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CH04结构的变化.ppt_第1页
DEVCH04结构的变化.ppt_第2页
DEVCH04结构的变化.ppt_第3页
DEVCH04结构的变化.ppt_第4页
DEVCH04结构的变化.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讲 经济结构的变化 发展就是结构的变化 n产出结构变化的原因 n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 n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n托达罗模型 n发展中国家的剩余劳动力问题 一、结构变化的原因 n 结构变化表现在随着经济增长,农业产值在GDP的比重下 降,工业产值比重提高 n 结构变化的原因: 1.恩格尔定律(食品在支出结构中的比重)。 2.农业部门生产效率的提高。 n 不同国家结构变迁的过程并不相同,没有统一的模式 二、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 n 刘易斯(William Arthur Lewis, 1915-1991 )于 1915年出生于英属西印度群岛的圣卢西亚。1937年 获伦敦经济学院学士学位,1938至1948年在该校任 教,在40年代早期先后从曼彻斯特大学和伦敦大学 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48年起,先后在曼彻斯 特大学、西印度学院、普林斯顿大学任教,并曾任 一些国家政府的经济顾问。 1982年任美国经济学会 会长。 n 刘易斯的理论贡献主要在发展理论方面,他提出二元经济论,制定 了发展计划,还比较了各国经济史。 n 刘易斯的主要著作有:经济增长理论(1955年)、国际经济秩序 的演变(1977年)、 1870-1913年的增长波动(1978年) 刘易斯 1954年5月发表在曼彻斯特学报上的论文具有无 限劳动供给的 经济发展,成为发展经济学的经典文章。 二元经济结构 n 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一个是传统部门(农业 部门为代表),一个是现代部门(以工业和城市为代表) 。前者以传统方式生产,生产效率极低,后者以现代方式 生产,生产效率较高。 n 经济发展以来现代部门的扩张,农业为工业部门的扩张提 供劳动力资源 无限的劳动力供给 n 城市工业部门可以在既定的工资水平上得到所需要的任何 数量的劳动供给。 n 农村生产效率极低,收入只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需要, 这种生存收入决定了城市现代工业部门的工资率。这时, 如果没有对人口流动的限制,农村劳动力就会流入城市。 TP MP 工业部门劳动供给曲线的形成 有无限弹性的供给曲线 例如,维持农 村现有农业产 量的劳动力数 量是2亿,而 现有劳动力4 亿,转移2亿 对农业产量没 有影响(g点 ),但如果继 续转移,则农 业会减产。G 点之前有无限 弹性。 n 因为工资可以压得很低,工业部门获得丰厚的利润,工业部门将利润 再进行投资(资本积累),使整个工业部门处于扩张状态。工业部门 在扩张,劳动力需求增加,但工资并不增加。因为这时劳动供给是无 限的。 n 工业不断扩张,最后把农村剩余劳动力吸收殆尽,这时工业部门要想 继续扩大规模,增加劳动力,就必须提高工资(民工荒问题?)这时 ,农村与城市劳动力有相同的边际生产率水平。发展中国家进入工业 化阶段。 n 民工荒问题 刘易斯理论的意义 n 刘易斯的理论将经济增长与工业化、城市化、人口流动结 合起来分析,比H-D经济模型更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 n 这种理论还将劳动无限供给与资本积累联系起来,说明了 农村过剩劳动力对城市工业发展的意义,符合大部分发展 中国家的实际情况。 刘易斯理论的缺陷 n 其理论中没有充分重视劳动力本身的增加(人口的快速增 长)的作用。因为人口本身在增长,特别是农村,这样城 市完全吸纳农村过剩劳动力的时间会很长; n 同时,如果农业产生效率提高了,实现相同产出量需要的 农业劳动力会更少一些。 人口增长的影响及农业生产率提高的影响 D W S n 其次,刘易斯是假定劳动与资本的比例是不变的。 实际上,工业部门可能采取不同的要素密集度的生 产方式,例如,工业部门使用更多资本密集的生产 方式。这样,即使农村部门的边际产量为零,农村 剩余劳动力也不会顺利地转移到城市。 三、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n 费景汉(19231999)华人经济学家,北京人 。华盛顿大学读硕士,麻省理工读博士。费 景汉自耶鲁大学退休后,到台湾定居,1993 年10月起担任台湾的中华经济研究院董事长 ,后病逝于台湾。 n 费景汉(J.Fei)和拉尼斯(G.Ranis)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 他们认为刘易斯模型存在两个不足:一是对农业生产在推动工 业发展中的作用重视不够;二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应是农村富余劳 动力转移的前提条件。 n 为此他们提出了以分析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为核心、重视技术变化的 “费拉尼斯模型”。 工业化的三个阶段 该模型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n 第一阶段,传统的农业部门存在大量的显性失业,农业部门劳动力的 边际生产率为零。他们认为这一阶段,从农业部门转移出一部分富余 劳动力,并不会减少农业生产总量。在仅能维持农业人口生存下去的 、由习惯和道德因素决定的不变的制度工资下,工业部门不断吸收农 业部门富余劳动力。而且,当农业劳动者流入到工业部门时,农业产 品剩余便产生了,农业产品和农民消费之差所得到的农业剩余正好可 以提供给流入工业部门的劳动者。 n 第二阶段,由于农业劳动力持续不断地减少,农业部门的劳动边际生 产率升高,变为大于零但仍低于不变制度工资。这时显性劳动力失业 不复存在,但隐性劳动力失业仍然存在,劳动力继续流向城镇工业部 门。由于这一阶段农业劳动者边际生产率为正数,因此农业劳动力的 流失会引起农业总产量的减少,粮食短缺引起价格上涨,从而带动工 业部门工资水平的上涨。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完成前,工业的扩张 就会停止下来。(说明了农业生产率提高对工业化的作用) n 第三阶段,农业部门的富余劳动力即隐蔽失业者已经吸收 殆尽,农业劳动的工资已不再由习惯和道德力量决定,而 是由市场力量来形成。此时,农业已经完全商业化,工业 部门要吸收农业劳动力,必须付出高于不变制度工资的由 劳动边际生产率决定的工资。 W L L1L2 I II III 刘易斯模型 拉费模型 结论:如果农业生产率没有提高,在工业化第二阶段, 因为农业劳动力减少,使农业产量减少,粮食升价,农 业工资提高。工业必须提供更高的工资才能吸引农业劳 动力。工业的扩张受阻。但如果农业生产率提高了,则 虽然农业劳动力减少,但产量不会下降。可见,农业生 产率提高是保证工业部门扩张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 必要条件。 n 费景汉和拉尼斯对刘易斯模型的修正强调了提高农业劳动生产 率的重要意义。该模型在刘易斯模型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它指出 了工农业平衡增长在二元经济阶段的重要性,提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取决于农业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和工业资本存量的增长等。刘易斯模 型和费拉尼斯模型合称为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型。 人口对工业化的影响 n 拉费模型还指出了人口增长对劳动力转移和工业化的影 响,得出结论认为一个国家工业部门劳动增长率必须大于 这个国家的人口增长率,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才能被充 分吸收。 P T T1T2O g a b e d c h P Ir Ia 人口增长曲线;必要工业化曲线;实际工业化曲线 1.人口的快速增长必须为工业化所吸收,当人口快速增长时,必要工业 化速度必须高于实际工业化速度。 2.政府必须作出努力,使IA和IR的较早的时候相交,从而实现工业化。 劳动密集产业政策和资本密集的产业政策都会对这一过程产生影响。 3.人口增长过快时会延长IA和IR相交的时间,也即抑制工业化进程。 四、托达罗模型 n 迈克尔P托达罗 (Michael P.Todaro)美国经济发展学家,他曾在 亚非拉美访问、讲学,对发展中国家情况非常熟悉。主要著作经济 发展。 n 其人口流动模型建立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城市失业的事实基础上 。他认为,农业劳动者是否转入城市,除了取决与城乡收入差别外, 还取决于城市的就业状况。若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很低,农业人口也 不会迁入城市。 n 该模型假定:(1)农业部门存在剩余劳动力但不是无限 的;(2)城市工业部门存在大量失业;(3)农村和城市 之间存在收入差距。这三条假定与刘易斯的假定刚好相对 ,但它更符合现代发展中国家的现实。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 M=f(d) f0 d=wa r 式中M为城乡劳动力迁移数量,d为城乡预期收入差,f0表示劳动力迁 移是预期收入差的增函数,w为城市实际工资率,r为农村平均收入水 平,a为城市就业概率。若进入城市都可以找到工作,则a=1,这时人 口流动就完全取决于城乡收入差别。 n 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a取决于城市现代部门创造的就业机 会和城市的失业人数。 n r表示现代部门工作创造率,N表示现代部门的就业人数, 二者乘积表示城市创造的就业机会;S表示现代部门劳动 力总规模(工作岗位),S-N表示城市失业人数。如果城 市创造的就业机会和城市失业相等,a值就等于1. n 那么现代工业部门的工作创造率r又取决于工业产出增长 率和劳动力生产率增长率 r=工业产出增长率-劳动力生产率增长率 显然,如果劳动生产率能够刺激工业产出更快增长,则r 就比较大;但若劳动生产率本身增长很快,产出增长慢, 则就业岗位创造率会降低。 n 结论: 城乡迁移取决于城乡工资差额及城市获得工作机会的概率 。 城市就业概率取决于城市现有失业率; 城市失业率取决于劳动力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越高,需要 的劳动者越少。 n 政策含义: 1.工业扩张不能解决城市失业问题,因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工业对 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了。 2.即便城市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但这将吸引大量农村人口进入 城市,加重城市失业。 3.应当缩小城乡收入差异。发展中国家实际城乡差异巨大。 4.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从而减少城市就业压力。 n肯尼亚的调查:政府雇佣、用税收和补贴诱导私 人雇佣劳动量多于MS=MC决定的雇佣量。实际增加 15%。 n但这是一个巨大的失败。新的就业者被吸引到劳 动力市场上,失业反而增加了。 n找到工作的概率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对托达罗模型的批评: 1. 着眼点在于城市就业,实际上发展中国家的问 题更多来自农村,农村失业更严重。 2.发展农村经济的效率问题,通过发展农村来缩 小城乡差别可行吗? 3.迁移方式问题、城市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问 题很大程度上影响城乡劳动力流动。 五、中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案例 n农村过剩劳动力的产生有什么特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