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热设计》PPT课件.pptx_第1页
《隔热设计》PPT课件.pptx_第2页
《隔热设计》PPT课件.pptx_第3页
《隔热设计》PPT课件.pptx_第4页
《隔热设计》PPT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亚热带建筑技术 隔热设计 李嘉淇,3112009823 目录 1.干、湿热地区的差异 2.夏季室内过热的原因 3.各种隔热途径 4.外维护结构的隔热与散热 屋顶隔热设计 外墙隔热设计 5.窗口遮阳 1.干、湿热地区的差异 湿热地区建筑 隔热措施: 防止日辐射:周围环境要绿化;窗口要遮阳;外围护结构要 隔热;朝向要合理。 争取自然通风:房屋间距、布局要合理;建筑低层架空;设 通风屋顶、通风幕墙。 干热地区建筑 干热区气候干燥、气温高、温度日差较大,晴朗少云, 吹热风并带沙尘。 建筑特色:墙厚少开窗或开小窗;外围护结构隔热要求 高;内庭周围多设走廊,庭院内种植物和设 置水池以调节干热的气候; 在干热地区,生土建筑对调节室内气温起的作用很大。 热气候特征与建筑设计原则 2.夏季室内过热的原因 4、屋顶、外墙传热 5、室内生产生活产生余热 1、热空气传入 2、窗户太阳辐射 3、反射及长波辐射 建筑隔热的主要任务是,在建筑规划和建筑设计中采取合 理的 技术措施,减弱室外热作用,是室外热量尽量少传入室内,并使室 内热量尽快散发出去,从而改善室内热环境。 减弱室外热作用 正确选择朝向和布局; 绿化环境,降低辐射; 浅色外围护结构,减少辐射吸收。 外围护结构的隔热与散热 合理组织自然通风,排除余热 窗口遮阳,防止阳光直射室内 尽量减少室内余热 利用自然能 绿化 喷淋 3.各种隔热途径 4.外围护结构的隔热与散热 设计原则 隔热重点在屋面,其次是西墙和东墙 降低室外综合温度:结构外表面采用浅色饰面,减少对太阳辐射吸收; 屋顶或外墙采用遮阳结构; 结构外表面选用特殊材料,降低表面温度。 在外围护结构内部设置通风间层 依据气候特点和房屋使用情况合理选择外围护结构的材料要求和衰减延迟 能力 利用水的蒸发和植被对太阳能的转化作用降温 屋顶和东西墙应当进行隔热计算,使内表面最高温度满足隔热设计指标 充分利用自然能源 对空调建筑来讲,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应符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 规范 降低室外综合温度 利用植被降温 屋顶隔热设计 自然通风 实体材料层和带有封闭空气层的隔热屋顶 通风屋顶 阁楼屋顶 喷淋、蓄水 种植绿化 遮阳 实体材料层和带有封闭空气层的隔热屋顶 在承重层与防水层之间增设一层实体轻质材料,如炉渣混凝土、泡沫混凝土等,以增大屋 顶热阻与热惰性。 应用封闭空气间层隔热,特别是在间层内加铺反射系数大、辐射系数小的材料如铝箔,隔 热效果显著。 应用白色或浅色光滑的材料如光滑的无水石膏做成屋顶的面层,减少屋顶外表面太阳的辐 射吸收,增加了面层的热稳定性,从而使屋顶内表面温度降低。 原理 利用屋顶受太阳辐射产生的对空气的加热作用,形成热压通风降温,将屋顶 吸收的太阳辐射热带走,防止辐射热聚集,避免向室内传递; 利用夏季主导风向的风压,导入屋顶通风间层,将屋顶吸收的太阳辐射热带 走。 特点 隔热好,散热快 通风口要面向夏季的主导风向 通风屋顶 阁楼屋顶 水隔热屋顶分为蓄水屋顶、喷 淋屋顶 利用水的蒸发对太阳能进行转 化,通过水的蒸发和流动及时 地将热量带走,减缓了整个屋 面的温度变化;另外,由于在 屋面上蓄上一定厚度的水,增 大了整个屋面的热阻和热惰性 ,降低了屋面内表面的最高温 度。 蓄水高度一般在300mm 600mm之间。 蓄水屋顶 分带土种植与无土种植两类。 原理:在屋顶上种植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将热能转化为生物 能;利用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增加蒸发散热量,均可大大降低 屋顶的室外综合温度;同时,利用植物培植基质材料的热阻与 热惰性,降低内表面平均温度与温度振幅。 无土种植采用膨胀蛭石作培植基质。 种植屋顶 需要注意的问题 植物配置问题 抗风性 结构顶板荷载 防水和排水 防止植物根系穿刺问题 美国加州科学院大楼 遮阳 外墙隔热设计 新型墙体 通风墙体 双层墙面 水幕墙 绿化墙体 双层墙面 水幕墙:水与围护结构融为一体 绿化墙体 目的 避直射光室内过热、眩光、紫外线 要求 夏天防止日照,冬天不影响必需的房间日照 晴天遮挡直射阳光,阴天保证房间日照 减少遮阳构造的挡风作用,最好还能起导风入室的作用 能兼作防雨构件,并避免雨天影响通风 不阻挡从窗口向外眺望的视野 构造简单,经济耐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