几何排序, ,用以表示整个网络的整用以表示整个网络的整 体结构外貌和各模块之间的结构关系。体结构外貌和各模块之间的结构关系。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分类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分类 : 星型、环型、总线型、全互连、混合型等几种 7 第一张 上一张 特点: 传输速率高,传输距离远 各节点的地位和作用相同 各节点传输信息的时间固定 容易实现分布式控制 站点的故障会形起整个网络的崩溃 环型拓扑结构 特点: 信息交换在上、下节点之间进行 通信线路连接简单,网络管理软件也 不复杂,维护方便 资源共享能力差,可靠性低 树型 拓扑 8 第一张 上一张 特点: 传输速率高,传输距离远 各节点的地位和作用相同 可靠性高 站点的故障不会引起整个网络的崩溃 Internet网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用户最多、影响最广泛的计算机互联 网络。Internet网上联有大大小小成千上万个不同拓扑结构的局域网、城 域网和广域网。应此,Internet网本身的拓扑只是一种虚拟拓扑结构,无 固定形式。 全连接拓扑结构 9 第一张 上一张 7.1.5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例:甲乙两个人通电话 语法:电话号码; 语义:响铃(表示有电话打进),乙接电话,通话等一系列的动作; 同步:甲先拨电话,响铃,乙接听电话,等一系列的通话时序。 物理网 为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协同工作和资源共享等功能将各自 独立的计算机在物理上互相连接起来,是实现网络通信的基础。 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语义:用来说明通信双方应当怎么做 同步:详细说明事件如何实现 协议 一套关于信息传输顺序,信息格式 和信息内容等的约定。 国际标准组织(ISO)提出的开放系统互联(OSI)参考模型。它将数据从 一个站点到达另一个站点的工作按层分割成七个不同的任务。 网络体系结构:指计算机网络的各个层和在各层上使用的协议。 协议三要素 10 第一张 上一张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网卡 网卡 网络设备层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应用软件软 件 传输层 网络层 传输层 网络层 网络系统软 件 甲计算机 乙计算机 路由器路由器 网络层 数据 链路层 物理层 网络层 数据 链路层 物理层 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 11 第一张 上一张 各层的功能各层的功能 物理层:OSI参考模型的最低层,直接和网络硬件打交道,是通过物理介 质传输和接收二进制位流 数据链路层:提供点对点的数据传输,并保证信息在线路中可靠传输 网络层:负责路由的选择分段和重组 传送层:提供端到端的通信 会话层:负责建立、拆除、管理进程之间的通信连接 表示层:处理不同数据在表示上的差异及其相互转 应用层:是用户访问网络的接口层 ,OSI的最高层 12 第一张 上一张 通信系统基本要素 7.2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7.2.1 基本概念 信源信宿 传输媒体 数字数据编码 跳变0 无跳变 1 1 0 0 1 1 0 1 0 数据 非归零编码 曼彻斯特编码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跳变0 13 第一张 上一张 带宽 指信道能传送信号的频率宽度,可传送的信号的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差。 比特率:单位时间内传输二进制代码有效位数,单位为bps 波特率:线路中每秒传送的波形的个数,其单位为baud 两者的换算关系为: 比特率 = 波特率 log 2 N 数字信 号 模拟信 号 14 第一张 上一张 调幅:载波的振幅随数字信号变化 调频:载波的频率随数字信号变化 调相:载波的初始相位随数字信号变化 模拟信号编码 调幅调制 调频调制 调相调制 1 0 0 1 11 0 0 1 11 0 0 1 1 15 第一张 上一张 两种信号传输的比较两种信号传输的比较 数字信号传输的优点: 因噪声和电磁干扰导致的错误少 设备费用更低 缺点:如果在相同的距离内传输,数字信号的衰减 会 比模拟信号大得多 模拟信号传输的优点: 相同距离内的信号衰减程度没有数字信号大 可通过多路复用技术提高带宽 缺点:模拟信号更容易受到噪声和电磁波的干扰 16 第一张 上一张 线路通信方式 单工通信(单向) 信息流是单方向的且不能改变 半双工通信(双向交替) 通信双方不能同时进行收发 全双工通信(双向同时) 通信双方可同时收发信息 17 第一张 上一张 数据传输方式 串行传输 以比特为单位并行传输 以字符为单位 串 行 传 输 并 行 传 输 数据通 信发送 装置 数据通 信接收 装置 0101001 ASSCII码字符T ASSCII码字符T 数 据 通 信 发 送 装 置 1 0 1 1 0 0 0 数 据 通 信 接 收 装 置 18 第一张 上一张 7.2.2 数据传输介质 双绞线 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 组网方便,价格最便宜,应用广泛 五类双绞线最大传输率为100Mbps 传输距离小于100米 同轴电缆 基带同轴电缆:速率10Mb/s,传输距离1000m 宽带同轴电缆:速率20Mb/s,传输距离100km 它是有线电视系统CATV中的标准传输电缆 19 第一张 上一张 7.2.2 数据传输介质 光缆 光缆的芯线是由光导纤维做成,它传输光脉冲数字信号。 多模光纤:由发光二极管产生用于传输的光脉冲,通过内部的多次反 射沿芯线传输。可以存在多条不同入射角的光线在一条光纤中传输。 单模光纤:使用激光,光线与芯轴平行,损耗小,传输距离远,具有 很高的带宽,但价格更高。在2.5Gb/s的高速率下,单模光纤不必采用 中继器可传输数十公里。 光纤和光 端设备 20 第一张 上一张 7.2.2 数据传输介质 无线介质 在电磁波频谱中,目前可用于通信的有无线电波、微波、红外、可见光。 地面微波通信卫星微波通信 21 第一张 上一张 电路交换 是一种直接交换方式。发送点与接收点之间构成一 条实际连接的专用物理线路。 分组交换报文交换电路交换 报文 以报文为交换单位,临时选择通信 网络中的一条线路传送数据。 分组交换 将报文划分成一个个平均大小保持不变的小组作为 交换单位,其他与报文交换相同。 交换技术 报文控制信息 报文正文信息 结束信息 22 第一张 上一张 7.3 计算机网络的硬件与软件组成 计算机网络组件 服务器服务器:为网络上其他计算机服务的功能强大的计算机。 客户机:客户机:使用服务器所提供服务的计算机。 同位体:同位体:可同时作为客户机和服务器的计算机。 介质:介质:网络上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 资源:资源:在网络上客户机可获得的任何东西都可视为资源。 用户:用户:任何使用客户机访问网上资源的人。 协议:协议:一套关于信息传输顺序,信息格式和信息内容等的约定。 网络服务:网络服务:网络相关软件。 邮件服务器 客户机 文件服务器 客户机 介质 资源 23 第一张 上一张 7.3.1网络的主体设备 主体设备(HOST) 中心站(服务器) 提供共享资源 工作站(客户机) 用户入网操作的节点 常 用 服 务 器 文件服务器 域名服务器 打印服务器 通信服务器 数据库服务器 大多数时候服务器是网络的核心 386以上档次的电脑都可作为组网的工作站。 24 第一张 上一张 网络适配器(网卡) 网卡通过总线与计算机设 备接口相连,另一方面又 通过电缆接口与网络传输 媒介相连。 插入主机扩展槽中 有线介质 在PC机中网卡有PCI和ISA两种总线。 安装网卡后,还要进行协议的配置。例如,IPX/SPX 协议、TCP/IP协议。 7.3.2 网络的连接设备 需要网卡驱动程序需要网卡驱动程序 网卡本身具有网卡本身具有MACMAC地址地址(Media (Media AccessAccess Control) Control) :也称物理地址、硬件地址或链路地址,由网:也称物理地址、硬件地址或链路地址,由网 络设备制造商生产时写在硬件内部。这个地址络设备制造商生产时写在硬件内部。这个地址 与网络无关,不能改变。与网络无关,不能改变。 25 第一张 上一张 网络传输媒介的中间节 点,具有信号再生转发 功能。 集线器类型 无源 有源 智能 不对信号做任何处理,工作站到集线器之间的距离在30米以内。 对信号可再生和放大,工作站到集线器之间的距离可达600米。 具有有源集线器的全部功能外,还提供网络管理、智能选择网络传 输通路等功能。 集线器(HUB) 常用在一个小型局域网内常用在一个小型局域网内 工作于工作于OSIOSI模型的物理层,相当于一个简单的电路模型的物理层,相当于一个简单的电路 连接,无需软件管理和控制该设备。连接,无需软件管理和控制该设备。 内部总线结构:共享带宽内部总线结构:共享带宽 广播式广播式 半双工半双工 目前状况:原本具有价格优势,但功能有限,虽然目前状况:原本具有价格优势,但功能有限,虽然 经过发展,不如交换机和路由器,前景不光明经过发展,不如交换机和路由器,前景不光明 26 第一张 上一张 7.3.3 网络软件系统 局域网上流行的传输协议有: NetBEUI NetBEUI(NetBIOS Extend User Interface)是网络基本输入输 出系统扩展用户接口。是一个小但效率高的通信协议。 IPX(Internet Packet Exchange Protocol)是在网络层运行互连 网包交换协议。使应用程序能在互连网络上发送包和接收包。 SPX(Sequenced Packet Protocol)为运行在传输层上的顺序包 交换协议,在通信用户之间建立并使用应答进行差错检测。 IPX/ SPX 一组工业标准协议,简称为TCP/IP协议。它具体包括了100多个 不同功能的协议,是互联网络上的“交通规则”。其中最主要 的是TCP和IP协议。 TCP/ IP协议的主要特点:标准化,几乎任何网络软件或设备都 能在该协议下运行;可路由性,这使得用户可以将多个局域网 连成一个大型互联网络。 TCP/IP 协议包 27 第一张 上一张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用于保 证被传送信息的完整性。 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互连协议负责将消息从一个地方 传送到另一个地方。 TCP/IP资料: OSI 参考模型 TCP/IP 模型 应用层 表示层应用层Telnet 、 SMTP 、 FTP 、DNS 会话层 传输层传输层 TCP 、 、 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协议 协议 网络层网际网层IP协议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网络接口层 TCP/IP 28 第一张 上一张 7.3.4 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具有网络功能的操作系统 特点 复杂性要对全网资源进行管理,以实现整个系统的资源 共享。实现计算机之间通信与同步。 并行性每个节点机上的程序都可以并行执行,一个作业 可以分配到本地的节点机上,也可以分配到远程节点机上。 安全性可对不同用户规定不同的权限;提供身份验证机 制;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和保密。 提供高效可靠的网络通信能力 提供多种网络服务 功能 对等式网络操作系统 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模式 分类 对等网:网络中的所有计算机都具有同等地位,没有主次之分。上任何一个节点机 所拥有的资源都作为网络资源,可被其他节点机上的用户共享。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网络中有几台计算机专门充当服务器,为整个网络提供共享 资源和服务。 29 第一张 上一张 网络操作系统 Unix Linux Novell Netware 第一张 上一张 7.4 局域网 7.4.1 局域网定义 局域网定义 功能:由一组台式计算机和其他设备在物理地址上彼此相隔不远 ,允许用户相互通信和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连在一起的系统。 技术:局域网是由特定类型的传输媒体和网络适配器互连在一起 的计算机,并受网络操作系统监控的网络系统。 局域网特点 覆盖范围比较小 数据传输速率高 传输延时小 出错率低等 局域网的关键要素 拓扑结构 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布局设计:线性或星型 介质访问控制: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或 令牌 第一张 上一张 7.4.2 局域网体系结构 1980年2月,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 成立了专门委员会 开发了IEEE802系列局域网标准 局域网不存在路由选择问题,因此它不需要网络层 IEEE802为局域网规定的标准只对应OSI参考模型的最低两层 802.3802.3 基带总线 CSMA/CDCSMA/CD 802.4802.4 令牌总线 802.5802.5 令牌 802.11802.11 无线 局域网 802.2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802.1 802.1 体系结构与网络互连 802.14802.14 电缆电视 第一张 上一张 IEEE802.3标准 IEEE802.3局域网是一种基带总线网 符合IEEE802.3标准的以太网 (Ethernet)其拓扑结构为总线形 常用的以太网标准有10BASE5(标准以太网)、10BASE2(细缆 以太网)和10Base-T(双绞线以太网) 双绞线以太网10Base-T是 1990年后出现的,它采用集线器和双 绞线组网,其拓扑结构为星形网 (T代表双绞线星形网 ) 100Base-T的快速以太网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使用光纤作为传输 介质的千兆以太网的传输速率达到了1000Mbit/s 第一张 上一张 7.4.3局域网组网示例 建网步骤建网步骤 v 网络规划 v 布线 v 线缆制作 v 安装网卡 v 标识计算机 v 协议设置 v 设置网络共享资源 第一张 上一张 双绞线的连接方法 T568BT568A 1白橙白绿 2橙绿 3白绿白橙 4兰兰 5白兰白兰 6绿橙 7棕棕 8白棕白棕 T568B T568B 两端连接的设备类型相同用反接线 两端连接的设备类型不同正接线 T568A T568B 排线顺序 1 3 2 6 第一张 上一张 网络协议 当网卡驱动程序安装完成后,创建 一个局域网连接,设置TCP/IP 协议 第一张 上一张 标识计算机 网络上的每台计算机必 须有一个唯一的名称 1.控制 面板|系 统 2.计算机名 3.设置 第一张 上一张 设置资源共享 打开 资源管理器 定位到要共享的文件夹或驱动器 右键单击该文件夹或驱动器,然后单击“共享”。 共享 当用户连接到 此共享文件夹 或驱动器时将 看到的名称。 第一张 上一张 共享资源的使用 (2)通过映射驱动器 打开 Windows 资源管理器,单击“工具|映射网络驱动器”菜单命令 定位到共享文件 夹所在的计算机 (1) 以 servernamesharename 的形 式键入资源服务器名和共享名 选择将映射到 共享资源的驱 动器号 第一张 上一张 7.5 网络互连 7.5.1 网络互连概述 TCP/IP协议来互联不同的网络 网络互连形式网络互连形式: : 局域网与局域网 局域网与广域网 广域网与广域网 TCP/IP 网络互连网络互连: : 实现网络之间的通信 网络间用户实现较高级的应用服务 40 第一张 上一张 在OSI模型的物理层上实现信号放大和再生。 在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上实现互连。 交换发生在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 在OSI模型的网络层上实现互连。 在OSI模型的传输层上实现互连。 通过公用电话网(PSTN)连接计算机的设备。 中继器 网桥 交换机 路由器 网关 调制解调器 7.5.2网络间的互连设备 41 第一张 上一张 中继器 在OSI模型的物理层上实现信号放大和再生 通过中继器连接两个网段 主要目的是通过物理信号的双向转发、信号放大等工主要目的是通过物理信号的双向转发、信号放大等工 作作增加局域网的覆盖区域增加局域网的覆盖区域。 物理层联接,即两端应该完全相同物理层联接,即两端应该完全相同 42 第一张 上一张 网桥 同一网段不转发 不同网段 网桥转发 在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上实现互连的设备 网桥能够读取目标地址信息,并决定是否向网络的其他段转发 类似于中继器,延长网络跨度类似于中继器,延长网络跨度 能提供智能化连接服务,即根据帧的终点地址(能提供智能化连接服务,即根据帧的终点地址(MACMAC地址)处于哪一网段来进行转发和滤除。地址)处于哪一网段来进行转发和滤除。 43 第一张 上一张 连接多个网络或网段的网络设备,在OSI模型的网络层上实现互连。 路由器 不同网络之间数据格式转换和转发 维护和更新路由表寻找一条最佳传输路径 网络控制和管理 路由器 功能 用于多个网络之间的传输过程中,智能地选择路由(根据用于多个网络之间的传输过程中,智能地选择路由(根据IPIP地址)。地址)。 属于网络层(网络间通信)属于网络层(网络间通信) 44 第一张 上一张 交换机 交换机取代集线器和网桥,增强路由选择功能。交换和路由之间的主要 区别就是交换发生在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而路由发生在网络层。 虚拟局域网只是给用户提供的 一种服务。它通过设置用户群 将分布在不同实际局域网内的 计算机组合成一个工作群体, 而不需要改变布线。 A1 B1 C1 LAN1 A2 B2 C2 虚拟局域网 1 虚拟局域网 2 交换机 LAN2 交换式 集线器 设置工 作组2 设置工 作组1 传统交换机传统交换机工作于数据链路层,用于数据交换或转发工作于数据链路层,用于数据交换或转发 网内连接:数据交换网内连接:数据交换 划分广播域划分广播域 网间连接:同网桥一样,根据网间连接:同网桥一样,根据MACMAC地址进行网间数据转发地址进行网间数据转发 与网桥相比,区别是交换机转发快,操作接近单个局与网桥相比,区别是交换机转发快,操作接近单个局 域网性能。域网性能。 另一个重要功能:建立另一个重要功能:建立VLANVLAN(虚拟局域网)虚拟局域网) 新型(第三层)交换机新型(第三层)交换机 网络层网络层 功能类似路由器功能类似路由器 45 第一张 上一张 网关 网关又叫协议转换器。又叫协议转换器。它的连接操作是在OSI模型的七层协议的传输层以上, 支持不同协议之间的转换,实现不同协议网络之间的互连。用于连接使用 不同通信协议或结构的网络。 46 第一张 上一张 调制解调器 一种通过公用电话网(PSTN)连接计算机的设备。实现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转换。 电话网 调制 解制 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 调制解调器的技术指标技术指标 传输速率:9600bps、14400bps14400bps、 28800bps28800bps、33.6kbps33.6kbps、56kbps、112kbps 47 第一张 上一张 v 分组交换网(PDN Public Data NetWorks ) v 帧中继(FR Frame Relay ) v 数字数据网(DDN Digital Data Network ) v 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Fiber Distributed Data Interface) v 有线电视网(CATV Network) v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 v ADSL技术(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 v ATM技术(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7.5.3 广域网上的通信技术 48 第一张 上一张 分组交换网采用X.25通信协议,故常叫作X.25网。我国已建立中 国公用分组交换网ChinaPAC 帧中继(快速分组交换)使分组交换技术从窄带发展到宽带 分组交换网与帧中继 FR网 1 8 2 7 4 5 6 3 X.25网 1 2 3 4 7 8 6 5 分组交换网和帧中继网数据传输的过程 采用 确认 非确认 49 第一张 上一张 FDDI 网桥 FDDI环 网桥 光纤分布数据接口网是一个使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体的、高速、通用 令牌环形网,支持多种拓扑结构。其传输速率高达100Mb/s,相邻 站间的最大长度可达2Km,最大站间距离为200KM。 FDDI最广泛的用于城域网和校园网,作为连接局域网的主干线。 局域网连接到 FDDI主干线 50 第一张 上一张 有线电视网 通过有线电视网宽带接入因特网的主流连线设备是Cable Modem 传输媒体划分为三个宽带,分别用于Cable Modem数字信号上传、数 字信号下传及电视节目模拟信号下传。 机顶合 WebTV是通过电 视机来浏览Web 需要将电视机连 接到机顶合设备 51 第一张 上一张 综合业务数字网是电话网络与数字网络结合而成的网络 q 以光纤为主要传输媒体 q 支持端到端的数字连接 q 支持电话及非话等各种通信业务(2B+D) q 提供标准的用户-网络接口,便于各种用户终端接入 ISDN 综合业务: 电话、传真、 电视会议等广 泛的通信服务 ISDN基本信道: 两条64Kbps带宽的B信道和一条16Kbps的D信道 B信道传送语音或数据资料,D信道传送控制信息 更高速率的标准是30B+D,带宽2Mbps 52 第一张 上一张 一种半永久性连接电路的公共数据网 用户数据在传输率、到达地点等方面根据事先的约定进行 传输而不能自行改变 利用DDN的主要方式是租用专线 在用户向电信部门申请了专线后,连接就已完成,这与通 过X.25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不同。X.25需要通过呼叫建立 临时虚电路进行通信 我国已建立ChinaDDN数字数据网 数字数据网DDN 53 第一张 上一张 ADSL 数字用户线技术。以铜质电话线为传输介质的传输技术组合。 工作流程:经ADSL 调制解调器编码后的信号通过电话线传到 电话局后,通过一个信号识别/分离器,如果是语音信号就传 到交换机上,如果是数字信号就接入因特网 54 第一张 上一张 组合了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技术的优点发展而成 克服了同步传输模式不能适应任意速率业务 简化了分组通信中的协议,由硬件对简化的协议进行处理 交换结点不再对信息进行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 一条线路上实现高速率、高带宽地传输信息 异步传输模式ATM技术 ATM使用同步光纤 传输速率: 622 Mbps 1 .2 Gbps 2.4 Gbps 55 第一张 上一张 7.5.4 常用网络测试工具 IPCONFIG 用来查看IP协议的具体配置信息,显示网卡的物理地址、主机的 IP地址、子网掩码以及默认网关等,还可以查看主机的相关信息 如:主机名、DNS服务器、节点类型等。 命令:IPCONFIG/ALL Host Name . . . . . . . . . . . . : jsjjc1 Primary DNS Suffix . . . . . . . : Node Type . . . . . . . . . . . . : Mixed IP Routing Enabled. . . . . . . . : No WINS Proxy Enabled. . . . . . . . : No Ethernet adapter 本地连接: Connection-specific DNS Suffix: Description . . . . . . . . . . . : Legend/D-Link DFE-530TX PCI Fast Ethernet Adapter Physical Address. . . . . . . : 00-50-BA-2A-0A-52 (网卡的物理地址) DHCP Enabled. . . . . . . . : No IP Address. . . . . . . . . . : 8 (IP地址) Subnet Mask . . . . . . . . . : (子网掩码) Default Gateway . . . . . . : 54 (默认网关) DNS Servers . . . . . . . . . : 08 56 第一张 上一张 连通性测试 Ping Ping (packet internet gopher)是网络上一种利用“回响”功能测试 对方主机是否能应答的工具。 常见用法 Ping 主机的IP地址或域名 查看Ping的用法键入“Ping -” Ping 05 Pinging 05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05: bytes=32 time10ms TTL=254 Reply from 05: bytes=32 time10ms TTL=254 Reply from 05: bytes=32 time=10ms TTL=254 Reply from 05: bytes=32 time10ms TTL=254 Ping statistics for 05: 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4, Lost = 0 (0% loss), 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Minimum = 0ms, Maximum = 10ms, Average = 2ms 数据包的大小 往返一次所使用的时间 57 第一张 上一张 Ping工作过程 Ping自动向目的主机发送一个32字节的消息,并计算目的 站点响应的时间。进行四次。响应时间低于400毫秒即为 正常,超过400毫秒则较慢。 如果返回“Request time out”信息,则意味着目的站点在1 秒内没有响应。如果返回4个“Request time out”信息,说 明该站点拒绝Ping请求。 如果在局域网内执行Ping不成功,则故障可能出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网线是否连通、网卡配置是否正确、IP地址是 否可用等;如果执行Ping成功而网络无法使用,那么问题 可能出在网络系统的软件配置方面。 58 第一张 上一张 7.6 Internet7.6 Internet和和IntranetIntranet 7.6.1 Internet7.6.1 Internet概述概述 定义:定义:InternetInternet是将以往相互独立的,散落在各个地方的单是将以往相互独立的,散落在各个地方的单 独的计算机或是相对独立的计算机局域网,借助已经发展独的计算机或是相对独立的计算机局域网,借助已经发展 得有相当规模的电信网络,通过一定的通讯协议而实现更得有相当规模的电信网络,通过一定的通讯协议而实现更 高层次的互联。高层次的互联。 全球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全球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 最大的广域网最大的广域网 也是覆盖全球的信息基础设施之一也是覆盖全球的信息基础设施之一 59 第一张 上一张 7.6.2InternetInternet的历史的历史 1 1、ARPANETARPANET InternetInternet的前身的前身 19691969年,美国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计划署年,美国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计划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Agency,简称简称 ARPA)ARPA)为了能使一些异地计算机相互共享数据,以为了能使一些异地计算机相互共享数据,以 利其开展研究工作,于是以一定的方式将这些计算机连接起来,利其开展研究工作,于是以一定的方式将这些计算机连接起来, 即即ARPANETARPANET。 2 2、TCP/IPTCP/IP 由由ARPAARPA于于19771977年到年到19791979年推出的年推出的TCP/IPTCP/IP协议,是协议,是InternetInternet网逐步发网逐步发 展的基础,现在已成为展的基础,现在已成为InternetInternet网上的网上的“ “通用语言通用语言“ “。 60 第一张 上一张 3 3、 Internet Internet 的普及的普及 1986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NSF(National Scienc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Foundation)在政府的资助下,用在政府的资助下,用TCP/IPTCP/IP协议建立了协议建立了 NSFNETNSFNET网络,并于网络,并于19891989年改名为年改名为InternetInternet向公众开放,从向公众开放,从 此,此,InternetInternet便在全球各地迅速普及开来。便在全球各地迅速普及开来。 4 4、InternetInternet的商业化的商业化 19941994年,美国的年,美国的InternetInternet由商业机构全面接管,这使由商业机构全面接管,这使InternetInternet从从 单纯的科研网络演变成一个世界性的商业网络,世界各国纷单纯的科研网络演变成一个世界性的商业网络,世界各国纷 纷连入纷连入InternetInternet,各种商业应用也一步步地加入各种商业应用也一步步地加入InternetInternet, InternetInternet几乎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代名词。几乎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代名词。 61 第一张 上一张 .3因特网的体系结构 网络互联网络互联 是在各种不同的网络技术之上,再增加一个特殊的“互联网络协议” 层,来互联不同的网络。 IP TCP 应用程序 IP TCP 应用程序 IP TCP 应用程序 62 第一张 上一张 7.6.4 7.6.4 InternetInternet提供的服务提供的服务 BBS(BulletinBBS(Bulletin Board System ) Board System )电子公告板电子公告板 远程登录(远程登录(TelnetTelnet) 电子邮件(电子邮件(E-mailE-mail) 文件传输(文件传输(FTPFTP) World Wide WebWorld Wide Web(简称简称WWWWWW) 新闻组(新闻组(NewsNews) 由相应的软件实现由相应的软件实现 63 第一张 上一张 .5因特网的组成 物理网物理网 实现信息流的传送 协议协议 共同遵守的交流规范 应用软件应用软件 是我们与网络打交道的交互界面 信息信息 网络的灵魂 64 第一张 上一张 .6如何接入因特网 城市地面固定电话铜线网 8调制解调器接入 8ISDN “一线通” 8不对称的数字用户环路ADSL 有线电视HFC网宽带接入 移动通信接入 卫星通信接入 LAN接入系统 65 第一张 上一张 7.6.7物理地址与IP地址 拨号用户 物理地址 00-3d-87-14-3a-d9 IP地址 物理地址 00-0c-1b-00-5a-f6 IP地址 8 物理地址 00-60-97-CO-9F-67 IP地址 9 IP地址 7 66 第一张 上一张 7.6.8当前的当前的IPIP地址地址(IP-V4)(IP-V4)分类分类 0 0 网网络络地址地址(7(7位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