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以亚马孙热带 雨林为例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 害,以及相应的治理保护措施。 一、森林资源的作用与现状 1重要作用:既是重要的 , 为人类提供木材和林产品;又是不可替代 的 ,具有强大的生态作用 和环保功效。 自然资源 环境资源 2森林分布 3现状:世界森林面积 的趋势 仍 在继续 ,大片 正遭到毁灭性的破 坏。 减少 热带原始森林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影响大气中的 ,有“地球 之肺”之称。 2促进全球 ,调节 全球 。 3世界 宝库。 碳氧平衡 水循环水平衡 生物基因 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雨林生态的优势: 强烈, 旺盛,生物生长 。 2脆弱性的表现 (1) 和养分再循环旺盛, 长期高温多雨的 ,土壤一般很贫 瘠。 (2)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 地上的 ,地上植被最容易遭受 破坏。 光合作用生物循环 迅速 有机质分解 淋洗 植物体内 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 ,或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恶劣,或因难 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得以大面积保存。 四、亚马孙 开发计 划及其影响 1雨林破坏 (1)直接原因: 。 (2)根本原因:当地发展中国家的 ,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 人类的开发 人口增长和贫困 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 是保护 1当前背景下,应该 把 放在第 一位。 2保护措施 (1)鼓励 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 光、生态旅游等。 (2)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 。 (3)加强 ,提高公民环保意 识。 (4)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 中获益。 (5)森林 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 (6)加强雨林 的建设,减少移民 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保护 保护性 自然保护区 环境教育 选择性采伐 缓冲区 森林植被对地理环境的组成要 素的作用十分明显。滥伐森林造成许多环 境问题,生态平衡失调。如何解决生态平 衡失调的问题,最基本、最有效的办法就 是植树造林。我国在许多山地、丘陵地区 实行退耕还林就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 1森林的作用 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 代的环境资源。具体分析如下。 2世界森林种类和分布 世界主要森林包括亚寒带针 叶林、热带 雨 林以及混交林和温带、亚热带阔 叶林。 1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热带 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 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对调 节全球气候、维护 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 关重要的作用。 环境效 应 详解阐释 地球 之肺 环境效 应 详解阐释 巨大的 储水库 生物基 因宝库 2.雨林的保护 (1)保护放在第一位 (2)国际社会共同保护 (2008年高考海南地理卷)对黄土丘 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被 水土流失的观测结 果如下表。据此完成 (1)(2)题。 降雨 量 (mm) 降 雨 强 度 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 径流 量 ( L ) 泥沙 量 ( k g ) 径流 量 ( L ) 泥沙 量 (k g) 径 流 量 ( L ) 泥沙 量 ( k g ) 径流 量 ( L ) 泥沙 量 (kg) 33弱1110.115541.31534.715418 14 很 强 290.532739.4710.821225 19强280.31131.2510.4520.6 (1)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 次为 ( ) A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 林地 B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荒 草地 C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荒草地 坡 耕地 D混交林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坡 耕地 (2)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 ) 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 一树种针叶林 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 当地生态 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 益越优 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 耕还草 A B C D 【试解】 (1)_,(2)_ 。 【解析】 (1)从表格中可以看出:相同 降雨强度下,流失泥沙量由小到大是混交 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故 D正确。 (2)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混交林地泥沙量较 小,油松幼林地(单一树种)泥沙量大,故 正确。开垦坡地泥沙量最大,不能有 效改善当地生态,故错。荒草地与油松 幼林地相比,降雨强度相同条件下,荒草 地泥沙量小,故错。 【答案】 (1)D (2)B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如水土流失、 荒漠化、森林开发、湿地的开发)的分析思 路 在此类问题的分析中,首先需要分析该区 域的地理背景,从而找出该区域的生态环 境问题,了解该环境问题的分布与危害, 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到相应的治理措 施。 (2009年辽宁模拟)读图,回答12题。 1该图 反映的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 ) A净化空气 B防风固沙 C保持水土 D保护农 田 2若图中森林被破坏,下列叙述较为 符合河流水文特征变化的是 ( ) 河水含沙量增加 河道淤浅 水 患加重 结冰期延长 A B C D 【解析】 该图反映出森林保持水土、 含蓄水源的环境效益。 【答案】 1.C 2.C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 、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雨森。路透社 巴西利亚2008年1月23日消息:亚马孙森 林在过去的5个月中再次遭到严重破坏, 毁林面积从2007年8月的243平方千米激 增到12月的948平方千米。这个数字相当 于2004年同期的4倍。据此回答35题 3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分析亚马孙 地区热带 雨林分布面积广阔的原因包括 ( ) 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 受巴西暖流的影响 受秘鲁寒流的影 响 平原面积广阔 A B C D 4导致亚马孙 森林不断遭到严重破坏 的原因可能包括 ( ) 为了脱贫而实施过度的迁移农业 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 利益而开辟大型农 牧场 为了偿还债务 而进行商业性伐 木 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 土地的需要 A B C D 5下列保护雨林的措施中能够较 好地 协调环 境与发展关系的是 ( ) 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 护中受益 B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C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 D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 【解析】 第3题,亚马孙热带雨林分布 面积广阔与大气环流、地形、暖流等因素 有关。第4题,过度的迁移农业是为了解 决由于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需求问题。第 5题,设立国际基金,既保护了森林资源 ,又解决了当地的贫困问题,较好地协调 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答案】 3.B 4.D 5.A 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 断减少,亚马孙这片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 ,前景也不容乐观。据此完成下题。 6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 发的有( ) 雨林观光 生态旅游 选择 性采 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发达国家保护 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 雨林相结合 A B C D 【解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发达国家 为保护本国资源和环境而采伐亚马孙平原 雨林属于破坏性开发。 【答案】 B 7读亚马孙 流域朗多尼亚地区人口增长 与雨林砍伐的关系图和亚马孙 流域开发示 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巴西政府为了解 决农村的失业问题,鼓励农民向亚马孙河 流域进军。破产的农民们,拖家带口走向 森林,他们的目的地主要是西南部的朗多 尼亚地区,这里是巴西最富庶的地区。在 高潮时期,每月有五万七千名移民来到这 里。 (1)朗多尼亚地区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是 _ _ _。 人口的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 _。 (2)简要分析促使朗多尼亚地区人口迅速 增加的因素。 (3)朗多尼亚地区1970年至1988年的19 年间,人口从10万增加到100万,雨林砍 伐的面积从不足10万平方千米增长至 _平方千米,占到雨林总面积的 _%,这说 明人口增长与雨林砍 伐有什么关系? (4)亚马孙 横贯公路的建设对 雨林有何影 响? 【解析】 考查巴西亚马孙开发计划对 热带雨林带来的影响及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由图及文字材料分析以亚马孙横贯公路 为标志对亚马孙广大的地区进行开发,朗 多尼亚地区人口在1970年到1988年短短 十几年中增长了9倍并非人口的自然增长 造成的,而是大量移民的结果,使热带雨 林大量被毁,二者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 系。 第(1)题,朗多尼亚地区人口从1970年10 万人到1988年增长到100万人,是人口迁 移的结果,并非人口自然增长的结果。亚 马孙横贯公路的修建为移民提供了方便。 第(2)题,朗多尼亚地区人口迅速增加取 决于:朗多尼亚地广 人稀,雨林资源丰富,有容纳移民的条件 ;国家移民政策;与雨林相邻的东北 部人口密度大,干旱贫困,贫民集中,有 可迁移而想迁移的人。第(3)题,通过读图 得数据并分析得其相互关系。第(4)题,公 路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开发,也加快了雨林 破坏。 【答案】 (1)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