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ppt_第1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ppt_第2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ppt_第3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ppt_第4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 三国两晋魏晋南北朝法律 第一节 法制概况(220589) 政权更迭频繁(19国) 魏 蜀 吴 西晋 东晋 宋 西魏 北周 南朝 齐 北朝 北魏 梁 东魏 北齐 陈 2、门阀世族制度与官僚特权法 九品中正制度(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士庶不婚,士族特权 魏 北魏与南陈 3、立法频繁,立法技术与律典的篇章体例结 构日趋成熟 4、儒家思想全面入律:经义决狱、引经注律 、经义入律 5、思想的活跃 八议、官当 由九品中正制形成的对人物风貌的品评 嵇康七尺八寸,风姿特秀。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 。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 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彩照人。 王大将军称太尉:“处众人之中,似珠玉在瓦石间” 过江名士卫玠被他的舅父王济叹为“珠玉在侧觉我 形秽 魏晋时期思想的活跃 玄学之风 道教的形成 佛教的传入 个性之张扬 女性之自由 世说新语容止王夷甫条写到: “王夷甫(王衍)容貌整丽,妙于谈玄。恒捉白 玉柄尘尾,与手都无分别。”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之裸形在屋中。人见 讥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衣 ,诸君何为入我禈衣,诸君何为入我禈中?” 王子猷雪夜访戴安道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 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 。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 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 ,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 见戴?” 阮籍不拘礼法 阮籍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 ,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 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 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 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籍又能为青白 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 ,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 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由是礼 法之士疾之若仇。 籍嫂尝归宁,籍相见与别。或讥之,籍曰: “礼岂为我设邪!”邻家少妇有美色,当垆 沽酒。籍尝诣饮,醉,便卧其侧。籍既不自 嫌,其夫察之,亦不疑也。兵家女有才色, 未嫁而死。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 而还。其外坦荡而内淳至,皆此类也。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 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 晋书卫玠传:“京师人士闻其姿容,观 者如堵。玠劳疾遂甚,永嘉六年卒,时年二 十七,时人谓玠被看杀。” 二、主要立法 1、曹魏新律 魏明帝时诏令陈群、刘劭等“删约旧科、傍采 汉律”定魏法为新律十八篇。相对于汉律 ,其主要特点为: ()增加篇目 新律在汉九章律基础上,增加了劫略 、告劾、系讯、断狱、诈伪等九 篇。达到:文约而例通。魏律内容与条文更加统一, 结构更加严密。对晋律的制定有直接影响。 汉 九章律 篇 魏 新律 篇 ()调整体例 将九章律中的具律改为刑名置 于律首,以符合篇章结构之规律,为晋、北 齐律认可。 ()八议入律 ()改革刑罚制度 在刑名中首次提出新五刑概念,以劳役 刑取代肉刑。 2、西晋泰始律又称张杜律 (1)增加篇目,加强程序法。篇 (2)体例设置更加合理。 晋律将新律的刑名篇分为刑 名与法例两篇,置于律典之首,以完 善新律. 刑名中的刑法总则,并加强其统 领诸篇的地位。 (3)精减律令章句,文字简约,法律概念进 一步规范 汉:26276条,773万多字 晋:2926条,12630字 (4)律疏与律文具有同等效力。张斐、杜预 注律 (5)礼律进一步融合。 “峻礼教之防,准五服以制罪”。 3、北朝之北魏律北齐律 北魏100多年间前后立法、修定活动9次,成 北魏律,依据汉律、参酌魏晋律“综合比 较,取精用宏”,开北系诸律之先河。 存留养亲 北齐律 (1)首开十二篇体例:篇,949条。(2 )首创名例律的律典篇目。将刑名、法 例合并为“名例”,置于篇着,作为总则统率 其余十地篇,使法典体例更加完善。此种体 例为后代所承。 (3) “法令明审,科条简要” ()重罪十条入律 北齐律的成就: 不但吸收魏晋立法的经验,而且经过当时 律学家总结前代法典编纂的得失,增强了封 建法典的科学性。而定律十二篇,则是完成 了汉以来封建法典由繁至简的改革过程。 程树德九朝律考北齐律考序言:“盖唐 律与齐律篇目虽在分合,而沿十二篇之旧, 刑名虽有增损,而沿其五等之旧;十恶名称 虽在歧出,而沿其重罪十条之旧” 三、法律形式的发展 律、令、格、式 第二节 法律制度的主要发展变化 一、法典结构的变化及立法技术的提高 法经盗法 贼法 囚法 捕法 杂法 具法 九章律盗法 贼法 囚法 捕法 杂法 具法 户律 兴律 厩律 魏律刑名 盗法 贼法 囚法 捕法 杂法 户 律 兴律 厩律 劫略、告劾、系讯、断狱、诈伪 请赇等十八篇 晋律 刑名 法例 等二十篇 北魏律 可考者十五篇 北齐律 名例 禁卫 婚户 擅兴 违制 诈伪 斗讼 贼盗 捕断 毁损 厩牧 杂律 十二篇 法律概念与术语的规范化 法典条文的简约 法律形式的规范:律、令、格、式 二、刑罚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免除宫刑,进一步废止肉刑。 西魏文帝大统十三年(公元547年)诏:“自今应宫 刑者,直没官,勿刑”;北齐后主天统五年(公元 569年):“诏应宫刑者普免刑为官口”。至此,结 束了宫刑的历史。 .族刑连坐范围不断缩小 魏初将“言语及犯宗庙园陵,谓之大逆无道”犯者 “腰斩,家属从坐”,然而“不及祖父母、孙”。 高贵乡公正元二年(公元255年),改定律令为“ 在室之女从父母之诛,既醮之妇从夫家之罚”。东 晋“惟不及妇人”。 北魏初期定律令:“大逆不道腰斩,诛其同籍”, 而以“女子没县官”。 自东晋、北魏以后,凡从坐之妇女,母妻姊妹等得 以免除死刑而没为官奴婢,这对于后世的刑罚制度 有明显的影响 毋丘甸妻女应从诛被宥案 曹魏高贵乡公正元二年(公元255年),司马师辅政,镇东将 军毋丘俭、扬州刺史文钦起兵反抗司马氏失败,毋丘俭被杀 ,这次起兵被定为大逆。 按曹魏法律规定:犯大逆罪的,诛及出嫁之女。毋丘俭之子 甸妻荀氏,是大臣荀顗的族妹,荀顗又与司马师联姻,便由 荀顗上表于高贵乡公,请宥荀氏性命。 表曰:“臣以为女人有三从之义,无自专之道。而父母有罪 ,追刑已出之女;夫党见诛,又有随姓之戮。一人之身,内 外受辟。今女既嫁,则为异姓之妻,如或产育,则为他族之 母,此为元恶之所忽。男不得罪于他族,而女独婴戮于二门 。非所以哀矜女弱,蠲明法制之本分也。臣以为在室之女, 从父母之诛,既醮之妇,从夫家之罚。宜改旧科,以为永制 。” 魏帝于是下诏改定律令。 3.新五刑制度的初步形成 北周时,徒刑自五年至一年的制度正式固定 ,北周定律,首创流刑五等之治,自2500里 至4500里。鞭、杖列于五刑之中。 三、引礼入律的新阶段 1、准五服制罪之定罪量刑原则(晋律) 所谓“五服”,即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所规 定的五种丧服的服制,根据服丧期限的长短 与丧服质地的粗细,服制共分: 斩衰(三年) 齐衰(一年) 大功(九个月) 小功(五个月) 缌麻(三个月) 五服中最重要的之斩榱:上衣下裳都用最粗的生麻 布制成的,左右衣旁和下边下缝,使断处外露,以 表示未经修饰,所以叫做斩榱。对“榱”的解释, 就是指不缝缉的意思。凡诸侯为天子、臣.为君、子 及未嫁女为父母、媳对公婆、承重孙对祖父母、妻 对夫,都要穿斩榱。 次重孝服叫做“齐榱”,是用本色粗生麻布制成的 。自此制以下的孝衣,凡剪断处均可以收边;下摆 贴边都在砸边际。孙子、孙女为其祖父、祖母穿孝 服;重子、重女为其曾祖父、曾祖母穿孝服;为高 祖父、高祖母穿孝服均遵“齐榱”的礼制。 “大功”是轻于“齐榱“的丧服,是用熟麻布 制作的,质料比“齐榱“用料稍细。为伯叔父 母、为堂兄弟、未嫁的堂姐妹、已嫁的姑、 姐妹,以及已嫁女为母亲、伯叔父、兄弟服 丧都要穿这种“大功“丧服。 “小功”是轻于“大功“的丧服,是用较细的 熟麻布制作的。这种丧服是为从祖父母、堂 伯叔父母、未嫁祖姑、堂姑、已嫁堂姐妹、 兄弟之妻、从堂兄弟、未嫁从堂姐妹,和为 外祖父母、母舅、母姨等服.丧而穿的。 最轻的孝.服是“缌麻”,是用稍细的熟布做 成的。现在大多用漂白的布做成。称为“漂 孝”。凡为曾祖父母、族伯父母、族兄弟姐 妹、未嫁族姐妹,和外姓中为表兄弟、岳父 母穿孝都用这个档次。 五服之外,古代还有一种更轻的服.丧方式, 叫“袒免”。在史籍中记载:朋友之间,如 果亲自前去奔丧,在灵堂或殡葬时也要披麻 ;如果在他乡,那就“袒免”就可以了。 准五服以制罪:即对于亲属间的相互犯罪,根据五种 丧服所表示的远近亲疏关系来量刑定罪。亲属相犯 : 以卑犯尊者,处罚生于常人,关系越亲,处 罚越重。 若以尊犯卑,处罚轻于常人,关系越亲,处 罚越轻。 亲属相奸,处罚重于常人,关系越亲,处罚 越重。 亲属相盗,处罚轻于常人,关系越亲,处罚 越轻。 它是罪刑确立标准以及整个法律制度进一步 儒家化的重要表现,并对后世的隋、唐、宋 、元、明、清各代的封建法律制度产生了重 要影响 唐律: 诸殴缌麻兄姊,杖一百。小功、大功,各递 加一等。尊属者,又各加一等。 案例: 李中生女儿李继红与人私奔 ,十分气愤。后 来李中生的儿子李继昌将其妹妹找到。李中 生逼令李继昌将其妹砍毙。依律,李继昌杖 一百。 王起之长子王潮全,因为恨弟弟王潮相不肯 借钱给自己,持刀赶杀。王起闻之,将王潮 全拉回,并斥骂他,王潮全回骂。王起气愤 莫遏,命王潮相将其兄王潮全活理。依律, 王潮相应处斩;后改判为杖一百,流三千里 。 刘善爵因妾李氏与徐沅通奸,被其母雷氏撞 见,后向刘善爵告之,越日殴伤李氏身死。 川督认为:比照殴死妻拟绞减二等,于满 徒上酌减二等,拟杖八十,徒二年。 刑部:应将刘善爵改照奴婢犯奸家长,不 告官司私自殴杀律拟杖一百 2、确立“重罪十条” “重罪十条”正式确立于北齐律,是指被 封建统治者认为直接危害封建国家根本利益 的十种最严重的犯罪。包括 反逆(谋反、篡权) 大逆(毁坏皇家宗庙、山陵或宫殿) 叛(背叛国家、里通敌国) 降(投降敌伪) 恶逆(谋杀或殴打尊亲属) 不道(残酷地杀人,如杀一家非死罪者三人 以上) 不敬(偷盗皇室器物或祭祀用品,过失危及 皇帝安全) 不孝(不奉敬侍养尊亲属或不依礼服丧)、 不义(逆杀本属官长)、 内乱(亲属之间犯奸乱伦) 凡犯有“重罪十条”之一者,不在八议、上请 、赎免之列,一律予以严惩。 3、首创“八议”、“官当”制,特权制度法典化 (魏律)首定“八议”制度。这是封建等级特权原则在 刑法适用上的进一步具体化,是对封建贵族官僚减 免刑罚处分的特权规定。 “八议”的对象是“议亲”、“议故”、“议贤”、“议能” 、“议功”、“议贵”、“议勤”、“议宾”。凡属上述八 种人犯死罪时,“议其所犯”奏明皇帝裁处,一般可 降为流罪,流罪以下减刑一等。 至北魏、南陈时,法律还确定了“官当”制。这是封 建法律关于官吏用官职爵位抵当徒罪的一种制度。 第三节 司法制度的新变化 1、司法机关的变化 三国时期的司法机关基本上沿用汉制,中央由廷尉 、御使、尚书三部分组成。廷尉是最高审判机关的 长官,下设属官政、监、平。 北齐将廷尉扩大为大理寺,为专门审核刑案的官署 ,设卿、少卿、丞为主官,下有政、监、平,并置 律博士,明法椽若干人,使中央司法机关趋于完备 。 在地方,由行政长官兼理狱讼,一般是由县令先作 判决,后经郡太守,如郡太守不能断决,送州刺史 ,最后送廷尉。 2、皇帝直接审判、录囚 3、改进上诉、直诉制度 登闻鼓直诉制度 3、死刑奏报制度 4、刑讯制度:重枷、测罚、测立 复习思考: 单项选择: 1.“八议”最早规定在() A 魏律 B 晋律 C 北齐律 D 北魏律 2.开始区分律和令的是(),其中规定“律 以正罪名,令以存事制”。 A 晋律 B 齐律 C 魏律 D 蜀律 3.最早确立封建制法典十二篇体例的是() 。 A 魏律 B 晋律 C 北齐律 D 北魏律 4.北齐的中央审判机关叫做( ) 。 A 廷尉 B 大理寺 C 大理院 D 秋官大司寇 5.中国古代设置“登闻鼓”始于( )。 A 曹魏 B 西晋 C 北魏 D 隋 6.封建法典的( )源于“重罪十条”。 A 十恶 B 叛逆罪 C 危害国家根本利益的犯罪 D 不属于“八议“论赎范围的犯罪 7.南朝统治者的法制指导思想多沿袭魏晋的 主张,因而( ) A.多有创建 B.有所退步 C.无大建树 D.大有作为 8、将汉律的烦杂进行改革,使之条文精简是 A 新律 B 泰始律 C 北齐律 D 北魏律 多项选择: 1.魏律对两汉相沿的旧律进行的改革有( ) 。 A 篇条由9章增加到18章 B 改具律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