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 刘禹锡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 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后来就成为 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座右铭: 写出来放在座位 旁边的格言。 铭: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唐代文学家,洛阳(现在属河南 省)人,著名诗人。唐顺宗时,与 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 新运动,不久失败,被贬为朗州司 马。后又连任连州、夔州、和州等 地刺史。晚年回长安任太子宾客, 世称刘宾客。作品有刘宾客集 、刘梦得文集。 刘禹锡与陋室铭 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 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 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 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 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 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 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 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 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 “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 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 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 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 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 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安徽和县刘禹锡陋室 今日陋室* 现存陋室是清乾隆时重建。 陋室座落在安徽和县城中,3幢9 间呈品状,依山傍水,风光秀丽 ,主室斗拱飞檐,古雅别致,偏 屋白墙黑瓦,简朴小巧,石铺小 院绿茵遍地,松竹扶疏,翠色扑 人,确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 帘青”之遗风。一道围墙把它与 闹市隔开,更显得优雅、恬静。 立于院中委实能体验出“可以调 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的意境。门内东 侧建一碑亭,立陋室铭碑石 一方。主室正中置刘禹锡像一尊 ,上悬“政擢贤良”匾额。 安徽和县陋室铭碑亭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 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唐 刘禹锡 这是他贬官二十多年后回 乡的深沉感叹。沉舟侧畔,千 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荣 。自然界的平凡现象中,暗示 着社会人事新陈代谢的哲理。 更可贵的是诗人并没有因此而 感到衰老颓唐。白居易称赞这 两句诗“神妙”, (刘白唱和 集解),也正是赞美他深刻的 艺术概括力量。 陋室铭 德馨 案牍 鸿儒 lu mngxnd r 陋 室 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 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 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 /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 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 室 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 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 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 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出名 灵异 使变绿 无知识的人 使扰乱 有什么简陋的呢? 这 只品德高尚 博学的人 弹奏乐的声音 使劳累身体 “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种 文体一般都是 的。 用韵 请在课文中划出押韵的字,想一 想,这些字的韵母都是-。 名 灵 馨 青 丁 经 形 亭 in ing 相接的两句话,字数相同, 意思相对,这样的句子叫骈句 ,也就是修辞中的 。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对偶 找出课文中对偶句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4、调素琴, 阅金经。 5、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6、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思考下列问题 1.文中哪句话概括全文主旨?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不 “陋”,室主高尚。 2. 作者从哪几方面写“陋” 室不“陋 ”,来表现室主品德高尚? 居室环境,交往之人,日常生活。 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 心。用“惟”字加强语气。 3. 陋室主人交往之人、日常生活又怎么样? 交往之人: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谈笑风生,纵情畅怀。 日常生活: 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 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怡然自得,高雅脱俗。 不能。因为作者当时受贬,思想上有些消沉,想从佛经 中找到某种寄托,“阅金经“正是作者当时思想感情的折射 。 能否将“阅金经”改为“阅五经”,为什么? 4.作者把“陋室”比作哪些古贤名室,以 及引用了哪一句话,进一步表明了“陋” 室不“陋”,因为室主品德高尚? 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 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 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 负。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5、作者写陋室不陋,表 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叫什么写法? 通过对居室的描绘 ,极力形容陋室不陋 ,表达了一种高洁的 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 趣。 托物言志 分析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托物: 言志: 陋室 (对陋室的环境及室主人 的日常生活进行描写。) 表达了作者高洁的情操和安 贫乐道的情趣。(文章主题) 托物言志作品举例: 行道树文章借行道树,赞美奉献者的 崇高精神。 紫藤萝瀑布生机勃勃的紫藤萝瀑布 净化了作者的心灵, 带走了往日的阴影,带来了生的喜悦和向 前奋进的力量。深 悟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 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 的决心。 文中哪句话点明了主题? “惟吾德馨”。 “孔子云:何陋之有? ”有什 么含义?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作者省略了上句而只引下句,是因 为上句的意思已经包含在“南阳”二句 之中,略去后才有余味。这样来引述既 巧妙地回应了开头“惟吾德馨”一句, 又显得含蓄无穷,发人深思。这是全文 的点睛之笔。 本文题目为“陋室铭”,文章又 说“何陋之有”?这不矛盾吗? 不矛盾。题中之“陋”为房屋的形陋 (物质上),尾句的“陋”为“鄙俗” 之义(精神上),指屋中主人的“德 馨“不鄙俗。 陋室铭 设喻引题 山 仙 水 龙 喻 喻 室 德馨 陋室不陋 环境清幽(景) 生活高雅(趣) 古贤自喻反诘点题 交往不俗(友) 陪衬比喻 托物言志 不高不深 喻陋 小结: 文章主旨 通过对陋室环境等的描写,表达作 者高洁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写作特色 1.托物言志:作者的志向放在对陋室的 描写中表达出来。 2. 类比:开头 山、水与陋室类比 结尾 以古代名贤自况 山、 水 (名、灵) 陋 室 (德馨) 诸葛庐 子云亭 环 境 交 往 情 趣 不 陋 何陋之有? 比 兴 类 比 练一练 1.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有仙则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 B. 惟吾德馨 如兰之馨 C.拍案而起 无案牍之劳形 D.无案牍之劳形 我们在劳动 C 3.有人认为本文反映了作者消极避世的 心态。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2.完成下面的对偶创作。 上句 :品千古美文 下句: 阅百代青史 1、本文借“陋室”抒发了作者的情怀, 以 句贯穿全篇。 2、本文突出“陋室”环境恬静、雅致的语句是 。 3、文中的“仙”和“龙”比喻 的人,能概括 全篇的词语是 。 4、本文采用 的写法,通过写陋室,表达 陋室主人 的节操和 的情趣 。 5、文章有两处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方法,分别写出来 1)实写 ;虚写 。 2)实写 ;虚写 。 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品德高尚 德馨 托物言志 高洁傲岸安贫乐道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无丝竹之乱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