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本、技术的演进与管理.ppt_第1页
金融资本、技术的演进与管理.ppt_第2页
金融资本、技术的演进与管理.ppt_第3页
金融资本、技术的演进与管理.ppt_第4页
金融资本、技术的演进与管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技术与金融资本的演进与管理 天马行空官方博客:/tmxk_docin ;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 R2001年 5.54%;2002年5.1% 净利润分别为2000年40亿元;2001 年35.2亿元;2002年35.3亿元 美 国 中 国 中美生物技术产业的比较 1953年 1975年 1996年7月5日 1999年 2000年 2002年 1989年 1990年 1982年 克隆羊多利诞生 DNA双螺旋结构被发现 杂交瘤技术诞生 1973年 PCR技术诞生 1976年 Gene tech 公司 成立 重组 人胰 岛素 在美 国上 市 Amge n公司 开发 EPO 成功 Amgen 160亿美 元并购 Immune x成功, 成为全 球十大 医药巨 头 人类 基因 组计 划启 动 Davis和 Meyer在 TIME上 提出生物 经济概念 , 6月27日 人类基因 组提前完 成框架结 构分析 数据统计:1 Oct 2000 30 Sept 2001 中美生物技术产业的比较 全球生物技术产业现状 天马行空官方博客:/tmxk_docin ;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 中美生物技术产业的比较 美国生物技术产业资本形成 中美生物技术产业的比较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现状分析 产品的重复生产对于企业盈利有很大的不利影响,但对于处于产业初期的我国生物技 术产业,建立比较完备的产业基础,还是有一定的意义,但对于如何促进产业的进一 步发展,一定要防止重复投入,注重创新 中美生物技术产业的比较 中美投资结构分析 总规模约30亿元/年。从 资金来源看,资本市场和 政府投入依然是我国生物 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资金 来源,在政府投入逐步加 大的同时,A股市场融资 功能正在削弱。企业自筹 资金没有统计 美国生物技术产业资金来 自于政府拨款、资本市场 、风险投资、捐赠等,后 三项资金约220250亿美 元/年,政府资金为300多 亿美元。在资本市场融资 下降的情况下,风险投资 规模依然比较大。 我国技术交易的现状与趋势 (资料来源:中国创业投资报告) (资料来源:西南证券数据库) 技术交易市场 我国技术交易的现状与趋势 2003年我国技术交易额突破 1000亿元,同比增长22.68%, 平均交易金额为40.47万元 在创业板没有设立之前,已经 建立了北京、上海、深圳、西 安四个产权交易市场 深圳、北京、重庆、西安等地 相继举办定期的高新技术产品 交易会,促进了技术交易的发 展 天马行空官方博客:/tmxk_docin ;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 内容 金融、资本及技术的资本 化现状与趋势 生物医药研发的主要融资 渠道与技术交易 创新型企业的资本化进程 与风险控制(案例分析) 我国医药企业的资本扩张 与融资(案例分析) 我国医药企业的资本扩张与融资 资本市场的作用 融通资 金的窗 口 配置资 源的场 所 创新发 展的平 台 融通资金的窗口 自1993年6月29日第一只医药上市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以来,截止2002年底 ,我国主要的国有或国有控股医药企业(前100位)大部分都已上市或通过重组的 形式借壳上市.目前有上市医药企业近100多家,其中国内资本市场87家,香港16家 (其中H股3家),新加坡一家;此外还有大量被上市公司控股的中小医药企业。 其中中医药企业通过国内资本市场累计募集资金已超过217.6亿元,仅19992001年 ,募集资金达144亿元 (2002年年报数据) 我国医药企业的资本扩张与融资 创新发展的平台 截止2002年底,24家中 药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 场进行90多次资本运作 ,涉及金额50多亿元 三九集团、太极集团、 广州药业等通过资本扩 张控股三家上市公司, 成为国内知名企业 资源配置的场所 中药上市公司通过合 作或者独自设立技术 创新中心18个,投入 资金5亿元 同仁堂、桐君阁、云 南白药、东阿阿胶、 片仔癀等传统中药企 业通过资本市场获得 了发展的机遇 我国医药企业的资本扩张与融资 融通资金的窗口 我国医药企业的资本扩张与融资 天马行空官方博客:/tmxk_docin ;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 融通资金的窗口 我国医药企业的资本扩张与融资 中药上市公司资产呈快速增长态势 我国医药企业的资本扩张与融资 中药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分析 净利润增长低于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也低于总资产的增长幅度 ,表明企业盈利能力有所下降,扩大规模,实现规模效益是企业 的选择 我国医药企业的资本扩张与融资 医药行业并购的新趋势与法律环境 华源集团收购上海医药 集团,打造生命产业 华立集团整合国内青 蒿素产业 太太药业高规格进入 医药行业 证监会出台上市公司 收购管理办法、“新股 增发”提出新要求; 其它关于收购的管理办 法即将出台 医药行业进入资本时 代,行业外资本大量 涌入,民营资本崛起 要约收购、协议收购 、管理层收购、股权 回购将较多的涌现 资源垄断、产业整合 将上台阶,药品销售 终端成为焦点 外资并购、跨国兼并 出现 国有资本退出加快 壳资源贬值,再融资 问题成为收购成功的 关键 三家公司的现状描述 太极 集团 复星 实业 三九 集团 主导产业及产品 主要企业及融资窗口 公司收入利润指标 中药、化学制药、医 药流通;曲美、急支 糖浆、鼻窦炎口服液 ;桐君阁 生物工程制药、诊断 试剂、化学制药、医 药流通、医疗器械、 中成药 中(成)药、化学制 药、医药流通业、医 疗服务业;三九胃泰 、皮炎平 控股三家上市公司 (太极集团、桐君 阁、西南药业), 都有再融资能力 控股一家上市公司 、参股一家,控制 多家未上市公司 控股三家上市公司 (三九医药、三九 生化、胶带股份) ,均有再融资能力 2001年、2002年收 入增长为18.90%、 33.74%,2002年利 润增长为-46%。 2001年、2002年收 入增长为28.11%、 41.74%,2002年 利润增长8.6%。 2001年、2002年收 入增长为10.25%、 16%,2002年利润 增长36.3%。 天马行空官方博客:/tmxk_docin ;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 三家公司的现状描述 太极 集团 复星 实业 三九 集团 面临的主要问题 问题的根源总结 并购及资本市场介入 过深导致资金压力太 大,产品运作出现失误 作为投资类公司如何 控制管理与财务成本, 增强核心竞争力 如何摆脱资本市场风 波,重树市场信心,解决 资金缺口 对资本市场的理解 不深,权力太集中,管 理太僵化 大量运用财务杠杆, 人才依然不足 法人治理结构不完 善 完善的法人治理结 构是大集团健康发 展的基础 建立一支素质良好 的专家团队是企业 减少失误的重要手 段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 中适当运用财务杠 杆,可以实现锦上添 花 利用并购解决融资问题的案例分析 东盛 科技 复星 实业 涌金 投资 面临的主要问题 并购案例解决融资的方式 并购及资本市场介入 过深导致资金压力大 持续的扩张使财务成 本增加 资本市场和创业投资 使资金周转压力加大 以20000万元收购 潜江制药 大量运用财务杠杆, 人才依然不足 先后收购九芝堂参 股千金药业 获得26000万元资 金的支配权,实施 担保贷款 建立一支素质良好 的专家团队是企业 减少失误的重要手 段 通过九芝堂增发和 千金药业新发融资 71000万元 成功的信条 自身增长 三家企业的成功 公司具有实现快速有机增长的核心能力 市场未实现大规模整合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联盟能设计一种可操作的经营和管控结构,以 在没有全面整合的情况下获得综合效益 收购兼并 收购方和被收购方可实现平稳、快速的整合, 以获得综合效应,比如:成功保留住人才,因 收购引起的客户流失率降到最低,分销网络的 重叠问题得到调整,最好能实现互补 收购兼并中应考虑的业务范围议题 业务范围 技能 主要战略议题 应服务于何种消费者细分市场,如何服务? 哪些细分市场已被证明很有吸引力? 每个细分客户市场的需求如何?这对生产和销售有何 影响? 加入WTO前后的竞争重点在哪些方面? 各细分市场在国际上其它市场的大小和利润如何?在 中国,他们将如何演变? 对企业来说,那个市场最有吸引力且能带来长期持久 优势? 企业目前在各个市场所处的地位如何,可否带来长期 竞争优势 在某一客户市场或地区中的客户关系、成 本结构和风险 成为多领域/多产品制造商,如何建立其产品群? 规模 讨论重点 技能议题 主要战略议题 企业必须具备哪些技能才能在竞争中生存? 在资本市场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具备怎样的能力(技能、 资产和关系)才能实施各项战略选择? 与每个规模及业务范围选项(在客户关系,管理水平, 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上的要求相比,必须拥有那些独 特优势?存在那些差距? 企业在关键领域与其他国内对手相比,竞争实力如何 ?企业应如何应对? 医药行业对外开放的前景如何?企业在关键领域与其 他国外对手相比竞争实力如何?企业应如何应对? 政府在项目分配上担当了怎样的角色?企业可否采取 行动改善在这方面的地位? 为了适应这方面的要求,需要哪些组织结构上的变动 ? 什么样的高层次上的国内外企业联盟与合作能有助于 弥补企业现有的技能上的不足? 业务范围 技能 规模 讨论重点 天马行空官方博客:/tmxk_docin ;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 战略联盟与购并是实施很多战略方案的关键 业务范围 技能 主要战略议题 为实施各项战略方案,企业要寻找怎样的国内收购 对象和联盟伙伴? 企业应寻求怎样的国外合作伙伴? 哪些是优先合作业务? 合作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提高技能,获得资金 ,还是为了加强与投资者的关系? 如何筛选国外合作伙伴? 如何安排最优的合作和收购顺序,以便企业在谈判 中处于最佳的地位? 怎样的合作方式最稳定且能使企业获得预期收益? 多个或一个联盟 全公司或某个业务单元的联盟 此项目为限的联盟或长期联盟 规模 讨论重点 联盟 与购并 内容 金融、资本及技术的资本 化现状与趋势 生物医药研发的主要融资 渠道与技术交易 创新型企业的资本化进程 与融资对策(案例分析) 我国医药企业的资本扩张 与融资(案例分析) 创新型企业的资本化进程与融资对策 案例之 一 案例之 二 我国国内中 小创业企业 的融资现状 与对策 案例之一技术研发企业的融资道路 1996年底成立,注册资本500万元(其中300万现金),员工7人; 1997年底完成第二次融资,以净资产溢价20%的方式吸收新资本,注 册资本增加到3000万元; 1999年企业实现微利,完成第二次股权变换,战略投资者以1.50元的 价格进入; 2000年第二家战略投资者以每股7元的溢价价格进入; 2002年公司在境外完成IPO,融资1.8亿元,第三家战略投资者以每股8 元价格进入; 案例之一技术研发企业的融资道路 公司业务 时间 1996年 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 主营生物化 学制药,产 品出口 金融危机 ,业务转 向研发, 引入新股 东 建立技术 平台,流 水式研发 产品,认 定为高新 技术企业 大企业成 为公司第 一大股东 ,认定为 博士后工 作站 高管认购 股权,出 售研发产 品,引入 第二大股 东变更为 股份公司 2002年 与权威研 究机构联 合,技术 再次出售 ,境外上 市融资成 功,引进 新战略投 资者 案例之二国外生物技术企业的发展之路 Genetech公司的传奇发展史 公司业务 时间 1976年 1978年1980年1985年1988年 70年代初,Bob Swanson把在硅谷 创立的企业精神运 用到新兴的生物技 术公司中,1973 年重组DNA技术的 文章引起了其注意 ,立刻约见 BOYER,1976年 1月Genetech公司 成立 10月14日公司 以35美元发行 100万股,20 分钟后上涨到 89美元,上市 前BOYER将 500美元现金 和权益的一半 换成100万股 公司的第一 个产品生长 激素FA授权 进入市场, 成为公司生 产和销售的 第一个重组 医药产品 公司与罗氏 完成了涉及 21亿美元的 合并,后者 先买了65% , 1999年 1999年7月 罗氏以82.5 美元买下所 有发行并出 售的股票, 并重新以97 美元上市 1978年公司将 重组胰岛素的 专利卖给礼莱 公司,将人生 长激素的所有 权出售给AB Kabi公司,罗 氏购买了其干 扰素的销售权 1997年 公司与合 作伙伴 IDEC公 司开发的 治疗肿瘤 的单抗药 物上市 我国中小创新型企业的融资现状与对策 融资现状两难 企业贷款难银行放贷难 抵押难:中小企业可抵押物少, 折扣率高:土地/房产为70%,机 器设备50%,动产为25-30%,专 用设备为10%;评估登记部门分 散、手续繁、收费高;评估中介 服务不规范,还属于垄断 担保难: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担 保人 基层银行授权有限,办事程序复 杂繁琐,因此民间融资非常活跃 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报表 不统一 虽然实行了抵押担保制度,但执 行难:商业银行变成房地产公司 对贷款责任人的追究很重,而激 励机制不足 基层银行授权有限、授信不足, 办事程序复杂繁琐,因此民间融 资非常活跃 维护金融债权难度依然较大,金 融环境有待改善 我国中小创新型企业的融资现状与对策 对策一:吸收合作者,寻找政府基金与风险投资 民间资金非常充裕, 储蓄已超过11万亿 利息与物价指数相比 已出现存款负利率 百姓投资意愿增强 风险投资经过01-02年 调整已趋于活跃 境外投资基金对于投 资中国市场非常感兴趣 政府重视创新 充分的技术说明 良好的管理团队 好的商业计划书 良好的战略合作 伙伴 我国中小创新型企业的融资现状与对策 对策二:重视技术交易/寻找战略联盟 技术交易活动日益频 繁与方便 大型企业对技术的需 求日益强烈 在风险与收益相比较 后,大型企业对于新兴 技术更趋向于联盟 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中 小企业更加专业化,联 盟能够解决开发过程中 的技术问题 充分的技术说明 重视对风险的说 明和解决对策 做好技术保护 对联盟内容进行 严格介定 我国中小创新型企业的融资现状与对策 对策三:寻求IPO或资产重组 投资银行业务由通道 制改为保荐人制 境外资本市场意愿强 烈 深圳即将发行中小高 成长企业股票 大量上市公司拥有充 裕的资金但没有项目 MBO也是不错的选择 寻找良好的保荐人 组建优秀的董事队 伍 多赢的商业计划书 注意掌握时机 企业成长所经历的技术演进与资本化道路 小型创 新企业 技术 资本化 中型制 药企业 大型 企业 中型技 术创新 企业 制药 巨头 企业成长的资本化选择 中小创新企业: 萌芽期:自筹;间接融资;政府资金 发展期:自筹;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政府资金 成熟期:自筹;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政府资金;并购与战略联盟 大中型企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