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电急救和外伤救护.ppt_第1页
触电急救和外伤救护.ppt_第2页
触电急救和外伤救护.ppt_第3页
触电急救和外伤救护.ppt_第4页
触电急救和外伤救护.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触电急救和外伤救护 触电者的临床表现 1.电击的临床表现 2.电伤的临床表现 电击的临床表现 电击伤害程度一般可分为以下四级: (1)级。触电者肌肉产生痉挛,但未失去知觉 。 (2)级。肌肉产生痉挛,触电者失去知觉,但 心脏仍然跳动,呼吸也未停止。 (3)级。触电者失去知觉,心脏停止跳动或者 肺部停止呼吸(或者心脏跳动和肺部呼吸都停 止)。 (4)级。临床死亡,即呼吸和血液循环都停止 。 电伤的临床表现 1.电灼伤 2.电烙印 3.皮肤金属化 1.电灼伤 1.电接触灼伤 2.电弧烧伤 3.火焰烧伤 电灼伤的种类 电接触灼伤:即人体直接与带电导体接 触的烧伤,可造成皮肤及其深部组织, 如肌肉、神经、血管、骨骼等严重灼伤 。 电灼伤的种类 电弧烧伤:当人体接近高压电时,在电源与人 体间会发生电弧放电。虽然放电时间短,但电 弧温度很高,会深度烧伤人体,甚至将人体躯 干或四肢烧断。电弧灼伤一般分为三度: 一度:灼伤部位轻度变红,表皮受伤。 二度:皮肤大面积烫伤,烫伤部位出现水泡。 三度:肌肉组织深度灼伤,皮下组织坏死,皮 肤烧焦。 电灼伤的种类 火焰烧伤:电弧或电火花使衣服燃烧, 从而烧伤人体,这种烧伤较浅,但烧伤 面积较大。 (2)电灼伤的创面特点 1).常有一个或数个电流人口和出口。人口处 创面大而深,出口处创面较小。 2).外表皮肤损害面积不大,但内部损害严重 ,组织会发生凝固性坏死,即具有“口小底大 、外浅内深”的特点。灼伤皮肤呈灰色或灰黄 色,甚至焦黄色或黑褐色,中心部位低陷,周 围无肿痛等炎症反应。深部组织烧焦、炭化, 可深达骨骼。一般伤口面积小、边缘规则、整 齐,与正常组织界限清楚,偶可见水泡。 (2)电灼伤的创面特点 3).肉组织常呈跳跃式坏死,即夹心性坏 死。 4).电流可造成血管壁内膜,即肌层变性 坏死和发生血管栓塞,从而引起继发性 出血和组织的继发性坏死。 5).致残率高,平均截肢率为30左右。 2.电烙印 电烙印发生在人体与带电体之间有良好 的接触部位处。在人体不被电击的情况 下,在皮肤表面留下与带电接触体形状 相似的肿块痕迹。电烙印边缘明显,颜 色呈灰黄色户有时在触电后,电烙印并 不立即出现,而在相隔一段时间后才出 现。电烙印一般不发炎或化脓,但往往 造成局部麻木和失去知觉。 3.皮肤金属化 皮肤金属化是由于高温电弧使周围金属 熔化、蒸发并飞溅渗透到皮肤表面形成 的伤害。皮肤金属化以后,表面粗糙、 坚硬。金属化后的皮肤经过一段时间后 方能自行脱落,对人身体不会造成不良 的后果。 触电并发症和后遗症 1.颅脑外伤、出血、血气胸、内脏或大血 管破裂、骨折等。 2.关节脱位、骨折、组织坏死、败血症。 3.失明、耳聋、单瘫或偏瘫等。 4.胃肠道功能紊乱、性格改变、精神失常 等变化。 现场抢救触电者的原则 迅速 就地 准确 坚持 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的方法 一是立即断开触电者所触及的导体或设 备的电源; 二是设法使触电者脱离带电部分。 (1)低压设备触电的营救 1)如果电源开关或插销在触电地点附近 ,应立即拉开开关或拔出插头。但应注 意,拉线开关和手开关只能控制一根导 线,有时可能切断零线而没有真正断开 电源。 2)如果触电地点远离电源开关,可使用 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或有干燥木柄的斧子 等工具切断导线。 (1)低压设备触电的营救 3)如果导线搭落在触电者身上或者触电人的 身体压住导线,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 、木板等绝缘物作工具,拉开触电者或移开导 线。 4)如果触电者的衣服是干燥的,又没有紧缠 在身上,则可拉着他的衣服后襟将其拖离带电 部分;此时救护人不得用衣服蒙住触电者,不 得直接拉触电者的脚和躯体以及接触周围的金 属物品。 (1)低压设备触电的营救 5)如果救护人手中握有绝缘良好的工具 ,也可拉着触电者的双脚将其拖离带电 部分。 6)如果触电者躺在地上,可用木板等绝 缘物插人触电者身下,以隔断电流。 (1)低压设备触电的营救 7)若触电发生在低压带电的架空线路上 或配电台架、进户线上,对可立即切断 电源的,则应迅速断开电源,救护者迅 速登杆或登至可靠地方,并做好自身防 触电、防坠落安全措施,用带有绝缘胶 柄的钢丝钳、绝缘物体或干燥不导电物 体等工具将触电者脱离电源。 (2)高压设备触电的营救 1)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2)戴上绝缘手套,穿好绝缘靴,使用相 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按顺序拉开电 源开关; 3)使用绝缘工其切断导线。 (2)高压设备触电的营救 4)在架空线路上不可能采用上述方法时 ,可用抛挂接地线的方法,使线路短路 跳闸。在抛挂接地线之前,应先把接地 线一端可靠接地,然后把另一端抛到带 电的导线上,切记此时抛掷的一端不得 触及触电者和其他人,另外,此方法须 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否则弄 不好救护者也会触电。 (2)高压设备触电的营救 5)发现电线杆上有人触电,应争取时间 及早在杆上进行抢救。救护人员登高时 应随身携带必要的工具、绝缘工具以及 牢固的绳索等,并紧急呼救。 (3)杆上营救 1)单人营救法 2)双人营救法 1)单人营救法 首先在杆上安装绳索,将5分粗的绳子的一端 固定在杆上,固定时绳子要绕23圈。绳子的 另一端绕过伤员的腋下,绑的方法是先用柔软 的物品垫在腋下,然后用绳子环绕一圈,打三 个靠结,绳头塞进伤员腋旁的圈内,并压紧( 见下图),绳子的长度应为杆的1.21.5倍, 最后将伤员的脚扣和安全带松开,再解开固定 在电杆上的绳子,缓缓将伤员放下。 2)双人营救法 基本与单人营救方法相同,绳子的另一 端由杆下人员握住缓缓下放,此时绳子 要长一些,应为杆高的2.22.5倍,营救 人员要协调一致,防止杆上人员突然松 手,杆下人员没有准备而发生意外 杆上营救 单 、 双 人 营 救 法 P20 4 救护触电者脱离电源时的注意事项 (1)救护以“保护自己,救护他人”为 原则,一定要有清醒的头脑,不要忙中 失误,伤及救护者本人。 (2)抢救者要避免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 者裸露的身躯,切忌直接用手去接触触 电者或用无绝缘的东西接触触电者以保 护自己,抢救者也可以站在绝缘垫或干 木板上,绝缘自己再进行抢救。 救护触电者脱离电源时的注意事项 (3)在实施救护时,救护人最好用一只手施 救,以防自己触电。 (4)如果是高空触电,应采取防摔措施,防 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摔伤。平地触电也应注意 触电者倒下的方向,特别要注意保护触电者头 部不受伤害。 (5)如果触电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迅速解决 临时照明问题,以便于抢救,并避免事故扩大 。 (6)各种救护措施应因地制宜,灵活运用, 以快为原则。 转移触电者 应迅速将脱离电源的触电者移至通风、 凉爽处,使触电者仰面躺在木板或地板 上,并解开妨碍触电者呼吸的紧身衣服 (松开领口、领带、上衣、裤带、围巾 等) 进行判断 1.意识判断 2.呼吸、心跳判断 3.检查瞳孔状态 意识判断 (1)若触电者神志清醒,只是感到心慌 、四肢发麻、全身无力,或者虽然曾一 度昏迷,但未失去知觉,应在其休息中 注意观察其呼吸和脉搏的变化,这期间 暂时不要让触电者站立或走动,以减轻 心脏负担。 意识判断 (2)若触电伤员神志不清,则应用5 时间进行意识判断,轻拍其肩部,或呼 喊其姓名,用手指甲掐压人中、合谷穴 以判定伤员是否丧失意志,但禁止摇动 伤员头部呼叫伤员。如果对方无反应, 表示已失去知觉,应立即呼救。请其他 在场或附近的人协助抢救和打120。 意识判断 呼吸、心跳判断 若触电伤员意识的确丧失,则应在10内,用 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 (1)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 。 (2)听:用耳朵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 呼气声音。 (3)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 再用两手指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 颈动脉有无搏动。 呼吸、心跳判断 触摸颈动脉注意事项 1.触摸颈动脉不能用力过大,以免推移颈 动脉,妨碍触及; 2.不要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造成头部供 血中断; 3.不要压迫气管,造成呼吸道阻塞; 4.检查时间不要超过10s; 5.婴、幼儿因颈部肥胖,颈动脉不易触及 ,可检查肱动脉 。 触摸颈动脉注意事项 未触及搏动:心跳已停止,或触摸位置 有错误;触及搏动:有脉搏、心跳,或 触摸感觉错误(可能将自己手指的搏动 感觉为伤员脉搏); 判断应综合审定:如无意识,无呼吸, 瞳孔散大,面色紫绀或苍白,再加上触 不到脉搏,可以判定心跳已经停止; 检查瞳孔状态 如果瞳孔扩大,表明大脑供血严重不足 。 医生到来前的应急措施 (1)如果触电者尚有知觉,但在此之前 曾处于昏迷状态或者长时间触电,应使 其舒适地躺在木板上,并盖好衣服。在 医生到来之前,应保持安静,不断观察 其呼吸状况和测试脉搏。 医生到来前的应急措施 (2)如果触电者的皮肤严重灼伤时,必 须先将其身上的衣服和鞋袜特别小心地 脱下,最好用剪刀一块块剪下。救护人 员的手不得接触触电者的灼伤部位,不 得在灼伤部位上涂抹油膏、油脂或其他 护肤油。灼伤的皮肤表面必须包扎好。 包扎前既不得刺破水泡,也不得随便擦 去粘在灼伤部位的烧焦衣服碎片。 医生到来前的应急措施 (3)如果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仍有平 稳的呼吸和脉搏,也应使其舒适地躺在 木板上,并解开他的腰带和衣服,保持 空气流通和安静,有可能时可让他闻氨 水或往他脸上洒些水。 (4)如果触电者呼吸困难(呼吸微弱、 发生痉挛、发现唏嘘声),则应立即进 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 医生到来前的应急措施 (5)如果触电者已无生命的特征(呼吸 和心脏跳动均停止,没有脉搏),也不 应认为他已死亡,因为触电者往往有假 死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应立即采用心 肺复苏法进行抢救。 急救一般应在现场就地进行。或者在现 场施行急救存在很大困难时 ,才考虑把 触电者抬到其他安全地点。 心肺复苏法 指救护者在现场及时对呼吸、心跳骤停 者实施人工胸外心脏挤压和人工呼吸的 急救技术,建立含氧的血液循环,维持 基础生命所需。 避免脑死亡,应在心跳停止4min内进行 有效的心肺复苏法。 心肺复苏法的三项基本措施 (1)畅通气道。 (2)人工呼吸法。 (3)胸外按压法。 心肺复苏法步骤框图 畅通气道 仰头抬颏法 将伤者仰面躺平,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 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下颌骨向上 抬起,两手协同将头部推向后仰,舌根 随之抬起,气道即可通畅(见下图)。 严禁用枕头或物品垫在伤员头下 。 畅通气道 托领法 颈部有损伤者使用此法较好。即将伤者 仰面躺平,救护者跪在伤员的头部附近 ,两肘关节支撑在伤者仰卧的平面上, 两手放在伤员的下领两侧,以四指为主 ,用力将下领角托起。操作中,不得将 头部从一侧转向另一侧或使头部后仰 。 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是指用人为的方法,运用肺内 压与大气压之间压力差的原理,使呼吸 骤停者获得被动式呼吸,获得氧气,排 出二氧化碳,维持最基础的生命。 口对口人工呼吸 采取人工的机械动作促使肺部膨胀和收 缩,以达到气体交换的目的。 优点:主要是换气比较充分,有效呼吸 量较大;其次是易于学习和掌握。 口对口人工呼吸步骤 (1)畅通气道 (2)捏鼻掰嘴 (3)贴嘴吹气 (4)放松换气 (5)胸外心脏按摩 (1)畅通气道 使触电者头部后仰,气道畅通。如触电 者牙关紧闭,可用开口器、小木片、金 属片等从嘴角伸人牙缝慢慢撬开。 畅通气道 仰 头 抬 颏 法 (2)捏鼻掰嘴 在保持伤员气道通畅的同时,救护人员 用放在触电者前额上的拇指和食指捏紧 触电者的鼻翼,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 将其下颌拉向前下方,使嘴巴张开,准 备接受吹气。 捏鼻掰嘴 (3)贴嘴吹气 首先要进行深呼吸,然后将嘴紧紧贴在 触电者的嘴上(可在触电者的嘴上垫一 块纱布或手帕),往其嘴中吹气。在不 漏气的情况下,大口吹气两次,每次1 1.5s,同时观察触电者胸部起伏情况,以 胸部略有起伏为宜,表示吹气适量。 贴嘴吹气 (3)贴嘴吹气 在吹完两口气后,每隔5s吹一次(吹2s, 放松3s)依次不断,一直到呼吸恢复正常 。注意,除开始时大口吹气两次外,正 常口对口(鼻)呼吸的气量不需过大, 以免引起胃膨胀。如果触电者有微弱的 吸气动作,则应使人工吹气时间与触电 者自行吸气时间相吻合。 吹气注意事项 1.每次吹气量不要过大,大于1200m1会 造成胃扩张;儿童其吹气量约为800ml左 右,以胸廓能上抬时为宜 。 2.吹气时不要按压胸部。 3.抢救一开始的首次吹气两次,每次时间 约11.5s 。 4.有脉搏无呼吸的伤员,则每5s吹一口气 ,每分钟吹气12次 。 (4)放松换气 吹完气后,救护者用面颊或手指压堵触 电者的鼻孔,救护者的头部后仰,离开 触电者的口,并松开触电者的鼻孔,使 其自然地呼出胸腔内的空气。 当触电者恢复呼吸,能自行深呼吸和有 节奏地呼吸时,即可停止人工呼吸。 放松换气 (5)胸外心脏按摩 如果触电者的脉搏停止跳动,则为了使 其血液循环,在进行人工呼吸(吹入空 气)的同时,还应施以胸外心脏按摩。 口对鼻人工呼吸法 (1)救护者用一只手放在伤员前额上使其头部后 仰,用另一只手抬起伤员的下领并使口闭合。 (2)救护者做一深吸气,用嘴唇包绕封住伤员鼻 孔,并向鼻内吹气。 (3)救护者的口部移开,让伤员被动地将气呼出 ,依次反复进行。 注意:口对鼻人工呼吸吹气时,要将伤员嘴唇 紧闭,防止漏气。 俯卧压背呼吸法 先使触电者俯卧在地板上,将他的一只手弯曲 枕在头下,另一只手沿头旁伸直,脸倒向一方 ,下面垫一些较软的物品,使其口部和鼻部不 致与地面接触,并把舌头拉到嘴唇外。然后救 护者两腿分开跪于触电者两侧,将两手平伸放 在他的背后和下部肋骨内侧,从侧旁用并拢的 手指将其抱住,心里默数“一、二、三”,并使 身体逐渐前倾,压向其下部肋骨(呼气)。再 使身体抬起后仰,但双手不离开触电者的背部 (吸气),同时默数“四、五、六”。如此反复 有节奏地做下去,直到触电者能自行呼吸为止 。 俯卧压背呼吸法 摇臂压胸呼吸法 触电者仰面平卧,头向后仰 ,把舌头拉 出 ,救护者在触电者的头前屈膝跪下, 双手握住他的两只手腕,使他的两臂弯 曲地压在下部肋骨处,以完成呼气 ,然 后将他的两手臂绕向前,在头上方拉直 ,并引向头的后部,以完成呼气 。 锁骨摔伤或折断,或者发生脱臼不得采 用这种方法。 摇臂压胸呼吸法 胸外按压 胸外心脏按压,就是由救护者用手掌在 触电者的胸处有节奏地加压,促使其心 脏恢复跳动的一种现场急救方法。 胸外按压的准备工作 1.测试脉搏:如有脉搏,不按压,无 脉搏,两次人工呼吸后按压。 2.摆正体位:仰面平躺在平硬处,胸 部裸露,并使其头部充分后仰至鼻 孔朝上,头部放平,下肢可抬高30 厘米左右。 胸外按压的操作步骤 1.右手的 食指和中 指沿触电 伤员的右 侧肋弓下 缘向上, 找到肋骨 和胸骨接 合处的中 点 胸外按压的操作步骤 2.两手指并齐,中指放在切迹中点(剑突 底部),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 3.另一只手的掌根紧挨食指上缘,置下胸 骨上,即为正确按压位置。 胸外按压的操作步骤 4.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上身的重力连同 两手的力量,垂直将正常成人胸骨压陷 约35。 5.压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以 使胸部自动复原,让血液回流人心脏。 按压压的频频率为为80100次/分钟钟 正确按压姿势 胸外按压常见错误 (1)按压除掌根部贴在胸骨外,手指也压在 胸壁上,这容易引起骨折(肋骨或肋软骨)。 (2)按压定位不正确,向下易使剑突受压折 断而致肝破裂。向两侧易致肋骨或肋软骨骨折 ,导致气胸、血胸。 (3)按压用力不垂直,导致按压无效或肋软 骨骨折,特别是摇摆式按压更易出现严重并发 症 。 胸外按压常见错误 (4)抢救者按压时肘部弯曲,因而用力 不够,按压深度达不到3.85cm。 (5)按压冲击式,猛压,其效果差,且 易导致骨折。 (6)放松时抬手离开胸骨定位点,造成 下次按压部位错误,引起骨折。 胸外按压常见错误 (7)放松时未能使胸部充分松弛,胸部 仍承受压力,使血液难以回到心脏。 (8)按压速度不自主地加快或减慢,影 响按压效果。 (9)双手掌不是重叠放置,而是交叉放 置。 单人心肺复苏 双人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操作的时间要求 05s:判断意识。 510s:呼救并放好伤员体位。 1015s:开放气道,并观察呼吸是否存在。 1520s:口对口呼吸两次。 2030s:判断脉搏。 3050s:进行胸外心脏按压15次,并再人工 呼吸2次,以后连续反复进行。 以上程序尽可能在50s以内完成,最长不宜超 过1min。 双人复苏操作要求 (1)两人应协调配合,吹气应在胸外按 压的松弛时间内完成。 (2)按压频率为 100次min, (3)按压与呼吸比例为152,即15次心 脏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双人复苏操作要求 (4)为达到配合默契,可由按压者数口 诀1, 2, 3, 4,,14吹,当吹气者听到“14” 时,做好准备,听到“吹”后,即向伤员 嘴里吹气,如此周而复始循环进行。 (5)人工呼吸者除需通畅伤员呼吸道、 吹气外,还应经常触摸其颈动脉和观察 瞳孔等。 抢救过程中的再判定 (1)按压吹气l min后(相当于单人抢救时做 了4个15:2压吹循环),应用看、听、试方法在 57s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 的再判定。 (2)若判定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 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 接着每5s吹气一次(即每分钟12次)。如脉搏 和呼吸均未恢复,则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 。 (3)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再判定一次 ,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s。在医务人 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 抢救。 心肺复苏法施行成功的特征 (1)人工呼吸成功的特征。如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