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呼啸山庄》中人物性格的双重性.doc_第1页
论《呼啸山庄》中人物性格的双重性.doc_第2页
论《呼啸山庄》中人物性格的双重性.doc_第3页
论《呼啸山庄》中人物性格的双重性.doc_第4页
论《呼啸山庄》中人物性格的双重性.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师范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 院: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专 业: 经贸英语 题 目: 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双重性格浅析 1. 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呼啸山庄是19世纪中期英国的一部文学巨作,其跌宕起伏的爱情扣人心弦。纵观古今中外,对男女主人公各自性格特征及这段爱情悲剧之间紧密联系的剖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可是迄今为止的大部分呼啸山庄的研究者似乎都不可避免地过多关注了书中的最主要人物希刺克厉夫,尤其是对他爱憎分明的双重个性透析以期从中破解他们的爱情悲剧,而凯瑟琳却很少受到应有的关注,但是她的双重性格在这部悲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立足于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双重性格析,试图通过对凯瑟琳的性格进行详细的刻画与试探性的分析其性格内部的“自我”与“超我”意识的撞击从而引发了其自身的性格悲剧,引发了其自身的死亡,引发了其深爱的人的悲剧,引发了这段爱情悲剧,以此来更深更好地了解凯瑟琳,了解呼啸山庄,了解艾米莉勃朗特以及适当了解19世纪中叶英国文学中女性意识的萌芽。凯瑟琳的困扰、反抗、痛苦,甚至死亡都是与她的双重性格密切相关。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有着或多或少类似的矛盾性,内在的自我与外在的社会不断地进行斗争与统一,相互共存。我们需要更加客观地看待自身,充分了解自己潜在的“本我”,“自我”,“超我”,并通过一定的自我心理暗示与调节抑或是与他人的交流,来树立一个科学的价值观,将“本我”与“超我”两者之间处理得当,找到一个平衡点。如当今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也是本书中的一个选择,在物质与真爱之间,该如何抉择,是为了物质放弃真正所爱之人,还是不顾一切为了真爱,这些问题正日益凸显其重要性。2. 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1) 刘剑和罗忠民的艾米莉勃朗特:人格分裂与疯狂宣泄从看作者之内心世界一文从分析艾米莉的自身家庭环境及生活环境入手,探讨艾米莉与小说女主人公凯瑟琳的紧密联系,进而剖析了凯瑟琳的双重性自我,本我和超我三者之间的撞击,最终得出凯瑟琳实质上是艾米莉个性的体现,反映了艾米莉矛盾的内心世界。(2) 刘绵涛的中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的性格特点初探一文先简述了艾米莉的时代背景,然后逐层深入,通过对小说中情节的再现以及男女主人公的性格变化,来揭示他们彼此相似的双重人格以及他们爱情悲剧的不可避免性。(3) 鲁万顺的Duality In Catherines Personality In Wuthering Heights的一文指出,虽然呼啸山庄的核心是男女主公之间深深的爱情,但是书中也隐隐透露着女主人的双重人性,而这对两人爱情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作者一定程度上批判了女主人公的虚荣心,并进一步阐释了她对希斯克利夫错综复杂的爱。(4) 任婕和李若白的性格引发悲剧对中凯瑟琳的性格分析一文将重心放在凯瑟琳上,一方面揭示了凯瑟琳个性中善良,富有反抗精神的一面,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凯瑟琳的虚荣,骄傲和自私的一面。而正是由于这些,从而引发了这场爱情悲剧。作者指出,如果当初凯瑟琳能够冷静思考并选择真正所爱之人,结局将会随之改变。(5)石诗的的主人公个性分析分析了男女主人公性格的演变,揭示了多重人性的存在。作者指出,人们只有正视并客观评价自身,抛弃自身的劣性,如虚荣,傲慢等普遍的人性缺点,不断向着真善美靠近,才能在失望中找到希望,走向光明。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1 前言1.1 摘要1.2 本课题研究意义2 孩提时的自我意识 2.1 凯瑟琳的率真本性2.2 凯瑟琳与希斯克利夫之间纯粹的依恋3 滋生的超我意识3.1 起因(自我意识日渐磨损,超我意识不断侵蚀)3.2 经过(沦为超我意识)3.3 结果(压抑的超我意识)4 回归自我意识4.1 自我意识爆发,超我意识崩塌4.2 凯瑟琳与希斯克利夫逝后形影相伴5 结论凯瑟琳在面对其内在的潜在的双重性的处理方式不仅影响了其自身,也影响了她最爱的人希斯克利夫还有很多无辜的人,让这种爱情的痛与苦涩浸入曾经的感动于甜蜜。在“本我”与“超我”这条交叉路口,一条是通向荒芜随性的自然,一条是通向压抑布满规则的社会,“自我”该有一个正确权衡。4. 本课题的实行方案、进度及预期效果本文主要借助弗洛伊的心理分析模板,结合前人资料和自身对书的探究,逐渐建立其一个对凯瑟琳双重个性的框架结果模型。著名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可分为三部分,即“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追求一种不受任何约束的本能欲望的满足。“自我”源自于“本我”。而“超我”在社会道德的规范下行事。凯瑟琳一方面想忠于自己的灵魂,一方面又受到外部世界的诱惑。“自我”与“超我”在她身上并存,并发生矛盾和冲突。本文写作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图书馆及网络数字资源),例证法(通过引用书中主角间的对白或对白以及名家的评论加以阐释论证说明),综合分析法(综合所阅读的资源及导师意见,自己建立一定的知识框架结构以及自己的感想与理解)来进行研究。进度安排12月30日之前 完成论文开题报告3月12日之前 向指导老师提交论文提纲,并确定论文总体思路4月12日之前 完成论文初稿写作,并确定论文总体思路5月22日之前 修订初稿,完成初稿5月22日-30日 论文答辩5. 已查阅参考文献1 Bronte Emily. Wuthering Heights 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2 Cliffs Notes on Emily Brontes Wuthering Heights by Janet CJames3 Elaine Showalter.A literature of Their Own:British Women Novelists from Bront to Lessing.M.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7.4 Ron Sun.Duality of MindM. 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2001.5 勃朗特.呼啸山庄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6 车文博.弗洛伊德文集(自我与本我及性学三论与论潜意识)M. 吉林:长春出版社,2010.7 陈会昌.人格心理学M. Jerry M.Burger.Personality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8 黄志强. Characters in Wuthering Heights J. 语文学刊, 2007, (6): 5356.9 郝瑞娟,王敏琴. 双性同体的失而复得呼啸山庄中凯瑟琳形象新析 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7, 23(4): 4345.10 刘剑,罗忠民.艾米莉勃朗特:人格分裂与疯狂宣泄从呼啸山庄看作者之内心世界 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7): 4344.11 刘绵涛.小说呼啸山庄中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的性格特点初探 J. 社会科学论坛, 2008, (16): 139141.12 鲁万顺. Duality In Catherines Personality In Wuthering HeightsJ. 魅力中国, 2010, (19): 169.13 李莎. 永恒的爱:呼啸山庄里的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 J. 科技信息, 2010, (18): 138.14 李亚珍. 论凯瑟琳的双重性 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8(2): 108113.15 任婕,李若白. 性格引发悲剧对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性格分析 J. 语文学刊, 2008, (8): 6061.16 石诗.呼啸山庄的主人公个性分析 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 6566.17 王勋.呼啸山庄(中文导读英文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8 维之.人类的自我意识M. 北京:现代出版社,2009.19 杨秉慧.图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精粹M. 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20 叶婉华.勃朗特姐妹的世界M.Jane ONeill. The World of The Bronts. 海南:海南出版社,2004.是否规定英语文献不少于10篇?请核实。 目录内容摘要与关键词.2 正文.2 一、凯瑟琳性格的双重性.2 (一)、凯瑟琳性格的叛逆、任性与暴躁 .3 (二)、凯瑟琳的性格的悲剧 . .3 二、希斯克厉夫性格的双重性.4 (一)、首先,希斯克厉夫的顽强坚韧和对爱情的坚贞不渝.4 (二)、其次,希斯克厉夫扭曲的性格.4 三、呼啸山庄中二个人物的刻画.7 注释和参考文献.7论呼啸山庄中人物性格的双重性内容摘要:英国作家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描述了希斯克厉夫和凯瑟琳之间的爱情故事。可谓英国文坛的一朵奇葩。凯瑟琳在林顿带给她的虚荣和希斯克厉夫带给她的真实感受与快乐中徘徊,而希斯克厉夫经历了歧视、人性的压抑和爱情的背叛后,变成了采取极端的爱和极端的恨来面对他的人生的方式。正是男女主人公独具魅力的双重性格特征反映了维多利亚时期英国资产阶级人类的不平等,也由此导致了人性的扭曲。关键词:凯瑟琳;希斯克利夫;人物性格;双重性这是一个爱情和复仇的故事。呼啸山庄通过三十多年的时间跨度,叙述了恩肖和林敦两家两代人的感情纠葛这样一个错综复杂.惊心动魄的故事。文章以女管家埃伦迪安的口吻讲述了:呼啸山庄的主人,乡绅欧肖先生带回来了一个身份不明的孩子,取名希斯克利夫,他夺取了主人对小主人亨德雷和他的妹妹凯瑟琳的宠爱。主人死后,亨德雷为报复把希斯克利夫贬为奴仆,并百般迫害,可是凯瑟琳跟他亲密无间,青梅竹马。后来,凯瑟琳嫁给了画眉田庄的文静青年埃德加。希斯克利夫愤而出走,三年后致富回乡,凯瑟琳已嫁埃德加。希斯克利夫为此进行疯狂的报复,通过赌博夺走了亨德雷的家财。亨德雷本人酒醉而死,儿子哈里顿成了奴仆。他还故意娶了埃德加的妹妹伊莎贝拉,进行迫害。内心痛苦不堪的凯瑟琳在生产中死去。十年后,希斯克利夫又施计使埃德加的女儿小凯瑟琳,嫁给了自己即将死去的儿子小林顿。埃德加和小林顿都死了,希斯克利夫最终把埃德加家的财产也据为己有。复仇得逞了,但是他无法从对死去的凯瑟琳的恋情中解脱出来,最终不吃不喝苦恋而死。小凯瑟琳和哈里顿继承了山庄和田庄的产业,两人终于相爱,去画眉田庄安了家。小说在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中表现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全篇充满了强烈的反压迫.求自由的斗争精神,又始终笼罩着离奇.紧张.浪漫的艺术气氛.呼啸山庄是英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它是一部描写惊心动魄的爱情故事的浪漫主义作品;是作者的神秘主义哲学观的阐释;是对自由的追求和呐喊;是穷人对富人的斗争;是情欲压抑后的爆发。无论艺术构思还是主体结构都表现出作家超乎寻常的独创性,它通过描写希斯克厉夫和凯瑟琳之间的爱情故事展现主人公在畸形社会中人性的扭曲,体现了强烈的反抗精神和异教徒精神。女作家以人性的观点来看待社会和人生。她认为,人对现实幸福的渴望完全出于人的本性,是自然的和合理的,而社会的错误恰恰在于抑制了人的渴望,从而使这些被压抑的欲望畸形滋长,其恶果必然是使人性中那些健康的、积极的因素畸变为病态的、消极的因素,并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破坏性。凯瑟琳与希斯克厉夫从小就志趣相投,相知相爱。她与希斯克厉夫生死攸关,希斯克厉夫对凯瑟琳的爱则更加执着专一以至疯狂可怕。他们的爱情如浓烟烈火直冲云霄,如狂风暴雨席卷大地。尽管他们的爱情极端狭隘和自私并且带有太多的病态,及其狂热和歇斯底里,然而他们的爱却是超凡脱俗的精神之爱。小说中两个具有双重冲突个性的人物-凯瑟琳和希斯克厉夫正是小说的魅力所在。一、凯瑟琳性格的双重性 (一)、凯瑟琳性格的叛逆、任性与暴躁凯瑟琳-这部小说的女主人公,她不是维多利亚时期传统意义上的美人。虽然漂亮、苗条,但她叛逆、任性、脾气暴躁而且随心所欲,孩童时代的她野性十足,倔强大胆,身上充满了反叛精神。她把男人和女人至于相等的高度,不愿听命于男人,有自己的思想。作为呼啸山庄中唯一一个让希斯克利夫能找到心灵慰藉的女人,她作为一个女孩子,有自己独特而又普遍的心理及思维。她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呼啸山庄的女儿,她活泼、勇敢、不受拘束,从心底有一种无拘无束的愿望,就像是一只长期习惯于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麻雀一样,不愿意被牢笼束缚。她就像是一匹无人能驾驭的野马一样奔放。像很多女孩子一样,她也很任性,正因为她儿时有医生说她不适于生气,一切事情能依她的就依她,于是她有了娇生惯养的习惯。她对希斯克利夫并不是一开始就很青睐,到后来凯瑟琳必须把她和希斯克利夫的命运结合在一起,他们对于彼此的命运是一种深刻的理解与同情。他们联合起来一起反抗亨德雷的压迫。在抗争中,他们发现了相互间深沉而强烈的需要,希斯克利夫倾心于凯瑟琳这个活泼、倔强而具有野性的姑娘,只有她才能给他理解和友谊。而凯瑟琳也意识到要获得充分的人性,要获得真正的自由、平等和尊严,要重视与自己作为人的责任,只有彻底的和他生活在一起,共同反抗亨德雷的压迫。他们的爱情就在这种共同遭遇和反抗中萌生而成。(二)、凯瑟琳的性格的悲剧凯瑟琳的性格具有双重性。在凯瑟琳决定嫁给林顿之前,她对耐莉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林顿英俊、富有,我会成为方圆数英里最尊贵的女人。”可见,在她的内心,凯瑟琳拥有着与她哥哥(辛德利)一样的贵族优越感,想嫁给一个体面而又富有的绅士过着浪漫的生活。“我这么爱他(希斯克厉夫),并不是因为他长得英俊,而是因为他比我自己更像我自己。不管我们的灵魂是什么做的,他的和我的是完全一样的”;“我在这世上最大的苦恼就是希斯克厉夫的苦恼,我生命中最大的思念就是他。即使其他一切都毁灭了,独有他留下来,我依然还是我。假使其他一切都留下来,独有他毁灭了,那整个宇宙就变成了 一个巨大的陌生人,我再不像是它的一部分了”。凯瑟琳接着说到。她是从灵魂深处爱着希斯克厉夫的、是根深蒂固的。事实上,她的婚姻选择是她一生中致命的错误,是对自己人性的背叛。三年后,希斯克厉夫的归来使凯瑟琳欣喜若狂。然而,她与希斯克厉夫之间的情爱是她的合法丈夫所不能容忍的,林顿坚持要凯瑟琳做出选择。她一直到死也没有在希斯克厉夫与林顿之间做出抉择,她也不愿意,因为两个人能够满足其不同层面的爱。凯瑟琳的一系列行为都暗示着她充满了矛盾冲突、倍受折磨的精神世界,她那性格自我分裂的深重的悲剧生涯。事实上,凯瑟琳有两个自我,两个本性。这就是凯瑟琳的悲剧,具有感人肺腑的悲剧魅力,展示出小说无与伦比的丰富内涵。二、希斯克厉夫性格的双重性 (一)首先,希斯克厉夫的顽强坚韧和对爱情的坚贞不渝希斯克厉夫是被老恩肖捡回来的弃儿,老恩肖去世后不久,其子辛德雷为了报复,使希斯克厉夫遭受折磨。“辛德雷把希斯克厉夫赶到仆人群中,和他们一起生活,剥夺了他听牧师授课的权力,坚持让他到地里去干活,强迫他到农场里和雇工干同样重体力的活。”对希斯克厉夫的欺压、凌辱变本加厉,他还随心所欲不时下令殴打希斯克厉夫,或罚他到寒冷的阁楼上读圣经。希斯克厉夫饱尝人间的不幸和屈辱,如大石之下的小草顽强坚韧的生长着。但与此同时,生活有养成了他不服管束的、坚强的悲惨性格。他看起来悲惨,但他又是不可战胜的,他能忍受亨得利的毒打二不眨一下眼睛。辛德雷揍他,他也只是深深的吸一口气,睁开眼睛也不掉眼泪。特殊的环境造就了希斯克厉夫的顽强坚韧的个性。希斯克厉夫对爱情的坚贞不渝,他和是天生的一对,尽管他们性别不同却有着相同性格。就像凯瑟琳告诉耐莉的那样:“因为他比我更像自己,不管我们的灵魂是什么构成的,他和我的是一样的。”对他来说,凯瑟琳比他自己都重要,他说:“凯瑟琳,你知道,我忘了你也就忘了我自己。”甚至当她死了之后,她一直萦绕着他将近二十年。他对耐莉说:“因为对我来说,还有什么不跟她联系在一起呢?还有什么不使我想起她呢?我哪怕低头看一下这地面,她的面容就印在地面的石板上!在每一朵云里,在每一棵树上充满在夜晚的空中。白天,在每一件东西上都能看到她,我完全被她的形象所包围整个世界都处处提醒我她确实存在过,可我却失去了她。”他长期以来一直渴望在天堂同凯瑟琳重聚,最后带着微笑死去。正是这种爱使他变成了一个“怪物”、“地狱恶棍”、“低贱的暴徒”。也正是这种爱扭曲了他的一切,使他具有了一种可怕的世界观,甚至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死不后悔:“至于说到反省我做过的不公正的事,我要说,我从来没有做过什么不公正的事,也就没有什么可反省的。”他曾说过:“我深信有鬼魂,相信鬼魂能够而且确实存在于我们中间。”他以为他死后不进入地狱而是进入天堂同凯瑟琳相聚:“昨天晚上,我是踩在地狱的门槛上,今天,我可看到我的天堂了。”“我已经几乎到达我的天堂了。”很明显,他以为自己死后会进入天堂,对于一个意识到自己的罪恶却又拒绝悔改的人来说,这真是一件怪事。由此可见,希斯克利夫的性格是矛盾的!复杂的和双重性的!在他的性格中既体现了善与恶的对立统一,又体现了美向丑的转化。 (二)、其次,希斯克厉夫扭曲的性格 希斯克厉夫和呼啸山庄仿佛是格格不入的两个世界,所有的人都不能将他融入他们的生活。当然,所有的人都不能理解他。于是他的出走和重新回来后的抱负就成了必然。希斯克利夫最先从亨德雷那里得来了呼啸山庄,他抓住了亨德雷好玩牌的特点,最终获得了这片土地。是的,它,这片珍贵的土地呼啸山庄,希斯克利夫对它的感情与郝思嘉对塔拉的爱一样,呼啸山庄,对于他意味着那份珍贵而短暂的爱,意味着他唯一拥有过爱的地方,也许他能从中嗅到来自凯瑟琳的气息,能呼吸着他们一起享有的空气,能触摸到他们曾在一起玩耍的土地,或者说在这里为他那伤痕累累的心灵得到一丝一毫的慰藉。后来,当她从他身边跑开时,她把他叫做“怪物”,耐莉反驳道:“嘘,别说了!他是个人啊你要宽容一点,比他坏的人还有呢”后来在希思克厉夫临死之前,耐莉却有许多沉思: “他是个食尸鬼,还是个吸血鬼?我心里暗想后来我又回想起,他从小就由我照看,我看着他长大成人,几乎跟了他一辈子,现在竟被他吓成这样,多么荒诞可笑啊。” 正如小说开头所描写的荒野之树,它是扭曲变态的,却是最不加修饰、自然生成的。希斯克厉夫的一切都是环境造成的,他就是那荒野之树,努力地生存,抗拒着狂风暴雨,在变成了这样的丑态之后,用丑恶对抗、报复这制造丑恶的严酷环境。而希斯克厉夫这个名字由“长满蔷草的荒原”和“陡崖”组成,由此可见,作者在塑造这个角色的时候,是揉合了很多自己的个人色彩进去的。希斯克厉夫原是利物浦街头的弃儿、私生子,被呼啸山庄庄主老恩肖先生收养。他从小受到周围人们的歧视和虐待,又被小主人亨德利贬为奴仆,不许和凯瑟琳接近、说话,常被饿饭、关押和毒打。在离开呼啸山庄的那个晚上,希斯克厉夫一无所有,除了被一场激情折磨得痛彻心肺,被一场绝望的爱撕裂得身心俱碎。希斯克厉夫回来了!带着财富。他开始疯狂地复仇,复仇才是他全部生活的唯一理由。他利用手段让辛德利倾家荡产,又连踢带踩弄死了他。他甚至把魔掌伸向辛德利的儿子-无辜的小哈里顿,让他变成一个目不识丁、粗俗无知、傻乎乎的庄稼汉;希斯克厉夫对于伊莎蓓拉,这位深爱着他的姑娘毫无爱意,他骗她私奔后又冷落、厌恶她;希斯克厉夫对凯瑟琳的女儿凯茜和自己的儿子小林顿也要折磨毒打,他扬言要把凯茜和小林顿两个人来个活体解剖。他用圈套和暴力强迫凯茜和奄奄待毙的小林顿成婚。希斯克厉夫用两代结亲的骗局把两个家族剥夺得一无所有,又焚毁书籍,企图造成年轻一代的精神荒漠。他不是冲着个人,而是冲着整个世界说出那样可怕的话:“我不懂得怜悯!虫子越是扭动,我越是恨不得挤出它们肠子来。”希斯克厉夫的罪行十恶不赦,但是最终他却得到了大多数读者的原谅,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因为读者深知他不仅是一个报复狂而且是一个痴情的恋人,他对周围一切人的憎恨和报复来自他那受挫折的爱。他曾说:“两个词就可以概括我的未来了:死亡和地狱。失去了她,活着也在地狱里。“凯瑟琳自始至终控制着希斯克厉夫的感情,正如她曾经对希斯克厉夫说:“但愿我能一直揪住你,知道我们两个都死了为止!我可不管你受着什么样的罪”。希斯克厉夫认为,林顿是山庄的窝囊废,他贬低林顿对凯瑟琳的爱:“他八十年的爱抵不上我一天的爱。”不论是活着还是死去,她对希斯克厉夫的影响都是同等重要的。他咒骂她,带着绝望、痛苦的火焰和泪水不肯宽恕她,甚至在她死后十八年,希斯克厉夫掘开凯瑟琳的坟墓去查看她的脸,当看到她安静地躺在坟墓中时,希斯克厉夫深深感到一种安慰。他诅咒她灵魂永无安宁,永远追随他、纠缠他、折磨他,直到他生命终结。呼啸山庄对希斯克厉夫的排斥和孤立理所应当收到了更有利的回应,他几乎对所有人都充满了敌意。他贬低艾德嘉对凯瑟琳的爱。当希斯克厉夫把艾德嘉称为“羊羔”,“不值得一击”时,他的价值观取决于原始的野性:力量决定价值。他在心里鄙视艾德嘉在听到凯瑟琳向艾德嘉坦白心声的部分对话后,他离家出走,其目的就是要超越艾德嘉。但在三年后回来时,凯瑟琳已经结婚,于是他为了失去的爱向艾德嘉、辛德雷报复。他的目标就是更高的地位,当然包括财富。同时是他的敌人坠落。他对哈里顿就像当年辛德雷对他一样。他反抗恩肖和林顿家族的武器正是金钱和包办婚姻。最终希斯克厉夫占领了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他的报复成功了。亨得利折磨他,他以同样的方法折磨他的儿子哈里顿。正如他自己所说,他同情哈理顿,因为他自己也遭受了同样的苦难。但他仍然使哈林顿成为一个奴隶、一个文盲。从某种意义上说,希斯克利夫比他的敌人更为残酷,因为这是人性被扭曲之后所产生的一种变态的反射。根据他的计划,他的儿子小林顿将成为另一个希斯克利夫,哈里顿成为另一个辛德雷,而凯茜成为另一个凯瑟琳。林顿将同凯茜结婚,而哈里顿将像希斯克利夫当年那样堕落:“这是一个疯狂的计划,希斯克利夫这时已变成了一个战无不胜的恶魔”然而,这一切却从另一个角度折射出他的懦弱和不知所措。“林顿并没有成为另一个希斯克利夫,他的计划落空了。”他承认这是一个“很糟糕的结局我拼死拼活,竟落得这么个荒唐结局等到一切都安排妥当,全在我的掌握之中的时候,却发现自己连掀掉一片瓦的意志都没有了”。但是,希斯克利夫性格的双重性主要体现在他自身所具有的强烈的爱和深切的恨之中,他爱凯瑟琳胜过他自己,却又是一个残酷、残暴的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希斯克厉夫比他的敌人更为残酷,因为这是人性被扭曲之后产生的的一种变态的反射。希斯克利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