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要点 1、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真理的含义和真理的客观性、具体 性、条件性; 4、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坚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 第六课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求索真理的历程 考点一 实践 1 1、实践的概念实践的概念: 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运动。 人 类 活 动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客观世界 主观世界 自然界 人类社会 实践实践 实践其实就是人们去改造自 然和社会的物质性的活动。 认识世界 认识世界 1 1、实践的概念:、实践的概念: 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运动 。 凡是实践,都是以人(区别于其他 动物的本能活动)为主体、以客观事物 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 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 的存在。 2 2、基本形式: (1)改造自然界的生产实践 生产实践,即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这是 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决定其他一切活动。 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2)变革社会的实践 表现为革命、改革、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 、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实施等; 阶级社会中,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主要表 现为阶级斗争。 (3)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有 蜜蜂酿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神七飞天 鹦鹉学舌 物权法颁布实施 教师教书 修身养性 . . . . (B) 明代王阳明说:“一念发动处,便即是 行了。”在他看来,凡是认识之真切、情 感之发动、意志之决断,都是行(实践) 。这一认识(多项) A.否认了实践的物质性 B.王阳明坚持“知就是行,行就是知” C.是唯心主义的实践观 D.科学地揭示了实践的概念(ABC ) 3、实践的特征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构成实践的基本要素(实践的主体、 手段和对象)是客观的; 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 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也具有 客观性。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实践一种改造世界的活动: A.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创造出自然中原 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 B.在改造社会过程中,创造出新的社会结 构和社会关系。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 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 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 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社会性) 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 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 容、形式、规模和水平都受到一定历史 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历史性) 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 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 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 实践 没有止境,说明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 A.历史性 B.社会性 C.物质性 D.能动性 (A) 我国通过制定“十一五”规划来指导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体现了实践是 A.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B.主观与客观相一致的活动 C.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D.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D ) 在当代,人类的交往已经超出了民族 和国家的范围,世界各国有着紧密的联系 。任何国家的重大实践问题,都与整个世 界密切相关。这说明实践是 A.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B.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C.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D.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D) (09海南卷)“地球一小时”活动节约的能 源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性并化为自 觉保护环境的实践,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做 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 实践是主观见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 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 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A B. C. D. (B) 人类对月球的科学探测和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 。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实现了人类登 月之梦,并于1994年和1998年分别发射了两颗探测器 。欧洲第一个月球探测器“SMART1”号也在2003年 9月27日顺利升空。2007年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一 号”探测卫星发射成功。 各国之所以争先恐后探月,据专家分析,其一, 为了抢占月球资源;其二,开展探月工程可推动国家 科技发展。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实践的特征。 (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体现在月球作为 实践的对象是客观实在,探月所用的飞船和探测器等 手段也都是物质的,人的智力也是在当前的客观条件 下形成的。 (2)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各国纷 纷探月都有其目的。在探月的过程中也充分发挥了人 的创造性。 (3)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各国的探月活 动是相互影响的。各国在探月活动中所取得的成果也 是由客观的历史条件决定的。 浙江东阳蔡卢村农妇卢法素因家中缺乏劳动力,将浙江东阳蔡卢村农妇卢法素因家中缺乏劳动力,将 水稻种子直接撒播在农田里。没想到,这种插法不仅节水稻种子直接撒播在农田里。没想到,这种插法不仅节 约了劳动力,还使早稻大幅增产。约了劳动力,还使早稻大幅增产。 党支部决定推广这一方法,可村民认为这是党支部决定推广这一方法,可村民认为这是“懒办懒办 法法”,不足为效。党支部带领党员进行试验,结果平均,不足为效。党支部带领党员进行试验,结果平均 亩产从亩产从300300多千克增加到多千克增加到477477千克。千克。 “ “直播法直播法”不令而不令而 行,全村粮食大幅度增产,种粮效益大幅度提高。行,全村粮食大幅度增产,种粮效益大幅度提高。 但直播法也带来新问题,由于直播种子过于集中,但直播法也带来新问题,由于直播种子过于集中, 使得手工收割非常困难。为此,蔡卢人继续改进他们的使得手工收割非常困难。为此,蔡卢人继续改进他们的 直播方法,用秧盘将秧苗一颗一颗分开,再将秧苗直播直播方法,用秧盘将秧苗一颗一颗分开,再将秧苗直播 到田里,这样就解决了秧苗过于集中的弊端。到田里,这样就解决了秧苗过于集中的弊端。 蔡卢人还把这种方法进行推广,取得良好的经济和蔡卢人还把这种方法进行推广,取得良好的经济和 社会效益,被称为社会效益,被称为“我国农业生产技术上的一场革命我国农业生产技术上的一场革命” 。 材料是如何体现材料是如何体现“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 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与客体的相 互作用中才能完成; (2)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借助一定的工 具作为手段,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而 获得的。 获得认识 的途径 直接经验 间接经验 考点二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2)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 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 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3)实践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人 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主观世 界,提高自己的判断和推理能力,从而推 动认识的不断深化。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主观认识无法判别本身正确与否; (2)客观事物不能自言其明; (3)人们通过实践所产生的结果与认识 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 了客观事物。 【提示】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通过实践, 人们把观念中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两者对照 ,就能判断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 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如果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 那么认识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 注意认识的根本任务:从感性认识上 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认识的目的: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总结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1)正确的认识、真理、科学理论对实 践有积极指导作用; (2)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消极阻碍作用 。 注意 实践决定作用和认识反作用 (1)两者不可分割,也不能并列,更不 能颠倒,实践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 (2)承认实践决定作用坚持了唯物论思 想,承认认识的反作用坚持了辩证法思想 。 3、方法论要求 (1)既要重视实践又要重视理论,把 实践和理论紧密结合起来; (2)反对割裂理论和实践辨证关系的 教条主义、经验主义两种错误。 易错易混 (1)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实 践是人的活动,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 (2)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盲目 的实践是不存在的。 (3)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单个人 的实践是不存在的。 (4)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5)实践是认识的主要来源(或一个来 源)。 易错易混 (6)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7)认识有时独立于意识之外。 (8)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就是认识能够 促进实践的发展。 (9)实践既是一种客观活动,又是一种主 观活动。 (09海南卷) 最近,我国有科学家采用铝 埋藏测年法的技术手段测定,北京猿人生活 在约七十七万年前,此前,根据其他测年法 ,学术界采信“四五十万年前”的说法,上述 考古研究情况表明 任何具体时间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都具有 局限性 专家公认的检验手段和考古结 论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不同的考古实践 手段必然得出不同的考古结论 不同考 古结论应不断接受新的考古实践的再检验 A B. C. D. D 考点三 真理 1、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 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 正确反映。 点击误区 真理就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 大多数人公认的就是真理。 真理就是指意识。 (1)真理的含义 (2)真理的客观性 : 第一,真理内容的客观性: 真理作为对客观事物其规律的正确 反映,本身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的客观内容; 第二,真理检验标准的客观性: 真理是实践检验的结果,而实践本 身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原因 (从同一个角度看),人们对同一个 确定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但只能 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 真理与缪误不能混淆 真理的客观性,要求坚持“真理面前 人人平等”。 判断 “有用的就是真理”、“有权就有理” “三角形内角之和是180” “日心说” “造反有理” “牛顿经典力学” 请判断下列是不是真理? (3)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 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个条件 和范围,真理就会成为谬误。 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 特定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 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启示 第一、真理谬误是相伴而行的。在人 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 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 误。 第二、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 移,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检验 真理。 “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 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 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 这句话 A.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B.承认了真理的相对性和具体性 C.认为事物是不可知的 D.否认了的主观能动性 (B ) 德国思想家、文学家莱辛曾说:“人 的价值并不取决于是否掌握真理或者自认 为真理在握,决定人的价值的是追求真理 的孜孜不倦的精神。”真理之所以要孜孜 不倦地追求,是因为 A.真理是绝对的、永恒的 B.真理与谬误是截然对立的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真理是具有反复性的认识 (C) 根据医学史料记载 ,17 世纪 20 年代英国有 一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 ,奇迹 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效仿 ,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的死亡 , 输血医疗手段 被禁止使用。 19 世纪 80 年代 , 北美洲的医生给一位濒 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 ,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 再次兴起输血医疗热 ,却又带来惊人的死亡。 直到 1901 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 类血型系统 ,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人们探索科学输血(真理)的过程: 实践 ( 输羊血) 认识 ( 羊血能救人) 再实践( 仿效) 再认识 (羊血有局限) 再实践 ( 输人血) 再认识 ( 人血能救人) 再实践 (输血医疗热) 再认识 (人血有局限) 再实践 ( 莱因茨) 再认识 (血型系统) 再实践 (科学输血) 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1)认识认识 具有反复 性 从认识的主体看:人受到实践水平;立 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 理等限制; 从认识的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 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 程; 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过从实践到 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反复过程。 (2)认识认识 具有无限性 注意 认识的无限性,是就整个人类 的认识而言的;作为某一个人或某一代 人的认识是有限的,总是对整个世界某 一个领域或某一个层次上的认识。 认识的对象:无限变化的; 认识的主体:世代延续的; 认识的基础:实践不断发展。 (3)认识认识 具有上升性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 表明它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 的,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 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 升。 点击误击误 区 (1)认识总是在不断反复无限中循环。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 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 (2)被实践反复证明的真理是终极真理 。 真理永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 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哪些经过实践 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 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 (4)方法论论要求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 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不存在终极真理) 追求发展真理,必须以实践为基础。 追求发展真理,不是一帆风顺的,而 是一个不断反复、上升的过程。 追求发展真理必须与时俱进,不断的检 验发展真理。 (09福建卷)2009年4月,甲型HINI流感开始在 一些国家和地区扩散。我国借助国际力量组织 攻关,在短时间内成功研制出甲型HINI流感的 快速诊断方法。这表明 A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 物 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开自然之 谜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选规律 D在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中,意识起着促进作用 A 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 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 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 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回答10-11题 10. (09安徽卷)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表明 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活动 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A. B. C. D. C 【综合探究:综合探究: 求真务实求真务实 与时俱进与时俱进】 1、党的思想路线 (1)基本内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 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 和发展真理”。 (2)理论基础 (3)重要地位 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 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 解放思想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与时俱进 实事求是实事求是 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依据(世界观依据) 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 实践与认识辨证关系 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实践决定认识,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 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 辨证关系 在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实践中检验和发 展真理展真理 求真务实求真务实 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依据(世界观依据)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哲的基本观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哲的基本观点 ,也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也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实践决定认识,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 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 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 的辨证关系; 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拉萨金融面试题及答案
- 2025考编公务员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海船船员考试《轮机部(船舶动力装置8103)》考前冲刺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水质化验试题及答案
- 酒店厨房施工方案(3篇)
- 银行三八茶艺活动策划方案(3篇)
- 宁波八校联考数学试卷
- 六年级上测试卷数学试卷
- 淘宝返利合作合同范本
- 商铺施工合同范本
- 宇通客车企业介绍PPT模板
- 14、食堂清洁消毒制度
- 联想超融合云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 精选同济大学实验室安全教育考试题库(全)
- 项目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网络图GDAQ20102
- 分汽缸安装施工方案1
- 高低压配电安装工程-技术标部分(共41页)
- 开业筹备(西餐厅采购物品)
- 日产700吨平板玻璃电助熔窑炉设计本科毕业论文
- 光缆熔接光纤熔接
- 受限空间作业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