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课型模板高中地理必修一和必修二考的比较多,主要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包括地球、大气、水、地表形态几个方面;人文地理包括人口、城市化、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等,由于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差异性,两种课程要分开准备。一、自然地理(一)学科特点:自然地理中学理性,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力、理解力,教学过程中学生常遇到理解不了的东西,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自然地理的时候,要尽量化抽象为具体、化间接为直接。(二)授课建议:第一部分:导入1.整体思路:自然地理学科的导入部分,要尽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选用图片、动画和视频等途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选用的多种形式的导入方式,例如悬念导入、故事导入、图片导入、情境导入等。2.案例解析案例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儿歌导入“同学们,还记得一首童年时的儿歌吧?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绕着地球跑;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从这首儿歌中,我们了解到地球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本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案例二:海水运动故事导入、悬念导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国海军为了防止德国军舰进入地中海,在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布下了水雷阵,同时派出强大的舰队,日夜巡逻防守,真可谓固若金汤!哪知道德军潜水艇经常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地中海,给英军以突然袭击。原来,德军早已掌握了该地区一重要的地理现象和规律,而这一点恰好被英军将领忽略了。你认为德军是如何抵达地中海的呢?利用史事,适时提问,巧设悬念,使学生带着问题饶有兴趣地进入到“海水运动”知识的学习中去,效果不言而喻。案例三:宇宙太阳运动地图俗语导入猜谜语“说它多大有多大,日月星辰全容纳,无人知它始与终,也没左右和上下”;“有个老公公,天亮就出工,一朝一日不见它,不是下雨就刮风”,导入“人类认识的宇宙”的学习,经过学生的讨论,谜底是宇宙和太阳。“容纳万水千山,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山,浑身绚丽多彩”;“高山不见一寸土,平地不见半亩田,五湖四海没有水,世界各国在眼前”;“不坐车船跑全国,不乘飞机观四海,分文不花万里游,请问奥妙何处来”导入。谜底地图案例四:地形的变化问题导入在“地形的变化”一节中,运用投影展示“喜马拉雅山及其海洋生物化石”示意图,提问学生:你了解这座山脉吗 ?学生纷纷回答:这是世界上最高的喜马拉雅山山脉。接着教师提出:海洋生物化石出现在该山的地层中,可能吗?为什么?这样促使学生产生认知矛盾冲突,从而激发通过学习新知识,解决认知矛盾的动机。利用投影图片,使学生产生疑问,进而激发探求的欲望。案例五:水循环诗文导入“水循环”一节时,先朗读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流,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诗句。紧接着提出问题:黄河之水究竟是不是天上来的?是不是奔流到海就一去不复回?为何地球上是江河水流不尽,大海里的水填不满呢?然后讲水循环。一堂课下来,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最后的疑点都会迎刃而解:从水循环来看,黄河之水的确是从天上来(大气降水),但奔流到海要复回,由于进行了水循环,地球大陆上的江河水流之不尽,大海里的水也永远填不满。这样前后前后呼应,浑然一体,课堂结构也严谨得多。第二部分:新授课1. 整体思路:自然地理部分知识的教学,要注重多样教学资源的利用,如多媒体等。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选择,如合作教学、活动课、互动教学等。2. 案例解析:案例一:山地的形成依据材料进行课程学生课前收集泰山、华山、黄山等名山的资料,上课的时候请同学讲了登泰山、华山、庐山、黄山等地的资料,教师启发学生,为什么人们登上海拔只有1500多米的泰山会感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而登上海拔3000米的华山没有这样的感叹。为什么“华山天下第一险”?为什么黄山比较奇?同学们通过阅读教材内容,并根据演讲的内容,经过讨论总结出泰山的地质构造是地垒,形成了块状山地,相对高度大。华山是断层山,北坡是大断崖,自然人们在面临万丈深渊觉得非常险。演讲和讨论的问题要紧扣教学内容,因此,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完成了教学内容。案例二:季风气候读图、解图(提问)我国冬季南北气温为什么会有很大差异呢?(看大屏幕)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图2.13)(读图观察)下面同学们仔细阅读一下代表北半球我国冬季的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你们七年级有没有见过类似的图?(有,世界气温分布图)这上面分布曲线是什么线?有何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等温线,上面每个点的温度都相等,等温线越密,温度变化越大,反之亦然)会读这幅图吗?首先搞清图例和气温数值;请大家仔细观察气温递变有什么规律?(学生答后,教师小结:我国冬季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是由南向北递减,即越往北去,气温越低)观察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及突变部分,了解、分析气温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其分布的因素。(教师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到0等温线,用彩笔描出来,观察此线穿过哪些地形区、河流等,在哪些地形区发生突然变化)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学生答后,教师小结:从图中可看出,0等温线大致穿过秦岭淮河一线,在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向南弯曲,主要是因为地形地势的影响)观察1月份0等温线以南,平均气温有什么特点?(学生:在0以上或0);0等温线以北,平均气温有什么特点?(学生:在0以下或0)再观察一下等温线的疏密和空间变化的幅度。想一想,等温线分布密集,说明了什么?(学生:气温的差异较大)在图上找出我国最南、最北的气温极端数值(学生:最南16、最北32多)计算一下我国南北1月平均气温大约相差多少摄氏度?(学生:近50)(教师小结)由此可见,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越往北去,气温越低,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板书)(提问)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这样大呢?(看大屏幕) 冬至日下列三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昼长时间概况(1)比较一下,在冬至日,三地正午的太阳高度角和昼长时间有什么不同?(学生:冬至日,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白昼时间越长,反之,白昼时间越短)(2)想一想,在冬至日,为什么我国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昼长也比南方短?(学生:因为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愈往北去,太阳高度角愈小,白昼时间愈短)(3)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角越大、白昼时间越长,反之,白昼时间越短。这往往意味着什么?(学生:白昼时间越长往往意味着接受太阳光热越多,气温越高;反之,气温越低)(教师小结)可见,纬度位置是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大的重要因素教师提问:歌剧白毛女里有这样一句歌词“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我盼爹爹,回家过年”从这句话里我们知道我国冬季以吹什么方向的风为主?对北方的冷有没有影响?(北风,使北方更冷)教师总结: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寒冷,具体的内容我们在下节课里跟大家细说。至此,你能告诉我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有哪些了吗?主要原因是?次要原因有?(过渡)刚才,我们搞清了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我国夏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特点?设计意图:学以致用,训练所学读图技能(看大屏幕)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图2.14)(读图 思考)与1月气温分布特点相比,7月等温线分布的疏密程度如何?我国七月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多少摄氏度?这说明了什么?等温线在何处出现明显弯曲?什么地形区平均气温明显低于全国其他地区?七月南北气温的极值是多少?南北平均气温相差多少摄氏度?引导学生根据这些问题阅读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并总结7月气温分布特点。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后,教师小结: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7月等温线分布比1月等温线分布稀疏,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20以上,说明我国夏季气温的南北差值较小,全国普遍高温;等温线在四川盆地的西部出现明显向南的弯曲,并且青藏高原的气温明显低于全国其他地区,这主要是由于青藏高原的地势很高造成的。我国最北的黑龙江省北部七月平均气温在16,最南的海南省七月平均气温在28,七月南北平均气温相差12。由此可见,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夏季南北温差不大,全国(除青藏高原等地区)普遍高温。第三部分:结课与作业布置1. 整体思路:自然地理部分结课,注重学生自己的参与,可以设计空白图形,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填充进去,即回顾了知识,又提高趣味性、思考多角度性。也可以上学生自己回顾自己所学知识。作业布置要注重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自学和阅读能力等。2. 案例解析案例一:让学生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你懂得了什么?学生谈。案例二:地表形态的塑造结课的时候,老师讲河流侵蚀地貌、河流堆积地貌的几个图放在一起,请学生选择相对应的图片,并解释形成的原因,形成时的特点等。作业布置的时候,让大家阅读“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材料,并思考课后问题?案例三:地球上的大气作业布置的时候,请学生回家自己做一个“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动图,季节不同,气压带风带相应的发生移动。案例四: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作业布置的时候,请同学自己回家画一张洋流运动示意图,并标出洋流名称,交汇地点,形成原因等。2、 人文地理(1) 学科特点高中地理人文地理部分重点强调的是与人生活相关的地理知识的学习,如农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城市化、人口等问题,这些都是与社会生活、人类生活相关联的内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联系生活,切合学生生活经历进行教学。(2) 授课建议第一部分:导入1.整体思路:人文地理的导入要与生活有关,真实图片的展示、社会问题的呈现、学生个人经历的结合等方式。2.案例解析:案例一:人口的数量变化数据导入大屏幕展示我国从建国以来人口的变化,请同学看看,人口是多了还是少了;再放出近10年北京市人口的变化,看看北京人口增加的速度;案例二:城市与城市化图片导入优美舒缓的音乐背景下利用多媒体展示常州“淹城”及古运河不同时期的图片。 提问:通过图片来说明常州地区由田园风光变为春秋时期的”淹城,尤其是现代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带给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产生了那些影响?案例三: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师:公元初年时,全世界的人口也就是2亿到3亿,一直到1650年之前,世界人口的增长都十分缓慢。然而自1650年后(图片展示:世界1650年以来人口增长柱状图)学生:观察、判读图片。教师: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出现?学生:世界人口的加速增长。教师:是的。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已达到60亿。目前世界人口约为70亿。依目前的情形发展,根据美国人口咨询局预测,2025年,世界人口会达到80亿,2046年,世界人口会突破100亿。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是地球孕育的,同时地球又是人类的唯一家园。在人类生活的地球村,空间是有限的,矿产是有限的,土地是有限的,淡水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只能供养有限的人口。地球究竟能容纳多少人口?一个国家或地区又能容纳多少人口?研究这些问题对于协调人地关系十分重要。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节课的知识。案例四:农业的区位选择展示图片“吃货眼里的中国地图”,思考什么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色食物。第二部分:新授1、 整体思路:人文地理学科切合学生实际生活,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联系学生的生活进行讲解,另外,教材中设计了许多案例,案例的分析与讲解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阐述本节课的内容。人文地理相对自然地理要相对简单,教师要多采用启发式,让学生自己看书,自己发现问题。2、 案例解析案例一:农业地域的形成学生活动:阅读案例2,完成教材表格“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优势”和屏幕上的表格“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生产特点”。教师对以上问题的参考答案进行展示,同时根据巡视时发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参考答案如下:通过以上活动,我们可以看出:气候、地形、土壤等为小麦牧羊带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同时在澳大利亚早期移民的生产和生活习惯影响下,该地形成了以牧羊业为主的农业特点。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变化,牧羊业逐渐转变为小麦牧羊为主的混合农业。所以说澳大利亚混合农业是当地居民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适应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逐渐发展的结果。教师总结教师在进行此部分的教学时,可以借助图片加深学生对小麦牧羊带农业生产的理解,如下图中就展示了农民剪羊毛的情形。案例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设问:那么,同一种工业部门,不同时期,它的工业区位选择因素是不是就一成不变的呢?例如:钢铁工业的区位选择与变化某钢铁企业从19世纪到20世纪这100多年来,厂址发生了三次重大变化。(结合课本60页的图4.5来看,注意看图例) 学生讨论回答:(1)阶段I,大约是19世纪,钢铁厂布局在C处,为什么?(2)到了阶段II,大约20世纪初,钢铁厂搬迁到G处,为什么?(3)到了阶段III,大约20世纪末,钢铁厂又会搬迁到哪里呢? 小结:随着冶金技术的提高,使得钢铁工业对原料、能源的依赖减少;巨型运输船的出现,使原料、能源的运输费用在总的生产成本中的比例不断下降,钢铁工业转向沿海钢铁消费区布局,便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从接近煤矿,到接近铁矿,再到接近交通便利的港口,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同一种工业部门,在不同历史时期,所考虑的区位因素也有所不同。 提问:那么主要是什么因素导致钢铁工业的区位变化呢?完成课本P60活动3。请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案例三: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教师设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到的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教师设问】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有何优缺点?【学生活动】阅读教材表51,比较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并完成以下表格归纳:项目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运量 运速 运费 灵活性 连续性 受自然影响 投资 【教师引导】我们在选用何种交通运输方式时,主要考虑交通运输方式的那些基本特征?【实例探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特种作业类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重氮化工艺作业-氧化工艺作业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公共课高等数学基础-大学语文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公共课经济法概论-政治经济学(财)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南京盐城三模数学试卷
- 六一儿童节中班数学试卷
- 普洱市中考数学试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法概论-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安全导论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电子商务)-经济学(二)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法律)金融法-房地产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废料出售管理办法
- 城管协管人员面试题及答案
- 企业干部退出管理办法
- 河南选调生管理暂行办法
- 2025河南上市公司白皮书
- DB31∕T 444-2022 排水管道电视和声呐检测评估技术规程
- 清洁消毒隔离技术课件
- 透析病人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 聚水潭培训课件
- 三体系运行培训课件
- 2025-2030中国新能源公交车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