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待遇核准、养老待遇支付业务流程及相关规定(企业).ppt_第1页
退休待遇核准、养老待遇支付业务流程及相关规定(企业).ppt_第2页
退休待遇核准、养老待遇支付业务流程及相关规定(企业).ppt_第3页
退休待遇核准、养老待遇支付业务流程及相关规定(企业).ppt_第4页
退休待遇核准、养老待遇支付业务流程及相关规定(企业).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退休待遇核准、养老待遇支付 相关规定及业务经办流程 二一年五月 1 退休待遇核准 1、主要政策依据 2、业务经办流程 2 一、退休待遇核准 (一)政策依据 1、基本退休条件 2、常见的几种退休方式 3、与养老金计算有关的基本信息的确 定方法 4、养老金的计算办法 3 1、基本退休条件 劳动者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方可办理退休: (1)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 (2)企业和职工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3)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以上。 4 大政发199855号 n参保人员在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时, 虽符合规定的个人缴费年限条件,但在达 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之前,按规定应继 续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而未缴纳的,应补 缴其所欠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后,方可办理 退休手续,按月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否则,不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将个人 帐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终止基本 养老保险关系。 5 三种特殊情况的处理 (1)超龄缴费:企业对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办理退 休手续的,按大劳险1997274号文件规定,其超 过退休年龄的缴费不记入个人帐户,也不计算缴 费年限 ,仍以达到退休年龄之月为退休时间,审 批的次月支付养老金 。 (2)延长退休年限:法定退休年龄前具有副高级 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确因工作需要,企业 可延长退休年龄,但最多不得超过退休年龄5年, 其延长期间应缴纳养老保险费 ,计算缴费年限, 按规定计入个人账户。 6 . (3)缴费年限不足: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 但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不发给基础养老 金,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 人,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大劳发 2007138号) 7 2、常见的几种退休方式 n正常退休 n特殊工种退休 n提前退休(职) n离休人员供养直系亲属 8 正常退休 n四种:企业正常退休、事转企正常退休、 农转城退休、复员干部正常退休 n按照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正常退休 人员的年龄为 :男60周岁,女工人50周岁 ,女干部55周岁。 9 特殊工种退休 特殊工种退休的条件: (1)特殊工种必须严格按照原劳动部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颁布的工种目录 执行(大劳险字1999100号); (2)实际从事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工作累计满10年,从事井下、 高温工作累计满9年,从事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累计满8年的工人; (3) 男满55周岁、女满45周岁; 办理特殊工种退休的依据: 企业办理特殊工种退休时,企业和个人出具的证明材料作为特殊工种 认定的认定依据;1994年1月以后从事特殊工种工作时间的工龄不再 折算;工人从事特殊工种工作年限的认定,以本人原始档案记载为依 据。本人原始档案记载不全的,企业应查找有关原始材料,装入本人 原始档案,作为认定的依据。 10 特殊工种退休折算年限: (1)从事特殊(如高空、井下、高温及有害身体健康)工 种工作的年限是指实际工作年限,在计算视同缴费年限时 ,1993年底以前实际从事井下、高温、高空工种工作的, 每年按一年三个月计算;从事其他有毒有害工种工作的, 每年按一年六个月计算 (大劳险字1997274号)。 (2)从事有毒有害、井下、高温、低温、高空、特别繁重 体力劳动的特殊工种工作的职工退休,在计算过渡性养老 金时,对1993年12月31日前从事特殊工种的工作年限,可 继续按国家规定折算,折算增加的年限最多不超过5年。 折算增加的年限,不计发基础养老金。 (大劳险字 200173号) 11 提前退休(职) n四种:企业提前退休、事转企提前退休、农转城提前、复 员干部提前退休。 1、提前退休: n条件: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含城镇个 体工商户及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失业人员), (1)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以上 (含15年)的; (3)因病、非因工致残,经市级劳动鉴定机构鉴定为完全 丧失劳动能力的; (4)由本人申请,经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办 理病退。 n病退人员达到正常退休年龄后,基本养老金不再重新计算 。 12 2、提前退职 n条件: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含城镇个体工商户及 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失业人员), (1)男年未满50周岁,女年未满45周岁; (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以上(含15年)的 ; (3)因病、非因工致残,经市级劳动鉴定机构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的; (4)由本人申请,经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办理退职。 n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月发给退职生活费。退职生活费按现行职工因病提前退 休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计算。 n职工因病、非因工致残,经市级劳动鉴定机构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符 合病退、退职条件的,应在鉴定审批日期的一年内办理病退、退职手续。超 过一年办理的,须重新鉴定。(大劳发200462号) 13 军转干部提前退休 n企业军转干部提前退休、事转企军转干部提前退休 n条件满足一条即可: 一是关于切实解决部分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问题的意见(大委 办发2004 5号)第三条规定:“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的企业军转 干部(含失业军转干部),如本人自愿并提出申请,可以办理提前退 休手续。并按照国家现行规定相应减发基本养老金”; 二是中共大连市委办公厅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部贯彻落 实大委办发20045号文件精神切实解决部分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 问题的通知(大委办发2004 24号)规定:“企业的军队转业干 部,军龄加工龄满30年以上的,本人提出申请可以提前退休”。 14 3、与养老金计算有关的 基本信息的确定方法 n出生时间 n参加工作时间 n建立个人帐户前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 n个人帐户年限 n全部缴费年限 n扣减年限 n特殊工种年限 n折算年限 n提前退休年限 15 基本信息的确定方法 1、出生时间:对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实行 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当 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 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 。(大劳险字1999100号) 2、参加工作时间:以本人档案记载为准 。 16 基本信息的确定方法 3、建立个人帐户前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 建立个人帐户前,根据职工档案记载,按照国家 、省、市有关政策规定认定的连续工龄 。 n视同缴费年限=建立个人帐户前的年月-参加工作 的年月 n 建立个人帐户前的年月建立个人帐户前的年月 参加工作的年月参加工作的年月 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 17 n视同缴费年限计算时间点: n 前: 年-年/月-月 n2007年7月1日(退休时间) n 后:(年-年/月-月)+1 18 视同缴费年限计算举例 (1)某人1975年7月参加工作,2009年10月退 休,1999年到2001年两年期间,因领取失业金 两年没有交纳养老保险,该人是93年1月建立了 个人帐户,他的视同缴费年限是 (17年6月 ) 。 19921992年年1212月月 1975 1975年年 7 7月月 + 1= 17 + 1= 17年年6 6月月 1717年年 5 5月月 建立个人帐户前的年月建立个人帐户前的年月 参加工作的年月参加工作的年月 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 19 (2) 某人1975年7月参加工作,1994年 12月从部队复员,2009年8月退休,该 人95年1月开始建立了个人帐户,他的 视同缴费年限是(19年6月)。 建立个人帐户前的年月建立个人帐户前的年月 参加工作的年月参加工作的年月 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 19941994年年1212月月 1975 1975年年 7 7月月 + 1= 17 + 1= 17年年6 6月月 1919年年 5 5月月 20 基本信息的确定方法 4、个人帐户年限:以养老保险个人帐户 对帐单为准 5、全部缴费年限 =建立个人帐户前缴费年限+个人帐户年限 =退休时间参加工作时间扣减年限 6、扣减年限:中断的工令。 7、特殊工种年限:实际工作年限。 21 折算年限计算举例 (1)某人从1975年1月到1985年10月从事高 温(或低温)特殊工种,计10年10月,应 该折算( 2年8月 )年工龄参加过渡 性养老金的计算。 (2)某人从1985年1月到1995年10月从事有 毒有害特殊工种,计10年10月,应该折算 (4年6月 )年工龄参加过渡性养老金的计 算。 22 (1)1993年12月31日前从事特殊工种的工作 年限,可继续按国家规定折算,折算增加 的年限最多不超过5年。 (2)从事井下、高温、高空工种工作的: 每年按一年三个月计算;一年增加三个月 从事其他有毒有害工种工作的: 每年按一年六个月计算;一年增加六个月 23 基本信息的确定方法 9、提前退休年限:提前退休年限的计算: 应按算整年不算虚年的原则,即提前1年是 指满12个月为1年(大劳险字200173), 计算举例: (1)某人提前5年零5个月办理退休病退,他 的提前退休年限应该是5年。 (2)某职工,男,1960年10月出生,2009年 2月办理因病退职,他的提前退休年限是 11年。 24 4、养老金的计算公式 关于贯彻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完善企业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的通知(大 劳发2007138号) 基本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 + 过渡性养老金 25 基础养老金 新办法: (在岗工资+指数化月缴费工资)2 全部缴费 年限1% 老办法: 社平工资(20%+(全部缴费年限15)0.6%) 26 个人帐户养老金 新办法=个人帐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老办法=个人帐户储存额120 27 过渡性养老金 新办法=(在岗工资+指数化月缴费工资)2(建 立个人帐户前年限+特殊工种折算年限)1.4% 定额补贴=计发基数计发比例 老办法=指数化月缴费工资(建立个人帐户前年限+ 特殊工种折算年限)1.2%+调剂金 28 基础养老金 新办法: (在岗工资+指数化月缴费工资)2 全部缴费 年限1% 老办法: 社平工资(20%+(全部缴费年限15)0.6%) 29 n指数 n = 缴费工资当年社平工资(精确到小数点 后3位) n平均指数 n=16个指数(2009-1993)的算术平均值 n指数化月缴费工资 n=全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平均指 数 30 31 32 33 个人帐户养老金 新办法=个人帐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老办法=个人帐户储存额120 34 个人账户账户 养老金计发计发 月数表 退休年龄龄计发计发 月数退休年龄龄计发计发 月数 4023356164 4123057158 4222658152 4322359145 4422060139 4521661132 4621262125 4720863117 4820464109 4919965101 501956693 511906784 521856875 531806965 541757056 55170 35 过渡性养老金 新办法=(在岗工资+指数化月缴费工资)2(建 立个人帐户前年限+特殊工种折算年限)1.4% 定额补贴=计发基数计发比例 老办法=指数化月缴费工资(建立个人帐户前年限+ 特殊工种折算年限)1.2%+调剂金 36 五年过渡期 2006年1月1日起实行新的养老金计发办法; 2006年至2010年为五年过渡期,新办法低于老办法的 ,按老办法补齐,高于老办法的,实行限额计发; 2011年后实行新办法。 限额计发:高于老办法计发数额61元以下的部分 据实发给,超过61元以上的部分,实行分年度按不同 比例计算确定增加额的办法计发,即2006年1月1日至 2006年12月31日退休的,再发给10%;2007年1月1日 至2007年12月31日退休的,再发给30%;2008年1月1 日至2008年12月31日退休的,再发给50%;2009年1月 1日至2009年12月31日退休的,再发给70%;2010年1 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退休的,再发给90%。2011年 以后按新办法据实计发 。 37 养老金计算举例(企业新增退休) 基本情况: 性别:男; 出生时间:1949年9月; 参加工作时间:1969年3月; 退休时间:2009年9月; 个人帐户储存额:40700.73; 全部缴费年限:40年7个月; 个人帐户年限:16年9个月; 视同缴费年限:23年10个月。 平均指数:1.554 38 养老金计算举例 老办法: 基础=2803(20%+(40年7/1215) 0.6%)=990.86; 帐户=40700.73/120=339.17; 调剂金:91元; 过渡=2803 1.554 (23年10/12) 1.2%+91=1336.78; 合计=990.86+339.17+1336.78=2666.81 39 养老金计算举例 新办法: 基础=(2859+28591.554) 0.540年7/12月 1%=1481.67; 帐户=40700.73/139=292.81; 定额补贴:37.5元; 过渡= (2859+28591.554) 0.523年10/12月 1.4%=1218.20; 合计= 1481.67 +292.81+ 37.5 + 1218.20 =3030.18 (3030.18-2666.81)-61) 0.7=211.66 最终待遇=2666.81+211.66+61=2939.47元 40 n2011以后将全部按照新办法计算,那么在5 年过渡期内办理退休可能有3种情况: n老办法新办法,按老办法办 n新办法老办法61的,按新办法办 n新办法老办法61的,按限额计发= 老办 法+61+限额计发部分 41 正常退休-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后新增退休(职) 关于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后参加城镇企业职工 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大劳发200511号) (1)从转企之日起按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办法 建立个人帐户; (2)2004年6月30日前按事业养老保险办法缴纳的 个人缴费和2004年7月1日后按事业养老保险办法建立 的个人帐户并入职工的企业养老保险个人帐户; 42 (3)2004年6月30日前参加事业养老保险期间 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在计发过渡性 养老金时计算为建立个人帐户前的缴费年限; (4)在五年过渡期内,按照企业办法计算的养 老金低于按照事业办法计算的养老金时,其差额 部分,计发待遇差; (5)在五年过渡期内,按照企业办法计算的养 老金高于按照事业办法计算的养老金时,按企业 办法养老金标准执行。 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后新增退休(职) 43 离退休人员供养直系亲属 (1)离休、事转企前退休人员遗属转发关 于调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遗属生活困难补 助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大人发200818号) 补助标准农业户口及非农业人口按高于本 人(补助对象)户籍所在地政府确定的城镇居民最 低生活保障标准30%执行,并随当地城市居民最低 生活保障标准调整相应进行调整; 44 离退休人员供养直系亲属 (2)企业退休人员遗属关于调整企业 职工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和退养人员生活补 助费标准的通知(大劳发200885号) 其符合供养条件的直系亲属按月领取的 救济费标准,按照企业所在地居民最低生活 保障标准执行,并随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标准调整而相应调整。 45 离退休人员供养直系亲属 n1937年7月6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退休老工人死亡后,其无 固定收入的配偶,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在居民最低生活保 障标准基础上增加30元;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退 休老工人死亡后,其无固定收入的配偶,供养直系亲属救 济费在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基础上增加20元;解放战争 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退休老工人死亡后,其无固定收入的 配偶,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在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基础 上增加10元。 n供养直系亲属孤身一人的,其按月领取的救济费在上述标 准的基础上增加20%。 n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离退休人员1998年1月1日后死亡 的,其供养直系亲属按月领取的救济费,由养老保险经办 机构支付 。(大劳险字1998206号) 46 军队退役人员 关于转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财政部关 于进一步落实部分军队退役人员劳动保障政策的通 知(辽劳社发200759号) 尚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已达到或超过法定退休 年龄、且军龄满年的,可持有效证明到当地社 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登记军龄手续,按月享受基本 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金达不到当地企业退 休人员平均基本养老金水平的,按当地企业退休人 员平均基本养老金标准领取;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 ,未再就业和无能力参保缴费的,达到法定退休年 龄和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满年的,可 按月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47 (二)业务经办流程 1、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一个月,携带户 口本、实际住址的房证到实际居住地社区填写退 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档案卡,由社区签字盖章后交 企业填写其它部分; 2、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当月,由企业专 管员持职工本人身份证(原件)、档案、养老保险 手册、退休人员审批表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待 遇核准部门审核并打印养老保险个人帐户明细单; 48 (二)业务经办流程 3、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档案卡、档 案、退休人员审批表到退管部门办理档案移 交手续及缴纳退休人员活动经费。 4、持经退管部门审核的退休人员审批表 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支付部门复核,并办理支 付养老金手续。退休人员审批表装入职工个 人档案。区属及县属企业的正常退休职工,由企 业直接到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退休手续。 49 (三)其它规定 1、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审核过程同上外, 还需填写职工从事特殊工种退休资格认定 表(一式三份),并出具特殊工种认定 通知书,由企业按有关要求进行公示,公 示无误后,再填写退休人员审批表到核 准部进行核准录入; 2、病退和退职人员的核准:以市劳动鉴 定委员会的因病、非因工鉴定结论通知单 为依据,审核过程要求同上; 50 (三)其它规定 3、企业军转干部提前退休的核准:以军队转业 干部审批表、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或军龄加工 龄满30年为准; 4、事转企正常退休的核准及事转企因病提前 退休(职)的核准:审核程序同上,并审核事转企 批文; 5、遗属人员资格认定:审核死亡离退休人员 类别、死亡时间、遗属身份证、户口本、年龄,相 关部门出具的收入来源证明,确定遗属生活救济费 标准及执行年月。 51 二、养老待遇支付 (一)整体业务介绍 (二)新增退休(职)人员养老金社会化 发放业务经办流程 (三)其它业务经办流程及相关规定 (四)今年的部分新政策及主要工作 52 (一)整体业务介绍 按支付人群区分 1、离休(企业离休/建制离休); 2、退休退职(企业退休退职/建制退休退职); 3、遗属(离休遗属/建制遗属/退休遗属); 4、退养精简(安置费支付) 53 按支付项目区分 1、基本养老金(含增资及增资补发); 2、非统筹(代发/代扣); 3、医疗大额(代扣); 4、取暖补贴; 5、遗属救济费; 6、离休及其遗属的采暖费; 7、丧葬待遇支付; 8、撤保转移支付。 (一)整体业务介绍 54 为确保支付业务的准确,以下业务必须复核: 1、新增退休(职)及遗属养老待遇的复核; 2、增资补发复核; 3、丧葬待遇支付复核; 4、一次性支付复核; 5、撤保转移业务复核。 (一)整体业务介绍 55 (二)新增退休(职)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 业务经办流程 每月1日10日,企业或劳动保障代理机构应持以下 资料到支付管理部门办理新增退休(职)人员养老金社 会化发放手续: 1、退休人员审批表(已经退管部门确认移交社 区并缴纳活动经费); 2、企业离退休人员供养直系亲属申请表; 3、职工本人身份证(复印件); 4、个人账户明细单(须经职工本人签字确认)。 支付管理部门对新增退休(职)人员(或遗属)的 基本信息及待遇信息进行复核,复核通过后制作存折, 建立支付档案,确定发放日期;异地居住的办理养老金 外汇及异地管理手续。 56 (三)其它业务经办流程及相关规定 1、代发非统筹费用及代扣款 每月1-10日,与社保经办机构签定代发非统筹、代扣 款协议的企业,应持以下资料到支付管理部门缴纳非统筹 款项(领取代扣款为每月15-25日): (1)代发(代扣)非统筹人员及金额明细(首次办理 时填报); (2)代发非统筹、代扣款调整表(金额有变化时 填报); (3)社会保障专用收据。 支付管理部门审核当月代发非统筹(或代扣款)数据 ,与企业缴纳款项(或收据金额)一致的,为企业打印 企业代发非统筹、代扣款缴拨款表,并加盖专管员印章 ,负责当月非统筹的按时发放(或领取代扣款)。 57 2、离退休人员养老待遇调整 (1)批量调整:即根据国家、省、市有关养老 待遇调整文件规定,以系统数据为依据,通过支 付系统,确定应调整人群、应调整金额后,生成 增资及补发记录,与基本养老金一起实行社会化 发放。 2005年至2010年连续六年的企业退休(职) 人员养老金调整工作均通过批量调整进行。分普 调(建国前老工人、参加工作时间、退休时间) 、特殊调整(副高级以上退休科技人员、工商业 者、70周岁等)。 58 2、离退休人员养老待遇调整 (2)按个人调整待遇:以审批表为依据 ,确定其应调整金额后,生成增资及补发 记录,与基本养老金一起实行社会化发放 。 如军转干、副高级以上职称、劳模、离 休护理费等。 59 3、离休及其遗属采暖费补贴的支付 每月10日前,退管中心持以下资料到支付管理 部门办理离休及其遗属采暖费补贴社会化发放: (1)采暖费补贴支付明细表; (2)采暖费补贴调整明细表。 支付管理部门读取退管中心提供的视图,与 明细表内容一致时,加盖审核人印章,并与当月养 老金一起实行社会化发放。 60 4、养老金支付台帐的生成及报送 每月11日起生成当期养老金支付台帐 ,并根据养老金的统支日期在每月18日、 22日向社会化发放机构报送数据,社会化 发放机构于每月的21日、28日向离退休人 员(供养直系亲属)按时、足额发放养老 待遇;我市离退休人员(供养直系亲属) 养老待遇的社会化发放机构现为三个:大 连市邮政储蓄银行、大连市工商银行、大 连银行。 61 4、养老金支付台帐的生成及报送 n离退休人员异地居住、出国定居的,可向经办机 构申请,其基本养老金由经办机构通过邮局发放 。 n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取款凭证丢失时,离退休人员 应及时到服务机构办理挂失手续;须更改帐号的 ,应将更改后的帐号反馈给经办机构 。 n离退休人员按规定享受的非统筹项目费用,仍由 原单位承担和发放,也可由原单位委托服务机构 代为发放。 62 4、养老金支付台帐的生成及报送 n享受基本养老金人员服刑或劳教期间不发给基本 养老金,不参加待遇调整;服刑期满释放或解除 劳教后,恢复服刑或劳教前所享受的基本养老保 险待遇,并参加以后的待遇调整,但不补发服刑 或劳教期间的基本养老金;被判处有期徒刑缓刑 的,可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大政办发 200154号) 63 4、养老金支付台帐的生成及报送 从2008年10月起养老金支付报盘由原 帐号、金额两项调整为姓名、身份证、帐 号、金额四项内容,同时由原总额发放改 为明细发放。即养老金存折中摘要栏体现 具体的业务类型。 64 5、生存认定(目前由退管中心负责) 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每年至少进行两次, 目前已采取的认定方式有社区认定、生存认 定表、公安、医院等几种方式: (1)社区认定(居住市内四区):定期 由社区负责进行领取养老金资格认定,离退 休职工死亡时通过退管网络上报社保机构; 支付管理部门每月初读取上月认证信息,并 做养老金停发处理; 65 5、生存认定(目前由退管中心负责) (2)生存认定表(居住外埠):设专人负责异地 居住的离退休人员(供养直系亲属)的资格认证工作 ,每年发放两次认证函,对其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