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资源评价.ppt_第1页
网络信息资源评价.ppt_第2页
网络信息资源评价.ppt_第3页
网络信息资源评价.ppt_第4页
网络信息资源评价.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络信息资源评价 一、网络信子资源的定义和特点 l定义:网络信息资源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 总和。具体的说是指所有以电子数据形式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 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储在光、磁等非纸介质的载体中,并通过网络通 信、计算机或终端等方式再现出来的资源。 l特点:非控制性、非稳定性、非整序性 二、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发展脉络 l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 展,尤其是万维网技术的迅速崛起,网络越来越普及,网络用户及网 站剧增,网络信息资源急剧增加,数量空前庞大,内容十分广泛,但 信息来源分散,质量参差不齐。从总体上看,网络信息资源良莠不齐 、鱼龙混杂,缺乏必要的组织与控制,严重影响了网络信息资源的使 用,极大地增加了用户获得所需信息的难度。要在因特网上获取符合 用户需求的有效信息非常困难,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因此,网络信息资源的质量成为关注的焦点,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研究 便首先在网络较发达的欧美国家应运而生。 外国发展史 l起初,以LJHinchliffe(辛奇里菲)为代表的很大一批图书馆界人士认为可以借用 传统文献的评价指标来评价网络信息资源。 l1995年,美国学者JRetting介绍了当时的网络信息评价工作,提出了对网络信息资源 评价指标进行研究的必要性。 l1996年S.Brandt探讨了网络信息产生及发布与传统信息出版发行的不同过程,认为绝 大多数网络信息缺乏质量控制,其可靠性及权威性无法保证,并强调因特网信息资源评 价研究很重要。 l其后,新西兰的Alastair GSmith、美国的Robert Harris、David Stoker和Alison Cooke等,先后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定性评价指标进行了研究。 l1998年,丹麦皇家图书信息学院的PIngwersen,首次提出了“网络影响因子(Web Impact Factors,WebIF)”一词,试图用它来客观评价网络信息资源。经过三年的 研究,Ingwersen在网络计量学的展望中讨论了网络影响因子的具体计算方法。 国内发展历程 l在我国,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研究始于1999年,较早公开发表的文献是孙兰和 李刚的试论网络信息资源评价,该论文介绍了国外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主 体及定性评价指标。 l其后,国内的相关文献逐渐增多,大多涉及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与类型、网络 信息资源评价的必要性、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定性指标等。 l总体上看,国内文献一方面介绍欧美国家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也提出了自己 的独创性见解,评价内容主要针对信息资源,也包括页面设计、使用功能和费 用等。 l此外,国内也有少数学者致力于研究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的定量指标,并取得 一定的成绩,如强自力的利用搜索引擎高级检索功能评价大学图书馆Web站 点,刘雁书、方平的利用链接关系评价网络信息的可行性研究等。 三、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必要性 案例一“牙膏信任危机” 2005年4月17日国内媒体发布了一篇源自英国旗帜晚报的关于“高露洁牙 膏可能含致癌成分”的报道,文章标题极为醒目牙膏致癌警告。大意 是,根据美国最新研究显示,数十种牙膏、洗手液等抗菌清洁品,包括高露洁 等品牌,含有一种可能致癌的物质。随着这则消息在中国的扩散,高露洁在中 国消费者中的品牌信任度迅速来了一个1 80度的大转弯。截至4月19日上午8 点,新浪网的网上调查表明,88以上原来信任高露洁品牌的消费者,会继续 使用该品牌的不到1 0。但事实上,在英国和美国并没有一个监管机构真正 发出这种警告。主持相关研究的弗吉尼亚理工人学士木与环境工程系助理教授 PeterVikcsland根本就不认同“牙膏致癌警告”的说法。美国和英国的主流媒体 并未太多关注Vikesland等人的研究。但旗帜晚报的报道通过网络却很快 引起了国内的关注,并给高露洁牙膏的生产厂家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l为什么一项尚无定论的科学研究,最后会演变成公众对一种牙膏的不 信任?你对此事件有何感想? l原因有二,一是某些媒体不负责任的报道,其二是网络快速传播,扩大整个事 件的负面影响。由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得出网络上的信息并不都是真的。 l案例二: “恭喜,您已被温馨系统随机选中,成为了当日的幸运大玩家,请与我们的后 台系统联系。”正在打开网络游戏的玩家张小姐看见突然弹出了这么一个对话 框,心里纳闷,点击进入网页一看, 网页系统提示张小姐中奖了,奖品是奖金 8808元,外加价值13000元的索尼笔记本电脑一部。但经确认后,系统又出 现提示,领取奖品前要先汇手续费380元。在奖品的诱惑下,张小姐在半信半 疑汇出了380元,连等了几天,没有回音。张小姐着急了,打电话到网络游戏 公司去询问,工作人员却告诉她,公司并没有举办过类似的活动。 l这样的事情我们身边是不是很多?你会相信吗? l网络时代,网络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许多弊端也日渐显出。网络 上信息良莠不齐,虚假信息鱼目混珠,利用网络进行欺诈的事情时有发生,如 何保护好自己,不上当受骗,是今后大家必备的网络航行的技能。 评价的必要性 网络环境本身的需要用户利用的需要信息机构的需要 (一)网络环境本身的需要 信息量大、传播范围广 信息内容杂乱,质量不一 网络信息的动态性 要提高网络信息资源的有用性必 须对网络信息的质量加以控制, 从而提高整 个网络环境的质量 。但是 传统信息资源评价方法 和 标准是难以对网络信息进 行 有效评价的,新的对网 络信息 资源评价的指标和方法就产生了 。 网络信息的特点 (二)用户利用的需要 针对目前因特网的海量信息,对网 络信息进行组织过程中依然存在十 分突出的问题。尽管人们可以用搜 索引擎来对网络信息进行组织和检 索,但所得到的结果是十分有限的 而且搜索结果也往往过于简单。而 且用户必须在检索结果中挑选出自 己所需要的信息,这无形中又增添 了用户更多的负担。所以,通过网 络信息资源的评价可以提高网络信 息组织和检索的效率,更好的满足 用户的需要。 (三)信息机构的需要 信息组织和信息服务机构包括图书 馆和一些商业或个人的信息服务机 构,尤其是目前正在建立的数字图 书馆等,这些机构都已经把网络信 息资源看做是最重要的信息资源。 因此,在对信息使用前必然要涉及 到对信息进行选择,选择的前提就 是评价。要提供给用户信息服务, 也要把评价的结果提供给用户,这 样才方便用户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 息。 l现在,网上购物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总所周知,在网上 购物方便快捷,种类繁多而且价格偏低。 l比如,要到淘宝网上购一台2000-3000元的数码相机。我们是否立即汇款进 行交易?如何对商家进行信用评定? 通常知道在进行网上交易时,我们对商家的信用评定主要是参考几个数据,如: 外界对卖家的评价、卖家的信用指数、好评率等,通常数据最能说明问题,而 且这些数据是外界对卖家的评价,一般比较公正。 刚才网上购物中所采用的一些方法,可以借用到我们对网络信息的评价上。 四、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方法 定量评价法 定性评价法 综合评价法 (一)定量评价方法 l定量评价方法是指按照数量分析方法,利用网络自动搜集和整理网站 信息的评估工具,从客观量化角度对网站信息资源进行的优选与评价 1、在网络信息资源评价中,最先和最常采用的定量方法是访问量统计 。访问量统计方法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认为用户访问网络信息资源(主 要是相关网站)的单位时间数量可间接反映网络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可 以通过分析服务器的日志文件来确定平均日访问量或点击量的高低。 但日志分析不能区别初次访问的用户和重复访问的用户,也无法分析 用户访问网络资源的浏览、下载等行为,故访问量的高低并不能代表 网络信息资源的质量高低,也无法用以确定网络信息资源的“重要性”。 而且访问量的统计与确定也涉及被评价的网络资源有关信息的公开, 往往数据获取比较困难,同时也会出现不真实数据的问题。 2、目前,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定量方法和手段主要集中于链接关系分 析。如果网页(网站)建立了另一个网页(网站)的链接,可以认为两者 之间存在某种联系或关联。其中,主动实施链接的网页,称为施链网 页,另一个称为被链接网页。通常一个网站的网页被链接次数越多, 该网站质量就越高,其影响力就越大。 施链网页 被链接网页 访问量统计 3、定量方法中最具有代表性、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网络计量学的方法。 l人们设想根据网络信息资源自身规律来进行定量网络资源评价,因而借鉴文献 计量学的思想,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cyber metrics”,国内称为网络计 量学。 l1997年丹麦学者阿曼德(TCAlmind)等人首次提出了“Webo-metrics”这 一概念。此后网络计量学方法逐渐地被运用到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方面,特别是 在网站的评价中。1998年Peter Ingwersen借鉴传统的文献计量学中期刊影 响因子的思想,提出了“网络影响因子(Web Impact Factor,WebIF)。 is”这一构想引起网络信息计量研究领域的高度关注,成为网络计量学的一个 重要分支。各国学者都围绕WebIF开展了大量研究,将其发展成为网络信息 资源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 (二)定性评价方法 l定性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从主观角度对网络信息资源所做的优选和评 估。定性评价因人而异,因此有很大的变动性。 l它的基本步骤是: 由评价工作的目的和服务对象的需求,依据一定的准则,研究确立评价标准, 建立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 确立评价标准和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是定性方法最重要的一环,国内外 学者对此进行了许多探讨,已经提出的各种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数目 繁多,下面列举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些研究结果。 国外学者提出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 1、Betsy Richmond在1991年提出评价网络信息资源的10C原则, 即: 评价 可信度 (credibility) 引文 (citation) 内容 (content) 批判性思考 (critical thinking) 版权 (copyright) 范围 (context) 可比性 (comparabiIity) 可连续性 (connectivity) 审查制度 (censorship) 连贯性 (continuity) 2、1998 年,Jim Kapoun 以表格的形式在他的论文网页评价五标准 中提出了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5条标准: 文献的写作 目的 标准 准确性 权威性 时效性 全面性 作者的联系方式 作者的资格等 页面的偏向性 广告的目的 作者的观点 创作时间 更新时间 链接的可靠性 客观性 3、美国南加州大学Robert HaHis教授 提出了网络信息评价的8条标准: 有无质量控制的证据 读者对象和目的 时间性 合理性 有无令人怀疑的迹象 世界观 引证或书目 4、David Stoker和Alison Cooke提出 了与哈里斯完全不同角度的8条评价标准 权威性 信息来源 范围和论述文本格式 信息组织方式 技术因素 价格和可获取性 用户支持系统。 5、美国乔治大学Gemer LWilkinson教授等人在论文评价标准和质量指 示列表中对不同学者发表的评价指标进行了汇总,在研究和分析网站信息资 源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11个大类125个“质量指标”。这 11个大类分别为:(1)可检索性和可用性;(2)信息资源的识别和验证;(3)作 者身份鉴别;(4)作者的权威性;(5)信息结果和设计;(6)信息内容相关性和 范围;(7)内容的正确性;(8)内容的准确性和公正性;(9)导航系统;(10)链 接质量;(11)美观和效果。威尔金森还与其他人一起在1997年提出了0ASIS 评价体系,即客观性(objective)、准确性(accuracy)、来源(source)、信息 含量(infomation)和范围(span)。 国内学者提出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 l1、罗春荣、曹树金在因特网的信息资 源评价一文中根据因特网信息资源产 生、组织、传递与使用的独特性,认为 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标准体系及其具体 指标应该包括3个方面:内容(实用性、 全面性、准确性、权威性、新颖性、独 特性、稳定性)、操作使用(导航设计、 信息资源组织、用户界面、检索功能、 连通性)、成本(技术支持、连通成本)。 l2、黄奇和郭晓苗提出5个方面的评价指 标:内容(正确性、权威性、独特性、内 容更新速度、目的及目标用户、文字表 达)、设计(结构、版面编排、使用界 面 、交互性、视觉设计)、可用性和可获得 性(链接、硬件环境需要、传输速度、检 索功能)、安全、其他评价来源。 l3、董小英在其博士论文网络 环境下的信息资源管理中总结 出了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9项标 准,即:信息的准确性、信息发 布者的权威性、提供信息的广度 和深度、主页中的链接是否可靠 和有效、版面设计质量、信息的 时效性、读者对象、信息的独特 性、主页的可操作性 l4、蒋颖则认为网上信息资源的 评价标准可以包括信息质量(学 术水平、可信度、时效性、内容 的连续性)、范围(提供信息的广 度和深度)、易用性(链接速度快 、无空链)、稳定性和连续性等 (三)综合评价方法 1、Lisa Gray在论文如何评价因特网信息资源中提出逐步评价(step-by step)的理念,主要包括六个步骤,分别是:(1)根据任何链接尽可能多地获得 有关某一网络信息资源的相关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的研究进一步了解该资 源;(2)分析该网络信息资源的统一资源定位器(URL),URL往往反映了网络 信息资源的很多方面的信息,对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3)从覆盖面、准确性、时效性等方面考察该网络信息资源的内容;(4)考察网 络信息资源的可获得性、页面设计和布局等;(5)研究该网络信息资源以外的 信息,如被链接率等;(6)与其他类似或相同领域的信息进行对比。 表1 评价项目评价方法 可靠性、利益冲突 网站的责任人、创办 人额 考察网站 网站的作者、凭证 考察网站 网站的结构和内容 信息来源参考 考察网站 信息的覆盖面和准确 性 考察网站 信息的新颖性 考察网站 信息的可读性 考察阅读年龄、查阅 可读性索引 与其他网站链接的质 量 考察网站,判断链接 是否可用 用户交互的平台考察网站,判断链接 是否可用 网站的功能 通过搜索引擎能否进 入该网站 用户实验室测试 用户概况 网络服务器统计、网 上问卷调查 网站的导航功能用户试验室测试 网站的影响 对用户的教育影响 试验室测试、分学科 领域测试 临床试验、病人情况 的影响 试验室测试、分学科 领域测试 2、Jeremy C. Wyatt在论文网络信息资源质量和影响的测评中提出了 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体系,如下表1所示。 图1 网站 评价 目的:做广告 还是 提供信息 有其他网站 知道被评网站 信息的新颖 程度 作者: 有无凭证 内容:带有 偏见的 还是公正的? 信息主题的 覆盖面 以及完备程度 3、俄亥俄州立大学图书馆提出了一套网站评价方法,如下图1所示: l(1)网站的目的:弄清楚网站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是提供信息还是为了做某 种意义上的广告。 l(2)作者:一个好的网站的信息都是由受过好的教育、训练或者有着丰富经 验的人所提供。可以通过检查站内的文件或者站外资源多了解作者的背景。 l(3)内容:确定网站的内容是否带有偏见。作者是不是对该主题有着特定的 兴趣?寻找那些有着公正观点的信息。 l(4)覆盖面:可以将该网站与其他相同主题的网站进行比较,看哪个网站的 资源覆盖面广一些。 l(5)新颖性:考察网站中的网页更新时间。 l(6)知名度:看看该网站是否被其他网站熟知,有无被链等。 五、现有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方法评析 l纵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